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散亂」的標語,而我們之中大多數人卻喜歡記著:「某人欠我一兩銀子未還,應索同。」這類的事來提醒自己,這種作法實在無意義可言。
所以,這個護正念法是最重要的座間修法。再者,我們在閉關時,切莫一方面在關房門前豎起像雪山一樣大的關石,另一方面卻一點都管不住自己的心,我的上師曾說:「心修行者在身體的關房內,作正念、正知的閉關。」我們應該這樣時刻保持正念‧正知,精熟于心不散亂的方法。
正如密勒日巴大師所說的:「萬有皆現爲經書」,我們應該把所見到的一切,視爲激勵我們修習慈心、悲心、出離心等的勸說者。如以前傑‧珠康巴見到螞蟻齧咬蜜蜂時,即對業果生起定解。當我們去集市的時候,如果生起貪等煩惱的話,那麼每走一步便造下一種罪,返家時便背著一袋極重的罪業回家。反之,在我們去的時候,如能認真觀察自心並保持正念、正知的話,我們便可發現,集市裏有最好的修出離心和無常的勸勉者。以此爲表,我們應該將萬有都視爲修法的鼓勵者。
(帕繃喀大師叉說了「飲食知量」的作法21。並指出,我們可以按照《一晝夜修行法》等書22中所說,念誦「常施不淨咒」23作回施餓鬼等法,這些法方便易行且功德極大。)
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分二部分:(丙一)于有暇身勸取心要;(丙二)如何正取心要之理。
丙一、于有暇身勸取心要
這部分主要是講思惟暇滿、利大和難得這一類法。
根據傳統,在合講「講解引導」和「經驗引導」時,有二種方式:一是爲生起決定故,稍作開廣來講;二是總結開示修法,以下所有所緣類均應仿照此例。如此處《科判》中所說的那樣,除變換正行各科之外,加行與結行等科應按照「依止善知識法」一節中所說的那樣來修。
我們每天在绮語空談中度日而毫無婉惜之心,那是因爲不思暇滿、利大、難得之過。如果我們思惟的話,則會激勵我們專心地修法。詳細地說,思惟暇滿、利大和難得,會使我們生起一種喜洋洋的感覺;思惟死無常,則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悲切切的心情。
這部分分叁個方面:(丁一)認明暇滿;(丁二)思惟利大;(丁叁)思惟難得。
丁一、認明暇滿
這一節又分二小段:(一)有暇:二;圓滿。
想要從有暇身中獲取有價值的東西24,我們首先要認識什麼是暇滿。下然的話,就像某個乞丐不知自家爐臺實由黃金砌成,最終還是乞丐。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對暇滿加以體認。
(一)八有暇
所謂「有暇」,是指遠離修法的八種無暇。八種無暇,如《親友書》中所說,即:
「執邪倒見生傍生,餓鬼地獄無佛教,
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爲呆啞長壽天。
于隨一種受生已,名爲八無暇過患,
離此諸過得閑暇,故當策勵斷生死。」
這八無暇包括屬非人類的四種無暇以及屬人類的四種無暇。第一類屬非人類的四種無暇中,地獄有情因爲有炎熱或寒冶的大苦而無暇修法,正如我們在頭部做燒炙治療時,就算別人要我們修法,我們卻因痛苦而無有閑心來修一樣。如果我們現在投生在地獄裏,所受的苦要比赤熟鐵鍋內的老鼠痛苦大百倍、千倍,所以不要說是修法,就連「法」的名字也聽不到。我們的心全爲痛苦所占據,除此之外一無所成,因此不可能修法。當思:「我沒有生在那樣的環境裏,真是太幸運了!」
如果我們投生在餓鬼中,則會因爲受到巨大的饑渴而無暇修法。就像我們在極其饑餓的情況下,縱然上師等人勸我們修法,我們也只顧先求飲食而無暇修法。我們沒有生在像餓鬼這樣的環境中,實在足夠幸運的。
如果受生在畜生中呢?我們便會因爲呆蠢和愚癡而無暇修法。例如,我們對狗、驢等動物說:「念一圈嘛呢25,你馬上就會成佛。」它們根本不懂你在說些什麼。連念一圈嘛呢都不會,又怎麼會懂其它的法?各種動物因爲承受各自的痛苦而無暇修法,所以,我們未受生爲畜生是極其幸運的。大多數人都以得到幾兩銀子爲走運,然而這種事並不值得慶幸。當看到狗,驢等畜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只作觀看,而應想到:「我沒有變成這樣子真幸運啊!」
長壽天人居住在無色界和色界廣果天的一部分。他們最早受生的時候,心想:「我己受生爲天!」最後死亡的時候,心想:「我從天界死去。」除此之外,全在叁摩地中虛度時日,就像沈睡一樣,最後將毫無意義的死去。其它天人的情況,如《聲聞地》中所說的那樣,除少許有大善習氣的天人外,其它大多數天人終日因欲樂而散亂,不能修法。例如,舍利弗有一位弟子,生前是個年輕的醫師,有「藥王」的美譽。有一次他碰巧見到舍利弗,便立即從坐騎大象上跳下,獻上供養,動作非常地迅速。後來舍利弗在天界中說法,醫師因散亂于天界的快樂,只稍稍豎起一指以示敬意,隨後又去玩樂,使得舍利弗無從爲他說法。天人生不起修法心、出離心等善心,而且只能聽一些從天鼓和變化的鳥類等發出的法音,不像我們有上師可以作詳細的教授開示。
屬人類的四種無暇:假如我們出生在襪戾車等無佛法的邊野地區,將連「法」的名字都聽不到。
假如出生在無佛出世的地方,則因爲沒有佛教而不知修法,我們縱然想修也不會有任何結果。
所以當思:「如果我們現在像他們這樣的話,該怎麼辦呢?我們沒變成這樣真幸運啊!」
既便出生在有佛法的「中國」,如果我們生來心智不明、口齒不清,是個傻子、啞巴的話,亦不知法應該如何來修,或可能自以爲是地修些錯誤的法。
心懷邪見是人道最大的障礙,所以《親友書》將其列爲無暇之首。以外道爲例,即便壽命很長,卻連念一圈嘛呢的善根也不可能積聚,這不是—件最糟糕的事嗎?
即使我們有八項意義雖小卻難以全數完成的事待做,真能全部完成時,我們都會覺得很幸運了,更何況是八項意義重大、又難以湊齊的條件,一旦湊齊時,我們怎不認爲是極其幸運的呢?
(二)十圓滿
圓滿共有十種:五種屬于自己;五種屬于他人。
五自圓滿,即《聲聞地》中所說的:
「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
「人」,是指在成就後世利益方面要勝過其它各趣。我們現在是人當然毫無疑問,但是否做到了人的價值則很難說:「中國」,是依佛法名詞所說的「中國」;「生中」,即生于有四衆弟子26的地方:「根具」,指先天諸根具足,以及沒有不適合受別解脫律儀的生理缺陷,如「隨欲黃門」27等。我們沒有生理缺陷,所以「根具」:假如犯有「五無間」罪,今生便不能得阿羅漢果。我們沒有犯這種罪,所以「業末倒」;「信處」,原本是說信毗奈耶,但這裏也可理解成相信叁藏和《菩提道次第》的道理。
以上這些圓滿是自身應該具備的,所以稱「自圓滿」。我們本身就具備了這五種。
五他圓滿,即所謂:
「佛降說正法,教住隨教轉,有他具悲憫。」
如果佛陀不降臨于世,就不會有正法出現。佛陀雖然降世,但要是未說法便入涅槃的話,那麼降世便無意義可言。雖然我們現實並不具備這兩種圓滿(「佛降」與「說正法」),但因爲佛陀的代表—上師依然住世說法,所以我們在意義上仍具足這兩種圓滿。
教法未衰住世,是指修行的教法,亦即實證聖道。現在是佛教住世十個五百年中的「教期」28,雖然佛教已屬「教期」 ,但如果我們心中能生起「證教法」的話,對自己來說,「果教法」依然宏揚。正如噶當派先德們所說:「我們心中雖然沒有總體的教法,但我們個人的教法不應讓它湮沒。」縱然佛教在整體上得到宏揚,但如果我們自心中教法湮沒的話,便是個人教法的湮沒。
目前佛教不僅依然住世,而且我們還能進入聖教。顯密雙運,見行清淨的宗喀巴大師教法,汲取了印度及藏地新、舊各派的精華而揚棄了所有的雜質。由文殊怙主親作整頓的教法,猶如淨化過的純金,我們能遇到這樣的教法實在是難中之難。此外,這一教法的顯‧密法類中,還具有空前未有的善說。達倉譯師29在後半生中,因意識到宗喀巴大師教法的殊勝而心生感動,爲此寫了一篇贊頌30,將那些殊勝點透徹地表達出來。關于宗喀巴大師教法的顯密法類如何勝過其它宗派的情況,如果要詳細說的話,講上許多天也講不完。以前有個蒙古人,向班禅仁波切31供養後,發願後世能獲得人身、遇到佛教,班禅仁波切說這都能辦到。當蒙古人發願想值遇宗喀巴大師教法時,班禅仁波切則末置可。我們現在不僅遇到了這樣的教法,而且還沒有其它的違緣,例如,我們能輕易地「從有家到無家」而出家等,所以具備了第四種他圓滿:「隨教轉」。只有像優陀夷比丘32那樣的人,才真正具備《聲聞地》中所說「親見他人證得四果的任何一果而入佛教」等的四種他圓滿:這些條件連怙主龍猛也沒有。但如「證期33」中的人對獲四果者心生仰慕那樣,如今我們也可以仰慕大德高僧的懿行作爲替代,所以我們現在仍能具足這一圓滿。
第五種他圓滿:「有他悲憫」,是指具備施王等順緣、便于修法,這一條件我們也是現成的。
假設我們今生計畫要完成十八件大事,到頭來或許只可能完成其中的一些,但若想全部完成則極爲困難。我們現在卻做到了比這個更爲困難的事,前世所發的十八大願:「這十個要有」、「這八個不要有」都實現了,八有暇與十圓滿我們全都已具足
丁二、思惟利大
這一節又分叁小段:(一)思惟觀待現前利大;…
《掌中解脫 第九天 加行依止法及于有暇身勸取心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