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六度”思想與企業家修煉▪P2

  ..續本文上一頁有大格局的人,他的心胸一定要像虛空般寬廣,就是人家想害他,他都能包容他。唐太宗傳記《貞觀長歌》中,有人把刀插在他肚子裏的時候,他竟然叫他的將領不要去報複他,最後刺殺他的這個人就成爲他最貼身的侍衛。唐太宗當時的長安開放到什麼程度呢?他的公安局局長竟然是阿拉伯人,他的侍衛都是俄羅斯血種,當時開放的程度連現在的美國都比不上。

  所以作爲一個企業的掌舵人,你的心胸應該無限的寬廣,你的人格魅力應該無限的慈悲,慈悲到沒有底限。這樣才能將各種各樣的人凝聚在你的身邊,成爲你的力量。如果我們對別人還有憎恨,還有是非我執,說明我們還沒有修到位,所以要不斷的用這種思想來修正自己。時時刻刻讓自己的心跟自己的身體走在一起,不斷地用自己的一生去奉獻我們的真善美。沒有要求地去付出,不斷地付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布施。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無畏施就是甯可舍掉自己的生命去幫助別人,而且不會有任何期待和索取的心理。當然這是很難做到的。企業家真正能做到這點的時候,你的事業,人格魅力,影響力就會讓人刮目相看。

  佛陀在世時有個故事叫“舍身飼虎”,有只老虎養了五只小虎,老虎已經餓得不能去捕食了。那時釋迦摩尼佛是個王子,他就把自己割破,讓自己的血滴到老虎的嘴裏面,還把自己的身體賜給老虎吃,讓它有力量去喂養五只小虎。可能這在我們現在聽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真正的奉獻和付出,就應該是無條件,沒有任何底限的。當做到這點的時候,你的企業文化就能真正做到位。如果我們有要求,有條件,有設防,這樣的付出都是不到位的。當我們要實現這樣的一種思想的時候,你就要無條件的去布施。

  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當時在這麼貧困的情況下站立起來的一個民族,他是如何帶領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呢?我的郵箱裏有封信,是一個美國人對毛澤東的評價。裏面就說到,在打敗了國民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他當時是如何戰勝朝鮮的。當時面對的不單單是美國,而是整個聯合國的聯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聯合起來的軍隊!當時的聯軍有四千架最先進的飛機,而中國才六十六架,而且我們的飛機都是很差勁的。同樣都是一百多萬人面對對方,但他們的裝備遠遠超過我們。一個剛剛從貧窮中站立起來的國家,敢跟世界最強大的聯軍對抗,最後把他們趕出叁八線之外。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段曆史真的值得大家認真去看看。除了抗美援朝戰勝之外,跟俄羅斯産生摩擦最終也被我們打出去了。最後斯大林就把自己帶領的營以上幹部全部撤掉了,他恨這個貧窮的國家靠他們支助,沒有幾根炮彈,竟然把蘇聯給打敗了。後來又有一次是印度,當時英國,美國,蘇聯都支持印度,雖然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後盾,最終還是被我們打敗了。

  所以我們中華民族這樣的一種文化是非常優秀的!只是我們在企業的運營當中,沒有把它真正的運用起來。曆史上,除了清朝末年那一百多年,我們的國民總值GNP不如其它國家之外,其它時候都是很厲害的。史學家做過考證,宋朝當時國GNP超過世界上最優秀國家的八十二倍,這是什麼概念!這裏面所有的東西都值得大家去思考。所以就算我們暫時不如人家,也不要不相信自己。當我們做一件事全身心投入,忘我,沒有個人得失地去奉獻,把我們的團隊凝聚成這樣一股強大力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做到跟毛澤東一樣。毛澤東說過一句話,他說:“即使八國聯軍再來跟我們鬥,我們照樣不怕他。”實際上朝鮮戰爭就是跟八國聯軍在對抗,越南戰爭也是跟八國聯軍在對抗。

  以上這些都說明,我們的文化是有足夠的力量來管理我們的企業的,但是我們不相信自己,我們沒有那麼大的凝聚力讓他們變成一股繩,通過一個口去突破自己,所以沒有真正做到無畏。因爲我們還有很多顧慮,還有很多放不下,還有很多自私自利的東西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沒有得到全方位的釋放,導致我們很多事情做不成。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會想著自己的利益和得失。所以,釋迦摩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之所以用自己的身體去喂老虎,讓老虎有力量去喂飽它的孩子,就是他認爲一切動物都是平等的。也正是他在行菩薩道時這樣的付出,後面才會有現在幾千年以來這樣一種思想的延續。一個幾千年以來一直在這個世間存在的組織,它不是靠嘴巴說說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行動去體現。我們的企業能不能做到這點?我們的付出能不能真正做到忘我?要我們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奉獻出來的時候,我們會怎麼樣呢?

  臺灣有位星雲法師,他說過一段話。他說,一生當中,如果你有那麼一兩次把自己所有的財産,把自己名下所有的東西,把自己身上除了進監獄可以帶走的東西,都能全部舍下重新再來的時候,你的人生境界就會跟之前截然不同。

  我們寺院有個劉老師,他以前很喜歡古玩,收集了很多瑪瑙,翡翠之類很漂亮的東西。有一天他就跟我講,六十歲以後,他就要把手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斷的舍掉。我們“和基金”有幾次做拍賣,他都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拍賣,一件賣出去都是幾十萬,甚至更多,都是非常好的東西。他說現在不舍的話,可能哪天死的時候就不會瞑目,因爲老是牽挂著這些東西的。他還說如果當他的孩子沒有能力的時候,給他太多東西反而是害了他。所以我們作爲一個企業掌舵人,你在培養下一代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些?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能力,你給他再多的東西真的是沒用的,從古至今有太多的案例可以說明這一點。我們當時都是吃盡了各種苦頭,嘗遍了各種艱辛,曆經磨練,才有了今天。那你會不會剝奪了孩子的創業樂趣呢?甚至是給他很多錢讓他坐享其成呢?所以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傳統就很不對,總覺得自己要賺很多很多錢,讓我們的孩子不要走我們的老路。實際上不是的,你讓他體驗這個經曆,他會成長得更堅強。所以我們第一個就要學會布施,不斷地把我們最愛惜的東西看淡,放下。放下不等于放棄,放下是將你內心當中騰空,然後以更大的力量直接去面對他。

  第二個是“持戒”。我們人生當中應該要樹立一些不可觸碰的戒條。比如要遵守國家的製度,遵守自己道德的底線,遵守什麼東西是可做的,什麼東西是絕對不能碰的。所以佛教裏的戒律,就是要我們去遵守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就像最基本的“五戒”。“殺生”,很多人認爲什麼東西都不能殺,不是的。佛教中的不殺生是指不殺人,殺人是犯了根本戒,是不能忏悔的。因爲殺人你就要被槍斃,這是最基本的。當然小動物最好也別殺,並不是鼓勵大家去殺小動物,只是有主、次之分。“偷盜”,人家沒有答應給你的東西,拿走的話那就屬于偷盜。“邪淫”,夫妻之外的性行爲都屬于邪淫。“妄語”,就是講謊話,不誠實的話。“飲酒”,其實很多宗教都有飲酒,佛教爲什麼沒有呢?因爲飲酒很容易迷失掉自己的智慧,佛教是特別注重智慧的。酒喝得迷迷糊糊的時候,就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會做出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爲。我有個朋友到俄羅斯去,俄羅斯很冷,所以他們都喝高度酒。有個人喝了之後就睡在廣場上,第二天人家看到他時已經變成一個冰塊了,他就是喝酒喪的命。我們現在交通管得最嚴的就是喝酒,很多人也是因爲喝酒喝出事情。我以前在普陀山教書的時候,有次看到有一部警車居然開到溝裏面去了,我想他肯定是晚上酒喝多了,刹車當油門踩踩到溝裏去了。這都是飲酒産生的不良後果。一定要喝的話也要有個度,比如你規定自己每天只能喝一兩,一定要遵守這個戒條,那就不會犯錯誤。但只要你喝酒,很難永遠不喝多的,所以還是不要喝最好。因此,任何人的人生都需要有戒條,就是你自己要遵守的人生最基本的東西。戒條其實是保護我們的,所以佛教中,對戒律特別嚴格。

  第叁個是“忍辱”。很多人認爲忍辱是一種懦弱的行爲,實際上忍辱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當你有足夠大的心量和高度的時候,才會去包容別人,才能允許別人在你面前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這種包容就是一種忍辱,所以包容是要有境界的。當別人犯了點錯誤你就無法接受,那說明你的心還是非常的狹小,那狹小就需要我們不斷的自我提升。所以在團隊中,你想讓團隊和諧,最關鍵的就是要修忍辱這樣的一種品質,接受別人、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包容別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這個再在正常不過了。真正的領導者應該是引領大家往同一方向走,你何必要跟他們斤斤計較呢?大方面,大原則,大是非沒有錯誤的時候,就沒關系。

  第四個“精進”。就是一種自強不息,奮發圖強,不願意放棄的精神。清華大學的校訓中就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很喜歡這句話。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上天給我們每個人都是同樣的時間。爲什麼在同樣的時間裏,有些人就能做出那麼有影響力的事情出來,而有的人一生默默無聞,什麼都沒做成?就是因爲他不會精進,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不會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我自己特別有感觸的一點是,一個人不需要太聰明,需要的是持續不斷地堅持一個方向前進,這就是精進的一個延伸,一種內涵。當我們認定這個方向是對的,就一定要堅持。

  周總提出來的孔子學院,我想這是非常可行,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一個方向。那接下來就要整合更多的有緣人,一起把這個夢想給完成。不要認爲這是自己的夢想,應該視爲我們大家所有人的夢想,對于發起者來說就是堅持。

  我們寺院有塊六十多畝的地,也准備要蓋一個禅修學院。要辦這麼大的禅修學院,那就要從現在做起,堅持辦禅修。每個月兩次,去年還一周一次,去年辦了五十七期。我們就是不斷的堅持,告訴所有的義工,不要有任何的索取之心,不斷的付出,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奉獻,後面大的禅修學院架設,就是要從現在一點一滴做起來。因爲任何一件…

《佛教“六度”思想與企業家修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