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法师 主讲
各位同修下午好!
今天下午跟大家分享【八正道】,也就是佛教中八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八种正道在佛教里占的比例非常重要,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一直用这种修行方法来教诫弟子以此调正自己的身心,让众生从对人世间各种事物不能正确理解的错误思维,逐渐切入到正见正知正量思维,此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凡夫成为圣人的一条捷径,是让我们从迷惑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真实引导方法。
我们大家今天能坐到这里来共同学习佛法,是由无量劫以来的殊胜缘分共同走在一起,所以能共同听课、修行、共同进步,非常的难得。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缘分就要珍惜这个课程,我们后面还有很多的思想要分享,都会在这里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我们佛教思想以及所产生的理念是非常多的,但最主要和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当我们生而为人以后,受固有的思维方式所指引,对于世间很多事物没有办法产生正确的理解。佛学的思想,就是让我们从更积极的角度,或者说更高更广的层次去思维我们每天所遇到的各种事,从每个事里面去悟出人生的真谛。所谓真谛,就是这个道理永远不会改变,再过千万年都是如此。所以我们今天利用这个时间把这八种修行的方法,跟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下。
第一、正见
你看,八个正道每一个道前面都有一个“正”,所以我们中国人受佛教的影响,很喜欢正、光和大的字眼,以前的皇帝宝座的后面都写着“正大光明”。这个“正大光明”跟佛教的思想息息相关。譬如我们每天听到师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健康,念阿弥陀佛实际上是祝福你和阿弥陀佛一样健康长寿、积极快乐、光明正大,这样的祝福我们每个人都渴求、每个人都希望。如此念念念佛,也就是避免我们在这一生中不要时常说“我很难受、我很白痴”,因为这种话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减寿命的负面信息,我们一定要时刻给自己提示,讲正义的、讲积极的,让我们的生命得到那种升华的讯息,所以我们一定要讲光明、一定要讲快乐,一定要讲清净、一定要讲理解、尊重、自在、超脱,用这些词不断地要求自己,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一切都是正义的,一定是个奇迹。所以当你听到你身边的有些人,一开口都是负面的话,你就可以断定这种人活得不快乐,因为他听到的、看到的说出来的,都是有害的负面讯息,会把身边所有的人事环境都污染侵害。如果每个人说的念的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光明的、大方的,那就如我们佛教里所讲的口吐莲华,各个清香无比。这个就要求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来正确地理解、思维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我们再来了解禅修的正见。大家都想在自己的人生境界方面,能得到精神、思想更深层次的提升。现在中国人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只知道在家睡一觉,要不就是一放假就到外面旅游观光。实际上现在欧美一带很多人一到放假的时候就去参加禅修,现在禅修在国外已非常的盛行了,但是我们国内才刚刚兴起。还有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这些世界级的企业家,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寺院去禅修。禅修之所以会成为欧美人士和世界著名企业家所追随的对象,当我们没有了解到这样的一种思想和修行方法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可能还无法理解和随学。实际上他们参加禅修不单单是为了做好企业、过好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健康、快乐的正道。
可能我们平时会借一些方法,譬如学书法、绘画、学音乐,甚至去学太极拳、练瑜珈等,实际上这些只是一些最表面的静修方法。只有当我们真正能把禅修的正见正观,运用到我们的生活起居中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的人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会对于人生正确了解,实际上我们不是事业不好,是我们自己没有智慧,往往拦在我们面前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内在的那个心、那种认知和思维,会把我们自己捆绑在某一个别扭的角落里走不出来。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世界,也就是要具有正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不具正见,就变成邪见、邪思、邪想,会不断地把你带到负面的垃圾角落里面去,长时间不能从里面解脱出来,你处于黑暗状态你就无法明见,你身住污浊垃圾你就无法清净。你住于负面的境地,跟这个世界上所有正面向上的规则都是背道的,那么所有正面的人物、正面的思想、正确的行动、正确的事业都不会跟你联系在一起。这样你一步走入邪见、第二步堕入邪思的深渊,一直往垃圾黑暗的环境里面堕落,正面的朋友不会跟你在一起、正面的事业跟你也不会沾边,你一直会在失败的状态中。所以在我们人生、事业中,应该从一开始就让自己切换到一种正确的方向,引导自己逐渐走向成功,首先第一点就是光明正大的思想要树立在前面。有人可能认为,佛教的思想跟我们平常看到的外在世界是不一致的,但实际上,逆耳忠言最是真理。我们这个世界往往都是这样的,说真实的话大家不喜欢听。譬如我们说“生际必死,合际必分”,听起来好像不中耳,但是你用智慧思索一下,你就会得出真理获得正见:你一出生就注定最终的结果是死亡,因为生和死是两个紧密结合的概念和事实,当你真正明白了生,你就彻悟了结果必然是死,这是人生真理。还有,既然我们今天能走到这里相聚,那么明天我们可能就会分开,事实上相聚的那一刻,就注定最终的结果是分开。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人事万物,都是这样的规律“聚际必散,高际必堕”。当我们还不能把这样的佛教思想,实实在在地跟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运用的时候,那么这种佛教的思想只是一种理论;如果我们能真正能与跟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对于人世间碰到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时我们具有的佛法正见就是成功快乐的法宝。
譬如有的人今天全家很幸福、其乐融融,当哪一天突然间出现其他问题了,会让那个家庭走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刚刚有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一个信息,他说我那么信任对方、那么为对方付出,全身心地为对方考虑,可是对方一点都不兑现承诺,对方背叛他,他都不知道怎么走出来。我就跟他讲:当你付出的时候,就不要期待回报,当你觉得付出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就享受那种快乐的过程,不要再去想别人会不会把相同的互助回报到你身上。如果有那样的一种期待,你永远就都会有思想的落差,因为你已享受了付出的快乐,还奢求别人为你回报的付出的快乐,那么快乐不可能双倍回馈到你身上,只能和你期望的目标背离,甚至你得到的只能是无有回报的失望和打击,连以前真心为对方付出的快乐也失去了,太不值得。我打个比方,就像借钱给人家一样,很多人钱借了拿不回来,然后就很生气,我今天跟你讲,你把钱借给人家了就不要想拿回来,如果能拿回来的话你就有一种意外的收获的快乐,这样你的心就不会不平衡,不会有期待和失落。所以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一切事物不断地在变化、流动、生生灭灭的无常之理,了知无常会让我们在这个多变的世间随缘自在、活得从容。正因为我们生下来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们才能长这么大;我们的房子、我们的椅子、我们一切所看到的东西也是不断的在变化,我们应当明白,一切的一切在变化、流动当中存在又逝去,反复无常。今天我们能健康,明天说不定不健康,明天可能健康,后天也不一定能健康,我们能活到今天不一定明天能存在,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会存在。大家再想想看,每一次出现的交通事故,那些走掉的人都是年轻人,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会走掉—没有想过。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当你把鞋脱掉上床的时候,你就要做好打算明天不一定能起来,这就是佛教告诉我们的无常的真理。所以我们每一天活着时,要好好地珍惜此时此刻。今天见到一个朋友,要好好地去感恩他、好好地去珍惜他、好好地去理解他,明天分开了你心中就无所挂碍的去面对。这样可能有一些缘分会让我们时间久一点,但不可能永恒,就算两个人再好,最后也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死掉。
我们今天走在一起,要想今生能走在一起,来生能走在一起,无量世都这样走在一起的话,总之,如果要想两个人的关系更持久一点,那你就要不断地创造对方在你身上所需要的东西,你给对方需要的越多,对方就会越离不开你,越离不开你,这样你在他身边存在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所以什么叫“永恒的”友谊,就是你们互相身上有东西是对方所需要的,所以才会有情义,但是从生生世世来看,也无法永恒。
所以佛陀说“诸行无常”,一切都是无常,还有“诸法无我”,也就是空性,空性是从无常之理深化而来的。空不是了无所有,而是要我们从事物暂时存在的表象,认识到它无常的坏灭性乃至因缘和合的假相。今天我们健康、今天事物存在、今天万物郁郁葱葱地生长在我面前,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在刹那生灭、生而即灭,存在即是坏灭无实,所以把这样的定义叫做空。空是无实无相无自性之义,空不是一无所有。比如这个椅子我看到它现在为我所用,但我认为它是死,它没有真正存在,因为它从造起来那一刻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刹那刹那变坏。刚开始买的时候其很好、很漂亮,但是现在角已经碰掉了,可能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万年,到时会怎么样,大家有没有想象的出来?对于万事万物这样的一种存在,佛教把它叫做“无实空性”。如果我们了知万法性空之理,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事物、认识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以后,你就能非常从容洒脱的随缘活在世间,否则,你有很多的问题你无法面对,很多的正业也不能进行。所以佛学的八正道修行方法中,首先最关键的是教导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所以叫正见。
第二、正语
我…
《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