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在生活中的意義▪P3

  ..續本文上一頁己不好。人生道理很簡單,但是我們人往往跳不出來,沒辦法面對。當我們把那種焦慮、憎恨的心收回來的時候,冷靜地去面對每一個讓你很難處理的事情時,實際上這個時候你會想到無數個辦法去面對它,這是什麼?這就是智慧,這就是禅的思想在這裏面産生了作用。當我們把禅修在生活當中運用起來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讓你解決不了。我這幾年也不知道爲什麼,你來找我問孩子的事情,我也能講點說法。人家問我當官的事情,我也能給他一些建議。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但我發現當你把這種事物的那種層面把它貫通的時候,每一樣事情都是相通的。當官也好、生活也好、爲人處事也好,你都能找到它們的最好的路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明白道理,要從這樣一種高度去了解。這種高度怎麼樣去切入呢,首先就是用禅作爲一個樞紐達到這樣一種境界,這裏面要靠我們自己不斷地去反思。我們打一個簡單的比方,當我們這個房子把所有的窗戶關起來,把所有的窗簾拉起來,一片黑暗的時候,你走到這樣的一個場所,你就發現這個環境太可怕了,因爲你不知道前面是什麼,前面可能是一個火坑,前面可能是一只凶猛的老虎,什麼東西都有可能。因爲我們不了解自己,不了解我們自己內心裏面的狀態。當我們把窗簾打開把燈打開的時候,哇,原來這個房間是這麼好。即使可能出現一些負面的東西,你也會用方法很快把它解決掉。我前兩天看過一本書,叫《表演的救世主》,你們有沒有看過?拍了一個電視劇叫《天道》。它就是我們所說的正道的層面,禅的思想已經是悟透了,所以能找到很多事物的共性。後來中國股市被他接管了,被他拖走了叁個億,最後他只要是下注在哪一樣東西他就能做成,這裏面就是智慧。我希望大家來到這裏以後,一定要把佛教價值連城的這種寶貝要帶回去。你不要來到這裏辛苦了好幾天,最後啥都沒得到。然後飯又不好吃,床又不好睡,什麼都不好,這樣一肚子怨氣跑回家。然後回家就發誓,那個地方我再也不要去了,那就得不償失了。可能這裏准備了很多很多寶藏讓你帶回去的,你如果不帶回去,真的很可惜。我們這裏這些義工你們知道吧,每天基本上睡兩叁個小時,爲大家服務。他們這麼付出,你們如果再沒得收獲那是辜負了他們一片苦心。所以一定要把禅修在自己的生活裏面體現出來,時時刻刻用禅修作自我覺察和關照。當你們用呼吸去讓自己的身心放松的時候,你就感覺到我的身心是那麼地喜悅。當我們得到徹底地那種放松的時候,所有的東西你就看得很透徹。古時候有飛檐走壁、踏晴空啦等,什麼都有,當然這不是修禅者的最終目的。當你心靜下來的時候,確實是有這樣一種效果。當心浮躁的時候,旁邊的人跟你講的一大堆話你可能都沒聽見。當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旁邊的人動一下,你都能聽清清楚楚,稍微有一點點靜就能達到這個效果,你知道達到極靜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境界了!那是無法想象的。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個報道,一個母親把孩子放在房間裏去買菜,回來的時候發現那個孩子從十幾層樓上面掉下來,她撲過去把他抱住,後來那個消防員做好多次實驗,怎麼跑都沒辦法從那個地方跑過去把那個孩子抱回來。最後他們測算了一下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短跑運動員也沒有達到那個速度,這是什麼知道嗎?潛能!當我們的潛能發揮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上奧運會得獎。所以不要認爲自己不可能,不要認爲自己做不到,當你這個潛能全部淋漓盡致發揮出來的時候,你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不是師傅在這裏跟你們灌迷魂湯。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這樣的一種修行一定能改變你們自己。

  接下來的時間,就請你們提問。我剛才講的題目是《禅在生活當中的運用》。你們在生活當中碰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不要緊。

  提問:有一些人想要皈依,你給大家解答一下皈依是什麼,很多人都以爲皈依了以後不能這個不能那個,是這樣嗎?

  賢崇法師:皈依沒什麼,實際上你們來到這裏已經被皈依過了。你們上殿的時候每天都有一個“叁皈依”呀,已經都被我們皈依過了。所以你們不想皈依都不行了。如果要皈依,就是要給你們填一個表格給你們劃一個證明,這些東西都是假的。皈依完以後,會教你們一些做的東西,每天怎麼來要求自己啊等等。

  提問:我這一次來也是有個目的,可能我接下來會參加一個比賽。我怎麼才能讓自己心靜。以前我去比賽的時候會想得很多,像您說的成績呀等等。

  賢崇法師:這樣的一種狀態我自己是深有體會的。我前十多年的時候,也是這樣一種思想,“我想要這,我想要那”,我要名呀,我要錢呀,我要利呀,希望什麼東西都能抓住最好。後來發現,只要我需要一樣東西,就像在我身上綁上一條繩子,于是,需要東西就成了一個障礙。我需要得越多,對自己的障礙越大,很多東西就做不好。甚至我一個朋友過來的時候,我都會緊張,不知道怎麼跟他們講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如果把這些所謂的需要放下的時候,全身心都關注當下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取得的效果會超出想象。

  我曾經聽過一個打高爾夫球的人,他講了一個很經典的話。他說其它運動的時候都是跟一些人做對抗,唯獨高爾夫球是跟自己打。當禅修在你的身上體現起來的時候,你就會把自己所有的潛能通過行動把它展現出來。打球的時候你不要追求我一定會成功,把自己的思想、心靈、身體專注在一點上。我這個時候不要去想其他的東西,專注一件事情上,在這種行動裏面爆發出來。我平常寫字的時候也會這樣去想,這個時候是不是還想著其他事情,我這個時候還是不是心有挂礙,如果有挂礙的時候,我這個字寫得就很不理想,要是這個時候把心稍微定一下,給自己一個信念全身放松,把意念關注在我的手上,那個字寫出來就很很漂亮。真的,你用這一招去試試看,我想會有突破的。這就是我們佛教裏面講的身口意的結合。把全身所有的能量集中在某一點去突破自己,這是很厲害的。你看日本的武士道,他要跟人家比賽的時候,他不是提早去練身體,而是在打坐,把所有的能量收回來,然後把自己心靜下來,當我們的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們的能量就集中在某一點上,那個時候站起來再去比賽的話,爆發出來的力量是最強的。你看看那個蛇,捕食的時候是不是這樣的,它不動的,等到前面的獵物一動的時候,它馬上就過去,最快的速度把它抓到了。這就是禅。當我們自己放下的時候很多潛能都能挖掘出來。

  提問:師傅,我問一下,你是怎麼樣把這個寺廟做成現在這樣一個規模的,講一講你的故事,我想會給大家一些啓發。

  賢崇法師:我也不知道怎麼走過來的。我們每天埋頭去做做做,做到這樣的一個狀態,我也沒覺得有什麼好和不好,也不要去想著我要得到什麼。只是想這裏以後是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去幫助更多的人,這就是我心中的一個信念,也希望來到我們這裏的人能住得好一點,吃得好一點,希望來到這裏的人都有收獲,就這麼簡單。當然也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去年年底,工頭排成長隊,一天到晚來討債。因爲我欠人家錢,好話要跟人家說,人家很不高興,那也沒辦法,我有多少錢我全部都給你。也沒有什麼經驗,做事情,每一個事情都有一種願景的規劃和現在的一些計劃,然後基本上把一些設置的東西設置好以後,然後按照這個計劃慢慢地做下去就能做成。只要你做利于他人的事情,很多人都會過來支持你。如果抱有自私自利的思想,那你所做的事情就變成一種個人的東西了。這個事情是我的,你們來最好能給我多少錢,都是在這些上斤斤計較。“我”的觀念在這裏面就很強。這個人吃了一餐怎麼沒拿錢,下次來我不給他吃了。你這樣想的時候,那人家就會離你遠遠的,我不喜歡跟你來往。佛教的東西就是十方來十方去的,這樣去想心理就很坦然。甚至我還想,我再幹十年,找一個人接班我就退休了。我把這裏做好了,反正這裏也不是我的。找個地方去閉閉關、靜靜心、讀讀書。我現在已經有這樣的打算了,所以做也是一個過程,你不要把它想得太重了,你老想著追求名,通過這個平臺追求名,通過這個平臺追求利,通過這個平臺能讓你得到更多的好處,那就像我剛才所說的,你身上就會被無數條繩子綁起來,那很多東西就做不好。年底快到了,工資發不出去怎麼辦?發不出來就發不出來吧,跟他們講下個月再發。我曾經也擔心過這種事情,我來寺院一年後,他們把這個管理權移交給我,他們當時就講了一句話:這個師傅連夥食都開不了。當時我也沒怎麼想,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就這麼簡單,讓你們失望了。

  提問:我在想您的意思是說,對于我們要做的那個目標那個願景,其實更多的考慮的是不是我達成願景以後我能得到什麼,而是我達成願景以後我能給到人家什麼。這個動力比較大,可以驅使我們往前走,而且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賢崇法師:你太厲害了,很簡單的分析,解釋得那麼清楚。

  提問:我想請教一下,有句話說,行動不行動取決于兩個方面,要麼就是追求快樂,要麼就是逃避痛苦。但是在我的人生經曆中,我總是覺得痛苦對我來說好像沒有給我太大的一種行動的壓力,可能別人會做到,但是我就做不到。另外一點我在感受,如果說是以逃避痛苦爲出發點的人,那可能會發明出降落傘。如果是以追求快樂爲核心的,也許他發明的是飛機。所以我想得到師傅的指點,到底是哪種會好一點?

  賢崇法師:你說降落傘好還是飛機好?這種思想我好像也跟他們也分享過,我說釋迦摩尼佛,當他成佛的時候,他已經超越了生死,已經不在這個世間輪回,不在這個世間輪回的時候,他在這個世間生活,也可能造過很多很多業,也有可能很多人要報複他。但是不來到這個世間的時候,別人就報複不了他。就像我突然間扇了你一巴掌,但是我…

《禅在生活中的意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