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掌中解脫 第十天 死亡無常▪P4

  ..續本文上一頁個年齡死的。」

  

  如果行人要我們立誓說今年一定不會死,我們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作出懷疑的樣子。「死無常」並不像「無我」的意義那樣難懂。除非你不去思考,否則我們住在大寺院或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只要心裏一想,它就會像眼兄、手觸般清晰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因此,我們應該配合我的依怙主大寶上師的話來加以思考,他說:「如果我能一個月、兩個月不死,但願我能成辦後世的利益:則果我能一年、兩年不死,但願我能實現來世永久安樂的目標。」

  

  癸二、死緣極多,活緣微少,故死期無定

  

  現在能保護我們下死的,只有自己前世的願力、福德和諸佛的悲心,除此之外,

  

  死緣極其繁多。我們周圍有八萬種死緣障礙對我們虎視耽耽,就像蒼蠅盤旋于腐肉一般,正伺機把我們吃掉或奪走我們的呼吸。此外還有如霧氣籠罩般的四百零四種疾病、叁百六十種魔鬼、十五種厲害的童子魔、叁百六十種非人等,全都在觊觎我們的壽命。

  

  除了這些外緣外,我們體內的風、膽汁、涎液等以及四大只要稍不平衡,就會奪走我們的生命,就像同在一個器皿中的四條蛇,哪一個力大就把其它叁個吃掉一樣。所謂:

  

  「死緣極衆多,活緣唯少許,

  此等亦成死,故當常修法。」38

  

  不僅內、外死緣衆多,活緣變成死緣的也有許多。例如房屋倒塌、舟船沈沒、被馬摔下踩死、遭親友出賣,食物不消化等等。所以,龍猛說,我們的壽命就像狂風中的燈燭一般:

  

  「安住死緣中,猶如風中燭。」39

  

  癸叁、身極脆弱,故死期無定

  

  雖然如上所述死緣極多、活緣極少,但如果我們的身體堅不可摧,死緣再多也不會威脅到我們。然而我們的身體就像水泡一樣,連—根黥也可以要我們的命,死亡實在是不須重大因緣的。即便我們有堅固結實的身體也沒,《親友書》中說:

  

  「七日燃燒諸有形,大地須彌及大海,

  尚無灰塵得余留,況諸至極脆弱人。」

  

  該文又說:

  

  「若其壽命多損害,較風激泡尤無常,

  出入二息能從睡,有暇醒覺最稀有!」

  

  意思是說,我們在入睡的時候,粗氣的呼吸停止了,只剩細四大的風在鼻孔中繼

  

  續流動,在粗四大風的呼吸停上之後,又能蘇醒過來不死,實在是一件極稀有的事!因此,我們應當思惟死無定期,從而生起立即修法的念頭。就像有個想殺我們的仇人肯定要來,但什麼時候來個知道,所以從即日起便要積極防範。

  

  我們常常這樣子自己騙自己:「法是一定要修的,但等我明年此時把事情辦完後再修吧。」傑‧貢唐巴說:

  

  「心想今年或本月,現世之事先完成,

  次方修習清淨法,此乃欺诳一切鬼。」40

  

  我們常有完成某事後再修法之心,但是世俗的事情就像陣陣波浪一樣:永無結束之時。完成一件事後,另一件事勢必接踵而至,待那件事完成後,又行下一件事出現,于是又想等到那件事完成後再修。正如所謂:

  

  「俗事猶如老人須,剪而又剪須愈多。」41

  

  貢唐巴說:

  

  「明日修法黎明前,今日死期已迫近,

  如今不應作自欺,從即日起修正法!」42

  

  有些人喜歡安排修法的時間,心想:「等這事完了再修法」或是「明天再修」,殊不知在事情完成之前,「今日你該死」的噩耗已經像霹雳般出現。

  

  以上述叁因思惟「死無定期」之後,我們應下定決心從現在起就徹底放下俗事,不再推明天、等後天,而應從即刻起便修法。這並不意味著學僧可以不去大殿和 辯經院而跑到山洞去,而是應該把自己現在所修的法轉變成真正的法。以過去口頭上的念誦爲例,我們恐怕都曾念過上千遍「歸依發心愒」,但念誦時真正作思惟的 或許—遍也沒有,由此可以發現,真正的佛法我們實在少得可憐。雖然像積極經商和努力稼穑這類事無法轉變成正法,然而對我們這些出家衆來講,卻應將日前所作 的事轉變爲正法。(帕繃喀大師解釋說,導致我們大多數人正法匮乏的,大半是因爲我們不願修,而不是不懂得修。)

  

  壬叁、思惟死時除正法外,余皆無益

  

  第叁根本「死時除正法外余皆無益」的二種因:

  

  癸一、財物無益

  

  縱然我們富貴如梵天、帝釋或轉輪王,死的時候還是連一名仆人、一件財物都帶不走,所以這些東西在死時都無益處。統治各地區的國王將死的時候,連一粒麥子也無法帶走,甚至乞丐也得放下不離手的叫化棒而去,所謂:

  

  「國王須舍河山去,乞丐須舍棍杖去。」

  

  《大樹經》中也說:

  

  「縱然積有百年糧,死之次晨空腹行,

  縱然積有百年衣,死之次晨赤身行。」

  

  又如《入行論》中說:

  

  「死時皆須舍,然我不了知,

  爲諸親與仇,這種種罪業。」

  

  以及:

  

  「生既孤獨土,死亦孤獨死,

  苦分他不取,能障友何用?」

  

  以前有個人將一塊大石頭打磨成工整的四方形,別人問他這將派什麼用,他問答說沒什麼用,以後准備把它扔掉。我們的情況與此人相似:最終將放下現世中苦苦積攬的所有財物而去。

  

  癸二、親友無益

  

  縱然有許多親愛如心肝肺腑的仆衆、弟子、親戚圍繞在我們屍床旁牽扯依戀,也都不能使我們不死。我們也帶下走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只能孤獨地前往「中有」的險狹之道。正如大成就者彌劄佐格所說:

  

  「陛下任何富,死赴他世時,

  如敵劫于野,獨身無子妃。」43

  

  及《入行論》中所說:

  

  「鬼卒來抓時,親友有何益?」

  

  以及班禅卻堅所說的:「恩愛眷屬皆永離」44等。

  

  如果有人知道今年冬人就會處的話,他怎麼還會去忙明年的事呢?現在我們對到印度或漢地去旅行感到很興奮,認爲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忙著打點行裝。這種旅 行雖然可以帶著馬匹、騾子和仆從一起走,但當我們「大搬家」去後世時,卻只能獨自一人去,既沒有道伴,也帶不走絲毫財富受用。

  

  癸叁、身亦無益

  

  當我們死殁時,就算一切山都變成黃金、一切人都變成朋友,對我們而言也全沒用。財物受用、親戚朋友等就不必說了,即使連我們從胎裏帶來的,擔心它受 凍、挨餓,連刺紮也禁不起的、像如意寶般受愛護的身體也要留下。所以,當如班禅卻堅所說的「素珍衛身需時欺」45等,思惟必須與最受愛護的身體分離的 情形。

  

  在思惟上述叁因之後,如果我們光是坐著害怕發抖是沒有用的。貢唐‧丹貝准美說:

  

  「法是無谙道向導,法是長征道路糧,

  法定難行道商主,叁門今當合正法!」46

  

  密勒日巴大師說:

  

  「弟子貝達繃谛聽!具信富女聽我言:

  後世時較現世長,行路幹糧已備否?

  行路幹糧若未備,當作布拖以備之!」

  

  以及:

  

  「弟子貝達繃谛聽!具信富女聽我言:

  後世怖較現世大,護送衛士已備否?

  護送衛士若未備,當修正法以備之!」47

  

  我們死的時候,旅途上的向導,商生、路糧就是正法,假如我們生前未曾修法的話,便和路旁死去的老狗沒什麼兩樣。想—想,如果我們這樣子死去,那該有多 麼悲哀!我們應該像回家的旅客那樣,不作長留他鄉的打算、只想著如何打點回家的行裝,對現世沒有絲毫貪戀,決意只修正法!

  

  辛二、修習死相

  

  這一修法是我大寶上師的教授。

  

  (帕繃喀人師指出,因爲這上要是「經驗引導」的修法,所以修的時候,我們最好能按照如下所說來思惟。)

  

  具體修法是按照《依怙大悲頌》48和班禅卻堅的《解脫中有險難啓請》中所講的內容來憶念。我們大家部知道自己有一天將死去,那麼死的時候到底是怎樣一種情形呢?讓我們來觀察—下。《中行啓請》中說:

  

  「扁倉卻走經無救,親故臨視皆永訣,

  自己亦無奈何時,憶師教授求加持。」

  

  當我們臨近死亡的時候,不論再怎樣請醫診治和延僧誦經,我們的病照樣愈來愈嚴重。醫生雖然當著我們的面說一些安慰的話,實則已經對家屬發出病危通知。親友們雖然表面上仍鼓勵我們,背地裏卻已清楚我們即將死去而開始收拾物品。我們的體溫開始降低,呼吸變得急促,鼻子塌陷,嘴唇上翻,皮膚光澤消失等等,表露出種種難堪的內、外死相。我們也將對以往所犯的罪業心生悔意,又缺乏因忏悔、防護惡業和修習清淨善業而産生的把握。「解支節」的痛苦和四大融人次第的各種征像一一出現。我們就這樣在種種可怕的幻覺之中死去,現世的鮮明景象杳然無存。我們的屍體被床單包裹起來,放置在房間的一個角落。一道挂簾將屍體和房間的其余部分隔開,並燃起一盞昏暗的油燈。如果死者生前是上師的話,他的遺體便被套上灌頂服,修飾打扮一番。

  

  雖然我們現在忙著追求華屋、軟墊和暖衣,但在死後,我們的身體將被疊作叁疊,並被皮繩捆起來,扔在地上。雖然我們現在忙著受用各種可口的食品,但總有一天我們將只剩希望能嗅一下「煙施49氣味的份。雖然我們現在享有諸如「格西」、「古雪」,「比丘」之類好聽的稱號,但總有一天我們的身體將被稱作 「屍體」,我們的名字前也將加上「已故」的字樣。

  

  所以,作上師的看到灌頂裝時,應當想到這就是自己死後遺體上穿的東西:當我們看到床單時,應當想到這就是自己死後裹屍用的屍布,我們應該像這樣來憶念。傑‧密勒日巴所說的:

  

  「…

《掌中解脫 第十天 死亡無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