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諄諄。別傳卻不在經文。默契自心自印。
但會歸一妙谛。即通不二法門。得來隨手總家珍。執著還防錯認。
大地亦非大地。一絲便是一絲。此中機秘少人知。非是是非非是。
若問如何行履。告君不假修持。莫言無事亦無爲。好作夢中佛事。
括盡恒河沙界。那來法藏真經。維摩一默豈無音。何在高談闊論。
試聽窗前竹韻。自然葉上風生。風生葉響兩無因。古渡舟橫不定。
若問心根心蒂。不靈苗不變春秋。尋蛇撥草費窮搜。如覓霜前雪後。
物我原同一色。孤雲欲去還留。叁更明月正當樓。又複半遮半露。
偈語二則
數黑尋白。自鼓風浪。指東畫西。錯尋古路。泥牛海底穩棲身。石虎山中複何懼。
沒名沒姓。無系無拘。數萍海面。一塵空裏。漫訝青山藏曉霧。還看渌水長新蕖。
偶偈四首
一念清淨是佛。一念煩惱衆生。清淨不離煩惱。佛與衆生同名。
緣塵起于對待。無對待處無因。一心自生萬法。萬法本不礙心。
是非便生憎愛。憎愛取舍流輪。識得高下平等。叁千世界一身。
衆生執空作色。二乘執色爲空。執空執色皆非。當知即空即色。
警迷箴
地水火風。流轉叁界。幻化空身。惟此四大。無明識性。紛馳其中。妄執爲我。憎愛交攻。既貪且嗔。既嗔且癡。癡爲其體。貪嗔用之。因起果生。生生滅滅。滅必更生。恒河沙劫。或乃悲悔。誓斷無明。求證佛道。脫離衆生。如走日中。而欲無影。形到影隨。謂影爲梗。乃起狂見。一切皆空。何佛何生。善惡混同。持此一念。萬有俱刪。此念維何。大鐵圍山。未了空性。強排有緣。一空何據。萬有現前。有即是空。空不異有。厭有欣空。怖頭而走。幻身法身。識性佛性。皆無寸土。一大圓鏡。只緣曠劫。迷其本真。強生分別。而有幻因。佛祖慈悲。垂諸方便。己躬下事。直須自薦。
大學士伯鄂爾泰坦然居士。
述課
十載攀緣曆四天。須彌百億圍前。因知舌在還成業。縱使錐無未是禅。入慚愧門覓進步。感。慈悲力度重顛。叁關到底如何踏。風在林梢月在川。
禅課截句
楞嚴說罷又楞伽。法語從無一字差。畢竟何曾留一字。隨緣且吃趙州茶。
雲門臨濟各紛然。棒喝無端更豎拳。截卻葛藤佛法現。秋風八月好涼天。
折葦西來有意無。麻觔柏子忒馍糊。夜來瞥見天邊月。恰似骊龍項下珠。
香嚴卓地漫經年。錐到無時也未然。米熟便篩篩在否。獦獠根性幾曾全。
輥毬活計許誰拈。得一猶非甯有叁。認取個中關捩子。餓時吃飯困時眠。
風幡互動各成真。饒語誰煩更說心。到底此中無覓處。古錐密谛不從尋。
叁世因緣彈指間。去來來去幾曾閑。有時看取階前樹。秋露如珠葉葉圓。
出門拂袖恰沖塵。放下緣何便入真。滿院梧桐花落盡。沿階秋草又生春。
謾說小乘與大乘。斷常生滅本無情。辟支成果塵煙淨。依舊恒河沙裏行。
泥洹功德了無因。法化何曾有二身。普界金光沈黑裏。兜羅掌下正迷人。
是迷是悟是文殊。門外應須一再呼。入得門來門是外。一簾香雨著花無。
西堂風月總無功。捉向西來又向東。拽斷鼻頭脫未得。虛空何處捉虛空。
山原著地玉無瑕。如此能時便出家。出得家來家故在。祇陀林裏看昙花。
岩前獨坐月輪圓。對月只須作月看。指月是心心是月。寒山此語要重參。
摘茶樹底覓形聲。覓到形聲古路橫。紅葉青山秋正好。涅槃般若本同名。
難難易易幾多般。就裏憑他下手看。踏破鐵鞋還穩坐。雪山風月古今寒。
偈語二十一則
迷非迷。覺非覺。識得迷時似脫纏。認煞覺處旋成縛。覺迷迷覺兩無幹。一輪秋月照東閣。
昨日桐花開。今朝桐葉落。花開是何因。葉落成何果。曉來冷露濕秋衣。年年花葉自開落。
菩提本無因。種因隨生果。有果轉生因。顛倒沒歸著。世尊有何言。拈花笑無可。
水底陽光微。火中陰氣顯。陰陽不二物。水火何相反。住取水火無吞吐。金蓮火裏灑甘露。甘露成珠火自燃。到頭即是回頭路。
回頭是何家。眼底具叁界。身色雖本空。還須持淨戒。盧師大利根。且吃肉邊菜。
東西南北行。只此山下路。打破黑漆桶。倏忽晶光露。露處轉成黑。來須蓦直去。
趙州老枯禅。布衫七斤半。過橋度馬驢。銷落無一片。縱然無一片。這半還相見。留得這半相見時。也只是弄泥團漢。
芥子藏須彌。古德遺閑話。須彌不減小。芥子誰添大。夜來溪上行。碧天如圖畫。
萬法無一法。無法亦非法。非法住法位。何處別真假。雲門鐵棒疾如雷。打破虛空須自打。
大地一只眼。問口說叁跳。設複問耳鼻。跳到幾時了。南北是長江。東西是官道。牛羊只戀山。不戀山中草。
朝看山頭雲。夕對溪邊月。雲月本無心。溪山各有別。溪山若不別。千嶺閑雲千潭月。
一串摩尼珠。個個相連貫。孰知連貫中。處處成隔斷。是連是斷是斷連。寶光顆顆輪如閃。
黃檗持钁來。活埋速于火。火化有商量。活埋無閃躲。任是金剛不壞身。尋常一例都埋卻。
結社來東平。薦送沩山鏡。偶爾亦何因。兩當成聚訟。老僧斷獄如商鞅。一時撲卻質證。無質證。還質證。空林月上余清影。
曉起階下行。階前踏塵起。塵起本無根。欲掃掃不巳。放下笤帚且遊行。如來一生塵坌裏。
東方西方人。各自問佛果。佛果是如何。東西各自著。等閑掀倒青猊座。文殊普賢非渠我。
船子一顛僧。持桡胡亂撞。撞著撞不著。總成隔壁帳。折卻桡竿翻卻船。碧波光溢叁千丈。
獅子項下鈴。本是何人系。解須系鈴人。解向何處去。解鈴系鈴認煞鈴。泥牛入海無消息。
月自西方升。日向西方墮。升墮本如環。甚處覓鈎鎖。大家拊掌笑呵呵。常住常住團栾坐。
因縛有解。因著有脫。本無縛著。何須解脫。因解又縛。因脫又著。若非解脫。何來縛著。羽自飛飛。鱗自躍躍。不知不識。無病無藥。
宣尼有至訓。克已複禮爲。先難而後獲。勤而行者誰。夫道若大路。遠迩本同規。一舉足之役。胡乃不知歸。此心生微礙。寸步隨多岐。藉曰力未充。畫地慎登危。深幸提撕切。頗爲賢聖資。誠明不貳物。坐立皆通逵。恩大實難酬。所感匪慈悲。如如契妙理。唯唯識良師。無入不自得。黾勉及今茲。
問答偶錄
或問于坦然居士曰。世尊千言萬語。只要人見性。但這性字。卻是佛與衆生。一切有情無情。以至修羅非人等。普同共具的。隨你上天下地。日生月落。明暗中邊。前際後劫。那一處脫卻。那一時粘住。一切衆生。凡耳所聞。目所見。意念所觸。觀感所現。種種因緣空色。那一件不可見。那一件是可見。且道性字是如何。見時又如何。粘住則執縛。脫卻無歸著。不粘不脫。是粘是脫。又早成合頭活套。須直指一下落。以便學人腳踏實地。蓦直前去。答曰。這性字原是人人同有。物物不無。只因衆生迷墮。障卻本來。隨緣顛倒。認相起滅。如失路人。忘記家鄉。落在荊棘坑坎。去又去不得。回又回不得。惶駭昏愦。自仆自立。總無出頭處。經雲。如嬰兒失母。此語極切。世尊發大慈悲。直指心源。令人步步追尋。反源還本。一旦省悟。正如識路歸家。嬰兒見母。其悲感歡慶。無可譬喻。無可形容。無可思議。無可擬會。妙明圓覺。無生無滅。非無生滅。以無生故。證取無生。無因無果。非無因果。以無果故。證取無果。學者只須發大勇猛。蓦直前去。有時醒然。有時瞆然。有時擾然。有時寂然。一任生滅滅生。生生滅滅。迷覺覺迷。迷迷覺覺。總不須疑擬。不須體會。到得功行圓滿。瓜熟蒂落。那時本來自現。本來卻只如是。眼原是眼。耳原是耳。人原是人。物原是物。衆生原是衆生。佛原是佛。一切有情無情。有相無相。各歸本性。同入般若涅槃。共證圓覺。各認圓覺。各具妙明。共具妙明。無論本來面目四字。如同戲論。即如何是叁字。亦屬贅語。此是如來說法第一實谛。非緣覺聲聞各所取證。亦不可認作拈花微笑。爲教外別傳。學者且只向這裏究去。自然得個消息。卻又不是向這裏討得個消息出也。又問。世尊直指心源。固是第一實谛。但這心字。卻也是捉不來。推不去。粘不著。脫不落。原自灼灼的。的。卻又渺渺茫茫。還是心因物覺。還是物由心見。若道是心因物覺。一物未對時。此中原自醒省。說不得無心。若道物由心見。一念未起時。萬相原自森列。說不得無物。如今說是明心。還是將心去明心。還是將物去明心。若道將心去明心。這未明處是那裏。將去明他的是那裏。若道將物去明心。這物還是由外而入。還是由中而出。況這心字。明與暗俱無可著。如何說得巳明未明。這物字。內與外俱加不上。如何認取由中由外。學人誓要明心。只是將甚個去明心。請再爲指出。答雲。性字是萬物同歸。這心字卻是衆生各具。只因凡夫誤認知覺作心。因知覺遂成系綴。因系綴遂成執著。因執著遂成分別。因分別遂成顛倒。靈根一昧。塵境紛起。宿業現緣。迷失本體。不知這心字。卻本是虛明圓妙。任是十聖出世。並不增一些靈光。任是六道現前。並不減一些妙體。湛然寂然。任行任住。湛然處如日月普光。寂然處如陰陽默運。行處如風轉雲流。住處如水澄波定。學者且向一念未起。一物未對時。極力參尋。任他參尋不出。到底一力參尋。于萬念紛起。萬物雜陳時。極力體驗。任他體驗不出。只是一力體驗。久之又久。一旦豁然。正如一輪寶鏡。具足光明。任你業山欲海。一例照了。毫無滯染。任你梵天淨土。一例看破。些無系戀。這光明並非從內生。亦非從外來。任是天魔外道。總逃不出。任是菩薩大乘。亦逼不入。長寂長照。長顯長隱。這事極須參會。卻用不著參會。極須修持。卻依不定修持。經雲。迷時師度。悟時自度。佛度衆生。衆生度佛。學人若當下領會。便不妨立地成佛。且爲諸佛師。若不肯參會時。亦不妨向黑漆桶中。任坐百劫千劫。但可惜當面錯過。枉自蹉跎。正世尊所謂可憐愍者爾。或悚然…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