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禅叁要

  坐禅叁要——賢崇法師在“止語禅”上的開示

  大家好!今天呢,給大家分享叁個小題目,叫做:坐禅叁要,從叁個方面來分享。現在的這個禅修啊,已經跨越了宗教和民族,地域和國家,不單是有佛教的地方在修禅,沒有宗教的地方人們也在修禅。我在杭州的時候,有個教生命動力的老師,他說他是一個天主教徒。香港也在修禅。現在禅修很普及,大家都認識到它是個好東西。呂麗昨天從義烏過來跟我講,她說有個北京來的記者,跟她講清華大學成立了一個”歸零禅修班”,學費是兩萬八千塊錢。所以你們這兩天要抓住這次機會好好地修,不只是說能得到兩萬八千塊,禅修的價值是很難用金錢數目來衡量的。爲什麼這樣講呢?在這裏禅修的兩天只是相當于給了你一把打開寶庫門的“鑰匙”,要想得到這個禅修的寶呢,就要你回去不斷地體驗它。今天能坐在這裏的人,都是可以把心放下來的,可能我們這些人也都上過很多課,自己也能講,還能引導很多人。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的多並不代表真的懂,並不代表它已融入到你生命當中去,也不可能一定會與你的內在作交換,要把我們的知識變成一種思想,在我們的思維裏轉變。所以,坐禅叁要中第一個就講到了“調身”,用一種思想改變我們的身體,這個是很難的。

  現在,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不當老板的被老板施加壓力,當老板的被社會施加壓力,整個社會就陷在這樣一個漩渦裏,怎麼都出不來。所有的人只要談生意就得吃飯,只有吃飯才能談好事情,跟政府交往也得吃飯,我參加過幾次。有一次是跟一個政協的主席,還有他的秘書幾個人一起,還有我們嘉興桐鄉的部長,我們到老龍井上面的那個餐廳裏,六點鍾去的,一直到十一點鍾,整整在那房間裏吃了五個小時的飯。然後呢,八個人裏面七個會抽煙,除了我不會抽,整個房間裏面煙霧彌漫,我發現我那一刻就處在地獄裏,我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快樂。但是後來我想想,我也不對,我爲什麼要用地獄這種觀念來引導自己呢?我應該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才對。那說明我當時的心靈跟身體都沒有調理好,所以才有這樣的一種排斥。就從這樣的一件事情來看,我們做企業真的很不容易。

  我每一次到廈門去的時候,他們都要請我吃飯,早上吃,中午吃,晚上還要吃,吃完這些還不夠,還要去喝咖啡,非得把你折騰到十一二點,不然不放你回,每天都這樣,如果不去吃他還會說師傅不給我面子。說這麼長時間才有一次機會相聚,然後我就想,隨緣吧,在隨緣的同時,我們的生活也被打亂了。所以,有時候生活也要我們有意識地去選擇。我廈門有個弟子,原來是個副總,現在是整個公司負責人,接下來他又要升職,但是他性格內斂,並不喜歡去應酬。他不跟上司應酬,也不去跟那些客戶應酬。要知道他們是擔保公司,有很多的中小企業找他們擔保。按理說,他的應酬應該是非常多的,但是我這個弟子呢,一點應酬都沒有,下了班就回家,有時間就看看書,他從來不請別人吃飯,然而他的業績一直都是很好。這裏有個什麼問題呢?這就是要改變一下我們的思想,並不是一定要靠吃飯才能做成事情,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爲人處世的方式,一樣可以做好的。還有,我廈門另外一個朋友跟我講,他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有一次我住在他家裏,他在外面應酬到半夜兩叁點鍾才回來,第二天早上起來跟我訴苦。有時候他到寺院來,也會帶朋友過來,有一次竟然帶他的朋友跑出寺院喝酒去了。那說明他自己喜歡這些東西,自然而然地他的身邊就會吸引那些跟他有共同愛好的人。所以,不要抱怨,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是自身造成的,不要哀怨別人。你如果堅定信念去做一件事情,那就不怕改變,不是說你改變了這件事情就做不好,不是那樣的。

  人家常說有些大護法什麼的要經常去拜訪啊,我從來沒去拜訪過。但是有一些我會做一些互動,比如平時會有一些很有感悟的短信息,我就會發給他們,讓他們每一次收到我們的短信,內心都會有一種觸動。還有就是我們讀到好的書籍就會大量的收購,購來以後寄給他們,然後我們會寫一張紙告訴他們,這本書是什麼內容,我看了有什麼收獲,希望他也能跟我一樣受到一些啓發。最近推出來的那本是《活法》,去年我們已經推出了很多,像《遇見未知的自己》《故道白雲》《幸福的方法》等等,不斷的發現,不斷的推給大家看。如果想讓一個人改變,一頓飯沒什麼作用,但是如果是一本書,或者是一份關心和理解,意義就有所不同了。

  我發現這個咽喉炎,通過呼吸竟然也可以治好,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我跟他們講,如果我們用呼吸,用意識去呼吸的時候,我們身上的很多亞健康狀態就會得到改善。因爲,我們身體最主要的就是不動,它的循環,就會緩慢,當我們調自己的呼吸,把呼吸拉長,把呼吸增大,取得的效果就是增加我們的血液循環。你看一個風箱如果小的話,發出的氣就是那麼一點,當你的風箱很大的時候他出的氣就很大。所以我們呼吸的時候把大量氣吸進來,慢慢地吸,憋住四秒鍾,然後再慢慢吐出來,就是等于用我們的吸氣推動了我們的每一次血液循環,每一次血液循環都能滲透到每一個部位的神經去,一次性可以全部調化。就像我們池裏的水,如果不動的話,它就變成死水,時間長了會發臭,當你不斷地把他攪起來的時候,這個水就有力量,它就會産生新的能量。我們的身體也是這個道理。你看狗、雞、猴子等這類動物呼吸很急促,所以它們的壽命很短。而烏龜每呼吸一次就會停頓一下,平時爬得很慢。每到冬天,就把頭和腳全部縮進殼裏冬眠了。這就告訴我們如果要讓我們的身體健康和長壽,就要跟烏龜好好去學,不是你跟“王八”去學。是讓我們明白一個生命基本的規律,天一亮我們就要學會起床,天黑了我們就要學會去休息。

  昨天有個朋友給我發了一條短信,信息裏面說曾國藩如何看待一個人成不成才。首先,看這個人早上幾點起床。如果說睡到十一二點還不起床,那這個人基本上做不了什麼事情。其次,他讀的什麼書。是不是聖賢書,聖賢的書會不斷的把他推向正面。

  後面的待會兒再告訴你們,但是這兩條是我印象最深的。我們要通過坐禅去調我們的身體,盡可能的用身體的本能去感覺它,體察它。肚子餓了一定要吃,不要讓它繼續再餓下去。別餓過勁了到時候你一點都不想吃,那只會使我們的身體超負荷。想睡覺的時候就去休息一下。除非什麼公司突然間有個緊急的事情,要我們加班、熬夜,偶爾幾次是可以,經常這樣是肯定不行的。包括公司的管理人員,你們一定要明白,如果長期的讓你所有的員工每天都處于強壓的狀態裏面,這樣的公司不會長久。但很多公司還是會用這種方法,不行就給員工榨上四五年,到時候再換人。大家想一下,這樣的公司能維持多久?所以我經常跟他們講,爲什麼我們很多事情做不成,那是你的東西不是人家所需要的。就像一些營銷人員一樣,他不斷的說要把這個東西賣給你,但你並不需要這個東西。你要和客戶講清楚,這個課程或者這個産品的定位什麼樣,還要看什麼樣的情形。一個驗鈔機五千塊錢,人家一年的工資還沒這麼多哪,試想是你的話會接受嗎?對一個消費很高的人,你跟他講五塊錢十塊錢的東西他根本不屑一顧。這就告訴我們,很多東西你要找這准對象,或者現在這個社會上人需要什麼,對症下藥,按需供給,才能做好。你如果總是做一些驢唇不對馬嘴的東西,那會很辛苦,最後也很難做成。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講的“自然”。很多東西要符合于實際,我們的身體也是這樣的,我們要覺察自己身體的感覺。餓了要去吃飯,困了要去睡覺,累了就好好休息。不然的話,拿健康去賺錢,最後賺了錢還不夠彌補健康的,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所以調身體,是我們禅修的第一要事。

  接著講“調心”,當我們的心不能自我調整的時候,我們的很多很多觀念就會讓我們無法成長。你們仔細想想,所有負面的東西都是因爲我們自己內心的不正確的觀念所産生的。我看這個人爲什麼會喜歡,看到那個人爲什麼不喜歡?聽到這個人罵我一句我會飄飄然,而另外一個人罵了我一句,我爲什麼會憎恨?也許我們會說,這個人素質差;他贊歎我是因爲他理解我。好與不好爲什麼會在我們的內心裏面産生這麼大的反差?實際上還是我們自己的心無法自我調節。同時,我們的家庭處理不好,我們的事業做不成功,我們所碰到的各種問題,實際上還是在于我們的心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當我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問題想不明白,總是在乎“我”怎麼樣。我們一定要通過禅修把自己的那種心態調整過來,轉換過來。就像我們看到發現問題時,首先要告訴自己不要用消極偏執的方式去看待這件事情,應該讓自己靜下來,心沈下來,多方面的去想一想,然後再做出一個正確的決策,這時候的決策才是最合理的。你如果當場跳出來,當場做出決定,很多東西都是不正確的判斷。

  所以,禅修就是來把自己的心態控製好調節好,升華到另外的一種境界。只有達到這種境界以後,你碰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從容地應對,然後對自己的事業和人生規劃有一個胸有成竹的把握。當你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已經想到第二步、第叁步、第四步、第五步怎麼走,等到走到第四步、第五步的時候你可能已經想到第十幾步該如何走。很多人都問師傅,你自己在很困難的時候怎麼辦?因爲我已經把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已經都設計好了,現在碰到這些問題剛好在我的預計當中,所以我一點都不恐慌,反而覺得這些問題很正常。就像我們正在建的工程,那是欠著人家錢的,人家到這裏討債,甚至拍桌子什麼的,對我們講出一些不客氣的話,我覺得這個很正常。即使我按照全部合同給他錢的時候,他還是要討,因爲他到別的地方拿不到錢,到師傅這裏…

《坐禅叁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遵循自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