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九乘差別廣說(義成甯波車)▪P6

  ..續本文上一頁自性,且屬顛倒,心識于本初爲叁佛身之自性:空性即法身,光明即報身,周遍一切之大悲即化身。于本初清淨(大清淨)及任運成就之雙運境界中,無上瑜伽了知輪回與涅槃于法爾任運而成之大壇城內,無二無別。

  龍青巴尊者于《宗輪藏》總括大圓滿之要點如下:

  無上瑜伽主張:光明心性,即本來清淨之法界,自無始以來即住于自所任運之成就中。此無二及自生之本覺智即是根。于其他層次較低之佛乘,因染力故,對一切法乃起分別心,由是此自生本覺智便爲希求及疑慮等煩惱所障。

  尊者複于《聖智淨心對問》中雲:

  心性即如來藏,即光明本覺智。于無心時,則有心性、光明及無分別本覺智。《光贊般若經》雲:“其心無心,心者本淨。”

  不動壽灌大聖尊者于《天鼓譬喻論》中雲:

  自性大圓滿,乃離心而在之心性。此亦是自生之內自證,亦即內光明。于此自性大圓滿中,大自然之一切體性皆法爾而在,彼不須有待于能生所生或其他緣起之因果,蓋彼乃自然解脫。

  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雲大圓滿乃無上道:

  于大圓滿中,因了悟永恒不變究竟自性之自在,及能不離此體性,故煩惱及所知二障即不須舍離而自然清淨。是故,大圓滿乃衆多修行道中無上極速成就之道。

  分部——

  無上瑜伽六百四十萬頌(譯按:原文作六百萬零四百頌,今據敦珠法王《甯瑪派教法史》改正)之經續,無垢友尊者將之分爲叁部:心部、界部及口訣部。

  《大莊嚴續》中雲:

  諸持心者爲心部 持虛空界爲界部

  若于道上無修治 此即口訣部心髓

  龍青巴尊者于《妙乘藏》中雲:

  心部強調一切法無非衆生之心識所變,故一切皆不離心識。此見地乃防止自心偏離于自然智。界部主張除普賢佛母(即究竟法性)之虛空外,實無余處住。此見地乃防止自心偏離于究竟法性之廣大虛空。而了知自性真實義者,乃是口訣部。

  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雲:

  大圓滿之教授分爲叁部,乃因應行者之悟性而施設:

  由悟性故分叁種見 心部外境爲心遊戲

  界部外境爲自莊嚴 口訣部無生體性空

  法吉祥譯師于《密主事業善說教授》雲:

  住于法身境界之等持,即本覺與空性雙運,爲心部。住于無修無整境界之等持,即住于究竟自性,爲界部。住于本來解脫,無所取舍之究竟自性境界中等持,爲口訣部。

  不動壽灌大聖尊者于《天鼓譬喻論》解釋雲:

  因萬法無非心性所變現,能于應舍離之事邊解脫,是爲心部。因一切法皆于法性虛空(普賢佛母)中得圓滿,是故離于整治邊而自在者爲無修界部。能了知應舍離之事邊、及整治邊二者之真實體性,則是甚深口訣部。

  蓮花業緣力尊者于《如長流之教日·耳傳教授精要》中分釋無上瑜伽之叁部如下:

  心部視一切顯現爲心識,心識爲空性,空性爲本覺,而本覺與空性爲雙運。于視一切顯現爲心識時,乃以力用、遊戲及莊嚴叁者而視一切顯現爲心識。首先,力用者,乃根木智之力用,此即爲證悟與流轉二者。基于力用,及以力用爲能緣,則力用便成爲一切妄念之根源。由力用生起之染心及五門等則是遊戲。而內身、外身、高山、木石及屋舍之呈顯,則是莊嚴。總而言之,莊嚴與遊戲皆生于力用,此即自證與流轉,而力用則由心性而生,故心性即因位如來藏。上述乃解釋視一切顯現爲心識之道。于此,最要者爲此根本智(因位如來藏)乃純一光明,及爲心識之自證,然此卻非大圓滿法爾生起之本覺。稱爲大圓滿,則因心識兼攝光明與空性,且此二者密不可分。

  界部了知光明心識及自證即空性。然此尚有對空性之強烈認知。

  總括而言,心部由了知除心識外別無他法可舍,而能解脫于應舍離之事邊。但仍未能解脫于自證光明與心識之對治。界部因了悟光明心識及自證即空性,而能解脫于事邊及對治邊。但此部尚未能扭轉對空性之執持,且對超越心識之俱生智未能把握重點。口訣部除超越事邊及整治邊外,更了悟法性之叁種特質——即本體、自相與悲心。此叁種特質自無始時以來已交融不可分,有如水之與濕、火之與熱。複次,彼等亦非新成之組合或心識所營造。因口訣部能證根本自性之本來面目,故不僅高于九乘次第之馀乘,複高于無上瑜伽中之其他兩部。

  

  

  無上瑜伽之叁部

  

  ◇ 甲、心部

  《菩提心遍作王續》雲:

  佛衆生諸相 俱由心性生

  若不依此見 不能見如來

  《大界無央王續》雲:

  諸法以及種種相 于虛空中實平等

  虛空即是根本智 其所標志無生基

  于中輪回及涅槃 皆依緣起而顯現

  是故說即緣生法 如天之雲及虹彩

  以其正由本智生 故說皆住于法界

  心部雲一切法(即外境)無非心識之遊戲力用。索波丹達尊者于《功德藏述記·能解金剛結之金針教授》雲:

  心部主張輪涅道上之一切法皆心識之遊戲力用所生。《遍作王續》雲:

  諸相佛衆生 俱由心性生

  心性中無二

  龍青巴尊者于《宗輪藏》中雲:

  心部之主張爲:一切法之各各顯現,無非心性之影現,有如鏡中生出缤紛萬象。此種種相狀俱非實有,乃心之覺相而已,但(與心)亦無二。心之體相乃心性、乃光明、乃自生本常見。今時愚師謂:“大圓滿雲顯現便即是心。”此說大誤。蓋若如是,則心應有色、有相及可見,因凡“顯現”皆具此而現也。是故當知“顯現”者,乃心之不可思議覺相,且如鏡中之影象,確非實有。此等“顯現”之所以于心中現起而成妄念,實因心之習氣故。當知心性乃生起一切顯現之基,(而此心性)無偏無際,如明鏡表面,亦爲分別根本覺之體相,此體相超越一切戲論所生之假設與邊見。

  不動壽灌大聖尊者于《天鼓譬喻論》中雲:

  心部之理論,勝于一切層次之次第。勝于二谛、六波羅密及二次第——即所有被“能所”概念所縛,而實爲妄作與汙染之“道谛”。(優勝之處在于)廣大法界,實即覺心之自性、廣大平等清淨之根本智、離言诠之法界、勝義谛之自性。此乃完全自因果、善不善及取舍中解脫。要言之,爲超于“能所”所攝之一切法。

  ◇ 乙、界部

  界部主張自生本覺智及一切有法皆法界(或法性)之莊嚴(表徵)。龍青巴尊者于《宗輪藏》解釋如下:

  界部之要義:主張自生本覺智及由其所生之一切有法皆源自大清淨,二者自本初以來即已解脫。一切有法以種種自顯之方式顯現,然因其已本來解脫,及爲純淨果故,遂非實有。亦以此故,心及其影現(即心之顯現)亦非實有。于離實有及非實有二邊之廣大根本覺性中,界部任令一切法顯現,亦任由其生起或不生起,不論此等顯現被歸之于淨或不淨,于其當下顯現時,其自體相已超脫于“有”或“非有”之邊見外。

  索波丹達尊者于《功德藏述記·能解金剛結之金針教授》雲:

  界部主張種種顯現,實如天上之星宿,乃普賢佛母法界中,根本覺之自顯莊嚴(表徵)展現。界部並非如心部所主張一切法乃心之遊戲力用所生。

  不動壽灌大聖尊者于《天鼓譬喻論》雲:

  界部了知一切法之顯現,無非自生本覺智(即普賢佛母法界)之自生莊嚴(表徵)。(法相之顯現)既非束縛,亦非解脫;既非能生,亦非所生。是故界部不主一切法爲(心之)遊戲力用所生,與心部異。界部並無將一切法區分爲“緣生”、“生或無生”、“是或非是”、“淨或染”等,而只謂一切皆廣大根本解脫及無邊虛空。

  ◇ 丙、口訣部

  《珍珠寶鬘續》雲:

  無邊本覺中 以無妄因故

  不轉爲虛妄 本始解脫故

  名不可思議 以自解脫故

  盡斷諸緣起 直觀解脫故

  萬法皆清淨 解脫四邊故

  乃盡四種見 解脫一味故

  見諸法空性

  口訣部,乃直接及法爾證悟本淨自性,而此本淨自性,離心、離言诠離分別。

  ◇◇ 口訣部較其余二部(心、界)爲殊勝

  龍青巴尊者于《宗輪藏》中雲:

  因心部謂一切法顯現皆屬心(之顯現),故仍有作意。而界部則緣一切有法爲法性,仍屬有作意。(與此二部相比),口訣部實較殊勝,因其于法性中自明。

  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中寫道:

  口訣部較其余二部殊勝。心部謂一切法即心性。心部修行雖重空性多于光明,然因其不能將光明之力用圓滿爲法性,于緣心性之莊嚴(表徵)及神變時,遂有加以作意分別之危險。界部修行雖空明並重,然卻恐有作意分別以緣法性,而偏于空性之危險……。口訣部中,(廣大自在于戲論及言诠外之)本淨體相之光輝,于法爾頓成之自顯現中任運生起,于力用之顯現中,無有偏差,亦無有障蔽;而一切法之顯現皆于一切法之法性中得以圓滿,速離諸般戲論,是故實較殊勝。

  蓮花業緣力尊者于《大圓滿無上智總義·子母匙精粹普賢心髓》中雲:

  心部與界部,皆以作意分別所起之概念——“如是”以了別心之空性邊及光明邊。二者皆不能證悟“立斷”(且卻 Khregs Ch”od)中赤棵及無礙之根本覺。

  ◇◇ 口訣部之見地

  無畏洲尊者于《龍青心髓根道果啓白》中概述(口訣部之)見地如下:

  因其體性空 是故離常邊

  自相爲光明 是故離斷邊

  悲心無盡故 萬象之根基

  名言分爲叁 實乃不可分

  願我能證得 大圓滿基位

  基(根)——

  依大圓滿之見地,“根”乃本始清淨。因其體性爲空及非有,是故無外顯之光或色。然其自相乃法爾而成,是故其爲本始光輝之體現,亦爲光色及明點之極微細顯現(稱之爲“內明”),及爲法性中之本覺智。因其體性乃空,故爲非有。因其自相乃光明,是故自顯無盡。因其悲心(力用)遍滿虛空而無礙,遂引生“基(根)之明相”。

  基(根)之明相——

  本覺智之五力,自基(根)中向外生起。此際,自法爾而成之自性中生出五種光明相狀,及大悲力用光輝,後者乃了別(五種光明)之能知。此際,不能體證“能知”及…

《九乘差別廣說(義成甯波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圓滿祖師遺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