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5-2▪P2

  ..續本文上一頁得到的,天天在觀,天天在拜,這叫丈六像,在寶池上。我們衣服穿髒一點,地上髒一點都沒有關系,但是大雄寶殿裏面有佛像,讓我們觀照的,所以一定要鋪得好看,要令我們像看到琉璃世界一樣。觀佛像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現在東林寺建大佛像,這個像映到我們衆生心中去,阿彌陀佛有異方便,衆生有所想他就有所應,所以你看這個像就是真佛。此像確實跟法身同爲一體,跟報身同爲一體,跟化身也是同爲一體的。化身來講,叫相對而言;報身來講,是絕對而言;法身來講,他的體就是。什麼叫法身呢?法身遍一切處。這個像跟我們的大地是不二的。這個像無知,這個大地也是無知;這個像無覺,這個大地也無覺。因爲無覺無知,它是一體的。能覺能知的是我的心,無覺無知就是法身,報身像就是莊嚴,化身像就是我現在看到的。佛陀方便,化身都是變化的,是故我們看這個像就是佛變化出來的。我們衆生善根不能成就,就變化這個像出來。有一天你善根成就了,就變叁十二相,是一個活生生的像,不是這個木頭的。因爲我們就是這個善根,看到的就是這種像。你一定要看到他是真的,不是假的,要見此像就是真佛。如果有智慧可以觀察他的法身,可以觀到他的報身,可以觀到他的化身,就會開悟,就會得神通,就會得叁法忍,得解脫,得不可思議境界。你這樣觀照,你現生中得不可思議境界。可是我們不是這樣觀,我們是瞪著眼睛看,看了半天。那個觀不是真觀,是用識觀。我們要用智慧來觀,不要搞錯了。想這個佛就是變化,跟大地同爲一體,這個叫觀,觀是智的意思,與實相相應。這就是佛,佛在法界裏,法界在一切處,沒有我了。你感覺到整個世界都是佛的世界,這個叫做觀,智慧之觀,叫止觀。止者生福,觀者生慧。你睜著眼睛看不叫觀,叫止,止只能生福報,觀才能生慧。你把止當觀了,你止在那個地方,盯著不放。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在你觀到這個像的同時,要知道,不是我在觀,你要觀察這就是佛,然後佛放光遍一切處,法報化現前,一切衆生都是佛了。這個時候叫慧,慧現前就對了。

  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倒底怎麼觀。前面是對利根人講的,他能觀下去。對于根機差一些的人,就講得簡單一些,要求沒有那麼高,觀地、觀冰、觀極樂世界,是對還沒有信的人,還沒有感覺到佛的願力和恩德的人,他觀的時候可以生定,可以滅罪。對有信仰的人,就觀察西方叁聖了,觀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到我們衆生心裏面來了,就感受到這個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感受佛恩了。這是對于有信仰的人來講的,既可以滅罪,又可以得念佛叁昧,得諸佛現前叁昧。對于利根的人,肯定會這樣。還有一些人,這個也觀不到,再降低。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你看到這個佛像就有福報,況複觀佛具足身相。法身、報身、化身,這叫具足身相,並不是叁十二相叫具足身相。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有無量好,法身、報身、化身,如果這叁個相都被你觀到了,你的功德、福報很大的。

  “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花,如上所說。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于一切處身同。衆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爲雜想觀,名第十叁觀。”或現大身,滿虛空中,就是聖人的樣子。或現小身,丈六八尺,就是現前這個樣子。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于一切處身同,就是和我們這個身體一樣的。一切處,就是在東方和東方相同,在南方和南方相同,在西方和西方相同,在北方和北方相同,在娑婆世界就是跟我們處處相同。如果你認爲這是假像,但是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就可以了。就像有個出家人說,我觀阿彌陀佛能觀得出來,但是我觀大勢至菩薩、觀觀世音菩薩,爲什麼就觀不出來呢?你不需要這樣觀,你全部觀成佛像都可以,然後知道這是觀世音,知道這是大勢至。觀音菩薩不一定是這個像,但是我們現在雕的是女人像啊,這個女人像在娑婆世界才有啊,但是你知是觀世音就可以了。爲什麼在此娑婆世界是這個樣子的呢?因爲佛陀有宿願故,在衆生心中變現自在。這叫于一切處身同,跟我們這個身是同的。衆生當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爲雜想觀。

  觀察有叁種,從聖量上觀察,從智慧上觀察,從凡夫心觀察。如果你是凡夫,實在不能觀到智慧,你就直接看這個像,就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像。如果你稍稍的有一點智慧,就可以觀到他的法報化身。剛才講過,無能知無能覺沒有生滅。我們的心有生和滅,所以外面才有生和滅;我心沒有生滅,外面就沒有生滅。生滅從我妄想心中生,實在外面沒有生和滅。既然沒有生滅,佛就沒有生滅。有生滅就有涅槃。我們心裏的涅槃就是清淨體,清淨是我心中感受涅槃體,那是阿羅漢的境界。無有涅槃可得,了解生死無生,才當入涅槃的境界。那外面的像有沒有涅槃呢?沒有涅槃。外面的像沒有涅槃,沒有生死,啊,原來那就是法身。這個叁聖像就是法身,無能知,無能覺,沒有生死,沒有涅槃。而一切法都是如此,一切法無能知,無能覺,沒有生死,沒有涅槃,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如此,這個時候就觀察到世間一切法與叁聖像不二故,忽然大悟,悟到什麼呢?見法身故。第二個呢,一切法平等故。你一觀察,佛像無能知、無能覺,外面無能知、無能覺,佛像沒有生滅,外面也沒有生滅,是故平等,平等即報身,報身即莊嚴。第叁個,知變化是因我心而生。有生有滅,佛像可以打掉,大地可以變化,人會死。因爲我心有生滅,所以外面有生有滅,叫無量化身。化身、報身、法身,如是觀察。開悟了沒有?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就是這樣觀察的,當時叫大精進菩薩,觀察了七天,生死就了了,大精進菩薩就出家了,他那個出家不是剃頭發出家,是出生死之家。我們出家是出世俗之家,離開爸爸媽媽的家跑到廟裏來,是這個出家。人家大精進菩薩是出生死之家,那個才是真正的出家,那個出家實在是出叁界之家,叫出家。所以我們發心要發對,不要發錯了。如果你只是出世俗家,下輩子落到兜率天啊、人天福報上面去,就麻煩了。或者四禅天、叁禅天,或者色界天,四禅八定。像我們出家,最多到色界天,如果你有欲望,連欲界天都出不了。過去叁個禅師一起修行,他們都修彌勒淨土到兜率天。兜率天沒有接引的,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他們約定誰先去要回來告訴在世的人那裏的情況。結果第一個去了沒有回來。許多年以後第二個也去了,過了一段時間回來了。第叁個問他,爲什麼到現在才回來呢?第一位去的在哪裏啊?第二個說:前面一個在兜率天外院,一看到那些美女啊,很漂亮的地方啊,眼睛就花了,就跟她們走了。因爲人的欲心未除啊,一看到漂亮的境界就跟它走了,很快的。像我們這些人如果到兜率天去,一下子就被誘惑了。我們肚子裏要有自知之明,是不是外面的紅塵世界你不受誘惑了?如果是,那你當然沒有關系了;如果外面一點漂亮的東西就把你的心勾走了,我告訴你,你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爲你根本就不可靠。此世界從粗相上看你都脫離不了,那你看到在兜率天那些美女境界就完了。此世界的王妃也好,再漂亮的人也好,同天人比也變得像猴子一樣,非常難看的。此世界這一堆爛糞,你還覺得很漂亮,天天在挂念著她。到了天上,那些女人都非常的美麗,沒有一點汙垢,身上都是香的,身體就像雲彩一樣。你看到天上的美女,那人間的就像垃圾一樣了。而我們還不斷的在挂念著此世界的美醜問題。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此世界一點誘惑都受不了,那你就要想一想,不要把自己的慧命丟掉了,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一個大禅師,他的徒弟發大願,“我要到地獄下面去度衆生!”師父就贊美他,然後點著一根火柴來燒他,還沒挨到手,徒弟就跳起來,叫道:“師父,你幹嘛用火來燙我!”師父說:“你要到地獄下面去啊,地獄的火那麼大你敢去嗎?你沒有法身功德,沒有證到八地菩薩,大火不能轉爲清涼,在火裏一燒你還受得了啊?你手上沒有地藏菩薩那個珠子啊。那個珠子就是法身,能把一切地獄的火滅掉,變成清涼。地藏菩薩都要帶著那個珠子下去,不敢把珠子丟掉自己跑下去的。”地藏菩薩手中的珠子起什麼作用?可以淨化地獄。到地獄下面、煩惱的地方,那個珠子自然就會放光,就降伏煩惱。地獄的火就是衆生的煩惱,珠子一過去就會放光,把火滅掉。而我們沒有那個珠子,沒有那個法身。沒有那個“地”,沒有那個“藏”,那個無盡的大悲心,無盡的寶藏。就只有悲心還不行,還要有“藏”啊,就是說,有心而無力,我們想救度衆生,沒有力量,像我們這些人,喊破喉嚨空費力。如果你想去,那就得把釋迦牟尼佛那個珠子拿過來放在手上,要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拿一個如意珠過來也可以,一定要把這個珠子拿到,你才可靠,否則地獄猛火把你燒成灰。實在不可以輕易發願,知道吧?發願是好,但實在不是你能發的。我們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最爲可靠。

  所以我們要知道,如來有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不管你是利根之人還是鈍根之人,是智慧之人還是凡夫,憶想佛時必得成就。後面還會降低要求。到十叁觀都是究竟往生的,都是上品往生。九品到最後下品裏面,才講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人都是惡人了,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前面都是上輩往生,第十四觀也是,十五十六觀才是中輩、下輩往生。所以我現在講的都是講上輩往生。上輩往生必須要具備什麼呢?勝義谛法,對大乘的教法深信不疑,明明了了,然後阿彌陀佛這個法門與勝義谛一相應,就可以了,就像看懂般若了,所以講:若人持戒不圓滿,入于如來大悲金室中,悉令持戒得…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5-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