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水流花開,無我自成

  水流花開,無我自成

  賢宗法師爲禅修學員開示

  淨文整理

  無信不立,企業之魂

  我們繼續來講佛上商之道,企業要發展好,要從四個方向去努力:第一要像學校一樣具有文化和創造力;第二要像家庭一樣富有關懷和凝聚力;第叁要像軍隊一樣具有拼搏和執行力;第四要像宗教一樣具有信仰和生命力。大家知道,佛教已經存在了兩千五百多年曆史,在悠悠曆史長河裏一直屹立不倒,利益了無數衆生。那麼這樣一個發源于古印度的宗教,是靠什麼沿襲了那麼久而不衰退呢?是信仰。

  企業也可以像宗教一樣建立信仰。你們不要覺得在你們面前的只是一個和尚,我也是一個世界最長久的連鎖企業的員工之一,你完全可以把佛教看作是一個全球最大最長久的連鎖企業,全世界的寺院供奉的佛,無論是中國、日本、韓國還是泰國,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和尚都剔著光頭,穿著一樣的僧袍。這跟我們通常所說的思想統一、著裝統一和儀表統一的企業文化難道不是一樣的嗎?曆史上曾出現過多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可爲什麼佛教依然能屹立不倒?寺院被焚燒、佛像被搗毀、僧人被殺害,一片淒涼荒蕪的景象,但是一陣春風吹來,一陣喜雨灑過,又開始生機蓬勃地發展起來,這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這種東西一旦深入人心,它不會因爲暴力是侵襲而消失,只要人活著,信仰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

  我們中華民族的崛起也可以說是以信仰爲中心的,信仰是文化的核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有了信仰,我們的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大家庭中屹立不倒,有了信仰,我們的文化之樹才能生根發芽,開出燦爛的鮮花。人家都說中國人聰明,但是聰明沒有用在聰明處,沒有表現出一個聰明人所應有的素質,其實這是因爲信仰的缺失。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信仰,他的思想就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他的人生就找不到一個確切的方向。這跟我們傳統文化裏講的“陰陽交替,物極必反”的道理是一樣的,事情總是從一個極端發展到另一個極端,很少按常規出牌,中庸之道說了幾千年,實際上卻沒有領悟到中庸的含義。沒有信仰的人就像斷線的風筝,隨處飄泊,不循規蹈矩,看上去是無比挺聰明的,但是一只沒有方向的風筝,又能飄到什麼樣的遠方?如果有一天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個人都有信仰,那是不得了的,所有人都往正信的方向去走,將會創造出怎樣的輝煌,那是無法估量的。

  中華文化的衰落也就是最近一兩百年的事情,在兩百年之前的大部分時間裏,我們都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無論文化、經濟,沒有哪個國家能趕得上我們。有學者估算過,宋朝時候中國的GDP甚至是世界第二發達國家的兩百倍,想想這個數據有多可怕,這種差距不是今天中美之間的差距可比的。所以我們大家不要覺得自己不行,對自己要有一個信念,這個信念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中華文化的根,其實就是禅宗文化,這個不是瞎說,禅宗結合了儒釋道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發展,彙集了各家的精華,形成一種中國本土特色的文化,這種文化能支撐我們立足于時代的激流之中,並輻射到全世界。別的不說,有人統計過,現在美國每十個成功人士就有四個有禅修的習慣,他們每天通過靜坐來修身養性。

  每個人每天都會碰到很多問題,怎麼樣把這些問題解決,你們做實業的,包括我管理寺院,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和放下問題的力量來自于哪裏?我覺得就來自于我們內心的強大。我們都知道企業屹立不倒靠産品,産品靠人才,人才靠企業文化去吸引,企業文化是誰建立起來的呢?是老板。老板靠什麼來建立企業文化?靠的是信仰、心懷和他的人生境界,他怎樣來培養自己的信仰、心懷和人生境界?靠福報。福報來源于哪裏?來源于我們祖上積善積德和我們自身的努力。福報這種東西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在相同環境下長大的一群人,最後往往有不一樣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他們的福報各不相同,即便是雙胞胎,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一個人的境界來源于他的思考,思考自己,自己的人際關系、自己與世界的關系,我們在這些思考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我們要經常問問自己:我是誰?我來自哪裏?我要去哪裏?問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不斷地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在這個社會中處于什麼位置,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哪裏?要往哪方面去努力?能夠對所有事情都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這樣才能盡量避免走錯路。我有時在想,我來到這個世間,在有限的生命裏,能爲這個世間做多少事情?我能爲這個社會創造多少有價值的東西?你們仔細想想,一個老板靠什麼吸引住人才?爲什麼一個人才跟別的老板能大放光芒,來到你這裏卻幹不下去?就像韓信,他最早跟項羽得不到重用,後來轉投了劉邦,並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又比如魏征,在李淵做皇帝的時候太子本來是想把他殺掉的,後來李世民重用了他,于是才出現後來的貞觀之治。

  我們要從曆史中吸取教訓,爲什麼有的人不喜歡跟你在一起,爲什麼跟你在一起做不好事情,這跟你的性格有關,你能不能給別人創造一個平臺去發揮他的才能?能不能容忍別人對你的頂撞?就像魏征這樣一種性格的人,他不會因爲李世民的皇帝就對他千依百順,他作爲一個宰相就要做出宰相的樣子,有問題就要提出來,也正是因爲唐太宗有這樣的肚量,才能容忍魏征的直言不諱。有的人可能會說,這都是老掉牙的話題了還用說嗎?但事實上就是這種符合天道的老掉牙的思想,讓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何爲天道?就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違背宇宙萬物變化的大道。

  佛教跟邪教不同,邪教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擇手段地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一個人當他的欲望膨脹到一定的時候,他就是惡魔。佛教裏面講,爲己即是魔,爲人即爲佛。有一些邪教就是搞個人崇拜,把教主捧得高高在上,所有事情都爲了滿足他的利益,那就是邪魔外道,是人類所無法容忍的。一個人無論他功勳有多高,成就有多大,當他沈浸在個人崇拜的光環下的時候,他就很容易犯錯,因爲他的頭腦已經被那道光環弄得昏昏欲睡,他的眼睛已經被蒙蔽。

  大家有空要多去讀經典,把古人的智慧深深烙入我們的腦海中,時刻關照自己。古代那些傑出的帝王都能放下自己去接納別人,我們爲何把架子擡得高高的呢?我們應該把心安下來,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我覺得把手中的工作做好就是一種修行,不管是當領導還是普通員工。當你走上一條修行的道路,你的幸福從今天開始就會不斷增加。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不停地去修福報,決定我們方向是我們的心,能改變我們內心的是我們的潛意識。見好就收是人的通病,這種病就是由我們的潛意識造成的,從表面上看,決定我們命運的是性格,但是性格是由潛意識決定的,只有當我們的心靜下來時,才能看清自己的潛意識。就好比水慢慢靜下來以後,你就會看到水底下的沈澱物。要讓心能夠靜下來,就要打破我們的心所執著的東西,透過表相,直截進入潛意識。潛意識又叫做第七識,它有四個現象:我見、我愛、我癡和我慢。

  我們要能夠看到我們思想最深處的那個引領者,是它引領著我們的身體往某一方向去前進,所以我們要認識它,改變它,不要被它引領著往不好的方向走,每一種現象前面都有一個“我”字,就是說所有問題都來源于我們自己,以自我爲中心,凡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名望、地位等等,這個“我”就是阻礙我們把企業做大的原因,很多企業發展遇到瓶頸,那個瓶頸其實就是我們自己。你願不願意把那麼多年積累的經驗跟別人分享?你願不願意把你的親戚從公司管理的職位上卸下來,讓新人上任?你願不願意把企業交給子女,放心地讓他去接管?所有這些東西你都不想放下,又怎麼能夠得到自在呢?有的人到死都不願意放下自己的權力,坐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享受衆人追捧的快樂,總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幹預年輕人的事務。古代的帝王都是這樣,手中緊握大權,到死都放不下,直到鄧小平手上才破了這個例,鄧小平還在世的時候就把權力交給了江澤民,這是一個很有曆史意義的創舉。

  我慢就是高高在上,以自我爲中心,認爲別人都不如自己。有的人會說,雖然我長得不好看,但是我有才能,有的人會說雖然我沒有才能,但是我長得漂亮,總是從各個角度去擡高自己,貶低別人,總是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不如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被自己的內心造出來的假象所迷惑,這個就是我癡,所以真正的修行是看清自己,知道自己該往哪裏走,了解自己的缺點,長處、目標、位置。一個人如果能時刻抛棄自己,看清自己的位置,你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角色,並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修行到最後,其實是自我超越。外在的東西永遠可以被打敗,內在的東西卻堅不可摧,那是你與生俱來的東西,只要明心見性,你就能獲得這種力量。

  去粗求精,心明氣清

  信仰,首先是信,信什麼?信因果,信天道,信正念。我們的頭腦中要有一種敬畏精神,不要認爲你天不怕地不怕,你不要這麼自負,你看看日本的海嘯,那些房子連大地震都震不倒,但是海水卷來的時候,一棟棟就像紙屋一樣倒掉了。人在浩瀚宇宙中算得了什麼?太空中的星球會相互碰撞,像河流中的石頭一樣,地球也是經過幾億年星球之間的碰撞,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河流的下遊的鵝卵石大多是圓的,而上遊的石頭大多是方的,就是因爲上遊的石頭長期被河水沖刷,沖到了下遊,在這個過程中棱角被磨光了。

  所以我們把那些身經曆練、處世老到的人叫做圓滑,圓滿也是來自于圓滑,圓滿的概念叫至上。我們爲人處事就是在不停地跟別人摩擦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棱角不斷被磨平。我們常說爲人處事…

《水流花開,無我自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