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知道佛學裏面講,我們衆生有有幾種不好的語言要杜絕,那就是妄語、绮語、兩舌、惡口。绮語就是不實在的語言;惡口就是用很惡毒的語言詛咒人家;兩舌就是離間語,就是把這個話傳到這邊、那個話傳到那邊,搬弄是非;妄語就是說虛假的話、騙人的話;這些都不是佛教提倡的正語。所謂正語就是要我們斷絕前邊所說的四種不好的語言,用正念正面、符合實際、積極向上、令人悅意喜聽、婉約柔和的言語去表達自己的心行。我們常常會看到,在很多場合有很多人說話時,說得嘴巴都停不下來,他誇誇其談數個小時,有時只是其中的兩句到叁句話有點意義,有時候連半句都沒有,無非是绮語妄語離間語夾雜著惡口,這樣純粹是浪費生命,他自己可能認爲這樣很快樂,我覺得一點都不快樂,反是不幸。所以大德告訴我們:禍從口出;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特別是女孩子,如果你能惜語如金的時候,人家對你的那種形象就會很敬仰。在有的場合,當你自己非常想講話時要克製自己不要講,爲什麼一般人會不喜歡女孩子?就是因爲廢話太多了,聽了就煩。所以作爲一個學佛的弟子,要學會多學佛法,多說一些有意義的話。你要跟人家講,就以文章寫出來講給他們聽,這個過程很舒服,在念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得到收獲。所以出門的時候在包裏放別的東西少一點,多放一些書,有空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可以念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這樣時時刻刻都在學習、交流、互動,你的生活氛圍就會因爲你的不斷引導,不斷地被你所淨化,因爲你的心裏想的、做的、付出的都是正義形象的時候,自然而然負面的東西就不會跟你走在一起了。所以中國傳統有一句話: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爲什麼有這樣一句話?因爲你的思想、你的行爲都是正面的,負面的就會慢慢地隱去。如果某個環境、這裏人都跟你不協調,你不喜歡住在這裏,你就可以搬到別的環境去,就像孟母叁遷一樣。如果和一些壞朋友每天講賭博、喝酒其他一些不好的東西,你會覺得走在一起沒有勁,你就願意和一些愛學習、很親近的人走在一起,互相探討、互相提升,你會把好的東西跟人家分享,他們也會把好的東西跟你分享。有人說爲什麼香海禅寺的書都是當時最流行的,而且是最好的書,我可以告訴你原因,就是因爲我身邊有好多喜歡讀書的人,他們每讀了一本好的書就會第一個告訴我,我就會到網絡上下載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身邊喜歡讀書的朋友,會每個人互借一本書。當我覺得我讀過這一本書感覺很好,往往大家都覺得好,因爲我們都是有相同理念和共同思想的人。就像上次,有個朋友讀到姚語的書,感覺很好,一下子買了十本送給我,又買了很多送給朋友,在很多朋友之間都借著看。譬如《人生的陷井》等,這些書從另外一種思想去看待我們人的一些生命碰到的一些問題,當你了解了以後,你發現你目前所碰到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知道,讀到一本好書就是跟非常有智慧的哲人在一起對話和交流。有時候你能得到一本好書真是如獲至寶。以後大家如果真的有緣走到香海禅寺來,希望加入我們這個團隊一起學習、一起走向未來。
我在這裏跟大家建議,你們和家人分享事情的時候就跟他們建議加入香海,我們每一個走到香海禅寺的人,都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正確的人生方向帶給自己身邊的朋友,從身邊的朋友輻射給更多的人。
我最近發現一種現象,一個謹慎言辭的人,這個人的行爲也會很出色。相反,一個表面很會說的人,其行動上往往跟不上,當他在你面前什麼許諾言辭都非常搶的時候,日後他的很多行爲跟他的言行都不一致。所以在某些場合,特別是寺院等地,我們的話盡量少講一點,事情盡量多做一點。慢慢地,在人生的修行過程中,每一句話講出來都要有意義,不要講無義之語。除非你很想渲泄,非要找一個能在你身邊全面接受你口水的人,在我們佛教中很忌諱這種現象。
第叁、正業。
譬如我們世間通常屠宰業、釀酒業、開歌舞妓院的、賣毒品的,像這樣的行業佛教都認爲不是正業。所謂正業就是所做的行業,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宇宙、有利于人生,能推動社會積極向上發展的,這樣的行業才是正業。所以我們做一些思想方面的教育,可以令社會積極向上發展的事情都屬于正業,正業也能令我們內在的品質得到升華。如果某一個行業、一個企業能幾百年地發展持續下來,肯定它的事業能不斷地有利于社會,所以才會立于不敗之地。相反有的行業,這時雖然在經營,但對環境社會等實際有害,那麼它存活的時間不會很長。你看有些品牌老店幾百年都存在,往往是藥店、健康食品行業支撐的時間比較久,還有正規的宗教存在時間很長久,就是因爲這些都是長久有利于衆生和社會的事情,所以它能夠一直長時間地保留發展下來。所以佛教要求我們所選擇的行業一定要正確、一定要有利于社會、一定要有利于自己品質、品德這方面提升的行業,從這方面做就會不斷地成才。所以,選擇正業非常重要。
第四、正念
佛教裏面對正念特別注重。我們知道佛教所說的聖者有幾個層次,依次是阿羅漢、菩薩、佛陀。阿羅漢是由修習四谛法門(苦集滅道)而成就;菩薩是佛的因,佛是菩薩的果。那麼菩薩修的是什麼呢?是起心動念,在菩薩戒的修行裏,只要不好的念頭一起就屬于犯戒。
我們現在很多大型的企業爲什麼會倡導佛教文化,因爲佛法會深深地烙到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面去,把他的思維方式給轉變過來,讓他保持利他的正念。一個人如果說連思維都不會有負面的時候,他的言語行爲還能消極嗎?不可能的。所以佛法産生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企業經營者,如果不但讓他的員工,還有他的客戶、還有客戶的家庭和人際關系都能受到文化影響的時候,那將是什麼結果?會是一個優秀的積極進取的團體,所以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學習企業文化建設。我們香海禅寺的宣傳小冊子現在已出到第五本,一年中流通了六十萬冊。很多人來到香海禅寺就只看小冊子,雖然那個小冊子才一塊錢一本,但當讀到小冊子的每一個故事、每一篇文章的時候,突然間就有一種豁然而悟,我們的寺院文化小冊帶給很多人心靈的大收獲。很多朋友都跟我講,他每天走到哪裏都會把小冊子放到身上,然後不斷地重複著記住它的內容,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所以我們應每天不斷用好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正念,因爲我們人的內心裏面是佛、是天使,如果不把佛心放在前面的時候,你就會被魔拉到黑暗的深淵裏去,要麼墮落、要麼貪婪……所有負面的東西都會跑到我們身心裏面,製造貪嗔癡叁毒煩惱。所以我們要每天不斷地自我淨化洗禮,每天都要用清淨的法雨淨水洗滌我們的內心。通常寺院裏面佛像的前面都會供淨水,爲什麼要用淨水供佛呢?因爲水的品質是非常的清淨和透亮,當我們用淨水供佛的時候,我們就會用這種清淨透明來蕩滌自己的內心汙垢,令我們心淨如佛。相反,如果我們的內心有貪婪、憎恨、傲慢、無知,那我們的心水就像汙水一樣,被煩惱的垃圾所雜染,很不清淨,充滿著不安動蕩的邪念。
所以我們每一天看見水時,應啓示我們的內心不斷地洗滌淨化。我們每天誦念經文,實際上這種修行就是讓我們不斷地清淨內心,當我們的心念不好起來就要趕緊滅掉,如同開車開錯方向時趕緊刹車回頭,不要再行動下去。在我們的生活裏面,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因爲我們的貪心、執著、自私自利在我們的心裏面作祟,這些自私、貪婪、傲慢、憎恨等,實際上都是我們內心的魔,魔會占滿我們的快樂、會阻礙我們的升華。我們想想,我們事業中碰到的所有問題,如果仔細地去剖析它的原始起因,會發現實際上都是我們內在的魔在開始不斷地作祟,侵擾我們的甯靜快樂。人與人之間所有的矛盾是怎麼起來的?都是因爲自私自利,夥伴之間的不和諧都是因爲你有私心、我也有私心,如果你的私心比我的重我就沒有辦法接受。所以說佛家的思想能幾千年在這個世界上流傳下去,是由于它教導我們,對于所做的任何事情保持正念,不期待回報,做到無求。當你期待回報的時候,做哪一件事情你都會放不下。你會整日思量,我跟某人去合作他會不會坑害我,我把錢付出去會不會一無所得,不斷地在自我私利的念頭中浮沈掙紮。就像我們每一次出去講課,每個人都會問我們講課的費用多少,我說我們都是無條件的,如果你報路費也行,如果不報自己付錢也是一樣的。我沒有任何期待講課回來很開心,如果我很計較他怎麼不給我報機票、怎麼不給我報講課費,如果我說我原來四萬、五萬,怎麼這回給我兩千塊錢?這樣就會很郁悶了,因爲你的期待越多,你的得失落差就會越大,自我的執著放不下,心量就會打不開,就會受到困頓和束縛。
所以在我們生活的過程裏面要不斷的從這樣的極限裏面去自我超越。佛學正面的思想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念頭起來時,都要用正確的思想去引導自己。我們不要有黑暗的思想、不要有汙濁的思想、不要有貪婪的思想、不要有憎恨和愚昧的思想。我經常跟大家分享一個事實,我們都以爲自己在這個世間很自大很重要,譬如我有這麼多的房子,我住的地方很漂亮。但是我們隨處可見,任何一片草地上都有很多的螞蟻窩,是螞蟻居住的一個個的大廈,如果有人或小狗在螞蟻大廈邊隨便跺兩腳,螞蟻就會全部驚慌失措地跑出來,以爲是天翻地覆世界毀滅了。那我們人類又如何呢
在這個城市裏面稍微一受到地震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像螞蟻一樣往外跑,說不定不是地震,只是某個巨人的腳的惡作劇而已。當我們去跺螞蟻窩的時候感覺螞蟻真可笑,但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也做很多可笑的行爲,我們就像螞蟻一樣真的很小。但是我們很少想我們自己也是微小的,有很多生物用眼都看不見全貌,實際上宇宙裏有一些動物的身…
《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