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九乘差別廣說(義成甯波車)▪P8

  ..續本文上一頁性,(相對于“覺”而言)即産生所謂“無明”之作用。此際,基(根)雖無變而似有變,因本覺智顯現故也。此際,于如無雲晴空境界之本始清淨顯現中,遂生起“法爾成就生起八相”之自顯現。

  (叁)、普賢解脫之道

  龍青巴尊者于《妙乘藏》中雲:

  當內在光輝自本始法界向外生起,而悲心(力用)則生起成爲未能證悟根本覺自體性本來如是之相,當下,以觀外在“基(根)之明相”,行者了悟其爲內在自顯現,于此一刹那證悟,無明可得清淨,而基(根)之“法爾成就生起八相”,則融入于本始清淨境界中,且即安住。

  普賢之解脫(或解脫之普賢)從未間斷,非僅爲一人或一衆于往昔一時一地所得解脫。蓮花業緣力尊者于《無字口訣空行精要》中說雲:

  勿以爲普賢解脫相乃于古時所得之一種解脫,蓋于此時此刻,有無數衆生于基(根)上起妄念,亦有無數衆生得解脫,複有無數衆生于迷與悟之邊界徘徊。

  大圓滿中之成佛,並非向外尋伺所得,而是于根本覺之自性中得解脫。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中雲:

  大圓滿只是指出——本覺于自性中解脫即成佛之道,證覺從來不能向外希求或尋伺。是故叁世諸佛皆離能所,而于自然根本覺境界中圓滿。

  (四)、衆生因無明而生虛妄

  龍青巴尊者于《妙乘藏》中雲:

  “本始基(根)”本無虛妄,然當“基(根)明相”生起之際,(亦同時生起)不能了悟自性之“分別心”,此分別心乃植根于無明,乃自別于“基(根)明相”,由是遂生虛妄而成衆生。

  蓮花業緣力尊者于《大圓滿上師心要釋》中雲:

  虛妄之能所,于勝義而言皆非實有。然其顯現爲虛妄相,並化成煩惱汙染,及善不善與無記諸業,先有五種光成爲“所”之虛妄根基;根本覺則成爲“意”之虛妄根基;寂忿諸尊則成爲“身”之虛妄根基。複次,乃有能、所及種種妄念等習氣建立。由是(衆生)于流轉(輪回)中,體驗苦樂無盡,有如水車,往複回還。

  ◇◇ 口訣部之分部

  大圓滿祖師吉祥獅子(Srisinha)分口訣部教授爲四部。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中雲:

  口訣部(分四):外部如身;內部如眼:密部如心:心髓部則如全體。

  龍青巴尊者于《宗輪藏》中解釋雲:

  一、外部(Phyi-sKor):就體性而言,以無煩惱可舍故,五毒乃成(修習之)道。就自相而言,以無整治故,一切生起皆顯現爲法性之莊嚴。就力用而言,以無偏私故,空性乃周普無偏。

  二、內部(Nang-sKor):就體性而言,以非實色故,故爲離相之法性。就自相而言,以其離來去故,實爲永恒相續之本覺智。就力用而言,以其遍入(輪回與涅槃)故,此則有如(樹)根;以其現證(自性),此則有如軀幹;以其能開展(顯現諸色之力用)故,此則有如樹枝;以其爲(無盡)光明,此則有如花朵;複以其能成熟故,此則有如果實。

  叁、密部(gSang-sKor):就體性而言,以直指與證悟(根本覺)俱同時故,不須依聞、思、修(此叁智);就自相而言,因證覺與息斷(死亡)俱同時故,不須依精勤及串習力。就力用而言,因悲心與證覺同時生起,故不須依賴圓滿二種(資糧)之積集。

  四、心髓部(gSang-Ba Bla-Med):就體性而言,因不須依于名言,故毋須倚賴分別智。就自相而言,因乃親證故,遂不必住于意識分別之見地中。就力用而言,因四見圓滿故①【腳注:見前述心髓部見地,基(根)之解釋一節】,遂無有能得佛叁身及五本覺智之希求。究其所以,則因在此修習中,行者可即身現證本始及法爾所成(之果位)。

  蓮花業緣力尊者于《如長流之教日·耳傳教授精要》中解釋四部之分別如下:

  大要而言,四部于體證本始清淨法性之上,並無分別,然而——

  一、外部雖詳述本始基(根)之法性,但無述及印記、本義及標幟如何表徵自性;四見之道如何生起;光明如何于中有階段生起:及行者如何得解脫而入任運法爾果位中;

  二、(內部)有述及道上之印記、本義及標幟如何表徵(自性),惟不及其余(指根與果等);

  叁、密部闡釋瑜伽行者修習“四禅定”之道,惟亦不及其余(指根與果);

  四、心髓部則有如人身五蘊全具。彼闡釋本始基(根)之法性;印記、本義及標幟如何表徵(自性);四部各各生起之道;中有階段如何生起光明;及如何入任運法爾果位而得解脫之道。複次,此部于修行道上所有教授均解說圓滿,首尾具足,有如人之全體。就各各衆生而言,修行道上之教授,至此已圓備齊全也。

  龍青巴尊者于《妙乘藏》中標舉心髓部作如是說:

  因不須依于名言,故毋須倚賴(分別)智。因直接體悟自性,遂不必住于意識分別之見地中。因四所顯能圓滿故,乃毋須依于佛叁身及五根本智之果,此即爲心髓部。于(心髓部外)其他部派,行者皆依心識分別以證悟法性。但此部視法性乃藉上師之力而爲直覺(第一現前)所緣,故爲最勝。

  ◇◇ 口訣部之觀修

  無畏洲尊者于《大圓滿龍青心髓本覺道次第導引·無上智》中雲:

  口訣部中,能證悟自無始以來,已解脫自在之自心體性者爲根本覺(或本明Rig-pa)。能

  住于此證覺相續中,行者遂能以大力而證菩提。

  尊者續雲:

  初機修道上之行人于見山時,第一刹那際實必起“此是山”之思維。但于第二刹那,因能抉擇此山自性之心識力用圓滿,由是“山”之概念遂隱沒無迹。當下山之顯現雖從未(于心識中)消失,然行者乃得不緣山之顯現,而能住于法性中之體驗。

  能清淨一切諸相爲俱生解脫,將顯現與心識雙運無二,即爲無倒大圓滿。

  ◇◇ 口訣部觀修之區分

  口訣部之觀修大要分立斷(且卻)與頓超(妥噶)二種。《珍珠寶鬘續》雲:

  且卻與妥噶即是修習

  蓮花業緣力尊者于《大圓滿無上智總義》中雲:

  且卻之道,在于修赤棵覺性,不須依賴觀(妥噶)光明之生起,能無整治而解脫,實爲上根利器、但怠于修法者之殊勝道。妥噶則是藉有爲而得解脫之道。依于觀修光明之生起,精進之行人于即身中清淨其粗色身而得解脫。

  然而,且卻實乃大圓滿修法之精要,而妥噶則是口訣部心髓派所特有。衆自解脫尊者(sNa-Tshogs Rang-Grol 1608-

  )于《中有念鏡論》中,謂大圓滿全部觀修已包含于且卻與妥噶之教授中:

  一般而言,大圓滿之觀修有衆多分部,例如心部(外)、界部(內)、口訣部(密)及心髓部,並有阿底(Ati無上)、持體(sPyi-Ti 總門)及仰兌(Yang-ti 最深法門)。概而言之,彼等已包含于且卻(修明“根本覺”空不二)及妥噶(修現空不二)之中。

  且卻與妥噶之基礎皆爲根本覺性赤裸現證。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中雲:

  若行者不能證悟赤棵覺性(即本淨及法爾根本成就),而只得妥噶空相之覺受,則亦無任何利益,惟轉生于色界而已。

  大圓滿修行中,亦包括密續所載脈、氣、明點之教授。衆自解脫尊者于《和合隨筆》中雲:

  大圓滿教授之重點,在(一)將一切脈融爲本始智之脈,即離戲論之法界;(二)一切氣融爲本始智之氣,即根本覺之自光明;(叁)一切明點融爲大樂本始智之明點,即法爾周遍之體性。

  無畏教日尊者于《大圓滿》一書中,論述無上瑜伽之光明教授,其特點如下:

  樂、明、無念之光明教授,已詳載于所有無上瑜伽密續中。然強調直證智慧(此即根本覺相,亦即根本覺之悲力),複由此而修入光明道,則是金剛頂(即大圓滿)不共教授。

  ◇◇◇ 甲、立斷(且卻)

  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中雲:

  依于本淨空,以證悟離戲論之赤裸覺性,並將一切諸相融于法性空中,(是名且卻)。

  法吉祥大譯師于《密主事業善說教授》中雲:

  (且卻)乃專注觀本淨之見地……俱生喜金剛尊者嘗于《無上玄義心髓論》中雲:

  無始心性即是佛 心如虛空離生滅

  諸法清淨平等性 毋尋住此即觀修

  由觀修而得證悟之四次第爲:

  安住、不動、平等與法爾。

  《覺性杜鵑》雲:

  是于止觀境 住無作而現①【腳注:引自談錫永《六金剛句說略》。《覺性杜鵑》即《六金剛句》。】

  密彭尊者在《如意藏宗輪要義》中,將大圓滿觀修精義撮要如下:

  既具正見,複能無作意住舍而觀本始智之自顯體性,行者遂能直接體悟法性之“如是”本質。雖然二者(且卻與妥噶)皆以無修整自生根本覺爲無相本淨之道,然而且卻乃修“四量瑜伽”;而法爾有相(之妥噶),藉將妄念顛倒還原爲根本之“叁重觀”修習,行者遂能圓滿“四所顯”之觀修。

  無畏洲尊者于《大圓滿龍青心髓本覺道次第導引·無上智》(譯按:此有舊譯,即《大圓勝慧》一書可參考)中解釋四量瑜伽如下:

  修四量瑜伽之法,《能顯燈續》有雲:

  安住須彌爲見量 安住如海爲修量

  安住所顯爲行量 安住明體爲果量

  具足四量瑜伽者 決定心契究竟義

  一、依如須彌安住之見,能如實而了知離戲論,行者乃能自在及不散亂而觀廣大自光明及根本覺,不受觀修所顯對治之影響。

  二、于安住如海之修,雙腿結跏趺坐,目視虛空,行者務須安住于六識不向外攀緣之境界,心識清淨,有如大海不爲波浪所動。

  叁、依口訣瑜伽之行,行者(身口意)叁門任運自然,由是使覆于見與修之自明根本覺赤裸顯露,行者乃自在安住此境界中。

  四、無整瑜伽之果,在觀五外境(五塵)之本然如是,內在遂有赤裸自光明燦然生起。同時,由住五氣于法界中故,自淨識之光明乃外顯煙霧、陽焰、虹光等色相。

  無畏洲尊者于《功德藏廣釋·果乘遍智車》中雲:

  根本覺之體性乃自無始以來已離一切戲論,因此,諸解脫之法無不本來自在。是故,此乃無修無整之本始…

《九乘差別廣說(義成甯波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圓滿祖師遺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