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有路,“放下”是勤
賢宗法師開示杜柯整理
一、智慧不生,愚癡成性
大家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曆史文化,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已經是非常的發達圓滿。那麼,儒釋道的“釋”也就是佛教文化,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叁足鼎立的局面中占據重要的一席,爲什麼它能跨越數千年曆史長河而屹立不倒?這是因爲佛教的思想和文化是人間的終極智慧。
剛才大家聽了一首歌,不知道對你們有沒有驚醒作用?我們爲什麼參不透呢,生跟死,迷跟悟,愛跟恨,你跟我,還有,人和自然,身體跟心靈。我們有太多東西羁絆自己,沒法突破自己,所以長時間地被名利、金錢、友情和世間的一切東西所困擾。當我們被困住的時候就會在迷茫的人生裏面走不出來,我們痛苦、焦慮、不安、彷徨,其實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們自己,因爲我們缺少智慧。
人應該說是最有智慧的動物,爲什麼反而說缺少智慧呢?我們總以爲動物是愚蠢的,低級的,最狡猾的狐狸也耍不過獵人,最聰明的猴子也不是人的對手,可事實上,在某些地方我們人比動物並高明不了多少。我們身上有很濃的“動物”習性,比如,看到好看的眼睛離不了,聽到好聽的耳朵放不下,遇到好玩的就深深被它所吸引,這是什麼,這就是動物的習性。
你知道人身是怎麼造成的,那是我們佛教講的業力,是業力造成了我們身體,又是業力造成了我們的身體生到這個相應的地球上。如果我們能去除貪嗔癡,消除我慢我見,這樣你的身體就輕安了,雖然你的身體被業力所吸引,但是你的心可以以超越一切物質之上的一種心境去享受人生,不然你就被它吸附。所以我們要想得到智慧,就要從生死的角度,從善惡的高度,從俯視人間的角度來觀照自己,只有從這樣的高度你才能徹悟人生的本質。這種角度也不是我們平常所講的“人本”的角度,因爲人本的角度都是名聞利養,都是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這樣一個本能的東西。要破除這些本能的東西當然很不容易,但惟其不容易才更珍貴,惟其值得我們去做才更要知難而行。有人說佛教曲高和寡跟我們生活不相及,不錯,走入佛門和出家是兩個概念,有的在廟裏住了十多年,到現在爲止還沒有入門,有的人可能聽到某一句話就會豁然而悟,這是爲什麼?是因爲他無始以來的善根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現了、成就了。所以我們要從生活中一點點修起,一件件事做起,這樣我們的善根會在阿賴耶識種子裏生根發芽,等到有一天終會長成參天的菩提大樹。
佛教的本質是什麼,說到底是一種教育,是一種覺醒的方式方法。我們知道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他本是個太子,是要繼承王位當上國王的人,這已經夠榮耀夠尊貴,夠風光夠舒服的吧?一般人想當上國王,行嗎?你說我現在要想成爲習近平、成爲美國總統,你想都不敢想,那個概率絕對比千萬彩票中獎的概率低。可就這樣一個概率的人,一個未來的國王,他怎麼做呢,他出家了。他舍棄了國家,舍棄了金錢,舍棄了嬌妻,舍棄了作爲國王擁有的一切權利,舍棄我們凡世人都念念以求想達到的那種無上高度,我們想過沒有,他追求的是什麼?這個人是不是太傻了腦子有毛病?他所追求的又是一種什麼高度?這種高度可以用一個詞來诠釋:解脫。也可以說是智慧,就是我們佛教說的般若。般若不是一般的智慧,是大智慧,是出世間的大智慧。他這種高度這種境界我們爲什麼很難理解和接受,因爲我們還在五欲六塵中忘我地追逐,在貪嗔癡慢中沒有超脫出來,所以對于一般的人來說你要進入佛門好好的修行,那個門檻真是太高了,不是隨便可以進的。
二、以空觀照,自在常行
我們如果不能從這個狀態裏面解脫出來,將永遠在叁界輪回被它困擾,這種高度靠什麼來達成?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家庭,我們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這樣不斷地去提煉,提升你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境界越高,物質方面的欲望越低。所以在佛陀的世界裏面,就要不斷地通過我們人生的閱曆去升華我們的思想境界,用佛陀說的話來引導我們的人生。就像今天大家來到這裏,你是帶著腦子來,耳朵來,還是心來?有人會說我都帶了啊,——那會不會打架?會的。來自耳朵聽到、來自腦子思考和來自心的感悟是不一樣的。我說你要帶著你的心來,你要用你的心去去感應,去感受,去感化,而不僅僅是用腦子來思索,僅僅用腦子來思索,你覺得這個話是對的,但心裏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很多道理你都聽過無數遍,但你能做到嗎?所以只有你的心在這種狀態裏面得到洗滌,得到認同,得到同化,並將其轉化爲來自心靈深處的行動力量,對你的人生有一點改變,那麼你這節課就沒白來。
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時刻地觀照和修行,禅修裏面有一句話叫常行觀照。什麼叫觀照?就是照鏡子。一句話、一個思想就像鏡子一樣照著你,照著你的心,照著你的行爲,照著你的一切一切。照妖鏡是什麼,把你的那種很恐怖的狀態照出來,實際上這就是人的煩惱,就是人的貪嗔癡叁毒。智者說人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物,上半身是天使,下半身是魔鬼,也就是說上半身是精神,下半身是本能。天使因爲輕,所以上升,魔鬼因爲重,所以下沈。你看天堂都高高在上,地獄呢,在最下面。那麼你怎麼才能上升呢,你要把身體上“重”的東西不斷去掉,把純粹精神的東西呈現出來,最後你就輕盈了,如果你有那麼多的煩惱,憎恨,貪婪,人我是非,你怎麼能上升?你的這些習氣就是動物的、畜生的習氣,嚴重了就成了魔鬼,輕一點是畜生,再少一點就是人了,所以人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品,身上正能量和負能量並存,天使和魔鬼的基因都有,就看你怎麼開發了,如果你整天都是貪婪自私,煩惱嗔恨,你就向下走,往叁惡道去,如果你能抛棄物欲私念,一味追求精神心靈上的東西,那你就變得非常輕盈,光芒,會越來越亮,越來越喜樂,你就往天人的道走,這個絕對是真實不虛的。
我們要想去提升,所以我們才會去修行,修行清淨,修行輕安,修行喜樂,修行沒有煩惱。不斷地去修行之後你就發現人越來越輕了,人就飄起來了,當飄起來後你整個人生的磁場就屬于天人的磁場。當你成爲天人磁場的時候,你不用做其他什麼死後肯定能升到天界,或者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先不要說我死了後會到哪裏去,此時此刻你能在工作當中轉換一種思想和心念,能在生活中轉變一種認識,你就發現你每天生活在天堂裏。天堂的境界來自哪裏?就來自我們的一念轉變,所以一切唯心造,天堂和地獄都是我們自己的心造成的。
那麼,爲什麼我們不能轉變、不能解脫呢?是因爲我們無法超越自己。我們每天會碰到很多不如意很多煩惱,但是走不出來。其實你想想,今天碰到什麼只是今天的某個事情不順心讓你不舒服而已。一個員工今天某個業務沒爭取到,一個老板今天某個合同沒定下來,出門給人吵了一架,或者挨了一頓揍,等等等等,實際上從整個人生的角度,從整個宇宙的視覺,這都是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事情,爲什麼我們會如此難受陷入其中走不出來?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從生死的角度去體量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你會發現,這值得嗎?也許,你這一生可能做不到尊貴榮耀,也可能做不到成功,但只要你把心安下來,就會把生命的精彩發揮到極致,而不會爲那些負面的事耗損你生命的能量,當能發揮到極致的時候那這就是對你一生最好的展現。
你看古代很多帝王他都想長生不老,拼命煉丹、服丹,吃各種長生藥,結果呢,死的比誰都快,壽命往往不如普通老百姓。我上次去西安,在飛機上看到平原上很多帝王的墳墓,西安十叁都,多少朝代的帝王在這裏展現他的雄風,現在呢,什麼都沒有了。你說我們沈迷什麼?我們要權力,權力越多越好,要金錢,越多越好,最後哪些東西會讓你得到永恒?哪些東西永遠跟隨著你?實際上什麼都不會。所以佛法講過你在這一生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熏習成的那個種子會跟隨你下一次生命,那種子是什麼,就是你的習性,就是你的所作所爲,就是你的此刻你內心展現的那種狀態。
我們自己總是杞人憂天。多去看看曆史,看看火葬場,看看墳墓,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歸宿。你想一個人成爲帝王,他的名沒有嗎,錢沒有嗎,我們希望得到的一切他都有,現在他都成什麼人了?都沒有掉了。
很多人說2012年要來了,有人給我打電話說,師父啊,要不要給你送兩箱壓縮餅幹,到時候做個應急?我說沒有必要,大家都死了我也死了沒關系。真的,不要去恐懼。什麼孩子讀書讀不好,先生下崗了,今天被老板批評了,公司有很多問題,等等等等,都不要去恐懼。因爲恐懼只會給你增加更多的麻煩,因爲事情已經發生在你面前,你恐懼沒有用。真正有高度的人他永遠會去接受目前的現狀,只有這種人才能做到自在和灑脫。因爲他不是從一席生命去看待生死,而是從無量的生死去看待一席生命,佛教是從生死的纏著去看待今天,那是什麼,那就是一種“空”的境界。我們不要認爲“空”的思想是一種消極的無爲狀態,其實不是,它是更高更曠達更宏觀的視覺,是更徹底的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一個方法。我們很多人一聽說“空”就害怕了,有人到廟上去住幾天,他妻子就惶恐不可終日,以爲他要出家,有人回家念幾遍經,家人就害怕了,以爲他現在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實際上真正能遁入空的境界的人那是需要大能量和大使命的人才做得出來,一般人絕對達不到。因爲人是因欲望而生的,一般人怎麼會抛棄自己滋滋享受的欲望呢?“空”不是什麼都不幹了,而是什麼都看透了,不著相,你知道嗎,真正空掉的人他做什麼都特別好,他爲人父會把父親的角色扮演得盡職盡責,他做企業可以把企業做得無限大,他就是掃地也會把地面掃得一片清潔。想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他首先要有這種“空”…
《靈山有路,“放下”是勤》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