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一百零五)▪P2

  ..續本文上一頁,你發現了自己的毛病,然後下決心去改,這叫進步,這叫成就啊!我們有一句法語:“發現自己的錯誤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錯誤叫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是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是圓滿。”這是成佛的助緣啊!這才是真正的利益你的啊!

  

  再如,這些怨敵傷害你,搶你的東西,搶你的利益,這是好事啊,這是在鍛煉、磨練你的習氣。有些人覺得這些所謂的利益和財富是自己的,並非如此,其實他拿走了就是他的,他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拿走。看似他沒讓你得到而他自己得到了,其實不是,這是他自己的。

  

  他傷害你,這也是你還債、了緣的機會。他爲什麼來傷害你?因爲前世你肯定傷害過他,如是因,如是果。“哦,我造的業,我忏悔,我再也不跟他結惡緣了,我再也不傷害他了。”這樣心甘情願地接受,才能了緣。反之,東西被他拿走後,你憎恨他,甚至想辦法傷害他,這樣不但了不了緣,又結惡緣了,還要繼續感受果報,如此就是沒完沒了。

  

  若是大家想了脫生死,先了緣了債。了緣了債,才能了脫生死啊!怎樣了緣了債?相信因果,自己忏悔:“這是我造的業,我忏悔……”不但不恨,還心裏忏悔,這個緣就了了,因爲你沒有再跟他結惡緣。“還債”也是這個意思,這些本來就是他的,現在他拿走了,自己應該回向:願能真正利益到他。這才是了緣、還債。了緣了債了,生死自然就了了,自然就不受生死之苦了。

  

  我們這些衆生都是顛倒的!就是要去怨恨,就是要去貪愛。若是有人加害自己,自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對付他,嗔恨對方,甚至去傷害、報複對方。若不是嗔恨,就是貪愛。“什麼都可以放下,但兒女放不下,要放下他們難啊!”是難,但是也要放下!其實,你沒明白,你說的叫放棄,放下不等于放棄。若是能放下,會更好,更圓滿,你就更能利益他了。所謂放下,是要放下狹隘的心態,讓心胸寬闊。

  

  人都顛倒了,要麼嗔恨怨敵,要麼貪愛親人,結果導致煩惱和痛苦,在輪回中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沒有辦法。這就是凡夫!若是你想繼續做凡夫,那就沒辦法了。

  

  “勤求生憂苦”:世人爲了快樂,爲了個人的利益而不擇手段,起早貪黑,最終得到的卻是憂傷痛苦。

  

  現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賺錢,拼命地追求利益,經曆了那麼多,辛苦了那麼久,最終還是一無所獲,只是絕望,沒有別的。也有極少數人“成功”了,也就是真的得到錢、得到權力了,那又有什麼啊!也許越有錢,內心越煩惱;權力越大,內心的壓力越大。最終都還要失去。

  

  你所積累的這些財富也不是你的,是別人的;你所得到的權力不是你的,最終還是別人的。現在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就是給別人掙的錢,最後都給別人花了,還自認爲“我是老板”“我是領導”什麼老板啊?就是奴才,都是給別人掙錢的。真的,權力也是爭來的,最後也還要歸別人。有的人一輩子掙錢、攢錢,自己不舍得花,結果,要麼突然生病了,錢都花光了,給醫院了;要麼突然死了,不知道錢被誰拿走了。你看,最後都是別人的。人啊,就是顛倒的!

  

  所以,就要放下,那是“黃金和牛糞等同”的境界,不是沒有的意思,沒有事。我們認爲的權力、財富,都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福報在自己的相續當中,在阿賴耶當中,是可以帶走的。

  

  若你明白了,就是這樣的。若黃金和牛糞等同了,到臨終的時候,即使有一屋子的黃金,你還會留戀嗎?不會的。有也行,沒有也行,無所謂。緣來了也行,緣走了也行。你不受影響,這就行了。

  

   “互诤相殺戮,造罪艱困活”:在一輩子中,自己辛苦而遭受的艱難就不說了,還積累了那麼多惡業,都要跟你走。錢不可能跟你走,權也不可能跟你走,親戚朋友也不可能跟你走,甚至是自己一輩子精心養護的“身體”也不可能跟你走。臨終時,跟你形影不離的就是“業”——善業或惡業。你一輩子造的業跟你走,自己造的要自己受,誰也不會爲你分擔的。

  

    辛二、後世感受痛苦:

    

    雖數至善趣,頻享衆歡樂,  

    死已墮惡趣,久曆難忍苦。

  

  你得到了人身,可以享受一些人天的安樂。其實,這些也不是真正的樂,但是我們都把這些當成是快樂了。你也可以把這些當成快樂,但是有什麼啊?很快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就要墮落惡趣。一旦墮落惡趣,就會出苦無期,要永遠地遭受痛苦啊!今生苦,來世更苦!

  

  雖然是在善趣,在享受著世間的安樂,但同時也在造業,也在結各種各樣的惡緣。到臨終的時候,就直接墮落惡趣,或下地獄,或墮落旁生。即使極少數得到了人身,但是處處遇到違緣,處處感受惡緣。有的人還怨天尤人,其實這都是你自己曾經造的業,是你自己往昔跟這些衆生結的惡緣,沒有辦法,不要怨天尤人,還是好好忏悔吧!

  

  我們要結善緣,不能結惡緣,否則將來會有障礙,會遇到很多惡緣。所謂這個緣分、那個緣分的,最終都是互相傷害,這都屬于是惡緣。在世間,善緣很少,不是沒有,但大部分都是惡緣。

  

    辛叁(叁有共同過患)分叁:一、與解脫相違;二、此相違難除;叁、顛倒執苦爲樂。

    

    壬一、與解脫相違:

    

    叁有多險地,于此易迷真,  

    迷悟複相違,生時盡迷真。  

    將曆難忍苦,無邊如大海。

  

  “叁有多險地,于此易迷真”:“叁有”就是叁界,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就是輪回。“多險地”,指險處多種多樣。在輪回中,我們覺得這個好、那個好,然後爲了這些而造作惡業,遭受痛苦。處處都是陷阱,我們要有正知正見,守護自己的叁門。否則,容易迷亂,容易失去真相。

  

  其實,你能發現的並不是真正的魔,你未能發現的才是真正的魔。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是好的、對的,實際上並不好、不對。我們就是這樣迷惑、造業,最後墮落而遭受痛苦,都是我們自找的。比如我們在投胎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母親的子宮,你所感覺到的就是自己生前所喜歡的那些境相。假如你活著的時候喜歡去酒吧,這時你就發現這是個酒吧,覺得太好了,于是就進去了,結果投胎了。假如你活著的時候願意逛商場,這時你就會看到大商場,覺得太好了,就進去了,結果投胎了。假如你生前喜歡花園,這時你會看到花園,自己進去了,就投胎了。我這裏是舉例子來說明的,衆生就是這樣投胎而輪回的。

  

  現在我們活著的時候也是如此。爲什麼自己會給自己帶來煩惱和痛苦呢?誰都不會故意去製造煩惱和痛苦。但是沒辦法。你當時就覺得這個好,應該這樣,結果自己給自己帶來了煩惱。比如,你覺得結婚好,應該結婚,結果結婚之後,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你覺得生孩子好,得生孩子,認爲孩子是“寶貝”,得有個寶貝,結果等到“寶貝”來了,卻煩惱不斷,痛苦不息。我這也只是舉例子來說明的,人都是這樣的。

  

  在輪回中,只會感受難忍的痛苦,處處是陷阱。

  

  魔王波旬天天向我們世間人射五種箭,這五種箭叫毒箭,也叫花箭。爲什麼叫“花箭”?看似很美。爲什麼叫“毒箭”?實際是毒,它能斷除你的解脫之命。“五種箭”就是貪嗔癡慢疑。“魔王波旬”就是我執。從我執中産生貪嗔癡慢疑五毒,我們不但很難發現,還偏偏覺得好、對,結果就這樣陷進去了。這就是魔王波旬射的箭,看似美麗如花朵一樣,實際有毒。

  

  “迷悟複相違,生時盡迷真”:迷和悟二者是互絕相違的。若迷惑,就不可能有覺悟;若覺悟,也不可能迷惑。若沒有覺悟,就是迷惑。如果不斷惑,不去證悟真理,那生生世世都是愚癡的,因此而顛倒,導致煩惱。

  

  “將曆難忍苦,無邊如大海”:在輪回中,痛苦如無邊無際的的大海。大海是無邊無際的,你要遭受的痛苦也是無邊無際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時候。倘若你失去真相而迷惑,就會導致煩惱,導致痛苦,無邊無際。

    

    壬二、此相違難除:

    

    苦海善力微,壽命亦短促,  

    爲活及無病,強忍饑疲苦。  

    睡眠受他害,伴愚行無義,  

    無義命速逝,觀慧極難得。  

    此生有何法,除滅散亂習?

    

  “苦海善力微”:“苦海”就是輪回啊。我們在六道輪回中流轉,很難生起善念。善念很少,惡念卻很多;正念很少,邪念特別多。

  

  即使我們學佛修行了,有時候也能生起一點善念,但特別微弱,一遇到對境就無影無蹤了,那一點點善念和正念絲毫也起不到作用啊。在還沒有遇到對境的時候,感覺很好,像個大修行人,善念挺多,也能保持正念,似乎很有修行啊。突然遇到對境,不用說大的對境,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對境,惡念就生起來了。

  

  比如你正在修法,身邊的人突然動了,或突然大聲說話了,自己就生氣了,“怎麼影響我修法呢?”在大對境前,肯定難把握,對誰都難。我們不用去面對大的對境,哪怕是面對這麼一點點的事情,就生氣了。其實,都在一個房間裏,若真有修行,這時就會轉念:有動靜才好,有擾亂才好。動中取靜才叫靜,苦中取樂才是真樂。身邊有動靜,當時自己的心動了一些,但是沒有關系,這時看看這個心念,它是怎麼動的,它在哪裏。就是無影無蹤,就是在空性之中,就要這樣啊。動中取靜,這叫安住。有動靜是好事,別生氣,更不能和他鬧矛盾。這是你的對境,一會下座,應該給他磕個頭感恩一下,因爲什麼呢?讓你覺悟了,讓你進步了,提高了你的境界,好啊。

  

  有些人說:“我平時都挺好的,一遇到對境就不行了,怎麼辦呢?”沒有辦法,就是善力太弱了,願力沒有超過業力。有的人說:“我修…

《《入菩薩行論》講記(一百零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