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念佛與消業
釋常善
緣起:1、一位在一個大樹洞裏面日夜拜忏長達二十幾年的老修行,請教夢參老和尚,我這樣子有把握嗎?(自疑惑心始,拜了二十多年還是一個疑惑心;)2、好多學佛人,老是跑廟,老是忏悔,老是做法事,老是念自己業障深重,不學佛好象還好些,現在什麼業深業重,不可“活”喲什麼的,煩煩惱惱的比世俗人還要厲害得多。那麼如何才能真正根本消業?如何調柔衆生的消業之心?頓除煩惱,心開意解,歡喜安心,念佛往生呢?特撰此文,略述心得,以求教于四方大德有情。南摩阿彌陀佛,慚愧僧釋常善謹十。
雖然消業只是般舟行法非常小非常小的一個副産品,爲利樂一切有情故,特撰此文,並祈願一切讀者,一切般舟行人,于般舟念佛生大信心,堅固信心,大勝信心;于重重業障,心開意解,狂心頓歇,再不妄心計度,再不挂礙重重,再不疑惑重重,真正能夠放下業障,一心一意只管念,等無分別只是念,二六時中如是念,到了西方亦是念。祈願一切讀者,一切般舟行人,從心起忏,用心行法,消無始業障,滅盡未來際的挂礙,再不爲業障壓得整天放在心上,真正是業障盡消,見清淨法身。再不于般舟念佛之外另尋法門,另找寄托,另消業障。南摩阿彌陀佛,慚愧僧釋常善至誠祈願謹十
內容提要:現下通常消業的做法及其特點,其根本性的缺陷是何?般舟念佛與消業是什麼關系?般舟念佛消業的殊勝要點及原理,般舟念佛消業的層次與形態,般舟念佛中應該確立哪些信心?般舟叁昧經典中關于消業的有哪些論述?實踐過程中有哪些典型的消業案例(12件)?附錄:1.F菩薩的般舟故事,2.善榮菩薩的一日一夜之行,3.一切諸佛對般舟念佛的評價及行爲,4.以信心走般舟,5、般舟叁昧的殊勝功德(另文論述)
通常人們消業的特點及不足
通常人們對業是二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因果論者,信自己造下過好多罪業,所以以“放生,焰口,布施、印經誦經,拜忏”等應之,現下學佛之人,絕大多數于此圈中不能自撥;而另一種是不信因果論者,只講當下享受者,這種人自利自利,目光狹小,造業無數,業報無數,這類人不在我們討論範圍。現就具體形式分述略要如下:
放生,積累的是人天福報,回向的是人天福報的福德
焰口,依靠的是某些經咒某些法師的力量,如果法師不力,招來冤親債主不能與之利益,反而引起嗔恨
布施,布施的主要的是錢財,回向的是錢財之德
印經,最初級的法布施,回向的是初級有量有限的法布施之德
誦經回向,依靠的是自身誦經的力量,甚至是散亂心誦經的力量;
誦地藏經及地藏菩薩心咒,尤其是末法時期,誦地藏經及地藏菩薩心咒,確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確有非常殊勝之處。但不可否認的是:此行依靠的是地藏菩薩的力量,或者是觀世音菩薩、普廣菩薩、四大天王、堅牢地神、惡毒鬼王等的力量;即不是阿彌陀佛的力量,也不是一切諸佛一切菩薩的力量。
受業報,一報還一報,是正報,以受報來消業,這是最經常的一種形態。也是六道輪回的常態。
通常消業的總體特點:
一是:消業好象是做交易,我給你放生,我給你印經,我給你放焰口,大家扯扯平好了嗎;這裏面缺少了至誠忏悔的心,實際上是個不肯接受的心,是個交易交換的心;以這種心來消業,冤親債主的心若是能平也算真正大怪事了。
二是:消業好象只是“我的”我個人的事,我來放生,我來回向,我來放焰口,我來布施,誦經;最多也只是我來求佛菩薩加持;有我即是乖,如是我力我心,冤親債主若能買帳也算是紅日西升了。
叁是:消業即是消業和修行沒有關系,消好業才好修行啊,業障纏身怎麼修行呢?業障深重怎麼定心呢?
四是:消業都首先默認以改變現狀,不要這麼難過難受爲目標,所謂消業,其實質不是在念佛,是在念業障,念消業,念我快點好吧,不要再難過。這種“念”的因,導致的是冤親債主變本加厲報複的心,導致的是“佛念”之外的另類忘念,形式上好象是在“念佛”、誦經、布施,其用心其實是在“念業”“念消業”,此因之乖,果亦不可能不乖;所謂消業更多的無非是一種新形式的心安理得的“造業”而已。也正應地藏經中所雲“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五是:這裏有個最大的默認的邏輯:念佛以消業爲前提,無此前提,無佛可念。而且是我消業,消我業,我相、我執盡在其中。我相我執本身就是造業的業,不可能結出消業的果;從念消業念業之因出發,欲求消業之果,無非倒果爲因,一無是處。用心錯,一切錯;此心乖,一切乖離。
六是:這裏面另一個最大的默認邏輯:我是罪惡深重,業障凡夫;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啊(佛菩薩之行,般舟之行我哪能行啊!我真的做不到啊!!)。這本身對消業有個“疑惑心”在裏面,以此“疑惑心”消業一無是處。還有的更說“只能求帶業往生吧”,殊不知“一心往生,統統放下”之心,就是“心滅罪亡二俱空”之心,就是挂不住任何業力之心。有個“我帶之心”,有個“消不了業的心”,此心乖離,如何構成往生之因?
般舟念佛與消業
般舟念佛與業障顯現的關系
般舟念佛者,會有更多的業障顯現,甚至會提前誘發一些業障;哪些因爲業障現前而産生懷疑的人,恰恰是對般舟念佛還不具足信心的人。
般舟念佛者,其業障多顯現爲身障、想障;而其身障絕大多數還是心障,心受之障;冤親債主的作用離開般舟行人的“心受”,毫無可用之處。其心的感受,絕絕對對的受不了;而事實上身體一點問題也是沒有。
苦痛心受這一關,是般舟行人所要面臨的第一關。這一關屬于五蘊之“受魔關”(受魔之另一關是昏沈關)。般舟行就是以晝夜不斷的行持來突破身體的極限,讓心真正能夠超越“身”,超越“受”,從而真正進入自在解脫的境地。也可以這樣說,般舟行是在極苦極痛的境地當中,以一切諸佛菩薩加持一切護法護持爲背景,真正的實踐證得“破身相、我相、境界相”。從而真正進入佛法實踐的層次。
般舟念佛消業的特點,般舟念佛消業的大不可思議之處
一、至心一聲南摩阿彌陀佛能滅八億劫生死重罪,般舟念佛以至誠接受業報的心,至誠忏悔業障的心,至誠回向一切有情的心,至心精進勇猛誓死不退的心來念這一聲南摩阿彌陀佛名字,聲聲念念之中當滅八億劫生死重罪。
二、一切諸佛一切菩薩爲我分擔,一切天龍八部、四大天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爲我護持;大大減輕消業的負擔;所謂重罪輕報,微報是也。這個時候自己100公斤的擔子其實是挑了1000公斤;而且如果這個時候不來消化這100公斤,未來至少要消化1000公斤不說,還沒有任何功德;沒有任何功德不說,還可能讓自己染著于企求于消業,而誤入歧途,廣造新業。
叁、般舟行中業障顯現,是解救超拔冤親債主的極好的機會;冤親債主光臨般舟道場,可是十分稀有難得,若不是如此,其估計幾乎沒有聞佛法的機會,更不要說聞般舟叁昧的機會了。
四、般舟行持能夠直接接引超拔冤親債主至須陀洹果,非常殊勝,這種利益遠非任何形式的超度可以比擬。(般舟叁昧經中講,佛說“我今說是叁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得須陀洹道”)
五、般舟消業過程就是個行持過程,是個大功德聚、大法喜聚、大智慧聚、大成就聚、大加持聚、大造就聚的過程;而不單單是個受報的過程;
六、般舟消業消的是內在因果的根本業,不是在業報的相上做文章,真正體現的是因果不昧。它更多的通過解救超拔冤親債主的形式來根本上消業,而不是給冤親債主小恩小惠的形式暫時或局部的緩解。
七、般舟消業不僅完善了冤親債主的心,更重要的是完善了行者的心,完美了行者的人格,極大的拓寬了行者的胸懷。般舟消業特別完善了行者一個于任何業障現前至誠接受的心,一個至誠忏悔的心,一個至心回向的心,一個至誠感恩歡喜精進不退的心,一個對業障現前再無任何計較的心;一個越是難行越是能行越是要行越是前行的心;(下簡稱六心消業)這些心無一不能感染打動冤親債主;般舟念佛是以圓滿的“六心”來徹底完整究竟的消融業障;而通常的消業,多半是以功利心,僥幸心,疑惑心(對能否真的消業並不具足信心),交易心,補償心,我慢心(好了吧,給你放生給你印經給你誦經,別再妨礙我了啊),回避心(回避業障在身上的顯現,最好麼事沒有)等進行的。這些心任何一個,都不能讓冤親債主買帳,更不用說感染打動了。
八、如果說通行的消業,是在做交易,是在搞補償;那麼般舟念佛消業,是在用至誠心超拔冤親債主,不是交易,不是補償,是超拔救度,是和合。是根本性解決問題,是建設性解決問題,是大慈大悲解決問題,並于超拔救度同時極大的完善了自己的心靈,完美了自己的人格,完整了自己的功德資糧。亦可以這樣講通常消業,是給因果輪回過程中加潤滑劑,讓因果過程更加的圓融一點,舒服一點;般舟消業過程則是消融因果的過程,將因果過程的內在雙方消融于無形當中,會于無上佛道之中,是真正的體現因果不昧。
九、一日一夜的般舟念佛,方便說其功德效果不亞于通常人叁年的念佛;而七個一日一夜的般舟念佛其功德效果不亞于二十年通常形式念佛的效果;而真正走好這七個一日一夜的般舟念佛,其所消掉的業障或許能夠占其總業障數量的半數以上。而如果真正能夠圓滿完成七日七夜般舟念佛人,其業障至少也能消除八九成,其後的念佛不得力也難,其不中品以上往生也難。其不進入不退轉地也是難。
十、般舟念佛的至誠是般舟消業不同于其它消業形式的一個根本,當然般舟會上一切諸佛一切菩薩的攝受加持愛護,一…
《般舟念佛與消業(釋常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