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續一類者。此又分爲四種:
一、與自性相違、緣自性、射自相續與自性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大火力普蔽。由嚴寒觸力普蔽故。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與自性相違、緣自性、射自相續與自性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由爾抛出之由大火力普蔽。于由大火力普蔽之處,成立非由嚴寒觸力普蔽之與自性相違、緣自性之是自身(相續)真(正確)因之一、爾是與自性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故。此因理之後半截若不成立,仍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與自性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爾之反面法由大火力普蔽已投。彼之自性熾熱大力普蔽已投,與此相違之嚴寒觸力普蔽已投,彼之自性嚴寒觸力已投,蓋爾是以嚴寒力普蔽爲因建立之真應成論式故。
二、與因相違、緣果、射自相續與因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濃煙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濃煙普蔽。有寒果寒毛豎起繼續存在故。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應是與因相違、緣果、射自相續與因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由爾抛出之由濃煙普蔽,由濃煙普蔽之處,爲成立無寒果寒毛豎起繼續存在,與因相違緣果之是相續真(正確)因之一。爾是與因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後半截若不成立,仍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應是與因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爾之反面法由濃煙普蔽已投。彼之因由大火力普蔽已投,與彼相違冷觸繼續存在已投,彼之果寒果寒毛豎起繼續存在已投,蓋爾是以寒果寒毛豎起繼續存在爲因建立之真應成論式故。
叁、與能遍相違緣所遍射自相續與能遍相違之緣所遍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旃檀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旃檀大火力所普蔽。有雪觸繼續存在故之應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與能遍相違緣所遍射自相續與能遍相違之緣所遍應成論式。由爾抛出之以旃檀大火力普蔽。于由旃檀大火力普蔽之處,爲成立無雪觸繼續存在。與能遍相違之緣所遍是自相續真因之一。爾是與能遍相違緣所遍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後半截若不成立。仍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與能遍相違之緣所遍之應成論式。爾之反面法由旃檀大火力普蔽已投,彼之能遍由大火力普蔽已投。與彼相違寒觸繼續存在己投,彼之所遍雪觸繼續存在已投。蓋爾是以雪觸繼續存在爲因建立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第一段易解。第二段若不成立。則彼由大火力普蔽,應是由旃檀大火力普蔽之能遍。是彼之總故。第叁段易解。第四段若不成立,則彼雪觸繼續存在。應是冷觸繼續存在之所遍,是彼之個別故。
四、緣違遍之射自相續緣違遍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聲作爲有法,應非所作性,是常住故之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緣違遍射自相續緣違遍之應成論式。由爾所抛出之所作性。是成立聲是無常緣違遍是自相續真因之一。爾是緣違遍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第二段之所以成立者,此種應成論式之反面法所作性已投。與彼相違之非所作已投,彼之所遍常住己投。蓋爾是以常住爲因建立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第一段易解。第叁段若不成立,則彼常住應是非所作性之所遍,蓋非所作性是常住之能遍者,由爾遍于常住。而常住不遍爾故。
射他體種類真應成論式之性相。謂真應成論式之一,是射與自體相續不同類者。此又分爲十六種。
一、與因相違緣自性射自相續與自性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大火力普蔽,有寒果寒毛豎起相續存在故之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與因相違緣自性射自相續與自性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爾抛出之彼由大火力普蔽。由彼普蔽之處,爲成立寒果寒毛豎起非繼續之與因相違緣自性之自相續真因之一,爾是與自性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第二段若不成立,仍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與自性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爾之反面法由大火力普蔽已投,彼之自性熾熱大火力普蔽已投。與彼相違寒觸相續已投。彼之寒果寒毛繼續豎起已投。蓋爾是以寒果寒毛繼續豎起爲因建立之應成論式故。
二、與能遍相違緣自性射自相續與自性相違緣所遍之應論式,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以大火力普蔽,有雪觸繼續存在故。
叁、與自性相違緣果射自相續與因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濃煙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濃煙普蔽,有寒觸相繼續存在故。
四、與能遍相違緣果射自相續與因相違緣所遍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濃煙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濃煙普蔽,有雪觸繼續存在故。
五、與自性相違緣所遍射自相續與能遍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旃檀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旃檀大火力普蔽,有寒觸繼續存在故。
六、與因相違緣所遍射自相續與能遍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旃檀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旃檀大火力普蔽,有寒果寒毛豎起繼續存在故。
七、未緣到因射自相續緣果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夜晚無火之海上作爲有法,應有火,有煙故。
八、未緣到能遍射自相續緣自性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無樹之懸崖峭壁作爲有法,應有樹,有矮松故。
以上八種應成論式中,前面六個原理,按上述理路類推可知。唯七、八兩個之原理,當敘述之。
謂以夜晚無火之海上作爲有法,應有火,有煙故之應成論式作爲有法,應是未緣到因射自相續緣果之應成論式,蓋由爾抛出之無火,爲成立夜晚無火之海上無煙是未緣到因之真因之一,爾是緣果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第二段若不成立。仍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緣果之應成論式,蓋爾爲以煙爲因所立真應成論式之一,煙是火是之果故。
謂以無樹之懸崖峭壁作爲有法,應有樹,有矮松故之應成論式作爲有法,應是未緣到能遍射自相續緣自性之應成論式,蓋由爾抛出之無樹,爲成立無樹之懸崖峭壁上無矮松是未緣到能遍之真因之一。爾是緣自性之應成論式故。此因之第二段若不成立。仍以此種應成論式作爲有法,爾應是緣自性之應成論式,蓋爾爲以矮松爲因所立真應成論式之一,矮松與樹其自性是一故。
與以上相反之八種應成論式之相依,按次序敘述如下。
一、與果相違緣自性射自相續與自性相違緣因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大火力普蔽。有寒觸親因之有力功能故。
二、與果相違緣所遍射自相續與能遍相違緣因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旃檀大火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旃檀大火力普蔽。有寒觸親因之有力功能故。
叁、與自性相違緣因射自相續與果相違緣自性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變爲親因之大熾熱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彼普蔽。有寒觸繼續存在故。
四、與能遍相違緣因射自相續與果相違緣所遍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變爲親因之大熾熱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彼普蔽,有雪觸繼續存在故。
五、與果相違緣因射自相續與因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此與相依二者,似雖不妥,但按繞朵攝類等書所列而舉)。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變爲親因之大熾熱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彼普蔽,有寒觸親因之功能無障礙故。
六、與因相違緣因射自相續與果相違緣果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大火力普蔽變爲親因之大熾熱力普蔽之處作爲有法,應非由彼普蔽,有寒果寒毛豎起繼續存在故。
七、未緣到果射自相續緣因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無煙之地方作爲有法,應有煙。有煙之親因故。
八、未緣到自性射自相續緣能遍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以由量識未緣到瓶之地方作爲有法,瓶應是由量識緣到,有瓶故。
此等之原理,按上述類推,應當了知。
不射理由之真應成論式性相者。謂真應成論式之一,駁義不具足叁支,其相依者,謂以聲作爲有法,應是無常,是所作性故。
似應成論式之性相者,謂由及時之答複能夠駁倒對方之應成語。其相依者,謂以聲作爲有法,應是常住。爲眼識所見故之應成論式。
複次,應成論式從立式方面分爲四種:
一、因、遍二者皆不成立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如以聲作爲有法,應非所量(知)性,是常住故。
二、因不成立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如以聲作爲有法,應非所作性,是常住故。
叁、周遍不成立之應成論式,其相依,謂如以聲作爲有法,應是常住,是所量性故。
四、因、遍二者皆成立之應成論式,複分爲四種:
1.謂遍、因二者皆由量識成立者。其相依,謂如以聲作爲有法,應是無常性,是所作性故之應成論式。其如此者,當建立此應成論式時之彼立論者,若意許聲是常住,則此應成論式之因,遍二者皆已由量識成立。對宗乃由意許駁斥,故此應成論式之立者,對此乃成爲真應成論式。彼立論者,若不意許聲是常住,則因、遍二者雖已由量識成立。但對其宗,由于意許未予駁斥,則此應成論式之立論者,對此乃成爲似應成論式故。
2.謂遍、因二者由意許成立者。其相依,謂如承認聲爲眼識所見及凡是眼識所見,皆是常住之補特伽羅立:聲有法,應是常住,是眼識所見故之應成論式。其如此者,如是承認之補特伽羅,若由量識已成立聲是無常,則此應成論式之因、遍二者皆已由意許成立。由于對宗,已由量識駁斥。則此應成論式。對彼補特伽羅而言,則成爲真應成論式。彼補特伽羅,若意許聲是無常,則彼應成論式之因、遍二者彼由意許成立。對宗亦由意許駁斥。故此應成論式對彼補特伽羅而言,則爲真應成論式。彼補特伽羅,對聲是無常,若未以量識成立,如果亦無意許,則因、遍雖已由意許成立,但對其宗,由于未駁斥,則對彼補特伽羅而言,乃成似應成論式。
3.謂因已由量識成立,周遍已由意許成立者。其相依,謂如承認聲是所作,又承認凡是所作皆是常住之補特伽羅立:聲有法,應是常住,是所作故…
《藏傳因明學 因明學啓蒙 卷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