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電,往水裏面一電,反正所碰到那個電的什麼魚都被它電死了。當我們面對這樣的一種生命不平等的時候,實際上到最後懲罰的都是我們自己,因爲我們把狼全部殺滅,然後兔子猛長,兔子猛長的時候把草全部吃光,草吃光了,這個土沒有草了,洪水爆發,土地沙漠化,最後倒過來是誰?還是我們自己。在這個對生命的一種高層次的反思過程中,好像覺得佛教的不殺生這個戒很不可理喻,實際上不是這樣的,當我們無法面對生命,這個高層次的那種層次的時候,我們無法理解人活著的真正意義,還有生命存在的價值,應該通過什麼方式去體現?就好像我們寺院裏有很多麻雀,要是在叁十年前,這些麻雀都要殺光,還要殺光老鼠,殺光蟑螂,實際上都是我們生活中的生命力的一個環節,當我把麻雀殺光,發現糧食減産了,蟲子多了,然後麻雀沒有的時候,蟲子就吃掉我們的糧食,就會影響我們的糧食收成。佛教的不殺生,它從我們呵護生命和自己存在的這種意義裏面,實際上有很深的內涵在裏面。
我們現在把吃的東西往往極端化了。就像人家說的,天上除了飛了,除了飛機不吃,地上好像除了坦克不吃,剩下都吃。什麼蜈蚣、蒼蠅、什麼都拿來吃,最後吃出很多毛病出來,禽流感、豬流感、SARS……,實際上這就是我們變態的生活所産生的一些結果,這個宇宙世間懲罰到我們人類自身。因爲,我跟一些居士講,如果在社會上生活可以吃叁清靜肉,人家宰好了,冰凍的,不是自身養的,不是自己殺的,可以吃呀。沒有要求你一定要堅守吃素。不殺生它真正的內涵應該體現在一種慈悲,一種生命高度的那種平等,以這樣的一個層面去看待不殺生,你很多東西就能理解,你就能去很合理地去面對它。講一句我們自己內部的話,如果說把我扔到一個很荒漠的地方,如果沒有青菜吃,我只能吃肉的時候,那時候想維持我的生命,那我也會不得已的去吃一些肉。但是,佛教傳到西藏的時候,西藏那個地方是沒有菜的,只有吃肉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喇嘛就是吃肉。那反過來講,如果現在喇嘛到我們漢地來,一定要到餐館裏點魚點肉吃葷的,那我覺得這也是不合理。這些層面的一個環境裏面去面對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我們真正的修行者應該要借助于有肉的身體去修行。不要在意這樣的一些東西上,又刻意地去追求。這是說佛教的合理性。佛教之所以在這個世間上能流傳下來,它的東西絕對不是讓我們感覺到很神秘很不可思議。佛法是光明的,佛法是正道的,佛法是人性的,佛法應該是貼近我們世間的合理性。所以,不殺生絕對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狀態。好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以平等憫之心去面對我們每一個跟我們共存的生命。
第二個,不偷盜。我們知道如果到人家家裏去作客,看到一樣東西好,這對人家主人來講這個東西不值錢,他不重視,當我們把它拿走,沒有問過主人,人家對你這個人怎麼看?沒禮貌,沒教養或者……?佛教裏面偷盜就是這樣,到人家家裏去拿一張紙,拿一根線,拿一根針,你如果沒有通過主人的答應你拿走都屬于偷盜,所以偷盜不是說偷你的錢,偷你的汽車,這才是偷盜。這種偷盜叫做無法忏悔,小的偷盜,無意當中的偷盜呢,那是可以忏悔。你看那個弘一法師,他講到了他的一些弟子把紙寄過來叫他寫字,當他字寫好以後發現這個紙還剩下一點,然後把剩下的一點包好聯合他寫好的字一起寄過去。然後他的弟子不可理解,他說師父,我這個紙寄給你,就是給你寫字的,你幹嘛把剩下的紙寄過來呢?他說你沒有說把剩下的紙送給我啊!所以我不能用你這個紙,所以就把它寄回去了。他說如果用了這樣的紙,也是屬于偷盜。你想想看,當我們自己對人格上的這樣一種要求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你想想看你身邊的人會用什麼樣的一種心態和敬仰的眼光看待你。但是這些東西我們也要做到一個合理。從你這邊拿了一張紙,就要發了一條短信告訴對方。這樣的一種誠信程度,你用到公司也好,和朋友交往也好,他不可能會不告而請,跟你做生意就不會不通過你的允許把什麼東西占爲自有,這樣的東西完全不可能的。你的朋友找你合作會很放心的,會把一切東西交到你手上,你說這樣的朋友,這樣的合作者,這樣的共事者是不是我期待的一個對象?我們期待對方實際上對方也這樣期待我們。因爲佛教裏面的五戒是我們人活著的一個最基本的人生原則、道德。當我們連一只小動物都能去以人性平等的角度去呵護它的時候,這種人你說還能殺人嗎?還能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嗎?不可能的事情。人家說大的事情就是看你小的舉止,你小的東西都能做到這樣,大的東西就不可能達到那種極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偷盜一張紙,一根線,我們都不會不與而取的時候,你看這就是要求我們人格品性上的自我修煉和提升。
第叁個,不邪淫。淫,就是淫欲,就是男女欲望不正當的關系。最近《知音》上經常寫到的家庭破裂、家庭不幸、夫妻和諧被打破等等原因,所有這些原因都是因爲邪淫的原因造成的。那時候我們如果不能自我的去關照,自我地去克製人性的弱點的時候很多問題就會産生。當我們總是要求對方忠貞不二,很少去要求自己。從古至今很多家庭的問題都是因爲邪淫而産生的。所以這方面要求我們自我修煉的時候一定要從這樣的一個人性本弱的一面去自我提升。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我們要想要求對方忠貞不二,要求對方從始至終這都不可能的東西。因爲人這東西真的是相輔相成、以心換心。也許你現在做的很好,但是你以前的那種業力所感今天的這種結果。我經常跟他們講,要想家庭幸福,要不斷地種家庭幸福的因,這個因是什麼?首先邪淫就是一個因,不斷的付出和包容也是一個因,不斷地從對方的角度去要求自己也是個因,當我們不斷的種幸福的因的時候,我們這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就會牢不可破。
我以前看過一本書,他說世界上凡是成功的人士首先他的家庭很幸福。還有一本季羨林寫的《我的一生》,季羨林的太太是個文化程度很低的人。大家都知道北大的季羨林是我國學術界泰鬥級的人物,他與92歲高齡的饒宗頤,在學界被尊稱爲“南饒北季”。是當世之國學大師!他懂十二國語言,在語言學、文化學、曆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這樣的一個人他能堅守著文化程度很低的妻子,而且九十多年來一成不變。那裏面是什麼?就是他的人生理想、他的人生境界、他的人生高度已經不是在人的欲望上去追求一些感官的東西。你看他在德國的那麼多年的學習過程當中,他就這麼幾點,學校、研究所、宿舍就這叁個地方。他做得很專注,很專注就會有他現在這麼大的成就。我看到他的一生以後,我在自我反思的過程裏面有很多感悟。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人生完全奉獻在某一個行業裏面的時候,你這方面的成就就會遠遠超過其他的。因爲我們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你不斷地分解到很多地方的時候,你這方面就沒辦法突破。前幾天經常到我們寺院來作客的傅老師,他現在的古琴的彈奏技巧被聯合國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産。他自己跟我講,以前留學德國,最後回到國內做過很多工作,唯一堅守的一點就是他每天都會彈琴四個小時以上。一有空的時候整天都在彈琴,所以這方面他有這麼高的造詣和這麼大的突破,完全就是他的專注。人活著,很多東西不要受自己人本性上的東西所左右。沒有任何克製的讓它爲所欲爲地發展,這樣最終都會懲罰到自己,包括事業、家庭。
其次是口四業:
第一個,不妄語。妄語就是講假話,虛妄的語言叫做妄語。你對一個朋友一直講實話,如果說你講了一次假話之後,以前你在他們心目當中的你是個誠實的人,或者說你是一個從來不講假話的人,從那一天講的一句假話開始,人家認爲你說的都是假話。好像我小的時候聽過有那麼一個故事《狼來了》,一個小孩不斷地說狼來了,人家去看一次沒有,第二次看還是沒有,最後真正狼來的時候,人家都不相信他了。這裏面所說的妄語還是我們人格上的一種修煉和提升,因爲你一直以來在你的真話和假話之間,人家找不到你講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即使你講的是真話,人家也對你所講的話大打折扣。如果要培養自己的那一種一言九鼎的人格魅力,以這樣的一種高層次的要求自己的時候,那我們只要講出去的一句話,一定要落實到位。如果不到位的時候,下一次你講這句話人家肯定都不相信你,即使你實現了,以後對你所講的話也是模棱兩可。所以說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隨意去做承諾,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欺騙的話千萬不要隨意地去講出 來。
第二個,兩舌。把這個人的事情跟另外一個人講,不斷地搬弄是非之人叫兩舌。大家知道嗎,凡是在我們面前講別人是非的人,不斷地在我們面前講別人不好的人,你們記住一點,這個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當然了我們最近也碰到一些情況。比如說有一些人來問我們對某一個人的看法和想法的時候,他可能要讓這個人做一些什麼事情,然後問我們情況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都是很中肯地角度告訴他實實在在的想法。不能講我們所聽到的,因爲聽到的東西都有很多水分在裏面。所以說,有一些領導經常找我問對某一些人的看法的時候,我經常跟他們講,我所看到是這樣,這只不過是我個人的一個看法。這個看法當中我都會加入一些更多的是支持這個肯定的東西。然後,可能某一些東西不是很圓滿的,那我們都會做一些簡單的提醒,不會刻意地去大做一些渲染。當有人問你們對某一個人怎麼評價的時候,如果你對這個人不了解,你就說我不是很了解,主要是第一次見面,第二次見面,從他的言談裏面我有什麼樣的一種感覺和判斷,那就實實在在地把我的感覺告訴對方,僅此而已。不要把別人哪裏聽過來的一些東西,要去再做一些天添油加醋,千萬不要去說,你這樣去說別人就會對…
《第十五期止語禅修班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