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作事业之理
丙一、于印度所作之理
尊者返回中印度后,有一段时间住在金刚座,曾经三次以正法击败外道的邪说,将他们安置在内道佛教中,做了许多有益于圣数的事业。后来,由「护法」王迎请前往止迦摩罗室罗寺。
虽然尊者本人以大众部为主,但他对其他所有的部派也都很善巧,而且一视同仁、不分亲疏,所以成为东、西、中印度一切僧伽的顶上摩尼宝。在佛教中,尊者就像是胜者佛陀重新降临于世,为三藏和四续部28所摄显、密全圆教法之主。
丙二、于藏地所作之理
当时,藏地的前宏期佛教29已经衰亡,后宏期佛教虽然30正在逐渐地兴起,但有些人因信受毗奈耶而毁谤密法,有些人因信受密法而毁谤毗奈耶,视显、密如冷热般矛盾。另有许多冒牌的班智达从印度来到藏地寻求黄金,用贪欲道和邪咒欺骗藏人,这些情况对清净佛教在藏地的宏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藏王拉喇嘛耶协沃(智光)31心里对此不悦,为了在藏地宏扬清净的佛教,他派遣二十一名聪慧的青年去印度迎请能饶益藏地的班智达。这些人中,除大译师仁钦桑波(宝贤)和小译师勒贝协绕(善慧)二位幸存下来并精通教法外,其它人都因印度的炎热而死去;即使如此,却仍未能将尊者迎请来藏。他们返回藏地后,向国王汇报了印度诸位智者的行持与见地,说明显密内部并无矛盾之处。并进一步推荐说,只有一位班智达能饶益藏地,他的名字叫〔吉祥燃灯智〕。此人本是王种出身,后来去了止迦摩罗室罗寺。印度所有的班智达都异口同声地说,如果能将他请来就肯定能饶益藏地。听到这些情况后,国王的疑虑一扫而光;尤其是当他一听到尊者名字时,便不由自主地生起了强烈的信心。于是国王委托嘉‧准僧(精进狮子)率八人携带许多黄金前往印度迎请尊者,但还是没有成功。
后来,法王为了筹集迎请班智达的顺缘,亲自外出寻找黄金而来到噶罗国。当信奉外道的噶罗国王得知他是位为佛教办事的法王时,便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放弃佛法,要么丢掉性命。并将他绑起来投入监狱。拉尊‧绛曲沃(菩提光)32为了要救他的叔叔33来到噶罗国,噶罗王也要他作出选择:要么停止迎请班智达并归其统治,要么用与国王体重相等的黄金来赎回国王。拉尊选了后者,他设法带来了一百两黄金准备赎回国王,然而遭到了噶罗王的拒绝,他说:「你带来的金子只够赎回身体,你还得再把头的重量补上。」拉尊无计可施,遂来到关押他叔父的牢房门前呼喊:
「大恩人呀!你现在遭难乃是宿业所致。如果我出兵来打噶罗王的话,恐怕会使许多人丧生而堕入恶趣。他提出要我放弃迎请班智达的打算并服从他的统治,这样的要求,我想这比要您为法牺牲性命更糟糕,故未答应。后来他又提出用与您等量的黄金来交换,所以我现在去找黄金,很快就会回来赎您。在这期间,您应思惟宿业、向三宝启请,并从内心深处至诚修福。」
耶协沃听完他的请求后笑了起来,说:「贤侄!以前我曾以为你有点娇弱的公子哥味道,不能吃苦耐劳。现在看来,即便我死了,你也能够继承祖业。你方才说的那番话很有见地,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心里想的是,在未将无过教法在藏地建立之前,我不能死,但我毕竟年事已高,即使现在不死,在这里也活不过十年,为了这点事花去这么多黄金,这会使三宝为我感到羞耻。我从无始轮回以来,从不曾为法而死,现在如能为法而死,真是太好了!所以一分一厘的黄金都不要给那个国王,获得等身重量的黄金已经很困难了,你再到哪里去找等头重量的黄金呢?」
「把所有的黄金都带到印度去,尽一切可能请尊者班智达来藏,并为我捎个口信,就说:『我是为了您和佛教的缘故,将生命布施给噶罗王的,所以请您在一切生中以大悲摄受我!我主要的目的是请您来藏地宏扬佛法,希望您能应我之请,并加持我在下一世能与您相会!』贤侄,就这样把我忘了吧,心里多想着佛教!」
拉尊看到自己的叔父在身体没有力气、说话声音发颤,人已极为虚弱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藏地的有情、佛教和尊者,对他的这种毅力感到万分的敬佩,于是在恋恋不舍中离他而去。
从此,拉尊‧绛曲沃生起了极大的勇气,意欲圆满其叔父未竟之志。当时藏地有「红行脚僧」、号称班智达的「着绿裙者」,以及「十八强盗僧」等妄称为密法的许多粗野邪法流行。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迎请尊者来藏,以善巧方便消灭这些邪说,拉尊向三宝启请并作占卜推算,结果发现这件事当由那错译师去完成。
当时,译师正在贡唐的金寺专心修持;国王(指拉尊)将他召到阿里。因担心他不愿接受去印度的任务,拉尊便请译师坐到他自己的座位上恭敬供养,赞扬他智、尊,贤三方面的大功德,然后说:「先辈王臣在此地建立了佛教,随后又创立规矩,并广作宏扬,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佛教低微、魔种有情得胜。所有去世的智者如果知道的话,一定是很难过的。我叔侄二人派了很多人带了许多黄金去印度,但除了人死财耗之外,全都未能将尊者请来,拉喇嘛耶协沃不甘心失败,亲自去找黄金,却被恶王关进牢狱为法捐驱。所以您可向尊者苦求说:「像我们这些藏区边地的无明有情尚具有这样的心力,您是众生的皈依处,您的大悲心又该是怎样的呢?」
「现有七百两黄金,请您带去献给上师,对上师说:『我们藏地如同饿鬼城,要找到羊身上虱子般大小的黄金都很困难,现在我们已竭尽藏地所有的财富,此番怙主若再不肯来藏,那么既然您们这些大德的悲心如此有限,我也只能怎么好就怎么做了。』持律师,请您将这些话向尊者直说好了,如果最终他还是不愿意来的话,请您务必再向他禀呈这一切。」
拉尊边说边哭,眼泪打湿了他的衣裙和桌子。
那错译师楚臣杰瓦(戒胜)以前从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心里也不大想去,但当他听完拉尊这番话后,一时间也无法回答去或不去。正如俗话所说:看着哭泣的面孔会让你也想跟着哭泣。译师知道拉尊的这番话说的都是实情,他虽然没有与耶协沃见过面,但听说过他的为人,也知道他们叔侄俩为了迎请算者,花费了很多人力和财物,为了藏地的利益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当他看到贵为人主的拉尊痛哭下已和听到这番话后,那错译师的身体开始发颤、泪流满面,无法正视拉尊的脸。最后,他决定不顾生命危险,放下对现世快乐的贪着,同意接受拉尊的请求。
就这样,译师师徒七人携带七百两黄金上路前往印度。拉尊送了很长一段路,并嘱咐译师说:「比丘,您此行为我办事,虽然会十分艰辛,但您要拚舍性命努力前去,回来后我会酬报您的大恩的!」在译师他们走远后,拉尊又高声嘱咐:「一路上多启请大悲观自在!」
在那错译师一行抵达跋薄宗时,他们遇到了一位独行客,那人说:「诸位好象是到远方去办大事的,你们在路上如能照我告诉你们的这样口诵:『敬礼三宝!愿三世佛陀的生源正法能在雪山国内增广!』34事情就会成,一路上就不会有灾难发生。」当问及是何人时,那人说:「你们以后自然会知道的。」像这样,当那错师徒等人途中发生危难时,仲敦巴显现多种身相前来化险为夷。35
最后,那错一行来到了止迦摩罗室罗寺的门楼底下。嘉‧准僧从门楼的一个石孔中向下用藏话喊道:「藏地大德,你们从哪里来?」译师回答:「我们从阿里上部来。」嘉‧准僧说:「那里有个守门的童子,你们可以把行李交给他保管,然后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明天第二明相末时36会开门的。」译师便将黄金等物品交给那个男孩保管,男孩把黄金等放入内室后说道:「可以信赖的人是最好的朋友,你们放心去睡吧。」译师等人心想,此人小小年纪便能说出这样的话,恐怕不是一个凡人,于是大家都感到很放心。
次日早晨,寺门刚打开不久,有一个头带「季凌」帽,身穿二件藏地牧区所产的氆氇衣,手里拿着一只小碗的男孩从里面出来,用藏地牧区方言问他们道:「你们从藏地哪个地方来的?路上是否遭到危险?」译师等人一听马上忘了旅途的劳顿,回答说:「我们从阿里上部来,一路平安,您是哪一位啊?您准备去哪里?」男孩说:「我也是藏人,准备回藏地。我们这些藏人嘴巴太松,不知道重要的话要保密,保密才能办成大事。嘉‧准僧就住在藏人宿舍里,到那里一打听就知道了。」随后便很快地离去了。译师师徒沿着一条长长的巷子往里走,路上遇到一位手持芭蕉杖的老仙人向他们问道:「你们从哪里来呀?有何贵干?」译师答道:「我们是从藏地阿里上部来此迎请阿底峡尊者的。请问嘉‧准僧的住处在哪里?」那位老者一听这话,便拄着手杖皱起了眉头,说:
「今早那个童子说的话一点不假,你们藏人没有喉结(意为说话没有遮拦),对巷子里闲游的人都能说出内心的话,像这样子还想办成什么大事吗?幸好对我说无妨,千万记住,今后除尊者外一概不可再随便对外人说。我来为你们引路去嘉‧准僧的住处。」
于是那错一群人便跟着老者走,老者在前从容而行,他们在后穷追猛跑还是赶不上。老者先来到藏人宿舍门前道上等候,等他们赶到后说:「要想成办大事就该慢慢地去做,急事需缓办,稍安勿躁;就像爬山一样,要安步当车。这就是你们要找的房子。」
译师走进房内,向嘉‧准僧献上黄金作为见面礼。嘉‧准僧问他从何处来,译师便将原由详细说了一 遍。嘉‧准僧听完后说:
「您好像是我以前教过的弟子,但…
《掌中解脱 第二天 阿底峡尊者生平与藏地道次第引导的起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