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帝釋又有什麼意義?
雖然我們曾受生在天界,與衆天子、天女長時期共相娛樂,死後卻墮入地獄,被可伯的地獄鬼卒包圍,受盡苦難;雖然我們曾無數次享用過天界的無死甘露,死後卻受生在地獄中喝沸騰的鐵汁;雖然我們曾作過轉輪王等,統治過億萬臣民,擁有七政寶23等,如今,事過境遷,非但當時的奢華榮耀蕩然無存,甚且還因貪著欲塵永不知足而造下罪業,墮入惡趣,這不全是過患嗎?
有位上師臨終時,別人請他口授遺囑,他反複著說:「輪回之事毫無意義!」我的依怙主大寶上師常舉這個例子。同樣的,我們在這個輪回中,無論受取怎樣的身體、獲得再好的富樂受用,也都沒有意義。
當我們受生爲轉輪王時,腳上穿的鞋子,價值超過這世上所有的財富,盡管如此,又有什麼利益?國王與乞丐遊曆于中有險道的時候,一切平等,沒有孰優孰劣之分。所以,我們應該謹記京俄瓦之言,慎重其事:「覺窩敦巴24!從無始以來,什麼樣的身體我們都已受取過,以前沒有修過的大乘法,這一次自當好好修了!」
庚四、數數結身過患
我們過去在地獄中受生,暍過的烊銅比海水還要多,倘若不能斬斷輪回的生死之流,將來要暍的烊銅還會更多。《親友書》中說:
「雖取地丸如柏子,數母邊際未能盡。」
《除憂經》中也說:
「數于地獄中,所飲諸烊銅,
雖大海中水,非有爾許量。」
經中又說:
「生諸犬豕中,所食諸不淨,
其量遠超過,須彌山王量。」
我們以前生爲豬、狗的時候,吃過的穢物堆起來比須彌山王還要高,今後若不能斬斷輪回後際,所要吞下的穢物將會更多。《除憂經》中又說:
「又于輪回中,由離諸親友,
所泣諸淚滴,非海能爲器。」
我們過去因與父母、子女、兄弟等親愛離別悲傷哭泣所流下的淚水,比大海裏的水還多,如果現在還不能斬斷輪回後際,所流的眼淚還會更多。經中又說:
「由互相鬥诤,積所截頭首,
如是高聳量,出過梵世間。」
我們以前與仇人打鬥,被仇人砍下的頭顱,堆積起來比彌山王還高,今後若不能斬斷輪回的生生之流,落地的頭顱肯定比以前更多。又如經中所說:
「爲蟲極饑虛,所嗷諸糞土,
于大乳海中,充滿極高盈。」
我們過去在汙泥中受生爲蟲的時候,吃過的骯髒糞上,縱然以大海爲容器也無法容納,如果還不能從輪回中解脫,今後所要吞食的糞上還會更多。
又如龍猛所說:
「一一所飲母之乳,其量過于四海水,
異生相續輪回者,更飲乳水多于彼。」
我們在輪回中不斷受生,暍過的母乳比四大海還鄉,如果今後仍無法消滅輪回生死,又將飲下更多的母乳。
如前面下士道中所說,我們每死亡一次,與在惡趣中每受生一次,都會有那麼多痛苦與恐懼,今後在無數類似的生死中所將遭受的痛苦與懼怕就更下必說了。蠍子讓我們毛骨悚然,可是以前我們也曾受生爲蠍子,那些蠍身堆積起來,將與須彌山一樣高,若不能斬斷輪回的生死之流,未來所受的蠍子之身必定比以前更多。
庚五、數數高下過患
律典中說:
「積集皆銷散,崇高必墮落,
會合終別離,有命鹹歸死。」
財物如何積聚,終歸是會銷散;再高的權位,終歸要墮落;聚合的盡頭是離別;生命的盡頭是死亡;這是有爲法的「四邊際」。
輪回中的任何盛事,最終都逃不出衰敗的命運。格西桑浦巴25因此說:「在此輪回中,須多番仰覆,對此實感不安。」
下僅如此,經過多番努力才掙來的房屋,財富等,可能被冤家搶走,也可能因爲自身亡故而下知所終。現在我們師徒衆人雖然相聚在一起,但在數年之後也終必分離。嘉卻‧格桑嘉措曾經說過:「身居高位不多時,他人足下成奴仆。」26
《親友書》中也說:
「即成帝釋世應供,由業力故複墮地,
即成轉輪聖王已,複于輪回爲奴婢。」
縱然高貴如梵天、帝釋之輩,也會有這種下場;至于更低一級,如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榮華富貴等,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價值。傑‧貢唐巴說:
「名譽地位枯樹上,愈往上攀愈危險,
細而折斷奈何之,住于樹下胡不可?」27
即使不談前生來世,此生中的權勢地位也並不可靠,例如因失勢而下獄等。以前的第司‧桑結嘉措(佛海)28,曾主持製定政府多項政教法規,擁有極大的權勢、財富與聰明才智,後來因爲與拉藏汗29結仇而被斬首,首級在堆隆赤橋橋頭示衆多日,無人敢出面處理,妻小等也被流放邊疆;拉藏汗王後來也命喪准噶爾軍之手。
庚六、無伴過患
我們從母親胎中出生的時候,是獨自一人;中間成長、衰老過程中患病與受苦時,也是一個人獨自承受;死亡的時候,也像是從酥油中拔毛一般,獨自一人去世,除自己之外沒有同行的友伴。
《入行論》中說:
「生時獨自生,死時還獨死,
苦分他不取,何須作障親?」
宗喀巴大師也說:
「不可保信叁有衆圓滿,見過患已…」30
意思是說,輪回中的任何快樂與盛事都是下可保信的,所以,輪回中沒有永遠可靠的朋友。
以這樣的認知來思惟輪回中無休無止的痛苦,當能感受到一種失望沮喪的心情。因此,不管總的輪回是否有邊際,都應當設法結束自身的輪回。想結束輪回之苦,就應如前面所說,設法斬斷輪回的生死之流。
己二、思惟輪回別苦
此分二節:(庚一)思惡趣苦;(庚二)思善趣苦。
庚一、思惡趣苦
這些內容在前面下士道中已經談論過了,就像患酒病者對酒已倒足胃口,不想再喝酒,這裏就不再多談。
庚二、思善趣苦
此分叁節:(辛一)思惟人苦;(辛二)思惟非天苦;(辛叁)思惟天苦。
有人以爲:「前面所講的惡趣之苦是那麼痛苦,若是生在人天之中,痛苦不就少了嗎?」當知在輪回中受生,縱然獲得人天增上之身,仍脫離不了痛苦。
辛一、思惟人苦
受生爲人雖然極爲難得,但除了可得修法之利外,人身仍具有巨大的痛苦。此分七節,首先爲「思惟生苦」。
壬一、思惟生苦
因爲胎障等的關系,我們對以前所受的「生苦」已忘得一乾二淨,但以後如果再獲人身,還是得承受所有的生苦。從入胎到出胎之間的胎髒五位,31以及身體支分發育的每個階段中,各有一種痛苦。首先當心識進入精血中央時,身體像乳酪狀尚未成形,會産生像在地獄大銅鍋中被燒煮的痛苦;而後長出五支分的芽胞時,便産生像被刑具進開的痛苦;各支分生成時各有一種特別的苦;每當母親喝下熱的飲料、轉動身體或躺臥等時,將産生如在熱水中燒煮、狂風吹散、大山壓迫的痛苦。此時的情況如《弟子書》中所描寫的那樣:
「難忍臭穢極逼切,狹窄黑板遍蔽覆,
住胎如入奈洛迦,身屈備受極重苦。」
如果現在要我們鑽進一只裝滿各種穢物的鐵瓶中,塞上蓋子住上一天,根本無法忍受;然而我們卻必須在狹窄、黑合、骯髒、惡臭的母胎中待上九個月零十天。此後,當胎兒生起五想32、厭惡住在胎內,渴望從胎門出生時,則如《弟子書》中所說:
「此如堅硬壓油具,漸次壓迫方得生。」
所受的痛苦像是從網眼中被拉扯出來。出産道時有如牛被剝皮之苦;縱然在柔軟的褥墊上,也像被拋到荊棘上一樣;風吹在身上,有如刀劍刺割;被母親抱起時,則像麻雀被老鷹銜走般生起莫大的恐懼。
此外,我們前世如智慧等所有功德,完全被障蔽住,什麼都記不得,吃、睡、行、坐等基本動作都得重新學起。
修生苦的時候,不能有隔岸觀火的心態,要想到自己將來必然會遭遇生苦,像是親身經曆一般感受深刻,按照《阿難入胎經》中所描述的痛苦來作思惟。
(帕繃喀大師指出,有人以爲生苫已經受完了,所以似無大礙,但是要知道,在斬斷輪回後際之前,光是生苦這一種苦就有無量無邊,極難忍受。)
壬二、思惟老苦
《廣大遊戲經》中說:
「老令妙色鹹醜陋,老奪威德奪勢力,
老奪安樂作毀訾,老奪光澤而今死。」
老來有盛色衰退、氣力衰退、諸根衰退、受用境界衰退與壽量衰退等苦。33諸根與智慧等逐漸減弱,身軀佝倨如弓、皮膚失去光澤、坐起艱難、頭發蒼白、皺紋滿布,好象一具醜陋的行屍走肉,正如傑‧密勒日巴所說:
「一者站起如拔橛,一者行走如捕鳥,
叁者坐下如袋墜,此叁湊合時若至,
老妪當愁幻身衰。」
以及:
「一者外皮起皺紋,二者內剩嶙峋骨,
叁者盲聾兼昏聩,此叁湊合時若至,
老妪皺眉示苦相。」34
這一切都是我們在輪回中徘徊所産生的過患。
噶當派格西迦摩巴35說:「年老漸至,尚可忍受,當下降臨,其苦難忍。」今晚我們以少壯之身入眠,明早起來如果發現自己諸根已不明利、身體老態龍鍾,我們如何能忍受?所以,應該趁現在諸根、智慧、身體等還沒有衰壞的時候趕緊修法。否則,當老苦煎迫、形同死亡、諸根衰敗、坐起惟艱時,還談什麼修法呢?貢唐‧丹貝准美說:
「老如灌頂水,從頂善灌注。
頭發白如螺,然非黑垢淨,
閻羅唾沫箭,白霜降使然。
額紋如角環,然非少肥紋,
已逝壽量數,時使所記存。」
以及:
「鼻涕滴不斷,然非珍珠串,
光彩韶華冰,已遭烈日化。
齒發漸掉落,然非換新齒,
此生食將盡,收餐具時至。」
又說:
「臉醜色憔悴,然非猴面具,借貸韶華還,醜陋本色現。
頭顱搖不停,然非責他過,因遭死杖擊,腦顫苦難忍。
彎腰道上行,然非尋遺針,此乃失記憶,韶華寶之狀。
起時用四肢,然非仿牛行,因腿難支身,而需借用手。
坐時聲砰然,然非擺官…
《掌中解脫 第十四天 思維輪回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