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簡單就是快樂,就是幸福▪P2

  ..續本文上一頁,當我們有了財就會成爲財的奴隸,我們一天到晚侍奉它們。同時反過來講,如果說你能把你自己所有的事情做好,同時這些東西也會回到你身邊來。昨天我看“商道”的時候,以前的叁德告訴他下面的弟子:做生意就是賺取人心,而不是賺取金錢,當人心賺到了,金錢就來了。我們很多人做任何事情眼睛只看見金錢的利益。我們最近在推廣稻盛和夫的《活法》這本書,這本書告訴我們一件事,他說攀比做一件事情是想到了有沒有利益的人民,有沒有幫助更多的人民,如果說這件事情對人民有利,對大衆有利,既使是自己虧了一點也不要緊,但是往往做起來以後,發現大量的利益不請自來了。這裏面是什麼道理?當我們不斷地去利益更多人的時候,我們的存在價值就體現得越來越與衆不同,越能得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這裏面說明一個道理:事物的規律。讓佛法的思想要求我們把那種追求利益、貪婪執著的心修正過來。佛教裏講到的故事,叫我們對物質的概念要做到叁輪體空,沒有我、沒有你、沒有物,這樣的心態才能做到叁輪體空,這樣的功德才是最大的。

   我們人往往這樣:今天送你一個東西,希望你明天送我兩樣東西;今天即使送你一個東西幫助你,也希望你明天對我客氣、對我贊歎、對我友好,都會有這樣的回報心在我們內心存在。所以我們禅修每天不斷地反省自己的德行、行爲、思想、言語,把這些東西不斷地反思和提升,每天不斷地淨化。因爲我們每天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每天都會有所進步,我們的人生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會快樂。我發現身邊很多患憂郁症的人,最後造成他身上的毒素很多。有個醫學家跟我講,他說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每天都有兩千多個癌細胞出現,當我們身上正面的細胞很多的時候,這兩千多個癌細胞根本就不是問題,當我們每天焦慮、著急、恐懼、不安,我們很多正面的細胞就會轉換成毒素,跟這兩千多個癌細胞組合,最後變成大量的負面毒素在我們身上繁殖,久而久之這些東西在我們身上就出現了。

   上一次在杭州碰到一個老人家,是許博士,他是臺灣人,現在在美國得了一個行醫執照,中國也有。在美國能得到行醫執照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講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六十多歲的時候去醫院檢查,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醫生告訴他無法活到叁個月。最後就不回家了,給家裏人打個電話說到其他的地方去旅遊,暫時休息一兩年,然後就跑到一個深山的老廟裏住下,一住就住十年,現在出家了。現在他八十多歲的人看起來像六十多歲,這是什麼問題?我經常講我們的身體是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肉體、一個是精神,我們不要把肉體看得太重,吃很多好吃的東西,但是我們的精神很少去治療。兩個是一半一半,在我們的精神裏面一定要用這樣的一種禅修的思想,去治療我們生活當中心靈碰到的問題,佛教裏面對這些問題有很好的治療方法。所以禅修不斷地從內在的心靈、潛在的意識裏面去自我反省和提升。把我們內在的問題找出來,把我們內在的問題解決掉,把狹隘、黑暗、極限、恐懼和不安的心掃出我們的心底,讓我們在時刻充滿光明、積極、樂觀、清淨的境界裏面不斷地自我升華和自我超越。佛法要求我們每一個念頭都是正面的、每一個行爲都是正行的、每一種想法都是正確的念頭。

   我上次跟他們講,我們的心靈有兩面,一面是黑暗,一面是光明。當我們不斷地把我們的光明放在正面的時候,既使現在是黑暗,不久的將來也會轉到光明的一面;當我們的內心不斷地充滿著黑暗、醜惡的時候,既使是現在是光明的,它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變成黑暗。所以說樂觀的人、自得其樂都能長壽。爲什麼修行?就是不斷把我們負面的東西轉換成正面的。

   昨天我在義烏聽課的時候,有位居士講的東西我老早就聽過了,當你換一種心態聽這個課程的時候,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就在想下一次如果自己去講的時候應該怎麼講?他就可以作爲我的借鑒,這樣做我不單單只是一個學生,當我們把生活的每一時刻都轉換成學習的時候,不管在哪裏都可以學到東西。會場一結束的時候,我就跑過去和義工一起把所有的水瓶收集起來,把凳子擺好,把所有扔下的垃圾都揀起來,當他們看到我們在撿,就都過來幫忙揀了。當我們走的時候,跟剛進來的時候一模一樣,那麼幹淨、那麼整潔。我們不管在什麼樣的場合都會學到東西,我們可以感覺到,似乎言語表達很不流暢,似乎這種講課方式互動特別少,或者以後我要注意哪一些東西。真正有能力的人會用不同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我覺得通過禅修會讓我們內在的本性得到流露,以更理智的心去面對我們生活的現狀,而不會去排斥。當我們不斷地用抱怨、排斥、恐懼和抵觸的心去面對我們生活的時候,就發現我們的生活一片漆黑,沒有任何光明,對自己的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但是我們換一種心態,換成接納、理解、喜悅的心去面對生活,我們發現時刻都處于陽光之中,真的就是如此。

   昨天我看了一段錄像,有個人天生生下來就沒有手臂。但是他的腳能寫字、包水餃、洗臉、洗衣服,凡是我們能做的事情他都能做。人家的腳簡直是無法想象,他煮飯煮的很好,挑水、切菜等等,好象很多我們手做不到的事情,他的腳都能做到。這個說明什麼?我們的潛能是無限量的,只不過我們沒有挖掘出來而已。我們活到現在很多人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因爲我們每天都在鎖定自己,當我們不斷地鎖定自己的時候真的就不行。仔細看看,每一個成功者最後成功的時候都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才成功的,沒怎麼忍受就輕而易舉得到的,最後在你面前消失得也快。

   大家都知道生命的存在真的是難能稀有,我們現在青春、健康、活力,當這些東西不斷地在我們面前溜走的時候,大家都在想:如果能讓我年輕十歲的話我能幹嘛幹嘛。再過五十年的時候你還是想:如果我再給我年輕叁十歲的話我能幹嘛幹嘛。實際上你現在能夠做的趕緊做,不然到七老八十你又懷念年輕的時候爲什麼不做那件事情?這是我自己的心得,不要把不快樂罩在自己的心上;不要把猶豫和郁悶不斷地塞進你的身體,把這些東西都扔開,把這些東西都放下,把自己的心打開,打開再打開。當我們的心量很小的時候,我們的痛苦就會成倍的增長,我們的心量打開到沒有邊際的時候,那麼煩惱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大家知道你煩惱的多和少,取決于我們心量的大和小。所以修行、禅修是不斷地在我們的內心裏面轉化,把負面的東西轉換成正面的,把黑暗的東西轉換成光明的,我們要不斷地通過禅修轉換這樣的能量。在生活當中碰到的任何問題,真的不用去擔心面對,我們很多很多擔心不會在我們的身上應驗,既使是應驗了又怎麼樣?面對它、解決它,它就會在我們面前消失。你如果不敢面對,永遠是一個屏障。所以我跟那些探討生命問題的人講,我說連死都敢于面對的時候,他碰到問題就不算什麼大問題了。你們都去想一想,明天我如果死掉,我今天還有什麼不敢面對,仔細想想這個問題。死掉了你的財富呢?死掉了你的親人呢?死掉了你的人際關系呢?死掉了你的敵人呢?死掉了你最親近的人呢?當你死了什麼都跟你沒關系了。我經常想這個問題,真的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的鮮花、掌聲、所有的一切光環對你來講都沒用,如果明天死掉了都不重要。在人生裏面有一些問題真的多去想一想,不要認爲它不值得我們想。佛法之所以能成爲世界最高的智慧,不是只看著眼前的利益和得失,不是教你今天怎麼去做事情,而是超越輪回和生死,站在宇宙更高遠的角度來看待萬世萬物,當我們能超越這樣的精神境界看待人類生命的時候,就發現這個世間沒有什麼事情放不下、沒有什麼事情不能面對、沒有什麼事情無法解決。智者體現在哪裏?智者體現在一種高度。

  今天失戀了,幾個月不能從這裏面解脫出來;今天公司倒閉了,長時間的郁悶無法自我擺脫;今天一個很要好的朋友遠去了,你就感覺到生死別離的痛苦。大家想一想,這些所有的痛苦只是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五年、再長的話十年,十年在你的一生來講它占了多久?如果你活七十歲,七分之一,好象覺得很長,但是從整個生命的過程來講,它真的只是七分之一。但是從佛教的高度來講,從六道輪回、從無量劫的生命輪回來講,它真的很短暫。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智慧的人生,我們一定要跳出自己的框架、格局,這樣去看待生死、看待人生、看待萬世萬物,不然的話,我們永遠在痛苦裏面掙紮、煎熬、恐懼,永遠都不會快樂。所以我們通過禅修好好地覺察自己的心、念頭的每一個變化。別人罵我一句我爲什麼會難受,難受好幾天,甚至對這個人恨之入骨?別人贊歎我一句,我爲什麼會高興很長時間,我會把這個人當做好朋友,爲什麼?當我一件事情沒有做成我會不斷地自我責備,爲什麼?

  我是誰?可以問出很多東西。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我死掉之後我又是誰?在公司裏面別人叫我董事長?公司倒閉之後,我還是董事長嗎?在一個離婚的妻子面前,我還是她丈夫嗎?不是。到底哪一個角色是我的?你們有沒有問過這個問題,好好的問自己“我是誰”。從這個問題裏面你覺悟到很多的道理,原來打不開的迷惑、原來自己無法面對的問題你都能從這個“我是誰”裏面找到答案。大家把時間拿來了,放在這裏,就是一個學生,不要老想著我是董事長,我是某某老師、我是某某什麼人,你如果把這些東西永遠蓋在你身上的時候,你到哪裏都變成四不像。就像我們觀音殿前面的那兩個怪獸一樣,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學生不是學生、董事長不是董事長,什麼都不是。當我們來做學生就把學生做好,當老師的時候就把老師當好,當董事長的時候就把董事長當好。

  先講到這裏,你們要出去的人可以出去方便,有問題的人可以把問題拿…

《簡單就是快樂,就是幸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