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人间禅贵体验
——贤崇法师浙大国学总裁班讲座之一
杨文整理
一、体验静心禅——从此刻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今天非常有幸,能够在浙江大学给各位同修讲课。大家见到我,会马上意识到,我是一个出家人,光光的脑袋、长长的袍子,和大家的装扮并不一样。大家自然也会想,我们的知识结构也是不同的。你们来听我讲课,可能是想来学一点佛学。
我们这个班以国学命名。问题在于,佛学到底能不能够算作我们的国学呢?这一点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它本身和中国的本土哲学、本土宗教差异很大。但是,佛学很厉害的一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兼容能力,它像一棵仙人掌一样,在吸收了许多中国本土哲学的基础上,茁壮地成长起来了。并且,成为了中国人精神世界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佛学在中国主要发展为禅学,这倒是中国化的佛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流派。
一般人会把佛学当作一门学问来学,如果这样认识佛学的话,实际上离佛学的本质就已经很远了。佛学的思想,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主要的目的在于改变人、提升人、净化人。所以,我们学佛就一定要以修行实践为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否则,如果光从理论上来理解佛学,那么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后,你会发现,它和其他的哲学流派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时,你可能就会觉得似是而非了。这样,佛学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就很难显示出来。
因此,我们要求大家学佛以后,要真正通过实践,在自己的身上产生某种变化。特别是我们做企业的人士,一定要把理论变成实践。这样,我们才能实实在在得到受用。有时候,当我们学习了太多的理论以后,也许会产生某些负面的作用。我们可能会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滔滔不绝,仿佛谁也讲不过你,进而产生功高我慢之心。可是如果真的要他带兵打仗,可能马上就落荒而逃了。
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以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静心体验。
(法师以平静、安和的语调发出指导语。)
请大家盘腿而坐,如果不能够把腿盘起,那么将双腿交叉起来就可以了。眼睛轻轻闭上,身体坐直,全身放松,放松,再放松。你的身体是愉悦的,而不是紧张的。双手轻轻地握在一起。
现在开始观想,当我说到哪里放松,你就用意念到哪里去走一遍:头皮放松、眉毛放松、眼睛放松、耳朵放松、鼻子放松、嘴巴放松、下巴放松、肩膀放松、身体放松、双臂放松、双手放松、双腿放松、双脚放松。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都放松,你感觉到你自己像空气一样地能够飘起来。你感觉到自己好像坐在宁静的禅寺中一样,身心愉悦,里外自在。
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鸟鸣,可以闻到花香,可以感觉到春风柔软地在我脸上划过。我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万缘放下,得到了大自在。把所有的功名利禄、是非我执、恩怨情仇、纠结恐惧、嗔恨挂碍统统放下,放下,再放下。
我能感觉到身体中的血液在循环,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跳动,我能感觉到我的身体中有温度存在,且与外界相交流。
现在深深地吸一口气,吸得满满的,憋住四秒钟:一二三四。再慢慢地吐出来,将胸部的气吐得光光的,尽量做到呼吸细长缓慢。通过调整呼吸,让身体中不协调的地方都能够协调起来;通过调整呼吸,让身体中紧张的部位得到放松;通过调整呼吸,你感觉到,原来自己可以那么自在地活着;通过呼吸,你能够观照到周围的花草树木、阳光雨露、河流空气都是那么清凉,那么真实,那么美好。
再深深地吸一口气,吸得满满的,憋住四秒钟:一二三四。慢慢地吐出来,将胸部的气吐得光光的,尽量做到呼吸细长缓慢。原本我没有慈悲,原本我爱计较、担心、憎恨、傲慢,这些负面的东西,都离我远去。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像水一样地清澈见底,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一切,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像春天发芽的树木一样绽放;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露出纯洁的面孔。
我原来不能接受,我原来不能容忍,我原来不能原谅的一切现在统统放下。当我放下,我的心得到彻底地释放。当我放下,我的内心与身体两相合一。当我放下,我时刻能够觉知宇宙中的真实、美好。
深深地吸一口气,吸得满满的,憋住四秒钟:一二三四。再慢慢地吐出来,将胸部的气吐得光光的,尽量做到呼吸细长缓慢。我尊重万物的存在,我感受上天给予我的生命。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能与别人和睦相处。让自己的心真正打开,去欣赏生命存在的价值。
我很少能够闭上眼睛,去看自己的心。我很少能够隔绝外界,反观自照。我很少凝神独处,去聆听内心的跃动。我很少安静下来,去面对自己本来清净的面目。
我要观照自己,让我的生命独一无二地立足于天地之间。生命是如此精彩,我为什么一直向外寻找而忽略了它。我本来活得那么幸福,我为什么不懂得欣赏自己所拥有的,而总是在比较和计较中忘记了自己独有的本性。
只要我可以如此感受生命,我所遇到的一切困扰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我找到了自己,因为我明白了事物运行的规律。
深深地吸一口气,吸得满满的,憋住四秒钟:一二三四。再慢慢地吐出来,将胸部的气吐得光光的,尽量做到呼吸细长缓慢。我要觉察自己,面对自己,反省自己,净化自己,让自己得到具足的自性与实相的圆满。
从现在开始,我要欣赏自己;从现在开始,我要明白活着的意义;从现在开始,我要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的本义。
把双手伸出来,搓自己的手,把它们搓得热热的,捂在自己的眼睛上。通过中指压住上眼眶,从里面往外面拉。当你压下去的时候,眼睛会有酸麻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你的疲劳暂时得到了释放。重复五六次。
然后,用中指重重地压住下眼眶,缓缓地往外拉。也是重复五六次。
接下来把双手放在头顶,大拇指在眼睛在耳朵中间的地方按压,顺着按,逆着按,交错进行,按二十下。
现在请放松,用双手敲击自己的头。此时,眼睛还是闭着,感觉双手敲击头顶的整个过程。随后,用手捏捏耳朵、搓搓颈部。
大家请站起来,双腿蹲成马步,双手交叉,尽量向上拉伸,同时感觉自己正在被不断拉长的过程。
现在就请快速走动起来,用右手拍自己的左肩,再用左手拍自己的右肩。轮流进行,一共做二十次。一、二、三、四……现在用相同的手法,双手轮流拍自己的腰部,也是做二十次。
好,这个体验就到这里。大家每天中午结束工作以后如果感觉很累,就可以用以上这套方法来缓释压力。差不多用二十分钟的时间,你的精神就能很快地恢复过来。
实际上,这就是中国的禅修。禅修不仅是端坐在那里修行,行住坐卧,时时都要禅修。它是通过对自己的观照,展现出生命美好、圆满的一面。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内才会感觉到这种观照的美好,但是慢慢地,通过不断地修行,你能够感到生命实相圆满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如果到最后,你能够时刻都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时刻都能够观照到自己的念头与行为,那你的道行就很高了。
二、修行在人间——你要认识你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容易迷失自己。每天被驱役着工作、生活,眼中只有业绩,只有公司要不断上升的愿望,却经常忘记原本做这些都是为了什么。我们很难停下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而缺少了这样的反诘的人,经常都会因为不满足而感到不幸福。
正如某人想到森林里去摘一朵花供养在花瓶里。他走进森林以后发现,森林好美啊,开满了千姿百态的花,成千上万,看都看不过来。这时,他开始发愁了,到底要摘哪一朵去供佛呢?他看看这朵也好,那朵也好,根本没有办法取舍。他越摘越多,可是无论他怎么发了疯一样地摘花,森林里的花永远都比手上的花要多,没有摘下来的那一朵永远都要比已经采摘的更加美。他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了。于是双腿一软,跪了下来。此时,有一个老人走到了他的面前。他把自己的痛苦告诉了那个老人。结果老人就说:“花朵本来开在天地之间,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你来这里采花本来的目的也只是想找一朵来供养给佛。可是现在,你的贪欲起来了,摘下了那么多的花,即使花是美的,你也就此迷失了自己。一个连自己也不认识的人,礼佛又有什么用呢?”
生活中,也正是因为我们总是这样不断向外计较、追求,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身体的健康失去了,内心的恐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深化了,自己渐渐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来面目。在这种异化的过程中,人性也就迷失了。
这是现代很重要的一个课题。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得到的越多,反而越来越觉得恐惧和不满足。外在的追求毁坏了我们清净的根性。
现在,在西方世界,发行最多的译作是《圣经》,第二就是《老子》。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老子在不到五千字的著作反复申述的话题吧。他推崇水,推崇人生中婴儿的阶段。他认为婴儿像水一样,最为柔软,最为清净。正是因为他的柔软与清净,因此百兽不咬,百毒不侵。他一再劝人不要有功高我慢之心,要学会谦退自保。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种能够功遂身退的人,一定是时时明白自己本有之目标的人。因此他既积极地作为,又不贪心、不居功,所以能够在恰当的时候保全自己。
而那些迷失了自己的人,常常会做一些疯狂的事情,到最后连自己的性命而保全不住。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让你时刻认识你自己。我们的事业和家庭需要找到平衡,健康与工作也需要找到平衡。
在这个物质充盈的世界中,…
《佛在人间禅贵体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