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還來得及
摘自《一切都還來得及》
作者:夏壩仁波切
中國人,你爲什麼那麼氣大
現在,我們中國人什麼都不缺,不缺吃、不缺穿,但氣太多太多了,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這就麻煩了。
曾有一位大學老師對我說:在他們的大學裏面,每個學期都會有人自殺。請我從佛法的角度談一下如何防止當下年輕人、大學生自殺的問題。
我說,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原因。
現在,我們中國人什麼都不缺,不缺吃、不缺穿,但氣太多太多了,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什麼事兒都幹得出來。這就麻煩了。
爲什麼現在的中國人氣特別多呢?有多種原因,首先是經濟發展速度太快太快了。我們的整體發展,好比是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流,底下的翻到上面來,上面的翻到底下去,今天是億萬富翁,明天什麼都沒有了,這種情況特別多。
整體社會的這種較大落差,助長了人的野心和欲望,認爲我可以成爲什麼什麼,我一定能做到什麼什麼。但是人的欲望,不是總能夠滿足的,一旦遇到挫折,悲觀失望的時候,很可能就用最簡單的方式來了結問題,包括自殺。
我認爲,通過自殺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最吃虧的一種解決方式,是最不可取的。
如果能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和智慧去解決問題的話,人的心就能夠定下來,就會按照正常的規律去達到人生的目的。
現代人被氣死的太多了
現在意外死亡的人當中,氣死的人特別特別多。就是今天因爲這個氣,明天因爲那個氣,氣國家、氣社會、氣親戚朋友、氣父母、氣孩子……
2013 年,有一次我從成都乘飛機到沈陽,有一位領導跟我坐在一起。他坐下沒多久就開始罵假食品,罵這個社會的黑暗,罵我們國家的法律不健全,罵了很長時間,然後問我:“是不是這樣啊?”
我笑著說:“我不敢給你回答。”他說:“沒事,我不生氣,你無論講什麼,我都不生氣。”“你真的不生氣嗎
”他說:“不生氣。”我說:“那好吧,我給你回答。你知道爲什麼你會有這種想法嗎?”他說:“社會就是這麼黑暗嘛!那我能不生氣嗎?”我說:“不是這樣的。”“那是什麼呢?”“你呀,吃飽了撐的。”他很生氣:“您怎麼能這麼說!”
我說:“你別生氣呀,我慢慢地給你解釋清楚。首先我問你一個問題,餓肚子的人挑食不?”他說:“不挑食。”“對,餓肚子的人不挑食,只有吃飽了的時候才挑食,對不對呀?”他說:“是。”
我說:“說明你就是吃飽了。
印度人鬧假食品嗎?不!印度不是沒有假食品,據我所知,印度的牛奶裏邊,叁分之二是假的,摻水,然後加一些粉之類的。但是他們不鬧。爲什麼?供不應求,沒法鬧啊,鬧了你就沒牛奶喝了,你說怎麼辦?
我們過去鬧假食品嗎?不鬧。難道那個時候沒有假食品嗎?不,多得很!二十年前,我去過四川邛崃的一家食品加工廠,看了他們加工食品的過程,叁天之內我不想吃東西,因爲二十年前那個生産條件別提有多差了,生産出來的東西假得離譜!但是,叁天之後我還是吃了。爲什麼?餓了、沒辦法,你說怎麼辦?對吧!所以說,人吃飽了的時候才會鬧假食品,餓的時候一般不鬧,這是其一。
其二,假食品的確需要監督,要建立監督的機製。你在家裏發火,就算氣炸了,也不會有人管的。那怎麼辦呢?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部門,提一些可行的建議,慢慢地就能解決。
我們國家是十叁億多人口的一個大國,即便兩口子要達成一致,還得需要一定的時間,更何況在中國這個十叁億多人口的大國裏解決整個食品的安全問題呢?這得花一些時間。但是,終究一定能夠解決的。”
我還說:“你知道現在意外死亡的人當中,最多的是什麼嗎?嚇死的!其次是氣死的,再次是毒死的。嚇死的我就不用多說了,到醫院檢查,一看到身體裏有黑影就嚇死了,很多人不該死就死了。氣死的人就是今天因爲這個氣,明天因爲那個氣,氣國家、氣社會、氣親戚朋友、氣父母、氣孩子,氣死的人特別特別多。”
最後,我就跟他說:“領導啊,你還沒毒死,先氣死了,這個賬是非常不劃算的。”
他哈哈大笑:“有道理。”
我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氣大,並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學會冷靜地、柔和地去解決問題。我們現在有很多很多的想得通、想不通的問題。但是,要是人世間沒有苦的話就不叫人世間,那是神仙待的地方,也就是天堂了。
因爲活得有點苦、有點難,所以我們更要學會用智慧,而不是用簡單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不知不覺,活在苦中
想脫離苦,應當先認識苦。就像你要報殺父之仇,首先要知道是誰殺了自己的父親,誰是仇人。要不然的話,你怎麼去報仇呢?
在世間,每個人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亡苦、愛離別苦、怨憎會苦、求而不得苦等,沒有一個人不在痛苦中煎熬著,有誰敢說我這一輩子都是快樂的,沒有痛苦呢?
現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正活在苦中。這就好比一個人得了不治之症,但因爲身體上沒有明顯的疼痛和難受,所以你跟他說,你的身體不好,你去看看,他不願意。他說我這身體好著呢,我幹嗎去檢查啊。就是這個道理。
而當他知道自己已經得了絕症的時候,那可能一分鍾也不敢耽誤了,恨不得盡快治愈這個疾病,趕緊去醫院住院。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必須要知道,我們的處境很不妙,我們正活在苦海當中。
世間哪些苦我們知道,哪些苦我們不知道呢?像生的苦、老的苦、病的苦、死亡的苦,以及愛離別的苦、怨憎會的苦、求而不得的苦,都比較容易知道。
但有些苦,比如說壞苦,就不容易知道;行苦,就更不容易知道了。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有這一回事,那就叫作不知苦。既然不知苦,也就不能生起厭離苦的這樣一種心。
總結自己的人生的時候,想想看,我們獲得的很多東西,並不是因爲願意獲得而獲得的;失去的很多東西,也不是因爲願意失去而失去的;遭受的痛苦,也不是因爲自己願意而選擇的;享受的快樂亦複如是。這種完全由不得自己做主的苦就是行苦。
人一生當中有許多“由不得”
人在一生當中有許多“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其中最大的由不得就是疾病和死亡。誰願意有病?可是由不得不病。誰願意死?可是由不得不死!死後會到哪裏去?也由不得自己,都是由善惡業力所推。
行苦是什麼呢?不能自主。今生與來世,今天與明天,每個人的前途,每個人的一生當中的福禍得失等等,沒有任何選擇權,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比如你過去造過殺人、放火的惡業,一直沒有破案,但未來的某一天案子破了,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那時將由不得你,肯定要蹲監獄,或判死刑。
同樣,我們的出生就不能自主,因爲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出生在富人還是窮人的家裏。這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由不得”。
由于出生的“由不得”,今生的命運會由此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比如說,你的出身低微,如果你想闖過這個坎的話,就要比別人多付出五倍、十倍的努力,即便這樣也未必能夠好于出生在稍微好一點家庭裏的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命運的安排。
但實際上,這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自己過去生中所作所爲于今生所報。
生下來之後,還有許多許多的不能自主。如學習當中由于生病或其他原因無法完成學業;找到工作之後又出現各種意外,使已經獲得的工作,又眼睜睜地失掉;或者正當你的事業發展得非常好的時候,有一天由于自然災害或某種原因,事業突然毀于一旦⋯⋯人在一生當中有許多“由不得”。其中最大的“由不得”就是疾病
和死亡。誰願意有病?可是由不得不病。誰願意死?可是由不得不死!死後會到哪裏去?也由不得自己,都是由善惡業力所推。所有這些就叫行苦。
我們常常把苦誤認爲是快樂
我們一直認爲世間的名聞利養、榮華富貴等等享受是快樂的。但這些有漏的快樂,實際上都是痛苦。
人們常常把壞苦當作快樂
壞苦是什麼呢?是不斷變化的苦。而人們常常把壞苦當作快樂。
比如說,你站了兩個多小時,心中認爲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呢?那就是坐下來。可是,如果坐下來真的能給你帶來快樂的話,應該越坐越快樂,因爲你坐的時間越長,快樂不就積累得越多了嗎?但恰恰相反,坐的時間長了,膝蓋慢慢也疼了,背也難受了,這時你會認爲站起來才是最快樂的!
再比如說,對饑餓者而言,吃飯是最快樂的事情。但如果吃飯真的是快樂的話,應該吃得越多越快樂啊!因爲吃得越多積累的快樂也越多啊!可是吃多了以後,就會肚子痛、難受,不但不快樂反而痛苦了。
那麼這種快樂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當一種痛苦積累多了,痛苦的感覺就會變得非常明顯,隨之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受。然而,剛剛從前一種痛苦轉入後一種痛苦的時候,因爲後一種痛苦的感受在短時間內還沒有積累那麼多,還沒真正引發苦的感受,或者說這種苦的感受還不明顯,而前一種痛苦的感受又突然得到了消除,所以呈現出來了一種輕松感,而人們往往把這種輕松感當作快樂。實際上時間長了,痛苦積累得多了,人們就又會感受到痛苦了。
這就是我們世間人常常把苦誤以爲是快樂的情況。
曾經,我們家鄉有一個女青年,與一個男青年有了非常深的感情,她希望跟男友結婚,然而她的父母堅決不同意,于是她就想不通,心裏特別地難受,最後吃了整整一盒安眠藥。這下她父母著急得不得了,趕快送她到醫院去急救。當她一醒來,父母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同意你的婚事,你千萬不要做這樣的傻事”。
戀人間産生如此深的愛,該不該白頭到老呢?當然,按道理是應該的。但過了叁年之後,他們又因感情不和離婚了。
壞苦是從何而生…
《一切都還來得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