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掌中解脫 第二天 阿底峽尊者生平與藏地道次第引導的起源▪P3

  ..續本文上一頁作事業之理

  

  丙一、于印度所作之理

  

  尊者返回中印度後,有一段時間住在金剛座,曾經叁次以正法擊敗外道的邪說,將他們安置在內道佛教中,做了許多有益于聖數的事業。後來,由「護法」王迎請前往止迦摩羅室羅寺。

  

  雖然尊者本人以大衆部爲主,但他對其他所有的部派也都很善巧,而且一視同仁、不分親疏,所以成爲東、西、中印度一切僧伽的頂上摩尼寶。在佛教中,尊者就像是勝者佛陀重新降臨于世,爲叁藏和四續部28所攝顯、密全圓教法之主。

  

  丙二、于藏地所作之理

  

  當時,藏地的前宏期佛教29已經衰亡,後宏期佛教雖然30正在逐漸地興起,但有些人因信受毗奈耶而毀謗密法,有些人因信受密法而毀謗毗奈耶,視顯、密如冷熱般矛盾。另有許多冒牌的班智達從印度來到藏地尋求黃金,用貪欲道和邪咒欺騙藏人,這些情況對清淨佛教在藏地的宏揚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藏王拉喇嘛耶協沃(智光)31心裏對此不悅,爲了在藏地宏揚清淨的佛教,他派遣二十一名聰慧的青年去印度迎請能饒益藏地的班智達。這些人中,除大譯師仁欽桑波(寶賢)和小譯師勒貝協繞(善慧)二位幸存下來並精通教法外,其它人都因印度的炎熱而死去;即使如此,卻仍未能將尊者迎請來藏。他們返回藏地後,向國王彙報了印度諸位智者的行持與見地,說明顯密內部並無矛盾之處。並進一步推薦說,只有一位班智達能饒益藏地,他的名字叫〔吉祥燃燈智〕。此人本是王種出身,後來去了止迦摩羅室羅寺。印度所有的班智達都異口同聲地說,如果能將他請來就肯定能饒益藏地。聽到這些情況後,國王的疑慮一掃而光;尤其是當他一聽到尊者名字時,便不由自主地生起了強烈的信心。于是國王委托嘉‧准僧(精進獅子)率八人攜帶許多黃金前往印度迎請尊者,但還是沒有成功。

  

  後來,法王爲了籌集迎請班智達的順緣,親自外出尋找黃金而來到噶羅國。當信奉外道的噶羅國王得知他是位爲佛教辦事的法王時,便給他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放棄佛法,要麼丟掉性命。並將他綁起來投入監獄。拉尊‧绛曲沃(菩提光)32爲了要救他的叔叔33來到噶羅國,噶羅王也要他作出選擇:要麼停止迎請班智達並歸其統治,要麼用與國王體重相等的黃金來贖回國王。拉尊選了後者,他設法帶來了一百兩黃金准備贖回國王,然而遭到了噶羅王的拒絕,他說:「你帶來的金子只夠贖回身體,你還得再把頭的重量補上。」拉尊無計可施,遂來到關押他叔父的牢房門前呼喊:

  

  「大恩人呀!你現在遭難乃是宿業所致。如果我出兵來打噶羅王的話,恐怕會使許多人喪生而墮入惡趣。他提出要我放棄迎請班智達的打算並服從他的統治,這樣的要求,我想這比要您爲法犧牲性命更糟糕,故未答應。後來他又提出用與您等量的黃金來交換,所以我現在去找黃金,很快就會回來贖您。在這期間,您應思惟宿業、向叁寶啓請,並從內心深處至誠修福。」

  

  耶協沃聽完他的請求後笑了起來,說:「賢侄!以前我曾以爲你有點嬌弱的公子哥味道,不能吃苦耐勞。現在看來,即便我死了,你也能夠繼承祖業。你方才說的那番話很有見地,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心裏想的是,在未將無過教法在藏地建立之前,我不能死,但我畢竟年事已高,即使現在不死,在這裏也活不過十年,爲了這點事花去這麼多黃金,這會使叁寶爲我感到羞恥。我從無始輪回以來,從不曾爲法而死,現在如能爲法而死,真是太好了!所以一分一厘的黃金都不要給那個國王,獲得等身重量的黃金已經很困難了,你再到哪裏去找等頭重量的黃金呢?」

  

  「把所有的黃金都帶到印度去,盡一切可能請尊者班智達來藏,並爲我捎個口信,就說:『我是爲了您和佛教的緣故,將生命布施給噶羅王的,所以請您在一切生中以大悲攝受我!我主要的目的是請您來藏地宏揚佛法,希望您能應我之請,並加持我在下一世能與您相會!』賢侄,就這樣把我忘了吧,心裏多想著佛教!」

  

  拉尊看到自己的叔父在身體沒有力氣、說話聲音發顫,人已極爲虛弱的情況下,仍念念不忘藏地的有情、佛教和尊者,對他的這種毅力感到萬分的敬佩,于是在戀戀不舍中離他而去。

  

  從此,拉尊‧绛曲沃生起了極大的勇氣,意欲圓滿其叔父未竟之志。當時藏地有「紅行腳僧」、號稱班智達的「著綠裙者」,以及「十八強盜僧」等妄稱爲密法的許多粗野邪法流行。爲了找到合適的人選迎請尊者來藏,以善巧方便消滅這些邪說,拉尊向叁寶啓請並作占蔔推算,結果發現這件事當由那錯譯師去完成。

  

  當時,譯師正在貢唐的金寺專心修持;國王(指拉尊)將他召到阿裏。因擔心他不願接受去印度的任務,拉尊便請譯師坐到他自己的座位上恭敬供養,贊揚他智、尊,賢叁方面的大功德,然後說:「先輩王臣在此地建立了佛教,隨後又創立規矩,並廣作宏揚,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佛教低微、魔種有情得勝。所有去世的智者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是很難過的。我叔侄二人派了很多人帶了許多黃金去印度,但除了人死財耗之外,全都未能將尊者請來,拉喇嘛耶協沃不甘心失敗,親自去找黃金,卻被惡王關進牢獄爲法捐驅。所以您可向尊者苦求說:「像我們這些藏區邊地的無明有情尚具有這樣的心力,您是衆生的皈依處,您的大悲心又該是怎樣的呢?」

  

  「現有七百兩黃金,請您帶去獻給上師,對上師說:『我們藏地如同餓鬼城,要找到羊身上虱子般大小的黃金都很困難,現在我們已竭盡藏地所有的財富,此番怙主若再不肯來藏,那麼既然您們這些大德的悲心如此有限,我也只能怎麼好就怎麼做了。』持律師,請您將這些話向尊者直說好了,如果最終他還是不願意來的話,請您務必再向他禀呈這一切。」

  

  拉尊邊說邊哭,眼淚打濕了他的衣裙和桌子。

  

  那錯譯師楚臣傑瓦(戒勝)以前從未去過那麼遠的地方,心裏也不大想去,但當他聽完拉尊這番話後,一時間也無法回答去或不去。正如俗話所說:看著哭泣的面孔會讓你也想跟著哭泣。譯師知道拉尊的這番話說的都是實情,他雖然沒有與耶協沃見過面,但聽說過他的爲人,也知道他們叔侄倆爲了迎請算者,花費了很多人力和財物,爲了藏地的利益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當他看到貴爲人主的拉尊痛哭下已和聽到這番話後,那錯譯師的身體開始發顫、淚流滿面,無法正視拉尊的臉。最後,他決定不顧生命危險,放下對現世快樂的貪著,同意接受拉尊的請求。

  

  就這樣,譯師師徒七人攜帶七百兩黃金上路前往印度。拉尊送了很長一段路,並囑咐譯師說:「比丘,您此行爲我辦事,雖然會十分艱辛,但您要拚舍性命努力前去,回來後我會酬報您的大恩的!」在譯師他們走遠後,拉尊又高聲囑咐:「一路上多啓請大悲觀自在!」

  

  在那錯譯師一行抵達跋薄宗時,他們遇到了一位獨行客,那人說:「諸位好象是到遠方去辦大事的,你們在路上如能照我告訴你們的這樣口誦:『敬禮叁寶!願叁世佛陀的生源正法能在雪山國內增廣!』34事情就會成,一路上就不會有災難發生。」當問及是何人時,那人說:「你們以後自然會知道的。」像這樣,當那錯師徒等人途中發生危難時,仲敦巴顯現多種身相前來化險爲夷。35

  

  最後,那錯一行來到了止迦摩羅室羅寺的門樓底下。嘉‧准僧從門樓的一個石孔中向下用藏話喊道:「藏地大德,你們從哪裏來?」譯師回答:「我們從阿裏上部來。」嘉‧准僧說:「那裏有個守門的童子,你們可以把行李交給他保管,然後找個地方好好睡一覺,明天第二明相末時36會開門的。」譯師便將黃金等物品交給那個男孩保管,男孩把黃金等放入內室後說道:「可以信賴的人是最好的朋友,你們放心去睡吧。」譯師等人心想,此人小小年紀便能說出這樣的話,恐怕不是一個凡人,于是大家都感到很放心。

  

  次日早晨,寺門剛打開不久,有一個頭帶「季淩」帽,身穿二件藏地牧區所産的氆氇衣,手裏拿著一只小碗的男孩從裏面出來,用藏地牧區方言問他們道:「你們從藏地哪個地方來的?路上是否遭到危險?」譯師等人一聽馬上忘了旅途的勞頓,回答說:「我們從阿裏上部來,一路平安,您是哪一位啊?您准備去哪裏?」男孩說:「我也是藏人,准備回藏地。我們這些藏人嘴巴太松,不知道重要的話要保密,保密才能辦成大事。嘉‧准僧就住在藏人宿舍裏,到那裏一打聽就知道了。」隨後便很快地離去了。譯師師徒沿著一條長長的巷子往裏走,路上遇到一位手持芭蕉杖的老仙人向他們問道:「你們從哪裏來呀?有何貴幹?」譯師答道:「我們是從藏地阿裏上部來此迎請阿底峽尊者的。請問嘉‧准僧的住處在哪裏?」那位老者一聽這話,便拄著手杖皺起了眉頭,說:

  

  「今早那個童子說的話一點不假,你們藏人沒有喉結(意爲說話沒有遮攔),對巷子裏閑遊的人都能說出內心的話,像這樣子還想辦成什麼大事嗎?幸好對我說無妨,千萬記住,今後除尊者外一概不可再隨便對外人說。我來爲你們引路去嘉‧准僧的住處。」

  

  于是那錯一群人便跟著老者走,老者在前從容而行,他們在後窮追猛跑還是趕不上。老者先來到藏人宿舍門前道上等候,等他們趕到後說:「要想成辦大事就該慢慢地去做,急事需緩辦,稍安勿躁;就像爬山一樣,要安步當車。這就是你們要找的房子。」

  

  譯師走進房內,向嘉‧准僧獻上黃金作爲見面禮。嘉‧准僧問他從何處來,譯師便將原由詳細說了一 遍。嘉‧准僧聽完後說:

  

  「您好像是我以前教過的弟子,但…

《掌中解脫 第二天 阿底峽尊者生平與藏地道次第引導的起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