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七)
最近大家反應淨土很深很難,我想也是這樣。曾經跟一個道友說過,因爲這不是娑婆世界的境界,如果什麼都跟世間法一樣,怎麼能稱爲是淨土呢?怎麼說是彌陀願海不可思議的神力呢?怎麼叫做不可思議的法門呢?所以淨土遠遠超出叁界,根本不是我們人世間的現象和規則。
當我們講到淨土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等的境界時,很多人還不能直接信入,這有一個過程,如果教理學得深入,會對你有直接幫助。在我講《無量壽經》之前也是這樣想,要有前面一些中觀、唯識、如來藏的教法基礎,講深一點就好。這在以前一再也說過,這個要學第叁轉*輪的經論,了解了如來藏、菩提、功德、事業他的不可思議的相狀,完全超越世間的相狀,有了這個信心,再換到淨土上,就確實對于阿彌陀佛的願海法門,極爲奇特不可思議的方便作用,會由衷地生起信心。不像現在這樣的,聽聽而已,那是會有萬牛莫挽的信心,一種非常決定、斷定的信心。而且也會了解到這個法門確實是深廣如海,包含了一切佛法在裏面。而且如天普蓋,攝受一切凡聖種類的根機。
比如上次我們講到的這兩願,這個所謂不起“我”和“我所”想,所謂的“諸根寂靜,遠離分別”,如果你能了解中觀教理的道所破、理所破,就會頓時明了阿彌陀佛的慈悲。我自己就是這樣,當我讀了這兩願的時候,就很清楚。第一願,就是彌陀神力,注入你的心,一下子不起我和我所的想。在這裏我就相信,一往生決定解脫,決定沒有輪回的事,因爲輪回來自煩惱障,煩惱障來自人我執。接下來一願,我更加感覺到欣喜,因爲他是諸根寂靜遠離分別,不但解脫的問題頓時解決,成佛的問題也順利解決。其實這說的是遠離法我執。教理上很決定,所謂的障只有兩種——煩惱障和所知障,或人我執和法我執,所謂的果只有兩種——解脫和一切種智。現在以彌陀願海神力的加持,一往生就能夠不起我和我所想,脫了煩惱障,這就是得到解脫;再進而修行,使你不起任何的分別,也就是脫掉了法我執或所知障,所以必然現前一切種智。從這裏就知道,淨土是橫超生死、一生成佛的法門。
從這個例子我自己就感覺,有必要多補充一下根本的教法,然後大家才會對淨土法門生起深刻的認識,對彌陀願海生起更大的信心,這是至關重要的事。
所謂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你要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是要讓你直接成佛,直接超越世間妄識的境界,所以整個本願的加持重點是放在這一點上。
那麼爲什麼難以信入呢?我想,一個原因是心裏的實執還很強,因爲認爲一多、自他、廣狹、延促都是實有的,認爲時間、空間、物質、數量全是實法。所以會感覺格格不入。
其實,如果極樂世界像我們娑婆世界這樣,那叫什麼淨土?如果阿彌陀佛只想讓我們在這個世間過得好些,那又叫什麼一乘悲願?但是如果能夠做一些教理上的接引、過度,比如首先教會大家以中觀正理破掉了所謂的物質、時間、空間、數量等,乃至一切法。這樣子你才明白,原來到了淨土是那麼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是那麼殊勝!一往生上去就是要入這個境界。
這樣對彌陀願海的深度,無上不可思議的慈悲和方便,你才會油然起信。由于你對彌陀願海生起了由衷的信心,對阿彌陀佛生起了真實的信心,對于淨土極其殊勝的功德生起了信心,那就會從你的內心發起一股力量,會義無反顧地勇猛求生極樂世界!
所以下面我開始給大家輔導一下道所破和理所破。在這之後,還有以中觀離一多因、大緣起因等抉擇一切時空萬法爲空性的專題講座。我相信通過幾次專題講座,會給大家帶來觀念上很大的轉變。如果是利根者,只要幾次指點,就會信解空性。如果是初次聽,覺得陌生,也不必急,只要經過幾次反複的學習,就會逐漸信解。
認定所破
第一認定所破,這是認定破的對象。“破”就是要把所執著的這樣、那樣的戲論統統破掉。否則就沒辦法從戲論網中脫出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就是所破,沒發現自己的觀念全是錯的。
要明白,凡夫的世界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凡夫的認識不是正確的認識。凡夫的起心動念不符合真如實相,所以統統要破。破了之後才能睜開正見的眼睛。破的意義很大。
一、道所破攝爲二障
《菩提道次第廣論》雲:“總所破等略有二種,謂道所破及理所破。初如《辨中邊論頌》雲:“已說諸煩惱,及諸所知障,許此二盡故,一切障解脫。”此所破事于所知有,此若無者,應一切有情不加功用等,得解脫故。”
所破分成二類,一類叫道所破,一類叫理所破。道所破,就是智慧的所破,是執著。理所破,是正理的所破,是戲論。兩者的關系是由戲論生執著,所以破執著要釜底抽薪,得把戲論破掉,戲論沒破掉,終究破不了執著。
比如說,常是理所破,常執是道所破。常執從哪裏來?是心裏緣著常而起執著。所謂“常”是對世間萬法的一種錯誤認識,認爲世間的萬法是常存的,但這只是個戲論,這個世界不是常,你得遮破他。如果破不到常,那麼根子上常執就動搖不了,你會一直緣著這個常在轉。所以,理所破是戲論,如常;道所破是執著,如常執。現在怎麼破常執,就是先以正理把常破掉,之後認定爲無常,沒有常,這樣才能破掉常執。
又比如說,道所破是我執,理所破是我。什麼是我執,就是心裏認爲當下的五蘊是我。這是真的嗎?不是!這是戲論,根本在蘊上沒有我,所以先以正理破掉“我”。只要破掉了我,心裏肯定了無我,安住在“無我”中,才能對治到我執。
又比如說,理所破是實有的一和多,道所破就是對一和多的執著;理所破是法我,道所破就是法我執。由法我産生法我執,形成內心的執著。現在,首先要以正理破掉執著的境——人我和法我,破得幹幹淨淨,就會生起諸法無我的定解。安住在無我上,就對治到了我執。所以要明白道所破是什麼,這是修道所破的地方。
所謂的道所破,按《辨中邊論頌》就總的歸納爲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兩種。“此所破事于所知有”,是在建立這一條,這是要安立的。“此若無者,應一切有情不加功用等,得解脫故。”這是從反面去證成他,反面說,假如煩惱障和所知障在所知法裏沒有,那應當成立一切有情不需要用功修行,就自然得解脫。由于這一點根本成立不了,就證明障礙是有的。後面是他的理由,證成每個凡夫必然是有二障的,只要沒有成佛就都有障礙,我們之所以受苦、之所以流轉生死,都是由于有障礙。如果什麼障礙都沒有,那就自然得解脫,可是我們沒解脫。
我們花很大的力氣修行,才能把他壓住反不起來。這還不是斷根。在加行道忍位以前,其實處在五根位,跟障礙較量的時候,兩個像摔跤一樣,你摔下去他又摔回來,還不能勝伏他。到了五力階段,就像大力士壓住小孩,他再沒辦法起來,這還只是伏住。到了見道之後才開始斷。這些都明顯地證明障礙是存在的。
總的來說,所破有道所破、理所破二種,道所破是修道的障礙,歸在煩惱障和所知障中,這是所知法中存在的法,理由:若所知法中無有,則應成一切有情不加功用自然解脫。
後面這句是理由,“所知法當中無有”,比如石女兒在所知法裏沒有,把石女兒拿出來看看,長得怎麼樣,起什麼作用,都沒有。但是障礙不能說沒有,肯定是有的。每個人有自知之明,確實自己身上有障礙。比如生貪心的時候,怎麼起作用,怎麼茶飯不思,夜難成眠。生嗔心的時候,怎麼心跳加速,臉色發青,身體的肌肉緊張,這就顯示了所知法裏有煩惱的相狀和作用。如果沒有的話,那跟石女兒一樣,大家什麼障礙沒有,還修什麼行,還修什麼無我來破我執,沒有必要。
實際不是這樣,這些二障變出來的法,在我們身心上都有很具體的表現。比如煩惱,有十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再分有無數種煩惱,每一個都有具體的相狀和作用,都能指出來,明顯在衆生的現相中有顯現。然後,你用功用得好,煩惱就會變薄。要是放逸,他就大起來,這是隨著你的心而不斷地變化,隨著因緣而不斷地變化。要是不用功都能解脫,哪有這些變化呢?
如果這是像石女兒一樣無有,石女兒會有很多種嗎?會有他的高低、胖瘦、美醜等的差別嗎?顯然是沒有的,因爲石女兒即使在世俗的現相中也一無所有。但煩惱這種事是有的,而且裏面有無數種類。所知障也是這樣。所以在現相中障礙肯定是有的,而且非常具體。
以下從體性、作用、數量決定叁方面闡述二障的涵義:
煩惱障和所知障,如果能對有關的體性、作用以及數量決定這樣叁點,認識得非常清楚,就會對道所破生起清晰的了解,知道修道到底是在破什麼。
(一)二障…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