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叁▪P3

  ..續本文上一頁

  衆多亦然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佛說我沒有貪著,即是沒有愛憎心。因爲有愛就著住,不愛則憎。沒有貪著自然也沒有障礙。佛常常爲一切衆生平等說法,也好像和一人說一樣。所以你們練習說法,不要說:“他說法時,有那麼多人來聽,我說法卻沒人要聽!”這是有障礙。恒爲一切——一就是一切;一人就是多人,多人就是一人。“平等說法”:多不知多,少不知少;無大無小,無遠無近。好像我在香港說法,也是爲美國說法;在美國說法,也是爲香港說法,所以是無遠無近。這是真實之理,沒有可笑,也沒有不可笑,對很多人也是這麼說,除非斷了氣,我才不說,否則畢生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曉得佛法之後,就要說法。像你們幾個受戒作比丘、比丘尼,必要躬行實踐,做好榜樣。大家一看,哦!做比丘、比丘尼原來這麼好,這麼快樂!餓死也不怕,一天到晚都不發脾氣,常生快樂心,持戒精嚴。于是這個出家,那個出家,而無量無邊的人都來到此出家。但如果你一天到晚睡大覺,吃好穿好,佛教在美國就沒人相信。所以佛教在美國剛開天辟地,你們是先鋒,應該做勇猛無畏之開拓者。在美國,這是第一次接受大乘佛法。若人問你們的師父是誰,你說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要說另外一位師父。別人問你跟誰學佛,你也說是跟波羅提木叉學。你說以波羅提木叉爲師,這樣並沒有打妄語,因釋迦牟尼佛親口曾說過以戒爲師。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去來坐立”:佛在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是在說法,從未放逸。他站也說法,坐也說法,連睡覺也在度化衆生,教化睡夢的衆生。“充足世間,如雨普潤”:爲什麼說法呢?因爲衆生快要幹死了,趁他未死前,給他澆一些法雨使他再活過來。

  貴賤上下 持戒毀戒 威儀具足 及不具足 正見邪見

  “貴賤上下”:指在上者爲貴爲官員,下爲人民百姓。持戒犯戒指出家人,是否有持戒或犯戒?威儀有叁千,“有威可畏,有儀可敬”: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做得非常圓滿,但若不持戒則沒有了四大威儀。“正見邪見”:講不正當的話是邪見。正見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如不合乎禮而去看去聽去做,是邪見。

  利根鈍根 等雨法雨 而無懈倦 一切衆生 聞我法者

  隨力所受 住于諸地 或處人天

  “利根”:聰明之人,聞法即能開悟。“鈍根”:即愚癡者,聽了許多次講經說法後,仍然不知何爲佛法。他不持戒、不忍辱、不精進也無禅定,對于佛法不能領受。而佛一點也不分別;佛只普降法雨,滋潤衆生。佛說法是不惜生命,也從來不疲倦。一切衆生包括飛潛動植、胎卵濕化,隨其本身所接受之好處,處其本位。“或處人天”:或住在人間或天上。

  轉輪聖王 釋梵諸王 是小藥草 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叁明

  “轉輪聖王”有金、銀、銅、鐵四種王。金輪王,王于四天下—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都在他管理之下。金輪王有七種寶,遂心如意,變化無窮,在他管理下的國家,老百姓皆持五戒行十善。

  銀輪王管叁天下,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及西牛賀洲。銅輪王管東、南二天下。鐵輪王管一天下。現在我們是在南贍部洲,若所有國家聚合一起,選出一位領袖,可說是鐵輪王。鐵輪王如能修行,可以成佛。釋迦牟尼佛如果當初不修行的話,也就會成爲金輪王。

  轉輪聖王及釋梵諸王(帝釋王及大梵天王),屬于小藥草,能得無漏法及得涅槃。他們能起種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及漏盡通)。叁明是天眼明、宿命明及漏盡明。

  獨處山林 常行禅定 得緣覺證 是中藥草

  在深山穹谷中獨處修行,常習禅定,此類是緣覺聲聞之果位,是中藥草。

  求世尊處 我當作佛 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

  若有人求佛法來到世尊處,知道自己一心修持將來成佛,修精進禅定,這就是上藥草。

  又諸佛子 專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是名小樹

  又有諸佛弟子,專心學佛,常行慈悲,毫無疑問自知將來亦可成佛,這是小樹,即通教之菩薩。

  安住神通 轉不退輪 度無量億 百千衆生 如是菩薩

  名爲大樹

  能安住大神通力,轉不退*輪,講經說法,普利人天,永不退心,教化無量億衆生,不怕辛苦艱難,此是大菩薩,比喻爲大樹。

  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 隨衆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禀各異 佛以此喻 方便開示 種種言辭 演說一法

  于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法雨 充滿世閑 一味之說

  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 藥草諸樹 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

  佛所說之法是平等的,同一種雲而下的雨是一味的,但隨衆生根機不同如小藥草、叢林、大樹及小樹之分,皆得到好處。所以佛以方便法來開示,以種種言辭說一乘之妙法。以佛之智慧,這只是大海中一滴水而已。佛之智慧是無量無邊的,所說出來之法,也像大海中之一點一滴,而水是無量無邊,所以佛所說之法雨能遍滿衆生,充滿世間。一乘之妙法,隨衆生之力量去修行,就好像藥草諸樹叢林,隨其大小及所得之雨量,生長茂盛。

  諸佛之法 常以一味 令諸世間 普得具足 漸次修行

  皆得道果 聲聞緣覺 處于山林 住最後身 聞法得果

  是名藥草 各得增長 若諸菩薩 智慧堅固 了達叁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樹 而得增長 複有住禅 得神通力

  聞諸法空 心大歡喜 放無數光 度諸衆生 是名大樹

  而得增長

  諸佛之妙法,常以一乘妙味,令諸世間一起得到具足,一點一點逐漸修行都能成道證果。還有聲聞緣覺、證四果阿羅漢,處于山林中不受生死,就是最後身。彼聞法而得果,比喻藥草各得生長之雨量。諸菩薩智慧堅固,明了叁界(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求得最上乘,喻爲小樹,也得其雨量而增長。還有一些在禅定中,有神通力,一聽到諸法空相,心中非常歡喜,放無數光明救度衆生者,喻爲大樹,也一樣得其雨量而增長。

  如是迦葉 佛所說法 譬如大雲 以一味雨 潤于人華

  各得成實 迦葉當知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開示佛道

  是我方便 諸佛亦然 今爲汝等 說最實事 諸聲聞衆

  皆非滅度 汝等所行 是菩薩道 漸漸修學 悉當成佛

  迦葉!像這樣的叁草二木及佛所說之法,喻爲大雲,以一乘法雨,潤于人華——一切人和蓮華,令其各得成佛。迦葉!你應知道,以一切因緣及種種譬喻來開示衆生成佛之道,是我的方便法,十方諸佛也一樣。現在,我爲你們說最真實之法。二乘人未得真正之法,只證得有余涅槃,非無余涅槃,未真正滅度。但你們所行卻是菩薩道,若天天的漸次修行,將來悉當成佛。這是佛爲摩诃迦葉及諸大弟子所設叁草二木的比喻,贊揚大乘一實之法,如大雲雨,普皆平等,能滋潤各種類的衆生,隨其根器之不同,令彼各得利益增長滋潤。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淺釋

  姚秦叁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叁 授記品第六

  第六品是授記品。授記又叫授決。佛預先告訴你將來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國土成佛,叫什麼名號,你的國土有什麼特色,佛壽命有多長,法住世有多久等等。你一旦接受了這個記決,就叫做“授記”。什麼叫授決呢?決是決所真理。你自已所決定的一個佛號。你的名號與其他的佛不同,因爲每一位佛都有他一個特別的名號,就像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一樣。授決就是說你將來決定可以成佛,無所懷疑的這個記決號乃要由佛親賜,旁人沒有這個資格。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衆。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葉。于未來世。當得奉觐叁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贊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這個時候,即是釋迦牟尼佛說完前面藥草喻品的偈頌之後,就告訴所有大衆說:“我這一個弟子大迦葉,你們大家應該認識他。”佛在世時,迦葉尊者已一百六十歲,至今他還未死呢!現在他在中國雲南雞足山打坐入定。可以看得見他嗎?可以的。如果你有誠心就可以看見他,佛教就是講一個“誠”字。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有一個誠心,必定有辦法。譬如,修行人若有真正的誠心,就不怕沒人來供養。爲什麼沒有人來供養呢?就因爲你在前生修慧不修福。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若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趕快修福修慧,多做一點好事,使福慧雙圓。

  摩诃迦葉在未來劫中,將得供養恭敬和觐見叁百萬億的諸佛世尊,他供養、恭敬、尊重、贊歎一切諸佛,廣利諸佛,宣說無量大法。

  于最後身得成爲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得成佛道,那時他的佛號名光明如來,因爲他身上放出金光,所以就爲他取名爲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是每位佛共有之十號。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

  他成佛的國土名叫光德,因爲彼國土裏的人民都有光和德行,所以叫做光德。劫名爲大莊嚴,這個劫莊嚴了無量無邊的大菩薩。

  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這位光明佛的壽命長達十二個小劫,佛的正法住于世間是二十小劫,像法亦然。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

  這個國土非常的莊嚴美麗,沒有一點不幹淨,也無種種惡穢,更無瓦礫或荊棘。此國土的人民也都沒有大小便等髒東西,因爲他們都是禅定相,離世清淨。

  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爲地。寶樹行列。黃金爲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衆。亦複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此國的土地平坦,沒有高低不平,也沒有坑坎、土堆、山谷。而國土以琉璃爲地,有七寶行列整齊的寶樹。用黃金做的繩子,像欄杆似的圍繞著…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