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體都和我們地球一樣大,說不定也存在,但是我們看不見而已。像我們地球從這裏坐飛機到烏魯木齊要坐五個小時,到美國要坐十二個小時,覺得已經非常的遠了,但是實際上從外太空看時,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粒灰塵,一粒灰塵不用望遠鏡還看不清楚,我們作爲微塵中的微塵,有什麼東西值得那麼驕傲的?所以很多很多煩惱、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給自己強加上的,自己給自己整出來的。我經常講:原始人類的生活簡單到什麼程度?早上起來找一個果實填飽肚子,晚上能找一個土洞可以遮蔽風雨,天氣冷的時候用一塊獸皮圍在自己身上抵禦寒冷,人活在這個世最需要的就是這叁個東西,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已具備了,但是我們一直很苦惱,一直覺得生活不滿足。實際上我們苦苦追求的很多東西真的是很無味的。我在上一個集團禅修課程的時候有一個領導,要跟我一塊分享,他說最近買了房子又剛結婚、又買了車,心裏壓力很大,債務又很多。我就跟他講,你可以把你的汽車停在車庫裏去坐公交車上班,如果公交車再坐不起就買一個自行車,自行車再買不起就走路去,你不要活在別人的炫耀的眼睛裏。還有,上不起館子就到菜市場買菜回來自己到家裏煮,實際上在做菜的過程中也能找到很多人生的樂趣。如果你一定要跟別人對比,一定要拿別人的生活標准來衡量自己,那你永遠都不會快樂。今天你有一千萬,別人還有一個億,你有一個億的時候別人還有一百個億,當你成爲世界首富的時候發現奧巴馬比我還威風。實際上你站在奧巴馬的角度,這麼多的美國民衆不斷地給他挑刺,他也活得不自在,實際上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這種對比永遠是不會止息的。如果能知足恬然,讓自己的內心找到超越的基臺,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對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地去感恩、去珍惜、去享受,這種生活是最快樂的。
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爲我們永遠活在對比裏面,但是我們要了知,活在這個紛雜的世界上是永遠也比不完的。很多人看到皇帝前呼後擁很威風,實際上你去了解古代皇帝的內心深處,也許他一點也不開心。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兩個朋友,後來一個當上皇帝了,一個還在農村,在農村的朋友很羨慕當皇帝的朋友。有一次兩個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在農村的這個朋友很羨慕這個當皇帝的,那個當皇帝的又很渴望另外一個兄弟在農村裏面自由自在的生活。後來當皇帝的就跟農村的朋友說:我們兩個換一天。然後農村的那個朋友住到皇宮裏面去,一躺到床上上面掉了一個很鋒利的劍,那個劍上面的繩子是一條很細的繩子挂著,他坐在那裏感覺渾身不自在,晚上在那裏睡覺都睡不著,隨時都感覺到劍會掉下來,趕緊他就跑回去,跟他講你這個皇帝不願意當了。皇帝就跟他說,你以爲皇帝那麼好當啊?所有的大臣都會占我的位置,所有的民衆都想要推翻我的王國,我時刻要把劍挂在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事情,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絕對是好的,也沒有一樣東西絕對是壞的。可能有一些東西是好的它的壞就少一點,有的東西壞的多一點好的就會少一點,除非你成佛才能得到人生真正的圓滿,不然的話在人世間找不到圓滿。
晚上我回來的時候有一個朋友來找我,她是一個很富有的太太,先生開了一家很高級的會館,但她很不滿足。我就跟她講,你的心氣太高了,這個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但是你既然喜歡這個行業,就要盡力去做,把每一個過程用喜悅的心去感受它的時候,你就在你所認知的高度盡可能圓滿,即使最後得不到你所期待的結果的時候,你也要學會開心地去接納它。人生真的就是這麼回事,你希求的樣樣東西都能得到是不可能的。當我們有了接納一切的心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生的時時刻刻都會充滿著開心,當我們沒有這種心態的時候發現什麼都不會滿足。
所以正面的思維就要求我們改變固有的觀念,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念不斷地引導自己的思維方式,往正確的方向走。很多人認爲學佛是消極的、學佛是逃避世間的、學佛什麼事都不幹,我說學佛恰恰是大大的有所作爲,恰恰是最有能量的人所體現的高遠的境界。不是說學佛什麼事都不幹,不是老了沒有事情幹的時候就去學佛,當我們學佛後,你以後的人生道路就會走得更順暢,因爲你的思想、你的境界都很正確,正確的東西就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接納。連魔鬼都會用聖經作爲他的真理,連魔鬼想交朋友時都要跟天使交往,因爲跟別的魔鬼交往只會有爾虞我詐。所以這個世間大家都希望積極向上的人,都希望有能量守信用的人。所以在我們要從小在心裏面種下積極的種子,一顆光明和清淨的種子,這樣未來的一切事業都會有豐厚的收獲。
我們在選擇自己的事業、選擇自己未來的人生時,一定要有正確的思維導向去引領自己的人生。我們所有的困擾、所有的不如意、所有讓我們到現在停滯不前的,都是由于有很多自私自利的觀念在我們內心裏面掙紮。所以我們在做事情時,一定要把這樣的心念掃除心外。就像很多人好象總是做事情被人騙,總是自己付出的跟收獲的得不到平衡,實際上若真正能在一生當中,一直用互通的理念去追求的時候,他的人生好象現在付出明天沒有收獲,明天付出後天沒有收獲,今年付出明年沒有收獲,但仔細想想看,他今生一直都在奉獻的時候,他最終所得到的收獲超出我們的想象。好象我們現在還感覺不到這樣,你們仔細地跟你們的爺爺、奶奶、身邊的老人問問,如果心地善良的人,一生當中爲別人著想的人,這種人既使是現在的物資不一定寬裕,但他活著一直很快樂。我們現在好象感覺不到今天的投資明天有回報,明天的投資後天有回報,不一定。有的時候是可能投資十年最後才有回報,有的是二十年最後人生的終結才有回報,當你把付出和奉獻當做人生最重要目標的時候,你這一生都會很開心。
所以你看看菩薩的修行方法,第一就是修習布施。布施錢財、布施你的能量、布施你的知識、布施你一切所能布施的東西。當你有一個布施的心的時候你連走路都是一個布施,你的知識讓人産生欣賞贊歎,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布施。我們以前在佛學院裏面教書的時候,爲什麼有很多學生出家?就是因爲看到出家人的從容的風度,讓人從內心裏面産生一種沖動,後來也跟著出家了,所以出家人的威儀戒行也是布施。所以當我們內心當中有布施心的時候,時時刻刻無時不在布施。不一定非要用錢財,不一定非要用某一種東西,就像我們以前有個學生,看到花店開的花很漂亮感覺很歡喜,他就想,我把這種看到鮮花的喜悅供養給中國、供養給衆生、供養給每一個喜歡鮮花的人,當他這樣想的時候感覺到特別開心,你說他貢獻給誰什麼也沒有得到,但是他把自己內心的喜悅拿來供養。我們看到花店的花開得非常燦爛時,我們內心都會感覺到非常的喜悅。
實際上在生活裏面我們身邊沒有一個不是善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老實的人,只要我們有一個學習的心,每一個家人、每一個身邊走過的人都是我們學習的老師。我經常到很多地方講課,很多人都會講某人某人都是我的學生。我在想,如果他是個好老師,他應該想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因爲只有人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他才能不斷地成長,如果人人都變成他的學生的時候,我想他的成長就會停頓下來。
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老師,甚至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老師,如果這樣想的時候你每天都會進步,每天都會成長,看到每一樣東西都會領悟出很多的人生道理。一個管理學的老師講,他現在看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講出一些管理學的道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在道的層面每一樣東西都是相通的。當我們把自己的內心束縛在某一種寬度、某一種界限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東西放不下。有個馬老師看到【和諧拯救危機】後,他就想:淨空法師竟然可以對一切宗教贊歎,對一切所積極向上的思想都能認爲它是佛陀的思想,他認爲耶稣就是佛,穆罕默德也是佛,認爲瑪麗亞也是佛。而我們很多人都會局限在佛是某一個具體的人,其實只要我們的內心展現出來積極向上、親近、平等、光明正大的這樣的特性,你這樣的一種思想如果跟佛的思想相應的時候,你此時此刻那個念頭生起來的那一刹那,那就是佛之道,那個念頭生起來的那一刹那你就是佛,當你笑得燦爛無比的此時此刻你就是佛,真的就是這樣。我們如果能把自己的狀態持續體現在那樣的一種精神裏面,我們就會有一刹那是佛,有兩個刹那是佛,有叁個刹那是佛……存活在那種狀態裏面時間就會越來越長,等到你在所有的時間身語意都能跟佛相應的時候,那你就成了佛。
所以說我們都是佛的化身,我們都可以跟佛同一個頻道去思考問題。爲什麼說耶稣是佛,耶稣所體現的那種愛真的跟佛的愛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爲什麼不追求健康的思想?爲什麼不打開自己的心量接納它們?如果我們只認爲自己的思想見解是先進的,不能去接受別人好的思想的時候,那你就從那一刻開始就變成死水,變成一潭死水早晚都會發臭。現在很多企業在做文化建設,實際上就是教導員工,從高層到每一個人都能以無私的大愛去幫助每個人。
第五、正思維
思維在佛教裏面有思有想,就是說形成思想的一種思維狀態。就是第一個刹那起念,第二個刹那開始思維。也就是說,通過深思熟慮並且行動之前的那種狀態就叫做思維。有人說,爲行而思,爲思而行。就是說我們要學糾正或引領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如果通過我們的思維過濾以後,就會變成我們的行動,或者是變成我們以後做事情的那種行動的指導。如果說在思維的過程當中,把一些邪惡的、不好的東西排除在我們思想之外的時候,我們所做的行爲也會朝著正的方向去邁進。在我們思考問題的過程當中,會思索我的所作所爲有沒有利益別人,是不是可以長養我們的德行,這種正思維…
《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