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禅叁要▪P2

  ..續本文上一頁可能會更好拿一點,他就願意到這裏來,我說這都很正常。你去排斥、你去躲避、你去抱怨,對這件事情一點都沒有好處。只能去跟他講好話,這件事情是這樣,我們一起來解決,如果不行的時候我也會幫你盡量地想辦法。

  昨天看到《讀者》裏面有一個我國近代很著名的一個人叫魏塵剛(這個人姓名正確嗎?請核對),這個年輕人才叁十幾歲,他采訪過很多國家的總統、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還有達沃斯的經濟學家,采訪了很多世界知名人士。這些人采訪了以後都和他成爲很要好的朋友。他去美國,他們請他吃飯,總理約他一起出來聊天。作爲一個記者能得到國家總統或者總理邀請你吃飯,我覺得他們已經不是一般的關系。這個人在北京的時候,很多人邀請他去成爲他公司的代表,他不願意幹,他說我還是做我自己的職業。他每一次開著車到北京的香山看一下北京城,二環、叁環、四環、五環,一環環燈火通明,這樣的一種城市生活。他就想,這就是人生,這就是世界。他有個到過太空的朋友,他就問他:“你在太空裏面看到地球是什麼樣的”?他說“看到地球就像一個小球一樣,其他星球如果跟地球碰上的時候,這個地球就會炸掉”。我看到這個文字的時候突然間有一種感覺,我們把自己的能力、相貌、財産等一切的一切都看得太重了。雖然在地理環境裏面是這樣。但從人生的長度來講呢,只是一個刹那而已。我們總是太在乎自己,所以很多東西,我們的心放不下,我們的心結解不開,我們無法去面對這樣和那樣的人。站在外太空上,我們整個地球就像一個小球,但是我們這裏開車到福建的時候要開好幾個小時。坐飛機到歐洲要12個小時。有一次一個老人家跟我們一起,他坐12個小時腳都坐腫了,在我們的觀念裏面是非常非常地漫長。今天一個人罵我一句,我會好幾天不舒服,爲什麼呢?我們總會在這樣一個小小的氛圍裏面,總是困擾在裏面解脫不開。我有一個朋友叫王傑,他去年在北京成立一個華洋公司,他說我們行管的那些家人,一個人籌100萬,幾個人湊在一起就一個多億在北京開了一個公司。有一次到阿拉伯去考察,他去了阿拉伯一個最有名的富翁家裏。他說世界上最頂級的好車那人有十幾輛,他的房子大到幾千平方米,前面的花園就像我們的內蒙古草坪一樣寬大。但是這個人他是怎麼生活的?他那個房子不住,居然跑到一個非常荒涼的地方去種地。誰知道他的財産到底有多少?我們沒辦法猜測。他們不過那種極富極貴的生活卻要回歸到自然,自己內心的那種喜悅才是他們生活當中最渴望得到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不斷去追求什麼東西呢?追求名、追求利、追求人家贊歎我們、追求人家用渴望和羨慕的眼神來看自己,然後才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那種價值。實際上這些東西真的是說白了一點都不值錢。當我們不斷地去渴求,不斷地去期待得到這些東西,這樣的一種思想就會把我們整個身心破壞掉。所以,禅修就是要我們回歸到原本清靜自在喜悅的那種佛性。佛性是清靜的,是喜悅的,是悲憫的。佛,本性如此。但我們不斷地給他覆蓋很多很多東西,最後本是自然的東西,卻被一層一層包裹起來。就像我們這個房子,上面是一點白漆,現在感覺很舒服,但是你要再給它強加很多東西,最後這個房子就面目全非了。然而,人如果沒有這樣的一種親身經曆他永遠感覺不到,最原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東西。

  有一個很著名的畫家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海鹽一個局長,因爲貪汙受賄被關進了監獄。同一個監獄裏有幾個人住,一個月以後,其中一個人要從這房間搬走。他只帶了叁樣東西:一條被子,一個臉盆,幾件換洗的衣服。看到這一幕後那個局長突然覺悟了。他想:人生就那麼簡單,這麼幾樣東西就足夠了,我爲什麼要去追求那麼多東西,到最後把自己關到這裏面來。在我們人生裏面需要的東西真的不是很多,當我們用積極的心去做好事業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有一顆非常寬廣的心,我要做這件事情能不能幫助更多的人,讓人家從極端裏面解脫出來,要盡自己所有的能力去把它做好。否則的話只爲自己的利益,爲自己的名望爲自己的金錢去做,那麼你不會得到真正美好的東西。所以你們回到單位去的時候,想想你做的每一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意義,你的員工、你的家人、你的消費群體、你的客戶等等,當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想著他們的時候,你的定位、你的文化,你企業的這種未來的遠景,就會做得非常好,而且做起來不用花很多的精力就能成功。

  這裏告訴我們一個宇宙的秘密,這個秘密是什麼呢?你不斷的想到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會被你所吸引,他就會不斷地聚攏到你身邊。你如果只想著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天天想著把別人口袋裏的錢變成自己的時候,那他就會離你遠去,最後就不跟你交往,這就是宇宙成功和失敗的秘密。這就是吸引力法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秘密。

  我十塊錢給你,我不就少了嘛。我給員工更多些福利的時候,那我的資産不就減少了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迷”。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迷了,他才叫做衆生。哪天你悟了就變成聖者,你就變成成功人士,你就能透視人世間一切的迷惑,進而得到悟者的境界。我們不明白這些道理的時候總會被它所困擾,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將來的人生選擇。當我們學會沒有一點利益和得失,完全地去付出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聚攏在你的身邊,成爲你的支持者,成爲你的事業的夥伴,成爲你成功的推動力。當你有所期待的時候,你那個眼光看出來都是貪婪、索取的那樣的一種眼神。你即使不說人家也能感覺得到。所以禅修是給我們調心,要我們通過心靈去改變思維,通過思維去影響我們的行動,來讓自己身心都得到清靜。

  我以前在上課的時候記了很多很多筆記,基本上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我都把它記下來,拿回來往書架一放再也不去看它了。後來就覺得這樣做很不對,再後來上課時就很認真地聽,突然間哪一句話觸動到自己神經的時候,我覺得那一刻對我而言最爲關鍵。所以禅宗的那些祖師大德爲什麼要“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爲什麼要“呵佛罵祖”,就是不要在我們的心裏面樹立一個東西讓我們打不開,放不下,變成縛在我們身上的繩索,綁得你不能自在。當我們回歸到生命本我的時候,發現我們的人生是最快樂的。當我們在乎很多東西的時候,我們就很不舒服。你們一定要找到那個非常自在的本我,展現在天地之間,要唱你就唱,要說就說,要玩就玩,但是並不能在公共場合這樣展示自己,公共場合我們要尊重別人,要穿得很正規,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讓別人看到你感覺很喜悅。禅宗裏面有一個故事,有一個瞎子晚上出去的時候總是要打上燈籠。打這個燈籠是了爲什麼呢?他是爲了讓別人不要碰上他,同時也能照亮別人。我覺得這個燈籠打得很有意境,當我們走出去做每一件事情都能想到自己是個瞎子需要打燈籠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人間的聖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總會想到別人而不是考慮自己。這就引申到第二個題目,破除“我執”和“法執”。

  剛才我們前面實際上一直是延續著這個內容講的。爲什麼這樣講?因爲當我們一直執著一個“我”的時候,你的身體和心靈,你的所作所爲,你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所有東西,都會一直圍繞著這樣一種狹小的極限來運作。好像我講到某某人的時候,他的心裏就感覺到,師傅提到我,他身體就會很緊張。或者說,我被人家所提問,我被人家所重視,他內心裏面就産生一種喜悅。我們都是希望被人重視的,總希望被人家認可,總希望別人能感覺到我是怎麼樣的。雖然我們坐在這裏,你們都覺得自己坐的那個位置是最重要的。真的,這不是我講的,實際上我也經常是這樣的。希望我坐的這個位置是最重要的,好像別人都是次要的,我才是這個課堂裏面的中心。當我們這樣的意識很強烈的時候,你就會想,哎喲,我的相貌,我的面子,我的言談,我的舉止,我所做的所有事情。當我們離開家的時候我們就會告訴人家我的家怎麼怎麼樣,當你離開這個村的時候你會告訴人家我那個村怎麼樣,當你離開這個城市的時候,會跟人家講我是某某城市的人,那裏是多麼地好,是一個國際大都市,把上海那裏所有好的一面都展現給別人,當別人說那裏人小氣,你就會跳起來,就會維護那裏的形象,是不是這樣的?我們每走一個地方就不斷地把這個面子罩在自己的內心。就像一個董事長去開家長會的時候,他總是擺著一個我是董事長的那種感覺。其實在這個時候你就是家長,你就是孩子的父母,你擺這個誰理你?然後當別人可能說一句讓他感覺很下不了臺的話的時候,他就會很抱怨,這種抱怨還是“我執”造成的。

  所以,佛教裏面所講對“我執”的一種破除,是讓我們站在成、住、壞、空,站在組成我們人身體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一個狀態裏面去看待自己,我經常教他們觀不淨觀,就是破除自我。你在那想,我明天死掉,死掉了,沒氣了,身體僵硬了,特別是春天的天氣或者夏天的天氣,兩天全部發黑,再過兩天就發臭,有孔的地方就開始流出膿,慢慢的肉一半腐爛一半還沒有爛掉,最後蟲爬滿整個身子。這時候你們有什麼感覺?當我們在乎自己的面子,在乎自己的名望,在乎自己的地位和金錢的時候,你這樣去想想,沒什麼事情是放不下的。所以我前一段時間在鼓動他們到汶川去好好看一下,那些人剛還活蹦亂跳,突然之間全部消失。從汶川回來的人說,他們所聞到的全部是屍體的臭味,基本上在一公裏以外都會聞到屍體燒掉的臭味,那個臭味真的是難聞得不得了,那比我們廁所裏還要臭。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皮膚好,這是我的身體呀。當你割一塊肉放在那裏,等它爛掉幾天的後,你看看你自己的身體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總是很在乎自己,很少去想想當我們的身…

《坐禅叁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遵循自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