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觀修金剛薩垛、念誦百字明的整個過程中要有證悟空性的智慧來攝持,觀叁輪體空。第一個體,是我們所觀想的對境,上師金剛薩垛;第二個體,是我們所修的法,金剛薩垛除障法;第叁個體是修行者自己。這叫叁輪。將這叁輪觀爲空,觀性空妙有,都是真空的,但是就是妙有
金剛薩垛怎麼會在空中?自己的上方爲什麼能出現上師金剛薩垛?爲什麼能降下許多甘露,能消除所有的業障?都是因爲性空,所以才有妙有。你要相信這個道理、有這種智慧,才能觀。如果有懷疑,都觀爲真實真相,都是那麼粗大的物質,是不行的。
這個過程中需要正行無緣,正行無緣是不執著。一切都要觀爲性空,性空才有妙有,妙有才有性空,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你相信不可思議,你懂得了不可思議的道理,才有不可思議的結果,才能降下甘露,才能消除業障,才能得以清淨。這都是不可思議啊!因爲都是性空,才有妙有,因爲妙有才有這些結果。
最後是後行回向殊勝。現在很多人總是回向給一個人、回向給某某衆生,這樣都不圓滿。我們爲了什麼念修金剛薩垛?是爲了早日修持成佛,成佛之後是爲了救度衆生。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應該忘記一切父母衆生,回向的時候也應該回向給一切衆生,願自己所做的功德、所積的福德、所種的善根,都成爲一切衆生解脫、成佛的因緣。
我們回向的對境是無量的,我們回向的功德也是無量的,這是使功德得以圓滿的一種方法,一種善巧方便;回向的對境大,自己得到的功德就多。爲自己、爲某某衆生回向,你得到的功德就特別的小,因爲你的對境小、心量小。首先是皈依,要真正有皈依上師叁寶的決心;然後是發菩提心,要有度化無量衆生的廣大願心。還有,要懂得輪回的過患,並深信因果不虛的道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修法。
有了這些基礎,然後一心念佛求往生,一定能往生!我們的淨土與大圓滿修法,一個是淨土法、臨終往生的方法;一個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我們現在主要修的是這兩個。如果你沒有那麼大的根基和福報,你可以修淨土法、可以臨終往生。
7、有信心才能消業
很多喇榮的法師到漢地弘揚金剛薩垛修法,已經十多年了。很多的人也念了、也修了,百字明十萬遍念完了,金剛薩垛心咒四十萬遍、一百萬遍念完了,但卻沒有多大的收獲。金剛薩垛除障法特別的殊勝,但首先你是不是這個法的法器,你能不能接受這個法,你能不能容納這個法,你能不能消化這個法?這個最重要!
阿彌陀佛給我們提出來的第一個條件是發菩提心,金剛薩垛給我們提的第一個條件也是發菩提心。菩提心發出來了,念阿彌陀佛一定能往生。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一定能消除一切業障,否則他們就不成佛。現在金剛薩垛已經成佛了,這個願已經實現了。但是我們爲什麼觀修了、念誦了卻不能消除業障呢?因爲我們條件沒有具備,我們沒有如理如法地修持。
念修金剛薩垛除障法,皈依、發菩提心是基礎,還要有對上師金剛薩垛、對金剛薩垛除障法的堅定不移的信心。有信心才有加持,有多大的信心就有多大的加持,沒有信心什麼都得不到。在具足信心的基礎上,你認真地觀、認真地念,成就只是幾天、幾個月的事情。如果你根基再好一些的話,甚至一個小時、幾分鍾就能成就,特別的快,一點點也不難。
一講上師叁寶,一講這些咒語,我們都知道有那麼大的功德,但是爲什麼還感覺不到呢?爲什麼還沒有證得呢?就是因爲我們還沒有成爲佛法的法器,我們的內心還有懷疑,信心不足。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多聽、多看、多思惟上師叁寶的功德,尤其是金剛薩垛除障法的功德,把信心修出來。有了信心,成就就不難了。
不要欺騙自己,我現在就害怕大家欺騙自己。都說,“我念了!修了!”實際上誰都沒有做到位,這不是騙自己嗎?不要這樣。認真一點、老實一點,不認真、不老實根本學不了佛啊!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不是佛法的法器!
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才沒有疑惑,沒有疑惑才有成就。你對金剛薩垛除障法沒有絲毫的懷疑,真正從心裏相信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能消除當天的業障,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能消除一切業障,你對這個法沒有絲毫的懷疑,金剛薩垛就一定能加持你消除業障。
金剛薩垛是一切諸佛的總體,是一切壇城的主尊,觀想金剛薩垛佛等于觀想一切本尊;百字明是一切諸佛菩薩的圓滿智慧的精華,念誦百字明等于念誦一切咒語。所以我們觀修金剛薩垛,念誦百字明能消除一切業障。這是金剛薩垛佛曾經發過的願,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你要相信這一切。
不僅要相信,而且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信,要先明理,有明理才有深信。不明理就信叫迷信,那樣不可能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有人對你說幾句佛法的壞話,就開始懷疑了、灰心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爲你不明理。
我們爲什麼要觀想上師金剛薩垛?爲什麼要念誦百字明?因爲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到自己。佛已經說了,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是圓滿的,跟佛沒有區別;但是因爲我們沒有認識到,所以不敢承認,我們也不能證得那些功德,這是什麼原因?佛已經告訴我們了:我們有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這四種障礙,所以不會現得四種智慧和四種佛身。
我們只要通過上師金剛薩垛的加持消除自己的各種障礙,我們就證得了與佛一樣的智慧和德性。那個時候,你看到的每一個衆生都是一樣的,都具有如來智慧德性,本性都是那麼清淨,本性都是佛性。我們現在的狀態是:“他哪是佛?哪有佛的智慧德性?天天造業,天天煩惱。”你認爲他有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所以不承認他是佛。我們消除一切障礙成佛以後,我們會通過自己的力量消除一切衆生的障礙,看一切內情衆生都是佛,看所有外器世界是清淨刹土,那個時候我們才圓滿了。
現在我們希望往生到淨土,希望自己也能夠成佛,所以我們要觀想淨土,要觀想佛。佛無處不在,我們看不見;佛無所不能,我們感覺不到;佛的加持什麼時候都有,但是我們現在得不到,所以我們要刻意地觀修。
觀想的時候要觀得清楚。剛開始觀想金剛薩垛在頭頂上的時候,要從心裏感覺到上師金剛薩垛真實的在自己的頭頂上。一段時間以後,不用刻意想,就會感覺到上師金剛薩垛確實是在自己頭頂上。然後通過念誦百字明與上師金剛薩垛佛溝通,他非常慈悲,一定會賜給我們力量與智慧,形成甘露降下來。觀想降下甘露的時候,身體感覺到發涼,舒服得像真用甘露沐浴過似的。
排除業障的過程中,先是身體昏澀沈重,業障排出去以後,感覺身體特別的輕松,摸都摸不到似的,那麼的清淨、透明,那個時候我們的觀想才算成功,才有效果。馬馬虎虎,觀得一點也不清楚,一會兒觀出來了,一會兒雜念又冒出來了,這樣都不行。
接下來,觀想上師金剛薩垛融入自己的體內,自觀爲金剛薩垛。自觀爲佛的時候要具足叁個條件。第一是要觀得特別明了,清清楚楚。第二是淨知,不是將不清淨的東西觀爲清淨,也不是將非佛觀爲佛,其實自己本來就是佛,本來就清淨,要認識到這個道理。第叁是穩,要從心裏真切地認爲自己與金剛薩垛佛無二無別,對這個道理有一個堅定、穩固的信心。這叁點一定要具足。
8、執著是痛苦的根源
我們講過叁輪體空,第二個是正行無緣殊勝,就是修正行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不能執著。比如念佛的時候,不能執著自己,不能執著所念的阿彌陀佛,也不能執著念佛的過程。拜佛、誦經、持咒也是一樣,如果執著了,還是沒有做到正行無緣,還是不能解脫。
我經常說,善業惡業全在發心,不要執著形式。無論做什麼善事,修布施、持戒、忍辱的時候都是,對叁輪不能有執著,如果有執著,把這些都當真了,當實有了,那就錯了,所做的一切根本沒有到位。有些人想布施,但是沒有做到,心裏就特別失望,若是能做到一點點形式上的布施,心裏就特別高興,這都是執著。你把所做的布施當真了,你的心跟隨它動了,這還是心沒有到位。
執著世間、執著世間法是執著,執著佛、執著佛法也是執著。只要是執著,就一定會有煩惱。執著是煩惱的根,煩惱是痛苦的根。有煩惱就會造業,造業了就會感受痛苦。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輪回,你執著輪回和執著涅磐又有什麼區別?
我們講十種不善業的時候說過,只要發心是善的、是爲了衆生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绮語、惡語都可以開許。善業惡業都在發心。什麼叫業障?在貪嗔癡的心態中,一切言行、思想都是惡業。在證悟空性以前,我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心,我們都在愚癡的狀態中,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惡業、都是輪回的因緣。
有的人說,“我念佛燒香那麼多年,也供養了、也布施了,怎麼還不好呢?”你能好嗎?只會求福報,不會修福報。福報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想修福報,要具足布施、持戒、忍辱叁個條件,如果沒有做到,不可能得到福報,相反只能減少原有的。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貪心?如果有,就不能發財、不會如意。即使暫時發財了,財富也不會穩定,相反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壓力和痛苦,這都是貪心的果報。
不執著相,不離開相,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才是真正的佛的境界。有也行,沒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絕。來去都是自然,來去都是應該。沒有什麼可高興的,也沒有什麼可傷心的,都是演戲,緣來緣去,很正常,已經看透了,已經都弄明白了,不會爲這些動心,這叫如如不動的心。什麼想法、念頭,什麼感覺都沒有,這不叫如如不動的心。但人都不懂,都執著,即執著好的也執著壞的,都是按自己的標准來看問題。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痛苦,心一點點也不穩定,時好時壞,像春天的天空一樣,說變就變,所以活得特別累…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