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真覺禅師語錄(又名真覺大師語錄 附年譜)
閩中得山居士 林弘衍 編次
刻雪峰語錄緣起。
余于二十年前夢遊一蕭寺見雪峰祖師趺坐其上遂五體投地師見余微笑爲摩頂授記曰敬重師長如敬重父母余心異之客春余集生大居士入閩深悲祖庭凋落力爲整頓爲延古航禅師總其事余時同邵劍津策杖相從見堂中有寶像與叁門殿宇恍如夢中所見因悉師資相遇千古猶通自愧流浪愚蒙乃承師付囑津津法乳恩極難酬每歎滄桑變幻教迹漸湮欲尋師之遺語少有存者僅僅于蠹蝕之余得其一二偶支提上人超塵過草堂出一帙相示大生歡喜焚盥讀之不忍釋手第苦錯簡居多回攜入松庵與青林曹源二道人搜求舊本細爲考訂閱月始就適石雨大師飛錫入西禅甫相對即詢斯錄何以無刻乃余政以是日付剞劂奇哉大師之問不覺相視而笑因念師言之于七百年之前余刻之于七百年之後琉璃殿裏把手同行無處非身無時不言師猶在也若曰必待石卵剝盡柽枝倒拂方爲再來是又同余一齊說夢耳。
崇祯已卯夏日閩中得山居士林弘衍焚香敬書
雪峰禅師語錄序。
古尊宿剩語如雪峰者殊難多得但其間趙州不肯處至今疑賺殺人若不是個裏轉身具一只眼未易望殘蠹而津津也得山林居士以入道因緣紀號于雪峰夢裏雲門先師奇之將謂拾得寒山同時說夢居士亦以夢身奇緣不忍忘卻雪峰法脈辄尋諸簡編獲玄沙稿請序于先師然猶以未行雪峰語爲怅耳偶從雲水拾全袤欣未曾有書付剞劂政山野抵西禅日也適問及雪峰語錄居士躍然曰何緣奇若此因備述前話並夢中景索予弁言竊謂居士夢入雪峰見的是紫衣羅漢胡親到時面目俨然而衣煥金色脫無主僧說破未免觌面疑生則是錄也雖現成古板在乎眼底一新者亦須另著一番話會庶幾與雪峰親相見乎顧所喜當年原夢于先師者今日夢破于山野矣。
戊寅佛成道日傳曹洞正宗 石雨明方 撰
附余集生居士答黃元公居士書。
(裕)曾見禅燈世譜一書不許龍潭嗣天皇要硬差他嗣天王又苦無所謂天王也因于馬祖下添一天王教龍潭兒孫之爲德山雪峰者領了佗家雲門法眼兩宗辭了石頭一路改上馬祖家墳此等妖怪事公然行之而不疑竟亦別無考信不過以五燈會元天皇下小注所引兩僞碑爲據耳冤哉(裕)擬一駁正而未暇及適法兄有辨見示細讀一過慶快平生殆兩宗之靈實式憑之以借手名筆奮此誅魔之蕭斧作彼僧史之董狐語雲功不在禹下正謂斯乎即所據雪峰語錄自謂從先德山石頭以來傳此秘密法門又欽山問德山之天皇也恁麼道龍潭也恁麼道此二老皆青原五世孫豈遂不能遠紀其祖而一則系德山于石頭一則屬龍潭于天皇亦可見自家骨肉自敘其家譜此非區區陌路人之口碑所可遙奪而旁撓明甚矣又古尊宿語錄載鼓山玄要廣集序目少室之華開六葉曹溪之胤布諸方爰出石頭號純金鋪盍以格高調古言險理幽厥後子孫行步闊狹毫厘弗差則有先興聖國師法嗣雪峰乃石頭五葉也又書廣集後雲鼓山晏得法于雪峰存盍石頭第六世雲據此不又一石頭家譜乎佗如明教嵩爲雲門四代孫去石頭十世矣雖世系稍遠然譽之者謂宋之高僧北鬥以南一人而巳著有傳法正宗記力辟付法藏傳之謬就中證據明文一出大經大論仁宗覽至爲道不爲名爲法不爲身嘉歎不巳故一時韓歐諸巨公皆翕然歸之而以此正宗即以此定祖迄今按其圖記嗣石頭者不曰荊州天皇道悟乎嗣天皇者不曰澧州龍潭崇信乎以彼淵博大智方將于五百年前爲達磨辨誣何得于其十世祖不能自認而必煩後代小學替他指迷挽使驢鞍邊覓阿爺下颔可謂多見其不知量矣所尤可怪笑者是古人引作注腳猶存阙疑之義今則偏信僞碑擅改龍藏何其敢于僭誕無等一至此(裕)抱不平偶觸于雄辨不覺拔刀相助爾爾所謂爲道不爲名爲法不爲身亦自我輩今日事無容旁委也(裕)此日在橫山耳目不遠不知法兄近狀何似且有嗣音相聞不殚。
宗風又唱衣缽爲信至于五祖尚有旁正之分者亦以衣缽故也六祖則法道大行衣缽隨止正恐人以旁正作爭端耳近有等怪妄不知此意反多出是非故余居士之書不得不拈雪峰大師之言爲指的且于此中剖晰無剩余刻雪峰錄尤恐後人無所考信爲怪誕所疑惑故特以余居士之言表而出之。
得山居士 林弘衍 敬識。
雪峰真覺禅師語錄卷之上。
閩中得山居士 林弘衍 編次。
師諱義存泉州南安曾氏子家世奉佛師生惡葷茹于襁褓中聞鍾梵之聲或見幡華像設必爲之動容年十二從其父遊莆田玉澗寺見慶玄律師遽拜曰我師也遂留侍焉十七落發谒芙蓉弘照大師照撫而器之後往幽州寶刹寺受戒久曆禅會緣契德山唐鹹通中回閩中雪峰創院徒侶翕然懿宗錫號真覺禅師仍賜紫袈裟師在洞山作飯頭淘米次山問淘沙去米淘米去沙師曰沙米一時去山曰大衆吃個什麼師遂覆卻米盆山曰據于因緣合在德山洞山一日問師作甚麼來師曰斫槽來山曰幾斧斫成師曰一斧斫成山曰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師曰直得無下手處山曰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師休去師蒸飯次洞山問今日蒸多少師雲二石山雲莫不足麼師雲于中有不吃者山雲忽然總吃又作麼生師無對(先雲居代雲總吃即不見有不足者)洞山見師來雲入門來須得有語不得道蚤個了師雲某甲無口山雲無口即且從還我眼來師便休(先雲居雲待某甲有一口即道長慶雲與麼則某甲謹退雲居征雲秪如雪峰與麼道是入門語不是入門語)師辭洞山山曰子甚處去師曰歸嶺中去山曰當時從甚麼路出師曰從飛猿嶺出山曰今回向甚麼路去師曰從飛猿嶺去山曰有一人不從飛猿嶺去子還識麼師曰不識山曰爲甚麼不識師曰佗無面目山曰子既不識爭知無面目師無對(師參投子機緣具如投子錄中)師谒德山問從上宗乘學人還有分也無山打一棒曰道甚麼師曰不會至明日請益山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師有省後與岩頭至澧州鳌山鎮阻雪頭每日只是打睡師一向坐禅一日喚曰師兄師兄且起來頭曰作甚麼師曰今生不著便共文邃個漢行腳到處被佗帶累今日到此又祗管打睡頭喝曰[口+童]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裏土地佗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師自點胸曰我這裏未穩在不敢自謾頭曰我將謂你佗日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播揚大教猶作這個語話師曰我實未穩在頭曰你若實如此據你所見處一一通來是處與你證明不是處與你鏟卻師曰我初到鹽官見上堂舉色空義得個入處頭曰此去叁十年切忌舉著又見洞山過水偈曰切忌從佗覓迢迢與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頭曰若與麼自救也未撤在師又曰後問德山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曰道甚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頭喝曰你不聞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師曰佗後如何即是頭曰佗後若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已胸襟流出將來與我盍天盍地去師于言下大悟便作禮起連聲叫曰師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師與欽山岩頭自湘中入江南至新吳之下欽山濯足澗側見菜葉而喜曰此山必有道人可沿流尋之師恚曰你智眼大濁佗日如何辨人彼不惜福如此住山何爲哉)住後僧問和尚見德山得個甚麼便休去師曰我空手去空手歸。
有兩僧來師以手拓庵門放身出曰是甚麼僧亦曰是甚麼師低頭歸庵僧辭去師問甚麼處去曰湖南師曰我有個同行住岩頭附汝一書去書曰某書上師兄某一自鳌山成道後迄至于今飽不饑同參某書上僧到岩頭問甚麼處來曰雪峰來有書達和尚頭接了乃問僧別有何言句僧遂舉前話頭曰佗道甚麼曰佗無語低頭歸庵頭曰噫我當初悔不向伊道末後句若向伊道天下人不奈雪老何僧至夏末請益前話頭曰何不早問曰未敢容易頭曰雪峰雖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要識末後句只這是。
上堂衆立久師雲諸和尚子打鍾打鼓上來覓什麼有什麼苦屈事還識羞麼且有什麼罪過看著少有特達者我事不得巳向汝道是什麼汝諸人才入門來共汝商量了便與麼承當卻好省心力莫教到老師口裏來還會麼良久又雲叁世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不能載如今嚼涕唾漢爭得會我尋常向你道是什麼近前來覓答話處驢年識得麼事不獲巳向你與麼道巳是平欺你了也向你道未入門巳前早共你商量了也還會麼亦是老婆心也省力處不肯當荷但知踏步向前覓言覓語向你道盡乾坤是個解脫門總不肯入但知在裏許亂走逢人便問那個是我還羞麼只是自受屈所以臨河渴殺人無數飯籮裏受饑人如恒沙莫將等閑上座子若實未得悟入直須悟入始得不可虛度時光莫只傍家相邀掠虛賺說誤人是阿誰分上事亦須著精彩好菩提達磨來道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且作麼生是諸人心不可亂統即便休去自已事若未明何處消得許多妄想時中無汝安身處便見凡見聖有男女僧俗高低勝劣大地面前吵吵地鋪沙相似未曾一念暫返神光流浪生死盡劫不息大須慚愧各自努力。
上堂僧問初心後心不會乞師指示師雲教我指示什麼進雲爭奈不會師雲汝自不會我無罪過進雲再乞指示師雲會麼進雲不會師雲苦哉苦哉爭得與麼難救。
問如何是真俗二谛師雲真俗二谛且從仁者自已事作麼生進雲不會師雲自已尚不會問什麼二谛叁谛。
問如何是諸佛師雲莫觸諱進雲如何是不觸諱師雲解無慚愧。
問學人近入叢林乞師指示師雲甯可碎身如微塵終不瞎個師僧眼師乃雲諸和尚子爲什麼到者裏來是你當人分上事欠少什麼未曾有寸草解盍覆得伊爲什麼卻不會去擬蹈步向前覓只欲得人說論劫去終不敢相帶累是汝自已事爲什麼不會去唯是佗人屋裏事總會得只是傍家吃老師涕唾向意識裏作解忽被人問著目家屋裏事便將相似語來用被明眼漢一時撲卻便去不得黑漫漫地漆桶相似只爲從前行腳不遇奇人所以道苦屈在初從來事不可似你與麼語話作麼和尚子塵劫來事只在如今擬移絲發地便是失命漢若受持一字曆劫野狐精若是靈利者不假老師開者蝦蟆口還會麼。
上堂僧問曹溪一路阖國知聞未審雪峰意旨如何師雲醫生門下多病鬼。
問古今相傳複有何言師雲你自看進雲豈無視聽師雲不可患聾去也。
問君臣道合時如何師雲我不曾收得老胡家具。
問不犯目前機請師道師雲看你亦無自裁分。
問者裏還有著句處也無師雲合取兩片皮。
問不托叁寸不問無言時如何師雲你是罪過漢。
問方外不挂寸絲時如何師雲爭得與麼進雲豈無知識出世師雲拽出去。
問行至萬丈崖邊如何進步師雲踤動…
《018 雪峰真覺禅師語錄(居士 林弘衍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