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舟贊講記(益西彭措)▪P11

  ..續本文上一頁微妙寶手恒時接引衆生。

  觀音菩薩舉足時,腳下有千輻輪相印在寶地上。在千輻輪相印在寶地的同時,又化作五百億光明臺。菩薩下足時,有無數金剛摩尼花,彌滿極樂世界。

  本住他方行坐處 觸者即悟無生忍

  地前地上元無二 隨根利鈍超增位

  念念時中常得證 未得施功方得悟

  觀世音菩薩不論住在本國,還是現在他方,凡是行走、端坐的地方,接觸到的人就證得無生法忍。無論地前、地上的行者,都隨自己根性的利鈍,而增上修行的位次。

  由見、聞、憶、觸到觀世音菩薩,就念念時中常證得佛法。假使沒有證得,那就要進一步用功,才能得悟。

  般舟叁昧樂  畢命同生誓不退

  如此逍遙快樂地 更貪何事不求生

  到這一生壽命結束時,大家都一同往生極樂淨土。在此之前應當立誓不退失淨土的修行。淨土是如此逍遙、快樂,還貪著世間的什麼事而不求生呢?

  丁叁、慚謝報恩

  救苦分身平等化 化得即送彌陀國

  衆等鹹蒙大悲力 碎身慚謝報慈恩

  觀世音菩薩分無數身救濟苦難,不分怨親地平等教化。凡是教化到的衆生,都送往阿彌陀佛國土。大家得蒙觀世音菩薩悲心攝受,冥冥中得過菩薩護持,所以要慚愧感謝,粉骨碎身來報答菩薩的慈恩。

  般舟叁昧樂  觀音引接見彌陀

  就是觀世音菩薩接引衆生去見阿彌陀佛。

  丙叁、勢至觀分四:一、身色威光 二、行震法界 叁、叁聖說法 四、見聞普益

  丁一、身色威光

  勢至菩薩威光大 身色相好等觀音

  身上光明遍法界 照處皆同紫金色

  大勢至菩薩的色身光明熾盛,身體的形色、相好等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身上的光明遍照法界,凡是光明照到的地方都現出紫金色。

  有緣衆生蒙光照 增長智慧生安樂

  頂戴華冠垂璎珞 寶瓶光出現希奇

  有緣衆生得到大勢至菩薩光明照觸,就能增長智慧、生起安樂。《觀經》上講:見到大勢至菩薩一個毛孔的光時,就能見到十方無量諸佛的淨妙光明,而且得到大勢至菩薩光明照觸,就能遠離惡趣。

  大勢至菩薩頂上戴著天冠,有五百寶花,叫做“花冠”。而且跟觀世音菩薩一樣,身上有無數光明,如同垂挂的璎珞。在菩薩頭頂的肉髻上有個寶瓶,充滿光明。光中普現諸佛說法度生等的稀奇之事。

  丁二、行震法界

  勢至行時震法界 震處蓮華自然出

  蓮華莊嚴如極樂 一切佛國皆如是

  大勢至菩薩行走的時候,震動十方法界。凡是震動的地方,都自然湧現五百億蓮花。每一蓮花都像極樂世界的蓮花一樣莊嚴、高顯。所震動的一切佛國,都湧現千萬億蓮花。

  坐時先動彌陀國 後震上下塵沙刹

  一一刹土分身集 皆是彌陀叁化身

  大勢至菩薩坐下時,首先震動阿彌陀佛的國土,然後震動上方、下方等的恒河沙數佛刹。當震動時,一一佛刹無量恒河沙數的阿彌陀佛,以及分身出去的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恒河沙數的叁種化身都雲集在極樂世界。

  丁叁、叁聖說法

  化佛觀音勢至集 側塞虛空極樂上

  各坐蓮華百寶座 異口同音說妙法

  十方恒河沙數化現出去的彌陀、觀音、勢至叁化身,這時整個雲集在極樂世界的上空,處處充滿。顯現的叁化身各自坐在百寶蓮花座上,異口同音,演說妙法。

  丁四、見聞普益

  極樂衆生見聞益 超證常倫諸地上

  大集刹益塵沙衆 聽法供養迳諸劫

  勢至菩薩坐下時,無量無邊的叁化身雲集在淨土說法的情景就曆曆現前。極樂淨土的衆生見聞到西方叁聖,“超證常倫諸地上”,就是不像通常所說,修行是依次從下一地升到上一地,而是有超越。比如見到叁聖的色身、聽到叁聖的法音時,就從一地頓超到六地、八地,乃至十地等等。

  無量無邊的西方叁聖雲集在極樂刹土,利益恒河沙數的大衆。如海的大衆在西方叁聖前聽法、供養,經過了很多劫。

  是故彼國名極樂 普勸同生常憶念

  所以這個國土叫極樂世界,安樂到了極點。普勸大家一同求生,常常憶念極樂淨土、常常憶念西方叁聖。

  般舟贊講記(七)

  丙四、普觀分二:一、觀行 二、成效

  丁一、觀行

  一切時中面西向 心想見彼彌陀身

  地上莊嚴無億數 寶樓林樹垂璎珞

  正坐跏趺往生想 直注華池大會中

  想入華中華合想 即想華開見佛身

  想見彌陀光雜色 光光相照自身來

  一切時中身體都面向西方,在心裏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西方淨土的寶地上有無數億莊嚴,在寶樓和林樹上垂挂著放光的璎珞。

  觀想自己結跏趺坐坐在蓮花裏,已經生在了極樂世界中。直接把心注入到蓮池海會中。觀想自己入到蓮花裏,蓮花閉合。又觀想蓮花開敷,見到佛的身相現在眼前。佛的身體放出五百色光明,一道道光明照在自己身上。

  

  

  又想自身慈光照 即想籠籠心眼開

  想見虛空化佛衆 想聞林樹奏天樂

  水鳥流波宣妙法 心心專注想令成

  又觀想自身得到佛的慈光照觸,籠籠的心眼睜開了。又觀想這時見到了化現的佛菩薩遍滿虛空,聽到佛國七寶林樹都在演奏清暢、和雅的天樂,還有禽鳥、水流、寶樹都在說法。念念專注地觀想淨土,讓觀想成熟、成就。

  

  

  丁二、成效

  注想成時寶國現 即得化佛來加備

  觀音勢至身無數 常來至此行人邊

  般舟叁昧樂  專心想佛見無疑

  在專注地觀想而得到成就時,七寶國土就自然現在心前。這時得到化佛前來加持。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化現無量身,恒時來到行者身邊。

  般舟叁昧樂!專心地觀佛想佛,就必定見佛!

  

  

  丙五、雜觀分叁:一、佛教觀小 二、漸觀除障 叁、常自策進

  丁一、佛教觀小

  佛知衆生流浪久 無明障重難開悟

  佛恐觀大難周遍 更教觀小在池中

  佛清楚衆生流轉生死太過長久,長劫的串習執著使得無明業障已經非常厚重,難以開悟。佛怕觀境廣大,衆生心量狹小難以遍觀(就是觀不出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佛身、白毫宛轉五須彌等的境界),所以再教衆生觀想一丈六的小佛身坐在寶池水面上。

  

  

  丁二、漸觀除障

  想一蓮華百寶葉 丈六化佛坐華臺

  身雖大小能除障 觀音勢至等同然

  心力小的衆生可以觀想一朵百寶葉蓮花(“百寶葉”指蓮花每一花瓣都呈現百寶的色澤),有丈六金身的化佛坐在蓮花臺上。

  雖然觀想的佛身有大有小,但只要觀想就能消除業障。阿彌陀佛有自在神通,既能顯現遍滿虛空的大身,也能顯現丈六八尺的小身,只要觀想佛身就能消除業障。《觀經》上說:以阿彌陀佛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定得成就,只觀想佛像也獲得無量福德,何況觀想具足相好的佛身!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也觀成一樣大小。

  

  

  丁叁、常自策進

  四種威儀常自策 命盡須臾歸自然

  自然即是彌陀國 究竟常安無退時

  縱盡百年如一日 一日須臾何足期

  行、住、坐、臥中常常策勵自己勤修。到今生命終時須臾頃就歸入自然。“自然”就是彌陀國。一歸入佛國,就盡未來際常得安樂,永遠不會退到輪回中。

  今生縱然能活到一百年也就像一天一樣,而一天也就是片刻。住在人間是這樣短暫,就像暫時寄宿在旅館裏,天一亮就要離開,所以不必要作長久的打算。

  

  

  乙七、九品因行果益分九: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

  丙一、上品上生分二:一、因行 二、果益

  戊一、因行

  上品上生凡夫等 持戒念佛誦經專

   一切時中常勇猛

  上品上生的凡夫在持戒、念佛、讀誦大乘經典等方面非常專心,一切時中精進勇猛。

  

  

  戊二、果益

   臨終聖衆自來迎

  觀音大勢擎華至 一時接手上金臺

  無數化佛菩薩衆 摩頭贊歎隨佛去

  由于他在生時精進勇猛,淨業力強,所以臨終時自然感得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以及無數化佛、百千比丘來迎接他。觀世音和大勢至手擎蓮花來到他面前。阿彌陀佛和諸菩薩伸出手把他接上金剛臺。無數化佛和無數菩薩衆都爲他摩頂贊歎。這樣行者就隨佛而去。

  

  

  一念之間到佛國 即現真容菩薩衆

  光明寶林皆說法 當時即悟無生忍

  須臾曆事他方佛 一念歸還得千證

  一刹那間身體已經到了佛國,見到阿彌陀佛的紫磨真金色身,種種相好莊嚴,又見到無量菩薩衆具足相好。

  淨土中無論光明、寶林,都在演說妙法。聽法的當時就悟得無生法忍,飛行自在。須臾間,周遍承事十方無量諸佛,在諸佛座前次第得到授記,只是一念間就返回了本國,證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丙二、上品中生分叁:一、因行 二、果益 叁、勸誡

  戊一、因行

  上品中生凡夫等 讀誦念佛專持戒

   一日七日俱回向

  上品中生的凡夫,讀誦大乘經典、持念佛名、專精持戒,一天到七天的功行都完全回向往生。

  

  

  戊二、果益

   臨終聖衆皆來現

  觀音大勢擎華立 行者即上紫金臺

  與千化佛同時贊 從佛須臾入寶池

  上面的行者在臨終時,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和無量大衆都現前來迎接他。觀世音和大勢至手擎蓮花站在他的面前。阿彌陀佛和一千化佛同時伸出手來接他,行者得到佛接引,登上了紫金臺。兩大菩薩和百千化佛同時贊歎他的功德。他隨佛一念間就入了佛國七寶池。

  

  

  一宿障盡華開發 見佛即欲下金臺

  足未至地華承足 佛放金光來照身

  直到彌陀佛前立 贊佛七日得無生

  須臾曆事他方佛 證得百千叁昧門

  少許時間迳叁劫 即入明門歡喜地

  經過一夜障礙盡時,蓮花開敷,見了佛,就想走下金臺。腳還沒落地,就有七寶蓮花托住他的腳。佛放金光來照他的身體,光一照時,眼…

《般舟贊講記(益西彭措)》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