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灵山有路,“放下”是勤

  灵山有路,“放下”是勤

  贤宗法师开示杜柯整理

  一、智慧不生,愚痴成性

  大家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已经是非常的发达圆满。那么,儒释道的“释”也就是佛教文化,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为什么它能跨越数千年历史长河而屹立不倒?这是因为佛教的思想和文化是人间的终极智慧。

  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惊醒作用?我们为什么参不透呢,生跟死,迷跟悟,爱跟恨,你跟我,还有,人和自然,身体跟心灵。我们有太多东西羁绊自己,没法突破自己,所以长时间地被名利、金钱、友情和世间的一切东西所困扰。当我们被困住的时候就会在迷茫的人生里面走不出来,我们痛苦、焦虑、不安、彷徨,其实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少智慧。

  人应该说是最有智慧的动物,为什么反而说缺少智慧呢?我们总以为动物是愚蠢的,低级的,最狡猾的狐狸也耍不过猎人,最聪明的猴子也不是人的对手,可事实上,在某些地方我们人比动物并高明不了多少。我们身上有很浓的“动物”习性,比如,看到好看的眼睛离不了,听到好听的耳朵放不下,遇到好玩的就深深被它所吸引,这是什么,这就是动物的习性。

  你知道人身是怎么造成的,那是我们佛教讲的业力,是业力造成了我们身体,又是业力造成了我们的身体生到这个相应的地球上。如果我们能去除贪嗔痴,消除我慢我见,这样你的身体就轻安了,虽然你的身体被业力所吸引,但是你的心可以以超越一切物质之上的一种心境去享受人生,不然你就被它吸附。所以我们要想得到智慧,就要从生死的角度,从善恶的高度,从俯视人间的角度来观照自己,只有从这样的高度你才能彻悟人生的本质。这种角度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人本”的角度,因为人本的角度都是名闻利养,都是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这样一个本能的东西。要破除这些本能的东西当然很不容易,但惟其不容易才更珍贵,惟其值得我们去做才更要知难而行。有人说佛教曲高和寡跟我们生活不相及,不错,走入佛门和出家是两个概念,有的在庙里住了十多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入门,有的人可能听到某一句话就会豁然而悟,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无始以来的善根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了、成就了。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一点点修起,一件件事做起,这样我们的善根会在阿赖耶识种子里生根发芽,等到有一天终会长成参天的菩提大树。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是一种教育,是一种觉醒的方式方法。我们知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他本是个太子,是要继承王位当上国王的人,这已经够荣耀够尊贵,够风光够舒服的吧?一般人想当上国王,行吗?你说我现在要想成为习近平、成为美国总统,你想都不敢想,那个概率绝对比千万彩票中奖的概率低。可就这样一个概率的人,一个未来的国王,他怎么做呢,他出家了。他舍弃了国家,舍弃了金钱,舍弃了娇妻,舍弃了作为国王拥有的一切权利,舍弃我们凡世人都念念以求想达到的那种无上高度,我们想过没有,他追求的是什么?这个人是不是太傻了脑子有毛病?他所追求的又是一种什么高度?这种高度可以用一个词来诠释:解脱。也可以说是智慧,就是我们佛教说的般若。般若不是一般的智慧,是大智慧,是出世间的大智慧。他这种高度这种境界我们为什么很难理解和接受,因为我们还在五欲六尘中忘我地追逐,在贪嗔痴慢中没有超脱出来,所以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你要进入佛门好好的修行,那个门槛真是太高了,不是随便可以进的。

  二、以空观照,自在常行

  我们如果不能从这个状态里面解脱出来,将永远在三界轮回被它困扰,这种高度靠什么来达成?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庭,我们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这样不断地去提炼,提升你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境界越高,物质方面的欲望越低。所以在佛陀的世界里面,就要不断地通过我们人生的阅历去升华我们的思想境界,用佛陀说的话来引导我们的人生。就像今天大家来到这里,你是带着脑子来,耳朵来,还是心来?有人会说我都带了啊,——那会不会打架?会的。来自耳朵听到、来自脑子思考和来自心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我说你要带着你的心来,你要用你的心去去感应,去感受,去感化,而不仅仅是用脑子来思索,仅仅用脑子来思索,你觉得这个话是对的,但心里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很多道理你都听过无数遍,但你能做到吗?所以只有你的心在这种状态里面得到洗涤,得到认同,得到同化,并将其转化为来自心灵深处的行动力量,对你的人生有一点改变,那么你这节课就没白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时刻地观照和修行,禅修里面有一句话叫常行观照。什么叫观照?就是照镜子。一句话、一个思想就像镜子一样照着你,照着你的心,照着你的行为,照着你的一切一切。照妖镜是什么,把你的那种很恐怖的状态照出来,实际上这就是人的烦恼,就是人的贪嗔痴三毒。智者说人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物,上半身是天使,下半身是魔鬼,也就是说上半身是精神,下半身是本能。天使因为轻,所以上升,魔鬼因为重,所以下沉。你看天堂都高高在上,地狱呢,在最下面。那么你怎么才能上升呢,你要把身体上“重”的东西不断去掉,把纯粹精神的东西呈现出来,最后你就轻盈了,如果你有那么多的烦恼,憎恨,贪婪,人我是非,你怎么能上升?你的这些习气就是动物的、畜生的习气,严重了就成了魔鬼,轻一点是畜生,再少一点就是人了,所以人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品,身上正能量和负能量并存,天使和魔鬼的基因都有,就看你怎么开发了,如果你整天都是贪婪自私,烦恼嗔恨,你就向下走,往三恶道去,如果你能抛弃物欲私念,一味追求精神心灵上的东西,那你就变得非常轻盈,光芒,会越来越亮,越来越喜乐,你就往天人的道走,这个绝对是真实不虚的。

  我们要想去提升,所以我们才会去修行,修行清净,修行轻安,修行喜乐,修行没有烦恼。不断地去修行之后你就发现人越来越轻了,人就飘起来了,当飘起来后你整个人生的磁场就属于天人的磁场。当你成为天人磁场的时候,你不用做其他什么死后肯定能升到天界,或者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先不要说我死了后会到哪里去,此时此刻你能在工作当中转换一种思想和心念,能在生活中转变一种认识,你就发现你每天生活在天堂里。天堂的境界来自哪里?就来自我们的一念转变,所以一切唯心造,天堂和地狱都是我们自己的心造成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转变、不能解脱呢?是因为我们无法超越自己。我们每天会碰到很多不如意很多烦恼,但是走不出来。其实你想想,今天碰到什么只是今天的某个事情不顺心让你不舒服而已。一个员工今天某个业务没争取到,一个老板今天某个合同没定下来,出门给人吵了一架,或者挨了一顿揍,等等等等,实际上从整个人生的角度,从整个宇宙的视觉,这都是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会如此难受陷入其中走不出来?如果这个时候你能从生死的角度去体量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你会发现,这值得吗?也许,你这一生可能做不到尊贵荣耀,也可能做不到成功,但只要你把心安下来,就会把生命的精彩发挥到极致,而不会为那些负面的事耗损你生命的能量,当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那这就是对你一生最好的展现。

  你看古代很多帝王他都想长生不老,拼命炼丹、服丹,吃各种长生药,结果呢,死的比谁都快,寿命往往不如普通老百姓。我上次去西安,在飞机上看到平原上很多帝王的坟墓,西安十三都,多少朝代的帝王在这里展现他的雄风,现在呢,什么都没有了。你说我们沉迷什么?我们要权力,权力越多越好,要金钱,越多越好,最后哪些东西会让你得到永恒?哪些东西永远跟随着你?实际上什么都不会。所以佛法讲过你在这一生当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熏习成的那个种子会跟随你下一次生命,那种子是什么,就是你的习性,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就是你的此刻你内心展现的那种状态。

  我们自己总是杞人忧天。多去看看历史,看看火葬场,看看坟墓,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归宿。你想一个人成为帝王,他的名没有吗,钱没有吗,我们希望得到的一切他都有,现在他都成什么人了?都没有掉了。

  很多人说2012年要来了,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师父啊,要不要给你送两箱压缩饼干,到时候做个应急?我说没有必要,大家都死了我也死了没关系。真的,不要去恐惧。什么孩子读书读不好,先生下岗了,今天被老板批评了,公司有很多问题,等等等等,都不要去恐惧。因为恐惧只会给你增加更多的麻烦,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在你面前,你恐惧没有用。真正有高度的人他永远会去接受目前的现状,只有这种人才能做到自在和洒脱。因为他不是从一席生命去看待生死,而是从无量的生死去看待一席生命,佛教是从生死的缠著去看待今天,那是什么,那就是一种“空”的境界。我们不要认为“空”的思想是一种消极的无为状态,其实不是,它是更高更旷达更宏观的视觉,是更彻底的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一个方法。我们很多人一听说“空”就害怕了,有人到庙上去住几天,他妻子就惶恐不可终日,以为他要出家,有人回家念几遍经,家人就害怕了,以为他现在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实际上真正能遁入空的境界的人那是需要大能量和大使命的人才做得出来,一般人绝对达不到。因为人是因欲望而生的,一般人怎么会抛弃自己滋滋享受的欲望呢?“空”不是什么都不干了,而是什么都看透了,不着相,你知道吗,真正空掉的人他做什么都特别好,他为人父会把父亲的角色扮演得尽职尽责,他做企业可以把企业做得无限大,他就是扫地也会把地面扫得一片清洁。想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他首先要有这种“空”…

《灵山有路,“放下”是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