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5-1▪P2

  ..續本文上一頁慰衆生安住衆生。大勢至菩薩是接引衆生,是阿彌陀佛的右手,觀音菩薩是左手。左手安住心,安衆生的心,佛的心就是衆生的心,是一體的,因爲我們這個心迷了,其實他安在我們衆生心上面。手上托著蓮花,這個蓮花就是我們將來坐的蓮花,專門送給衆生的。這個手叫大勢至菩薩,叫神力無比,叫無礙智,可以伸向每個衆生。

  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分身,是阿彌陀佛分出來的,因爲衆生觀察不到佛的大悲在哪裏、大智在哪裏,所以他分身。釋迦牟尼佛分身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叫福德具足,文殊菩薩叫智慧具足。文殊菩薩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裏叫做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在極樂世界講就是觀世音菩薩。如果普賢菩薩具足一切功德,那觀音菩薩就具足一切功德,他把一切功德要送給衆生。大勢至菩薩要接引一切衆生,把衆生都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其實都是阿彌陀佛一個人。觀音菩薩接引不接引衆生?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實在是一個人,大勢至就是觀音,觀音就是大勢至。一手分兩個,就是手心跟手背。所以這邊叫觀世音菩薩,那邊叫大勢至菩薩,其實是阿彌陀佛一個手翻來翻去的。所以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不會分開的。從名相上面、學問上面、教化上面,把他們分開來了,事實上體是一;就像法身報身化身,法報化一體,就像說我的肉叫法身,我的手叫報身,我的手在動叫化身,法報化怎麼會分開呢?它是一體的,不可以分開的。我們把法報化分開來了,所以我們的法身迷失了,報身也看不見。無住心才是化身,你有住就是妄心。就像鳥飛過去了,法報化已經走了,可是留下一個迹,而你一直抓住迹不放,這個迹就變成你的妄心。觀察觀音菩薩應該是這樣觀,觀音菩薩安慰我們衆生的心。所以現在要知道,觀察觀音菩薩就觀察到我們的因位、我們的因地了,有五道衆生,一切色相,皆于中顯。

  衆生能看到自己,要感謝觀世音菩薩。大家想一想,五道衆生,我們不講五道,一道衆生我總看得到吧?那就觀察一道衆生在觀音菩薩光裏面,那你就把地球也繞進去了。如果衆生不在這個光裏面,你怎麼去繞呢?你一觀察,就發現你自己在裏面,衆生都在這裏面。所以呢,有觀音菩薩大悲光應衆生心故。衆生能看到自己,所以要感謝觀世音菩薩。我們的妄心和真心,就像水跟波一樣。這個波就好比是衆生的心,叫妄心;這個水就好比是菩薩的報身體。水起波,沒有水能起波嗎?沒有菩薩能立法界嗎?如果不能立法界,能立衆生心嗎?沒有衆生心,就是說你的妄心不能成立啊,就變成無明了,那你就在無明狀態裏面。所以大家今天能出來,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來的救度。在此娑婆世界,在別教裏講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救度。在我們地球上講,就是毛澤東的救度。在天上講,是天人把我們救了。在菩薩那個地方,是菩薩把我們救了。所以呢,總有人把我們救了。是媽媽把我們救了,可以這樣說吧?不是媽媽,我怎麼會來到這個世間呢?從彼來講,從此來講,如果這個世界都能救我,爲什麼佛不能救我呢?所以你要感受到,我們現在應的一切相,就是你打妄想,罵別人,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沒有觀世音菩薩,你就不會出現身體,不會出現法界。不出現身體法界,你就進入無明狀態,那你罵人的條件都沒有了,沒有阿彌陀佛,沒有觀世音菩薩,沒有觀音菩薩光明照著衆生、攝著衆生,你連墮地獄的條件都沒有,那才是可憐憫者了,你徹底的進入無明狀態,灰飛煙滅,就徹底的“死”掉了!

  真的死的掉嗎?你有佛性故,一定會出來。因爲一動萬動,一個衆生動了所有的衆生都動了。只要水在那個地方,一個石頭扔進裏面,所有的水都動了,你想不出來也得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我們當初從無明中出的時候,流轉叁界,一切都在自然中,本來具足的這個體。我們要成佛,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沒地方去啊。你說你開悟了,證阿羅漢,在叁十叁天。如果你有功德就作了菩薩。你要成佛,就必須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佛的國土。如果你說什麼地方都不去,就進入無明狀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西方極樂世界,沒地方去。你說叁千大千世界就是佛,講得也對,地獄也是佛,天堂也是佛,但地獄還是地獄,天堂還是天堂啊。其實是佛的境界,因爲每個人自性就是佛。那爲什麼會墮落呢?佛還會墮落?那成佛了以後會不會墮落呢?如果將來成佛了不墮落,那你當時是佛爲什麼會墮落呢?佛不會墮落的,你爲什麼會墮落呢?所以成了真正的佛一定有國土,有功德,有莊嚴,有自己的世界,有大願攝取才不會墮落。如果沒有證到阿羅漢,一定會墮落的。因爲沒有願力攝持,就到地獄無疑。很多人不要願力,這是絕對錯誤的。不要願力就在阿羅漢境界,到阿羅漢裏面去了,那是很危險的。或者你自己功德具足,到八地菩薩,你就可以不退轉,到叁十叁天也不會墮落了,也不會墮到地獄餓鬼畜生道裏面去了。我們修到八地菩薩,也不會退轉,可以隨意自在。但是到了八地菩薩自然發願,因爲你自性中本來具足的能量,他有可以發願的這個體。但是他不發願也是佛啊,八地菩薩就是佛。阿羅漢也是佛,八地菩薩也是佛,阿彌陀佛也是佛,看你成什麼樣的佛了。阿彌陀佛是法報化具足一體的一尊佛。釋迦牟尼佛、十方化佛是化身裏面建立的佛,叫別教佛,別法,有別願。我們本來具足的不動的那個法身呢,他具足十法界。我們在六道中,也在華嚴境界裏,在我們法身裏本來具足了。

  華嚴境界的五十位法身大士,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而五十位攝取的是什麼衆生呢?信位就是攝取六道衆生,我們六道衆生在信位裏面。如果你證到華嚴信位的時候,你就是大菩薩了。如果你沒有證華嚴信位,但信位裏面具足了六道,信位就是我們的自性啊,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這個體啊。那你讀了華嚴以後,證到信位的時候,證到你的法身,進入無住狀態,然後在此世界發心度衆生。進入信位,了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到住位、行位、回向位,是賢位菩薩,攝取了一些賢位大德,佛之住,佛之行,佛之回向,生生世世依佛而住,常常親近佛故,安住佛位,滅除一切衆生罪,包括自己的罪,以此回向,像普賢行願裏回向,這叫普賢位。到了地位,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遍一切處。如果你把十回向修完,相當于八地菩薩,功德就圓滿了。八地菩薩,十方諸佛現前,諸佛的所有大願功德了了分明。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像法藏比丘來攝取大願。但是有的菩薩看到阿彌陀佛願力太大了,他接受不了,感覺到這個人間太苦了,就不原意發這種心,就攝取他一方國土,就是別教的發願。不像阿彌陀佛攝取諸佛之大願,無量劫的兆載修行,這不是一般菩薩所能做到的。阿彌陀佛大願超越十方所有諸佛菩薩。一般菩薩就攝取他有緣的衆生,依衆生的心來發大願,成就他的國土,成就他的法身、報身跟化身。化身攝取他的衆生,報身攝取跟隨他的菩薩,法身就是他獨住。像釋迦牟尼佛,也有法報化身,他是別教裏面的法報化身,是因地而修行的。阿彌陀佛攝取諸佛,在釋迦牟尼佛講的所有藏經裏面,唯有阿彌陀佛是這個願,此外沒有哪一尊佛發了這個願。他修完以後,十方諸佛、十方菩薩,包括十方衆生共成一體,這種願力是不可思議的。

  爲什麼十方叁世佛,阿彌陀第一呢?念一聲阿彌陀佛就超越十方。爲什麼叫超越十方呢?因爲十方諸佛是別法,別願啊。所以呢,把十方諸佛放在一塊的時候叫阿彌陀佛,所以沒有哪一尊佛超過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超越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皆贊歎阿彌陀佛,爲什麼呢?十方諸佛所有的大願都被阿彌陀佛所修了,也就是說,十方諸佛所有的國土,阿彌陀佛那個地方都能看得到,因爲阿彌陀佛攝取十方諸佛國土。所以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十方諸佛國土了了分明,一刹那時間可以到十方世界每個國土裏面去,就這麼厲害,因爲他的願裏面把十方諸佛所有的國土都放在了一塊,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看十方國土就像手掌上看東西一樣,並且沒有遠近的感覺。因爲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所有的願跟十方諸佛都相通,你也是遍十方的,到哪一個國土都同時建立。你這個身體可以化現十方,可以同時跟你相應。他這個身體可以化一個身跟他相應,可以跟這個人講話,又同時跟那個人講話,沒有任何障礙。還可以分身,一個眼睛可以分身看無量世界,並且一點障礙都沒有,都是圓滿的。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少功德者不能見四百萬裏高的道場樹,阿彌陀佛就不取正覺。就是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具備這種功德,不可思議的功德。如果你不珍貴它抓住它,如果你對它沒有信心,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我們要放下自己在因地上的一些執著,盡快的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在此世界爲什麼心不明了啊?心中老是對這個此世界排斥、不滿,雖然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又感覺到這個世界舍不掉。其實阿彌陀佛早就知道我們的心了,早就知道你舍不掉了,你舍不掉的東西阿彌陀佛都已經給你修圓滿了。因爲早就知道你舍不掉,他因地修行的時候已經攝取了衆生的心,不可能說讓你放下了再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放下了,你就變成聖人了,還到西方極樂世界幹嘛?這裏就告訴我們:你現在就擁有!你看,觀音菩薩光裏面有五道衆生,就是說現在映給你的這個衆生的體,就具足無上之德。不要說舍,你就當下信嘛,就是這個意思。你就相信現在當下就具備阿彌陀佛的功德,不需要舍此取彼。這個世界你執有的東西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因爲阿彌陀佛已經把它修圓滿了。原來阿彌陀佛是這樣的,是讓我不放下的放下。也就是常常講的,般若智慧就是當下一念!當下的體,不思左不思右,不思前不思後,不思取不思舍。不是取,爲什麼呢?取者,變成我執。舍者,變成我棄。就是我抛棄了也是錯,我攝取…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5-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