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叁十九)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以上世尊簡略宣講了極樂國土總的功德莊嚴,講到那裏沒有須彌山、鐵圍山等一切諸山。這時阿難問佛說:如果極樂國土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天王天乃至忉利天等依于什麼來安住呢?
意思就是,在我們娑婆世界裏,每一個小世界都是以須彌山爲中心,四天王天安住在須彌山的山腰,忉利天住于須彌山頂。一定要有依處,這些地居天才能安住。而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天王天、忉利天這二層天到底安住在哪裏呢?
佛語阿難:第叁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
阿難白佛:行業果報,不可思議。
世尊反問阿難:“從欲界第叁層夜摩天開始,一直到色界頂端的色究竟天,這其中的諸天依什麼安住呢?”阿難回答說:“這是由不可思議的業力所致。”
當時世尊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以反問的方式在作啓發。我們要知道,在這個娑婆世界當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依于須彌山而安住,所以叫地居天。從欲界第叁層天——夜摩天開始,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以及所有的色界諸天,都住于虛空當中,叫做空居天。世尊當時反問阿難:如果沒有須彌山,天人就沒有安住之處的話,那麼夜摩天以上的這些天界都住在哪裏呢?
阿難的回答是:由于不可思議的業力,使得諸天能夠依于虛空而安住。阿難回答得非常好。他沒有說如何依于虛空而住,而是直接指出這是不可思議的業力所致。意思就是,種種果報由業力變現,而業力極其不可思議,造了如是的業,自然會有相應的果報出現。雖然我們人類依于大地而住,地居天依須彌山安住,但是地居天以上的空居天,包括欲界的上四層天和色界諸天,它們都不必依靠大地或者須彌山等,而是住在虛空當中。
所以說,不要認爲所有的衆生都必須以相同的模式生存,由于往昔造的業不同,所感得的果報、安住方式等就會存在種種差異。如果忽略了業這個根本因素,認爲必須依靠地心引力,至少要有實質性的地、水等,有情才能生存,認爲處在虛空之中就沒辦法生存,這些都是不合理的。其實在人類的生存範圍之外,這個世界上還存在各種不同的空間,有形態各異的生命,它們也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住在火裏,有的住于虛空之中等等。總之,在整個法界之中有無量無邊的衆生,它們的住處、苦樂等也有各種各樣的情況。要說形成這一切差別相的原因,推究到底就是不可思議的業力。
《華嚴經》中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實際上世間萬物都是衆生的心幻變出來的,又可以說是如來藏隨緣而顯現。要知道,如來藏有隨緣變現的能力,隨著各種不同的染淨諸緣,就會變現出千差萬別的現相。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隨著染汙的緣,也就是衆生相續中的業,它就會變現出所有輪回中的境相。而這一切的時間、空間等等,也沒有統一的情況,全部是唯心變現,不可思議。
舉例來說,在八熱地獄當中,有各種的刑具、無數的獄卒、各式各樣的受刑方式,有無量無邊的刀山、火海、烊銅、鐵柱等的境相,裏面的衆生在無數大劫之中,刹那不斷地感受痛苦等等。這一切全部無法用我們人類的境界去衡量。那麼,這些獄卒、刑具等到底從何而來?衆生又是依何而住呢?這一切全部依業而現。尤其是無間地獄的情況,能夠很明顯地看出這一點。就像《地藏經》中所說:“一人亦滿,多人亦滿。”一個罪人的身體也是鋪滿整個地獄,多人也是如此。所以不要想,既然一個罪人的身體就遍滿了整個地獄,那麼其他的罪人怎麼還能進去等等。這一切全部由業自然變現。
再說天界的情況:欲界天的天人們具有五神通,能夠自在飛行、隨意受用各種的妙欲;有自然的天宮、水池、花園等的悅意環境。尤其像他化自在天,想受用哪種樂具,下界天便會化現出來,天人們以他人化現而自在遊戲。這些也是我們人類想不清的。但是在天界的果報系統當中,恒時這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十善業。再往上,色界以不動業來支配。由于業力的住持,天人們能夠安住在虛空之中,至于他們的身形具體是怎樣的?生存方式如何?這些也是我們想不清的。
不僅是地獄或者天界,就在人類的範圍當中,也有各種不同的生存狀況。像我們現在生活在南瞻部洲,就沒辦法想像北俱盧洲的情況。像是那裏的女子懷孕七、八天就生産,小孩一出生就放在路邊,路人都以手指出乳汁喂養,七、八天就長得和我們南瞻部洲二十歲的人一樣大;那裏的水、樹、園林等大多是金、銀、水晶等合成。無論是壽量、身形、相貌、生存方式等都是另外一套系統。
要知道,一切器世界都是以如來藏爲根本,隨著不同的業而呈現出不同的相。以雜染的業,就會現出輪回的不清淨相,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再加上往生者的功德善力,種種因緣聚合就出現了極樂世界的清淨境相。所以,極樂世界的狀況根本沒辦法以我們娑婆世界的狀況來做類比。無論是色聲香味觸等的清淨受用,還是光明、甘露、宮殿、行樹等的無量國土莊嚴,都不是以我們狹小的認識所能測度的,完全超出了語言、思維所能達到的範圍。所以說,國土境界到底有多麼高深、微妙,法王阿彌陀佛是怎樣以神力住持全土,人們往生到極樂淨土之後,如何從蓮花中化生,怎麼受用阿彌陀佛妙心變現出來的種種莊嚴,如何以法爲樂,滋養身心……這些方面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說到底,只能用“不可思議”四個字來表示。那裏根本不是有漏世間,所以《往生論》裏也講到:“觀彼世界相,勝過叁界道。”一句話就點明了,極樂世界完全不是輪回有漏法的狀況。就像《密嚴經》裏所說:“但于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極樂國土就是如來藏性的顯現,也就是我們本具妙明真心的全體顯露。所以《往生論》中說,極樂國土的種種莊嚴爲“第一義谛妙境界相”。
要知道,極樂國土中的一切莊嚴,都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完全超出我們的意識範圍,全部不可思議。下面從不同方面具體舉例說明:
首先,我們人類維持生命必須依靠飲食。那麼最開始就要在田地裏播種、耕耘,成熟之後收割;再進行一系列的加工,做成糧食;之後運輸到各個地方;我們買來之後還要進行洗、煮等才能成爲食物,直接受用。按照這種情況類推,極樂世界沒有土地、稻種,也不存在種植、加工等等,爲什麼能在想受用的時候就立即吃到呢?七寶缽中的百味飲食從何而來,依何而住呢?這就是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大悲願力,自然變現出來的。所以,那裏的飲食受用全自動化,不僅能滋養身心,而且心無染著,受用完畢就會自然化去。
再說那裏的妙衣是怎麼來的?沒有人去種棉花、養蠶,也沒有紡織、裁剪、染色等,妙衣就會自然出現,隨往生者的心意現出各種樣式,無需任何勤作。
從地理環境方面來看,現在依靠我們的業變現出來的地球,表面只有塵土、沙石,往下挖也只有岩漿、石油等。而極樂世界的大地由各種妙寶合成,具有無量無數的功德妙用。腳踩下去,便會自然陷下,柔軟如棉、地平如掌,寬闊廣大、一望無際。根本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依靠有漏業所現的雜染相。我們一直受著業的系縛,所以只能按照這種方式來變化、發展,根本沒辦法超越。而極樂世界的整體運轉系統都是阿彌陀佛無漏心的變現,所以是“微妙奇麗,清淨莊嚴。”
再說環保方面,在我們這個世界,必須經常做清潔,要清掃灰塵,處理垃圾等。而在極樂世界裏,沒有任何的環保工作,但是永遠一塵不染,清淨莊嚴。
或者說建築工程方面,我們這裏的房屋都是由土木瓦石、鋼筋水泥等組成,在建好的時候都已經定形了,不能有大的改動。而且過了若幹年,它就會陳舊、毀壞等等。但是極樂世界的宮殿達到了極其神妙的境界,往生者只要跟佛的願海相合,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無漏心的妙力,就會自然變現出各式各樣的亭臺樓閣、宮殿屋宇,無論希望它有多高、多大,有多少層、多少間,是落在地面上還是懸浮在虛空中等等,這些都會隨著往生者的心意自然變現出來。而且在這個無量宮的任何一個角落裏,都能呈現出十方刹海的情形。這樣一多相容、廣狹無礙的境界,即使集中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建築家,也沒辦法想像,沒辦法設計出來。
再說交通運輸方面,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想要依靠飛行到達某地,就必須借助飛機等。這就需要首先設計方案,再經過反複的改造、實驗,才能製造出來。之後人們還要買票,登機,至少經過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極樂世界裏面,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但是只要一往生,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便會獲得極廣大的神通,立即就能自在地飛行于十方刹土。也就是人人都成了不可思議的法界航天飛機。這又是依何而住呢?
另外,如果想要建立一個花園,在我們這…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叁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