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在人間禅貴體驗

  佛在人間禅貴體驗

  ——賢崇法師浙大國學總裁班講座之一

  楊文整理  

  一、體驗靜心禅——從此刻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今天非常有幸,能夠在浙江大學給各位同修講課。大家見到我,會馬上意識到,我是一個出家人,光光的腦袋、長長的袍子,和大家的裝扮並不一樣。大家自然也會想,我們的知識結構也是不同的。你們來聽我講課,可能是想來學一點佛學。

  我們這個班以國學命名。問題在于,佛學到底能不能夠算作我們的國學呢?這一點其實是值得商榷的。因爲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在東漢時期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它本身和中國的本土哲學、本土宗教差異很大。但是,佛學很厲害的一點就是它具有很強的兼容能力,它像一棵仙人掌一樣,在吸收了許多中國本土哲學的基礎上,茁壯地成長起來了。並且,成爲了中國人精神世界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佛學在中國主要發展爲禅學,這倒是中國化的佛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流派。

  一般人會把佛學當作一門學問來學,如果這樣認識佛學的話,實際上離佛學的本質就已經很遠了。佛學的思想,從某一個角度來看,主要的目的在于改變人、提升人、淨化人。所以,我們學佛就一定要以修行實踐爲自己的目標與方向。否則,如果光從理論上來理解佛學,那麼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後,你會發現,它和其他的哲學流派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時,你可能就會覺得似是而非了。這樣,佛學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就很難顯示出來。

  因此,我們要求大家學佛以後,要真正通過實踐,在自己的身上産生某種變化。特別是我們做企業的人士,一定要把理論變成實踐。這樣,我們才能實實在在得到受用。有時候,當我們學習了太多的理論以後,也許會産生某些負面的作用。我們可能會像趙括一樣紙上談兵,滔滔不絕,仿佛誰也講不過你,進而産生功高我慢之心。可是如果真的要他帶兵打仗,可能馬上就落荒而逃了。

  在開始今天的講課以前,先讓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靜心體驗。

  (法師以平靜、安和的語調發出指導語。)

  請大家盤腿而坐,如果不能夠把腿盤起,那麼將雙腿交叉起來就可以了。眼睛輕輕閉上,身體坐直,全身放松,放松,再放松。你的身體是愉悅的,而不是緊張的。雙手輕輕地握在一起。

  現在開始觀想,當我說到哪裏放松,你就用意念到哪裏去走一遍:頭皮放松、眉毛放松、眼睛放松、耳朵放松、鼻子放松、嘴巴放松、下巴放松、肩膀放松、身體放松、雙臂放松、雙手放松、雙腿放松、雙腳放松。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膚、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細胞都放松,你感覺到你自己像空氣一樣地能夠飄起來。你感覺到自己好像坐在甯靜的禅寺中一樣,身心愉悅,裏外自在。

  當我們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鳥鳴,可以聞到花香,可以感覺到春風柔軟地在我臉上劃過。我可以感受到此時此刻萬緣放下,得到了大自在。把所有的功名利祿、是非我執、恩怨情仇、糾結恐懼、嗔恨挂礙統統放下,放下,再放下。

  我能感覺到身體中的血液在循環,我能感覺到自己的心髒在跳動,我能感覺到我的身體中有溫度存在,且與外界相交流。

  現在深深地吸一口氣,吸得滿滿的,憋住四秒鍾:一二叁四。再慢慢地吐出來,將胸部的氣吐得光光的,盡量做到呼吸細長緩慢。通過調整呼吸,讓身體中不協調的地方都能夠協調起來;通過調整呼吸,讓身體中緊張的部位得到放松;通過調整呼吸,你感覺到,原來自己可以那麼自在地活著;通過呼吸,你能夠觀照到周圍的花草樹木、陽光雨露、河流空氣都是那麼清涼,那麼真實,那麼美好。

  再深深地吸一口氣,吸得滿滿的,憋住四秒鍾:一二叁四。慢慢地吐出來,將胸部的氣吐得光光的,盡量做到呼吸細長緩慢。原本我沒有慈悲,原本我愛計較、擔心、憎恨、傲慢,這些負面的東西,都離我遠去。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像水一樣地清澈見底,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像陽光一樣照亮一切,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像春天發芽的樹木一樣綻放;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露出純潔的面孔。

  我原來不能接受,我原來不能容忍,我原來不能原諒的一切現在統統放下。當我放下,我的心得到徹底地釋放。當我放下,我的內心與身體兩相合一。當我放下,我時刻能夠覺知宇宙中的真實、美好。

  深深地吸一口氣,吸得滿滿的,憋住四秒鍾:一二叁四。再慢慢地吐出來,將胸部的氣吐得光光的,盡量做到呼吸細長緩慢。我尊重萬物的存在,我感受上天給予我的生命。我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能與別人和睦相處。讓自己的心真正打開,去欣賞生命存在的價值。

  我很少能夠閉上眼睛,去看自己的心。我很少能夠隔絕外界,反觀自照。我很少凝神獨處,去聆聽內心的躍動。我很少安靜下來,去面對自己本來清淨的面目。

  我要觀照自己,讓我的生命獨一無二地立足于天地之間。生命是如此精彩,我爲什麼一直向外尋找而忽略了它。我本來活得那麼幸福,我爲什麼不懂得欣賞自己所擁有的,而總是在比較和計較中忘記了自己獨有的本性。

  只要我可以如此感受生命,我所遇到的一切困擾都可以迎刃而解。因爲我找到了自己,因爲我明白了事物運行的規律。

  深深地吸一口氣,吸得滿滿的,憋住四秒鍾:一二叁四。再慢慢地吐出來,將胸部的氣吐得光光的,盡量做到呼吸細長緩慢。我要覺察自己,面對自己,反省自己,淨化自己,讓自己得到具足的自性與實相的圓滿。

  從現在開始,我要欣賞自己;從現在開始,我要明白活著的意義;從現在開始,我要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的本義。

  把雙手伸出來,搓自己的手,把它們搓得熱熱的,捂在自己的眼睛上。通過中指壓住上眼眶,從裏面往外面拉。當你壓下去的時候,眼睛會有酸麻的感覺,這種感覺使你的疲勞暫時得到了釋放。重複五六次。

  然後,用中指重重地壓住下眼眶,緩緩地往外拉。也是重複五六次。

  接下來把雙手放在頭頂,大拇指在眼睛在耳朵中間的地方按壓,順著按,逆著按,交錯進行,按二十下。

  現在請放松,用雙手敲擊自己的頭。此時,眼睛還是閉著,感覺雙手敲擊頭頂的整個過程。隨後,用手捏捏耳朵、搓搓頸部。

  大家請站起來,雙腿蹲成馬步,雙手交叉,盡量向上拉伸,同時感覺自己正在被不斷拉長的過程。

  現在就請快速走動起來,用右手拍自己的左肩,再用左手拍自己的右肩。輪流進行,一共做二十次。一、二、叁、四……現在用相同的手法,雙手輪流拍自己的腰部,也是做二十次。

  好,這個體驗就到這裏。大家每天中午結束工作以後如果感覺很累,就可以用以上這套方法來緩釋壓力。差不多用二十分鍾的時間,你的精神就能很快地恢複過來。

  實際上,這就是中國的禅修。禅修不僅是端坐在那裏修行,行住坐臥,時時都要禅修。它是通過對自己的觀照,展現出生命美好、圓滿的一面。開始的時候,你可能只有在很短的時間內才會感覺到這種觀照的美好,但是慢慢地,通過不斷地修行,你能夠感到生命實相圓滿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如果到最後,你能夠時刻都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時刻都能夠觀照到自己的念頭與行爲,那你的道行就很高了。

  

  

  二、修行在人間——你要認識你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容易迷失自己。每天被驅役著工作、生活,眼中只有業績,只有公司要不斷上升的願望,卻經常忘記原本做這些都是爲了什麼。我們很難停下來問自己,我爲什麼要這樣做?而缺少了這樣的反诘的人,經常都會因爲不滿足而感到不幸福。

  正如某人想到森林裏去摘一朵花供養在花瓶裏。他走進森林以後發現,森林好美啊,開滿了千姿百態的花,成千上萬,看都看不過來。這時,他開始發愁了,到底要摘哪一朵去供佛呢?他看看這朵也好,那朵也好,根本沒有辦法取舍。他越摘越多,可是無論他怎麼發了瘋一樣地摘花,森林裏的花永遠都比手上的花要多,沒有摘下來的那一朵永遠都要比已經采摘的更加美。他感到自己無能爲力了。于是雙腿一軟,跪了下來。此時,有一個老人走到了他的面前。他把自己的痛苦告訴了那個老人。結果老人就說:“花朵本來開在天地之間,就是對佛最好的供養。你來這裏采花本來的目的也只是想找一朵來供養給佛。可是現在,你的貪欲起來了,摘下了那麼多的花,即使花是美的,你也就此迷失了自己。一個連自己也不認識的人,禮佛又有什麼用呢?”

  生活中,也正是因爲我們總是這樣不斷向外計較、追求,慢慢的你就會發現,身體的健康失去了,內心的恐懼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深化了,自己漸漸失去了人之爲人的本來面目。在這種異化的過程中,人性也就迷失了。

  這是現代很重要的一個課題。人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裏得到的越多,反而越來越覺得恐懼和不滿足。外在的追求毀壞了我們清淨的根性。

  現在,在西方世界,發行最多的譯作是《聖經》,第二就是《老子》。讓我們來回憶一下,老子在不到五千字的著作反複申述的話題吧。他推崇水,推崇人生中嬰兒的階段。他認爲嬰兒像水一樣,最爲柔軟,最爲清淨。正是因爲他的柔軟與清淨,因此百獸不咬,百毒不侵。他一再勸人不要有功高我慢之心,要學會謙退自保。他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這種能夠功遂身退的人,一定是時時明白自己本有之目標的人。因此他既積極地作爲,又不貪心、不居功,所以能夠在恰當的時候保全自己。

  而那些迷失了自己的人,常常會做一些瘋狂的事情,到最後連自己的性命而保全不住。

  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能夠讓你時刻認識你自己。我們的事業和家庭需要找到平衡,健康與工作也需要找到平衡。

  在這個物質充盈的世界中,…

《佛在人間禅貴體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禅修何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