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舟念佛與消業(釋常善)▪P2

  ..續本文上一頁切天龍八部、一切忉利天王、一切四大天王、一切大梵天王的護持是其能夠消融一切業障的另一個根本。何謂般舟念佛的至誠?不計較身相,不計較任何業相,凡有身相業相,皆生無限的忏悔心,是謂至誠接受,接受到不計較的程度,接受到沒有回避,只有忏悔,只有精進,只有回向的程度,接受到生出歡喜心、感恩心的程度。忏悔到不回避任何難過,任何苦痛,任何逆緣,于任何逆緣中,只顧精進,只顧回向的程度,是謂至誠忏悔。回向到念念回向,首先回向給冤親債主,甯可冤親債主先行解脫的程度;回向到越是苦相難相痛相,越是逆緣狀態中,越是精進用功,越是全力回向的程度,是謂至誠回向。

  十一、通常形式的消業,都是自有業現身不自在爲緣起,以消除不自在消滅業障爲目標,這其實就首先不是一種接受的態度,不是一種真誠的忏悔。和冤親債主根本沒有心靈上的溝通,只是想在相上消滅冤親債主所給預的業障。這本身方向就錯了,解鈴還需系鈴人,這種不溝通系鈴人,不理會系鈴人,只管自以爲是,只管自我施舍(我做功德回向給你,我放焰口給你等都是一種自以爲是的施舍)的消業方式,很難讓冤親債主買帳,難滅冤親債主的心頭之火,難解冤親債主的心頭之恨。可以這樣講,能否消業,消業程度的高低,首先或者關鍵還在于自己是不是真的生忏悔心,生接受的心,生回向的心;你說你忏悔了,可是還是不願意接受,此非真正忏悔;你說你接受了,可是不能生出至誠的回向心,你還是不是至誠的接受,真正至誠的接受,一定與至誠回向,首先回向相應的。唯有這種真正至誠的接受才是消業的真正根本內在所在。可歎,許多人的消業離這個“至誠接受”太遠太遠,所以真正的有效行爲很少很少。罪從心起將心忏,忏出這個至誠接受的心就對了。心若亡時罪亦滅,哪個不至誠接受的心“亡”了,也就“二俱空”了。祈願所有般舟行人都能真正生出並成長這個“至誠接受”的心。永消一切業障、災障、難障。永離輪回生死之苦。

  般舟念佛消業中應該確立的信心

  確信一聲南摩阿彌陀佛能滅八億劫生死重罪,如是勇猛不退的佛號,念念當中聲聲當中皆滅無始劫以來無邊無量的生死重罪。

  確信般舟念佛之罂水必能滅冤親債主之小火

  確信“走下去”即是消業,不是說不苦不痛了是消業;“走下去”比“走出去”更加的重要,更加的本質;

  確信:苦是消業,痛是功德,不苦不痛,既消不了業,也積聚不了功德;越苦越痛,越是精進妙處,越是用功良機,越能積聚殊勝功德,越是深得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摩诃薩的殊異加被,越能覺悟冤親債主,越是對一切冤親債主的一種超拔。

  確信: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摩诃薩,一定樂意並且能夠給我們分擔業力;確信冤親債主雖然不買我們的面子,但一定會給一切天龍八部面子,更會給一切四大天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面子,當然給一切菩薩摩诃薩面子,尤其不能不買一切諸佛的面子,真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如是布局架構何愁業力難消,何愁業力不消。

  確信:對般舟行人,一切諸佛皆有的承諾:“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複有諸余種種患難。乃至命難梵行難者。亦無是處”“若彼惡王若惡官若劫賊若師子若虎狼若蛇毒。若能作障礙者無有是處。”“又設彼等行是經時。若被夜叉若羅刹若餓鬼若鸠槃茶。若毗舍阇乃至一切非人能爲障礙。亦無有是處”本無有難,意所作心所受爾。看似有難,感受有難,其實無難。如夢中事,睡時如真,醒時了不可得。

  確信:如是行持,如是精進,冤親債主因是而能以初果解脫。而且是當下解脫。

  般舟行持中消業的種種形態

  般舟消業的層次

  A類人以自己的解脫,以超拔冤親債主爲目標,因恭敬般舟叁昧教法故來行般舟,此類人功德最大,也最殊勝;

  B類人以弘楊般舟教法故,爲超拔一切冤親債主故,爲利益廣大有情故,行持般舟叁昧,此類人功德殊大,最勝最上;

  C類人是以消業爲實際目的來行般舟,此類發心真可謂極小極小,極憾極憾,好比拿黃金來做便盆。此類人功德最小

  一類是以身體苦痛爲特征的業,一類是意識昏沈、散亂無定的業,一類是妄想紛飛、狂心不歇、心散意亂的業,一類是境界重重、疑惑重重、恐怖畏懼的業,對應般舟行的四個關口:苦痛關、昏沈關、妄想關、境界關。本文重點探討的是苦痛關,余關另文論述。

  般舟經中關于消業的論述(摘自賢護經稱贊功德品第八)

  複次賢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讀誦受持是叁昧典。或時複能爲他解說。現前即獲五種功德。何等爲五。一者一切衆毒不能損害。二者一切兵仗不能破傷。叁者一切諸水不能漂沒。四者一切猛火不能焚燒。五者惡王縣官不能得便。所以者何。由是叁昧慈心力故。(一切衆毒不能損害,冤親債主亦難傷害,惡王縣官不能得便,冤親債主亦不得方便)

  賢護。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一心勤求是叁昧時讀誦受持是叁昧時。思惟修習是叁昧時。爲他解釋是叁昧時。若有衆毒及以兵仗一切水火惡王縣官。能傷害者無有是處。複次賢護。假使世間壞劫之火。世界炎赫天地洞然。若彼受持此叁昧典。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設令墮落大劫火中。叁昧威神彼火即滅。賢護。又如罂水能滅小火。如是賢護。假使持經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落彼火中。叁昧力故大火隨滅。若不滅者無有是處。(壞劫之火尚不能壞,本質上來講冤親債主更是難得其壞,一切菩薩之罂水必能滅冤親債主之小火,況一切諸佛阿彌陀佛乎?)

  複次賢護。若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經時。若彼惡王若惡官若劫賊若師子若虎狼若蛇毒。若能作障礙者無有是處。又設彼等行是經時。若被夜叉若羅刹若餓鬼若鸠槃茶。若毗舍阇乃至一切非人能爲障礙。亦無有是處。(冤親債主若能根本上障礙者無有是處)

  又若彼男子女人讀誦經時。正思惟時爲他說時。入叁昧時行梵行時。若失衣若失缽。乃至有諸障礙事者。無有是處。唯除宿殃不可轉者。(一切無礙,冤親債主之礙終究還是無礙)

  複次賢護。若彼受持叁昧經典諸善男子善女人輩。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複有諸余種種患難。乃至命難梵行難者。亦無是處。(所有身障病障痛障不過是意識中的障礙而已,一切諸佛、釋迦牟尼佛已經承諾:無有身難,無有命難,亦無有梵行難;問題是你現在還是不能相信,更不用說深信不疑了)

  複次賢護。若彼男子女人于此經中。得如是聞得如是見得如是知。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若謗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無是處。賢護當知即彼持經男子女人。如上諸事莫能爲礙。唯除宿殃不能轉耳。(宿殃不能轉者,故而得“便”才能來到般舟道場,亦只是“來”而已,難道還真能在般舟道場內,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護持下興風作浪??嗟呼,非一切諸佛于我不顧,實乃我之不信也!!)

  般舟叁昧經擁護品第八

  佛告颰陀和。我所語無有異。是菩薩持是叁昧者。若帝王若賊若水若火。若龍若蛇。若閱叉鬼神若猛獸若大蟒若蛟龍。若師子若虎若狼若狗。若人若非人。若(犬旁+加)玃。若薜荔。若鸠洹鬼神。若欲娆人。若欲殺人。若欲奪人缽震越。若壞人禅奪人念。設欲中是菩薩者終不能中。(一切冤親債主若欲娆人,欲殺人,壞人禅奪人念,皆不能中)

  佛言。如我所語無有異除其宿命所請。其余無有能中者。佛言。我所語無有異若有菩薩持是叁昧者。終不病目。若耳鼻口。身體無病。其心終不憂終不厄。是菩薩。若死若近死。設有是患者。佛語爲有異。除其宿命所作。(持是叁昧者,身沒病,心終不憂終不厄)

  佛言。我今說是叁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得須陀洹道。(冤親債主包括在阿須輪鬼神龍人民當中嗎?只因說是叁昧,沒講聞到沒有,沒講信的深淺,即證初果,而且數量千八百億,這個級別獨此一處)

  般舟念佛消業典型案例:

  一、某甲菩薩:白血病,某天來到般舟道場,白曰:我進去走七天七夜,誰都不要管我,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管我。護法者都不敢進去,在旁邊只是不斷的聽到撲通撲通人摔倒的聲音;事後知道,她在般舟道上,幾乎每隔十幾分鍾就摔一膠,然後爬起來繼續走(不知道青了多少塊,不知道紫了多少處,不知道疼痛了多少重);一只走到5天5夜,護法者再次聽到非常嚴重的聲音,怕出什麼事,就跑了進去;結果某甲菩薩生了非常強烈的嗔恨心,說不是無論如何不讓你們進來嗎?怎麼就進來了,我不走了。因此因緣而終斷般舟之行。奇特的是此人因此白血病反到真正的好了。(抱定必死的信心,抱定承當一切的心態,一切承當自然心得大定,心得無礙)(至誠精進,只有精進,唯余精進,只管精進,因之果報)。

  二、某乙菩薩:醫生發病危通知書,說最多還有七天的壽命,准備後事吧;其父堅信般舟,用擔架送至般舟道場,開始人架起來讓她走,後來用香板逼著她走,到後來真的就豁出去了,猛走,結果七天過去,病到好了。(不照顧好與不好,死與不死,不照顧痛與不痛,只管行只管念)

  叁、某丙菩薩:月事來時一般要昏睡七天,結果第叁天來走七日七夜的般舟,這個昏沈啊真大,簡直全世界的昏沈讓她一個人占了,護持其人可真難呢,還好七天下來,竟然突破了昏沈這一關,不管什麼人,經她手現在讓你半小時四十分鍾之內都能幫你搞定,讓你不昏沈了。同時此人有次月事來時第二天,幾乎是到了“血喳喳”的程度了,一日一夜照走下來,而且反而以往還要殊勝的多。(這又何止是難行能行啊,擱其以前的思想一百輩子都不敢去想的事,讓她給完成了)

  四、某丙菩薩:女衆,莊嚴,家境少有的好,一次下樓梯時不小心滾了下來,右腳面腫了老高老高,走路成了一個典型的瘸子;我說沒關系你不要照顧身體,只管念…

《般舟念佛與消業(釋常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