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行住坐臥悟禅機▪P2

  ..續本文上一頁、工作當中也需要體現這樣的一種精神境界,把內心當中的包袱放下,全身心去投入工作,感受那個過程。自然而然的,你産生出來的結果肯定是理想的那種狀態。這需要我們時刻讓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禅。禅是什麼?禅是輕松、喜樂、自在、清淨,所有你們覺得理想的境界都是禅。反之,不理想的境界都不是禅。你們可能說我要有大把的錢,那我就很開心,那個開心也是禅。讓我們活得很自在,讓我們活得很愉悅,讓我們身心時刻充滿于喜樂的狀態,那就是禅。

  這個世間有一個基本的規律。這是一條線,我們所說的地平線,你就發現往下沈的東西都是重的,升起來的東西都是輕的。我們佛教裏面講,步入地獄的東西都是重的,那什麼是重的東西?你們說說看,石頭、鐵塊、欲望、壓力、貪婪、包袱、愛。愛如果改變一種方式它會很輕;如果愛是執著、欲望、占有就很重。你們覺得是這樣嗎?如果把愛變成占有它就很重,如果把愛變成喜樂它就很輕、很快樂,這裏面就看你怎麼樣對愛進行解讀。爲什麼地獄一定在地下,不在天上呢?因爲地獄是重的。重的東西就裹緊著我們,讓我們不舒服,障礙著我們,讓我們放不下,時刻壓著我們喘不過氣來,讓我們手腳不知道如何去擺放。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有那麼多障礙和挂礙約束著我,我放不開手腳。

  就像他們以前教我打高爾夫球一樣的,我總想著把這個球打出去,但我越在乎怎麼把球打出去,就越打不出去。最後歐陽老師跟我講,你不要去在乎那個球,你把杆舉起來,往下一放,直接把杆揮出去,自然而然那個球就被你帶走了,後來發現真的是這樣。不過到現在爲止,我也就打過那麼一次。這裏面我很有感觸,世界上做任何東西都不能違背事物的規則,你背離了那種規則,你發現做事情很難;你順著那個規則的時候,發現做事情很容易達成。如果讓我們快樂的,它就是輕的東西,讓我們不舒服,它就是重的東西。所以你們好好把自己身邊所有的東西梳理一遍,讓你喘不過氣來,讓我們惶恐不安,讓我們夜不眠,讓我們食不知味的,那就是重的東西。

  我們那裏有很多老人家都想念佛,他們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經常跟他們講,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際上很簡單的,簡單到什麼程度?簡單到只要將那些讓你恐懼、挂礙、不安的東西全部清離你的內心世界,把愉悅、輕松、自在、安詳、喜樂的東西提起來。我說你如果提起來了,你不念佛最後也能往生西方;你如果把這些沈重的東西天天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天天在那念佛也不能往生西方。爲什麼?因爲清淨的場所肯定是吸引清淨的人,汙濁沈重的場所肯定是吸收汙濁沈重的對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吸引力法則。你覺得什麼叫成功?我覺得成功就是一種輕松愉悅的生活方式。那什麼叫不成功?就是一種沈重、欲望、貪婪、執著、放不下的一種方式,也叫失敗。我們爲什麼不能輕松愉快地工作,讓自己成功呢?爲什麼總是在自己內心當中強加那麼多恐懼和不安讓自己失敗呢?所以失敗和成功是自己把它吸引來的。爲什麼我們不能排除這些障礙,讓自己隨時隨地都處于成功愉悅的人生境界,去展現自己的一席生命?爲什麼我們有那麼多放不下,那麼多執著,那麼多無法取舍的東西?

  你們都不知道,到現在我們寺院欠債1761萬,誰有我這麼多?你們誰比我多?沒有吧。你看我哪一天活得痛苦了:明天怎麼過啊!誰能給我一點錢,把我債還了啊!你們所有人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我哪天在你們面前倒過苦水,就現在倒了一回。可能就像人家說的,債多了不愁,跳蚤多了不癢。

  當我們不能理解這樣的一種規律,你就發現做事情真的很難,做不成。見一個人巴不得他給我錢,見一個人巴不得他趕緊給我們寺院捐款。我想如果我是這樣的話,每一個人見到我就逃得遠遠的,可能第一次見完第二次再也不想見我了。人家爲什麼要往寺院捐款?那是發自內在的喜悅,願意去付出,願意跟著你這個理念去做事情。我經常跟我們慧海法師講,我說我們在做一件什麼事情?就算再多的資金到我手上,只是這邊轉一下,又從另一只手出去了,一雙手永遠是空空的。所以我才能保持很心安的狀態,因爲我沒有把這些東西當作自己占有的欲望。正因爲沒有這種占有欲望,我每天晚上睡得很好。

  當然了,我們人活著就要動,事情我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們對面客堂裏剛剛運回來將近十萬本小冊子。所以今天結束之後,你們能搬多少就搬多少,盡量搬走,然後發出去,讓更多有緣的人通過這些小冊子得到受益。這就是我們香海禅寺存在的價值,沒有任何要求,正因爲沒有要求,所以我們都活得很輕松。你看我們這裏哪一個法師、哪一個義工拉著死屍的臉,有沒有?沒有吧,大家都很開心。正因爲大家很開心,你們來到這裏才開心。這就需要我們從內在裏面去自我建設。真的,人活著就是那麼簡單。有一片屋子讓自己遮風擋雨,冬天到了有幾件衣服穿在身上可以保暖,每天起來有工作做,有飯吃,這就是一切。如果擔心老了沒有人撫養,去買一個保險。如果再擔心我以後沒錢治病,我經常是這樣想,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得了癌症,我就讓自己接受那個癌症。因爲這說明這個身體已經壞了,已經壞的時候,你一定要把它弄活過來,中間要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從現在開始你已經做好這種准備的時候,你對病痛、對老死就沒有恐懼。你能地接受一切好的東西到你身上,也能坦然地接受一切壞的東西到你身上。你就發現,你的天空每天都很藍,即使下雨天你也覺得太陽就在雲頂上面,僅此而已。

  這是一種什麼生活?這就是禅的生活。就是讓我們把糾結、恐懼、不安這些東西從你的心中卸下來,讓它們在你面前消失。自然而然的,你就能保持一個非常喜樂的狀態裏面去經曆那個過程。你想想看,我們所有的恐懼、不安是誰給我們的?慧雲沒辦法給你們,慧海法師沒辦法給你們,香海禅寺沒辦法給你們,你們的老板、家人也沒辦法給你們。都是自己找出來的,所以還需要你自己去把它卸下來。那天奧康集團的一個總監給我打電話,他說師父,別人都有車,我想去買車;別人都住大的房子,我也想買大的房子,但是我就是錢不夠,所以我每天都很苦惱。我說你爲什麼要跟別人去比較呢?當別人開車的時候,你爲什麼不能騎自行車去上班呢?當你自己有一套房子的時候,你爲什麼不能把它收拾得很溫馨,住在裏面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呢?我說只要你一跟人家對比,你就永遠沒個完,今天你有一百平方,別人有五百平方;你有五百平方,別人還有一千平方呢。我那天去北京講課,接我的開車的老板在那裏講,他說他一個朋友在北京買了一套別墅,有叁千平方!你們知道叁千平方是什麼概念?叁千平方的別墅裏面就住著叁個人。應該放個《聊齋》給他看看,他明天就搬走了。

  所以你就發現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你想想看,他有了這個房子就要雇五六個保姆,雇五六個保姆又還有很多東西延伸出來。我們中國現在還沒有房産稅,還沒有到那麼高。那天我見到一個美國的朋友,他說美國的房産稅是5%,一百萬的房子買下來每年要征五萬的稅收。他只要擁有房子,每天都在交稅。中國這種現象也很快了。所以你們房子住的房子越大的時候,你就越成爲房奴,爲了房子交稅等等每天要拼命去勞作。我說什麼樣的人要住叁千多平方呢?大資本家,他有很多人,要住在那裏一起做事情才需要這麼大的房子。你說我們兩個人,一個人,實際上跟我的房間一樣10平方就差不多了,住得反而溫馨、自在,都不用打掃。我每天早上起來兩分鍾就把我房間打掃一遍,然後把昨天弄得很亂的桌子整理一下,這就是最好的方式。人家說師父你最奢侈了,你住在一個160畝地的一個大別墅裏。我說這就是因爲我們要做很多事情,所以需要這樣的平臺。我們蓋這麼多房子,征這麼多地,都是爲了做事情而需要這樣的一個平臺。不是說我個人有這個欲望,擺那麼大的闊,顯示我多麼富有。這實際上這都是自己給自己增加的麻煩。

  所以我們怎麼樣解讀自己的人生,你的生活就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我並不是在這裏告訴大家你們都不要去做事情,不是這種概念。早上他們在那裏皈依的時候我就講,我說作爲一個佛弟子,除了自己內在的心靈層面要不斷得到提升之外,你還要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去幫助身邊所有你能見到的人。所以我們皈依完之後有個要求,就是要求發願。發什麼願?芸芸無量的衆生我要想辦法度化他們;汙濁的煩惱我要把它斷除;法門無量無邊,知識永無止境,我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學習;我自己所定的理想的人生目標和狀態,我要努力去達成。也就是叫“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你們說佛教這種思想是消極的嗎?佛教這種思想是頹廢的嗎?佛教這種思想是沒有作爲的嗎?不是的!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單純的爲我們自己。

  世界著名的管理學家德魯克說,要明白我是誰?我在哪裏?我往哪裏去?當你不知道你是誰的時候,你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能力可以展現你自己;當你不知道你自己,就不知道你自己在什麼樣的位置;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的時候,就不知道我自己的未來該向哪個方向去邁進。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乃至一個家庭等等,你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用這叁句話去套:我是誰?我在哪裏?我往哪裏去?這是以前禅宗的禅師教育弟子的一個禅修方法,現在他們把它用到企業裏面去。我們也可以用這個話經常問自己:我有什麼樣的能力?我能做多少事情?這就需要明白自己。明白自己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位置就能規劃自己的人生。爲什麼我們做不到,就是因爲我們頭腦一發熱,就完全不知道我是誰。所以做出很多沖動的行爲,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出來,這都…

《行住坐臥悟禅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