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七)
最近大家反应净土很深很难,我想也是这样。曾经跟一个道友说过,因为这不是娑婆世界的境界,如果什么都跟世间法一样,怎么能称为是净土呢?怎么说是弥陀愿海不可思议的神力呢?怎么叫做不可思议的法门呢?所以净土远远超出三界,根本不是我们人世间的现象和规则。
当我们讲到净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等的境界时,很多人还不能直接信入,这有一个过程,如果教理学得深入,会对你有直接帮助。在我讲《无量寿经》之前也是这样想,要有前面一些中观、唯识、如来藏的教法基础,讲深一点就好。这在以前一再也说过,这个要学第三转*轮的经论,了解了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他的不可思议的相状,完全超越世间的相状,有了这个信心,再换到净土上,就确实对于阿弥陀佛的愿海法门,极为奇特不可思议的方便作用,会由衷地生起信心。不像现在这样的,听听而已,那是会有万牛莫挽的信心,一种非常决定、断定的信心。而且也会了解到这个法门确实是深广如海,包含了一切佛法在里面。而且如天普盖,摄受一切凡圣种类的根机。
比如上次我们讲到的这两愿,这个所谓不起“我”和“我所”想,所谓的“诸根寂静,远离分别”,如果你能了解中观教理的道所破、理所破,就会顿时明了阿弥陀佛的慈悲。我自己就是这样,当我读了这两愿的时候,就很清楚。第一愿,就是弥陀神力,注入你的心,一下子不起我和我所的想。在这里我就相信,一往生决定解脱,决定没有轮回的事,因为轮回来自烦恼障,烦恼障来自人我执。接下来一愿,我更加感觉到欣喜,因为他是诸根寂静远离分别,不但解脱的问题顿时解决,成佛的问题也顺利解决。其实这说的是远离法我执。教理上很决定,所谓的障只有两种——烦恼障和所知障,或人我执和法我执,所谓的果只有两种——解脱和一切种智。现在以弥陀愿海神力的加持,一往生就能够不起我和我所想,脱了烦恼障,这就是得到解脱;再进而修行,使你不起任何的分别,也就是脱掉了法我执或所知障,所以必然现前一切种智。从这里就知道,净土是横超生死、一生成佛的法门。
从这个例子我自己就感觉,有必要多补充一下根本的教法,然后大家才会对净土法门生起深刻的认识,对弥陀愿海生起更大的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事。
所谓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你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要让你直接成佛,直接超越世间妄识的境界,所以整个本愿的加持重点是放在这一点上。
那么为什么难以信入呢?我想,一个原因是心里的实执还很强,因为认为一多、自他、广狭、延促都是实有的,认为时间、空间、物质、数量全是实法。所以会感觉格格不入。
其实,如果极乐世界像我们娑婆世界这样,那叫什么净土?如果阿弥陀佛只想让我们在这个世间过得好些,那又叫什么一乘悲愿?但是如果能够做一些教理上的接引、过度,比如首先教会大家以中观正理破掉了所谓的物质、时间、空间、数量等,乃至一切法。这样子你才明白,原来到了净土是那么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是那么殊胜!一往生上去就是要入这个境界。
这样对弥陀愿海的深度,无上不可思议的慈悲和方便,你才会油然起信。由于你对弥陀愿海生起了由衷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生起了真实的信心,对于净土极其殊胜的功德生起了信心,那就会从你的内心发起一股力量,会义无反顾地勇猛求生极乐世界!
所以下面我开始给大家辅导一下道所破和理所破。在这之后,还有以中观离一多因、大缘起因等抉择一切时空万法为空性的专题讲座。我相信通过几次专题讲座,会给大家带来观念上很大的转变。如果是利根者,只要几次指点,就会信解空性。如果是初次听,觉得陌生,也不必急,只要经过几次反复的学习,就会逐渐信解。
认定所破
第一认定所破,这是认定破的对象。“破”就是要把所执著的这样、那样的戏论统统破掉。否则就没办法从戏论网中脱出来。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就是所破,没发现自己的观念全是错的。
要明白,凡夫的世界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凡夫的认识不是正确的认识。凡夫的起心动念不符合真如实相,所以统统要破。破了之后才能睁开正见的眼睛。破的意义很大。
一、道所破摄为二障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总所破等略有二种,谓道所破及理所破。初如《辨中边论颂》云:“已说诸烦恼,及诸所知障,许此二尽故,一切障解脱。”此所破事于所知有,此若无者,应一切有情不加功用等,得解脱故。”
所破分成二类,一类叫道所破,一类叫理所破。道所破,就是智慧的所破,是执著。理所破,是正理的所破,是戏论。两者的关系是由戏论生执著,所以破执著要釜底抽薪,得把戏论破掉,戏论没破掉,终究破不了执著。
比如说,常是理所破,常执是道所破。常执从哪里来?是心里缘着常而起执著。所谓“常”是对世间万法的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世间的万法是常存的,但这只是个戏论,这个世界不是常,你得遮破他。如果破不到常,那么根子上常执就动摇不了,你会一直缘着这个常在转。所以,理所破是戏论,如常;道所破是执著,如常执。现在怎么破常执,就是先以正理把常破掉,之后认定为无常,没有常,这样才能破掉常执。
又比如说,道所破是我执,理所破是我。什么是我执,就是心里认为当下的五蕴是我。这是真的吗?不是!这是戏论,根本在蕴上没有我,所以先以正理破掉“我”。只要破掉了我,心里肯定了无我,安住在“无我”中,才能对治到我执。
又比如说,理所破是实有的一和多,道所破就是对一和多的执著;理所破是法我,道所破就是法我执。由法我产生法我执,形成内心的执著。现在,首先要以正理破掉执著的境——人我和法我,破得干干净净,就会生起诸法无我的定解。安住在无我上,就对治到了我执。所以要明白道所破是什么,这是修道所破的地方。
所谓的道所破,按《辨中边论颂》就总的归纳为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种。“此所破事于所知有”,是在建立这一条,这是要安立的。“此若无者,应一切有情不加功用等,得解脱故。”这是从反面去证成他,反面说,假如烦恼障和所知障在所知法里没有,那应当成立一切有情不需要用功修行,就自然得解脱。由于这一点根本成立不了,就证明障碍是有的。后面是他的理由,证成每个凡夫必然是有二障的,只要没有成佛就都有障碍,我们之所以受苦、之所以流转生死,都是由于有障碍。如果什么障碍都没有,那就自然得解脱,可是我们没解脱。
我们花很大的力气修行,才能把他压住反不起来。这还不是断根。在加行道忍位以前,其实处在五根位,跟障碍较量的时候,两个像摔跤一样,你摔下去他又摔回来,还不能胜伏他。到了五力阶段,就像大力士压住小孩,他再没办法起来,这还只是伏住。到了见道之后才开始断。这些都明显地证明障碍是存在的。
总的来说,所破有道所破、理所破二种,道所破是修道的障碍,归在烦恼障和所知障中,这是所知法中存在的法,理由:若所知法中无有,则应成一切有情不加功用自然解脱。
后面这句是理由,“所知法当中无有”,比如石女儿在所知法里没有,把石女儿拿出来看看,长得怎么样,起什么作用,都没有。但是障碍不能说没有,肯定是有的。每个人有自知之明,确实自己身上有障碍。比如生贪心的时候,怎么起作用,怎么茶饭不思,夜难成眠。生嗔心的时候,怎么心跳加速,脸色发青,身体的肌肉紧张,这就显示了所知法里有烦恼的相状和作用。如果没有的话,那跟石女儿一样,大家什么障碍没有,还修什么行,还修什么无我来破我执,没有必要。
实际不是这样,这些二障变出来的法,在我们身心上都有很具体的表现。比如烦恼,有十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再分有无数种烦恼,每一个都有具体的相状和作用,都能指出来,明显在众生的现相中有显现。然后,你用功用得好,烦恼就会变薄。要是放逸,他就大起来,这是随着你的心而不断地变化,随着因缘而不断地变化。要是不用功都能解脱,哪有这些变化呢?
如果这是像石女儿一样无有,石女儿会有很多种吗?会有他的高低、胖瘦、美丑等的差别吗?显然是没有的,因为石女儿即使在世俗的现相中也一无所有。但烦恼这种事是有的,而且里面有无数种类。所知障也是这样。所以在现相中障碍肯定是有的,而且非常具体。
以下从体性、作用、数量决定三方面阐述二障的涵义:
烦恼障和所知障,如果能对有关的体性、作用以及数量决定这样三点,认识得非常清楚,就会对道所破生起清晰的了解,知道修道到底是在破什么。
(一)二障…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