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P6

  ..續本文上一頁看著似乎變軟了,拿上來晾幹了以後,還是以前那麼硬,這樣泡了多少年也沒有用。就像有些人,修行起來像個佛,像個菩薩,實際上內心什麼改變都沒有,依然傲慢、嫉妒、嗔恨、貪心、愚癡俱全。性格上沒有變化,心也沒有變柔和,反而越來越硬,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比誰懂得都多,實際上什麼也沒懂。

   我們一直在得失之間執著,在名利當中貪戀,一直被這些東西奴役著,自己還覺得很有成就,太笨了!不講真心,不講道德,得不到利益就不盡責任,不考慮因果,太傻了!物質世界發展了,但是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落後,苦惱也越來越多,連小孩子都會說“活得沒意思”!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連真正的感情都少有,哪還有慈悲心,菩提心?只爲了自己,只顧得上眼前,不顧因果,這樣的愚癡顛倒會使自己被煩惱和習氣牽引,陷入更深的痛苦。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快要結束了,我們已經進入五濁惡世,末法時期。人人都這樣,煩惱習氣特別熾重,福報智慧特別淺薄。人活得特別累,表面都好好的,實際上內心特別苦悶,特別複雜,裝都裝不像,一眼就能看出來。人的臉上早已經沒有自然的笑容了,爲了學習怎樣微笑,很多時候還要特意去培訓!

   我們不要再把寶貴的人身陷入輪回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告訴你們,“哎,好好做課、好好修行、好好打坐啊!”還不去做。還忙什麼呢?忙到現在還沒忙完?輪回到現在還沒輪夠?很多人現在連每天兩個小時的觀修都沒有做到,你實在有事,就少睡兩個小時!你不是想解脫嗎,少睡兩個小時又怎麼了?

   多難得的機會,爲什麼還不珍惜

  爲什麼還不抓住呢?還那麼懈怠懶惰!過去的金厄瓦格西尊者,他真正修成了人身難得的修法,所以他從來沒有睡眠過。他的上師仲頓巴對他說,你不能總是這樣,身體疲勞生病了,修行就會有障礙。他卻說:身體健康固然好,但是一想到人身難得,就不敢停下來休息。

   我們如果連早晚各一小時的觀修都做不到,還談什麼修行?最好是早上叁、四點鍾起來坐兩個小時,上下午、晚上各兩個小時,如果做不到,最少也要兩個小時。現在我們還沒有達到輕松自在的境界。到了那個境界,你真正開悟、證悟了,就能夠保持住那個狀態了,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懶惰懈怠是我們無始劫以來形成的習氣,所以剛開始一定要對自己嚴格地要求,對自己下手要狠。能把出離心和菩提心發出來,把修行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真正有正知正見了,真正明心見性了,那時候就容易了,之前一定不能懈怠。

   前面學過的五種自圓滿當中有個信心圓滿,就是指對正法的信心和希求。現在很多人對正法沒有信心,沒有興趣。聽課,不願意聽,早晚課,不願意做,打坐修行也不願意!不打坐怎麼能修成?我們講聞思修,沒有聞法就沒有思惟,沒有思惟就沒有修行,沒有修行就沒有成就。有的人還說“我打坐坐不住,靜不下來”,肯定啊,哪有那麼容易?你才坐第一次,就能靜下來,就能坐住?不可能,這也需要過程。

   沒有修煉的過程不可能坐住,心也不可能安靜下來,這是很正常的。很多人一坐才知道,心裏什麼都想,然後對靜坐生起了厭煩心,就灰心了,這麼做不對!你沒有坐的時候不會注意,根本感覺不到自己的心那麼亂,那麼壞。一坐下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心原來那麼散亂,自己的心原來那麼壞,不該想的也想,像匹野馬一樣。然後懷疑自己是不是退步了?其實這是一種好的征相,是你有進步了。

  如果你有毛病,卻從來不能發現,那怎麼才能改掉?這都是好的征相,不是心不靜,這才是開始心靜了,慢慢地心就能完全靜下來了,會有一個過程。哪有那麼容易的?你的要求太高了。真想解脫,真想成佛的話,好好地從人身難得開始觀修,別浪費時間,別浪費這次機會。

  6、暇滿難得觀修之二

   有的人認爲,自己需要的是內加行的修法,這些外加行的內容可有可無;還有的人覺得加行不重要,只有正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其實內加行也好,外加行也好,正行也好,都不好懂,都不容易做到,甚至加行比正行還難,外加行比內加行還難。如果你真想解脫成佛,哪個都不能輕視!你真正懂得了加行的意義和功德,你就會特別重視這些,不可能不用心修持。加行難,一個比一個難,加行修好了,正行很容易。《大圓滿願文》裏有那麼一句話,“自心簡易難信之秘密。”大圓滿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簡單最容易的,其它還有什麼可難的?但是,如果加行沒有修好,就像蓋高樓沒有打好地基,這是絕對不行的。加行沒有修好,卻妄想修大手印、大中觀、大圓滿,這是不可能的事,別浪費時間了。修禅宗、修淨宗也一樣,一定要有這些加行的修法。

   我首先要問的是:你是不是想解脫,是不是想成佛?或者你僅僅是爲了達到種種暫時的目的?如果你真的想修持成佛,那你現在修持的法,是不是正法?是不是一個完整的修法?是不是一個有傳承的修法?

   你修持的法一定要完整,如果不完整,你永遠達不到圓滿。

  完整的修法是前面有前行,後面有後行,中間有正行,要具足叁個殊勝。如果有了這些,你修持的法就是完整的法,你一定能解脫,一定能成佛。但修行的方法也有殊勝與不殊勝,方便與不方便的區別。一定要修持殊勝、方便的法,這樣修行來得快,否則來得慢。比如我們都要去拉薩,我們選擇的是同一個目的地,但是我們采取的方式不同。一個坐汽車,一個坐火車,一個坐飛機。坐火車、汽車當然也能到,但是很慢、很累,就不如飛機快捷方便。修持也是,你修持的法不但要完整,而且要殊勝,否則很難很難成就,並且在修持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障礙與違緣,很難度過。這都是我們首先要考慮、觀察的地方。連這個條件都不具備,不是盲修瞎煉嗎?

  今天覺得這個法好,明天覺得那個法好,好在哪兒?沒有弄明白,只是自己覺得好,然後盲目地去修。佛是大覺者,我們學佛也一定要覺悟、覺醒,不能迷信。現在很多學佛的人,都是迷信,根本沒有弄明白到底什麼是佛。你信的那個佛在哪裏?如果你真想信佛、念佛、學佛的話,首先要把這個“佛”字弄明白。

   佛字的含義是覺悟。什麼是覺?什麼是悟?他覺了什麼?悟了什麼?沒有弄明白搞清楚這些就學習佛法,聞思修行,這就是迷信!信佛一定要覺,不能迷,迷就是輪回的因。所以一定要把“佛”字的含義搞清楚,然後再去信佛、學佛,你才算有修行。

   我們爲什麼活得那麼累,爲什麼那麼痛苦?是什麼原因呢?原因是自己造的業。怎麼造的業?有煩惱,有習氣。煩惱怎麼來的?在相續中有邪知邪見。如果沒有正知正見,不可能對治這些邪知邪見。什麼是正知正見?你真正能夠懂得人身難得、暇滿難得的道理,真正懂得輪回的過患,這才是正知正見;你真正了解了壽命無常,這也是正知正見。如果你在相續中還有那些邪知邪見,就不可能斷除煩惱,有煩惱就不可能不造業,造業了就不可能不感受痛苦的果報,這都是因果。偶爾一看,好像很簡單;反複思考,你才能知道它的含義特別深。你還在煩惱,還在迷惑,還沒有找到自己,沒有認識到自己,沒有弄明白自己的心,沒有見到自己的性,你還是個愚者。

   佛說過衆生愚癡顛倒。我們爲什麼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輾轉于輪回的深淵,感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爲我們沒有找到自己、沒有認識自己。如果找到了自己、認識了自己,就不會那麼累、那麼苦,不會自尋煩惱、自找痛苦的。

   還覺得自己很聰明,很有知識是不是?你到現在還有很多道理沒弄明白,你還有想不開的時候,還有想不通的地方!如果你真聰明,怎麼會這樣呢?一有事情,就站在一個角度上使勁地想,連換個角度都不會,跟那些畜生有什麼區別?吃喝誰不會?連蒼蠅螞蟻餓了都會找東西吃,困了它們也知道休息,冷了他們也會找暖和的地方。任何衆生都有自己的生存方法,這不是人和畜生的區別。

  我們從小到大,從少到老,天天爲名利拼命地奔波忙碌,到現在還沒有發財,事業也沒有發展,誰也沒有使自己滿意。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企業家們,也都沒有滿足過自己的願望,一直到死都沒有。是不是太窩囊了?經過了那麼多坎坷,那麼多挫折,那麼多痛苦,那麼多磨難,卻始終沒有得到過自己想要的東西,從來沒有讓自己滿意過,從來沒有讓自己真正快樂幸福過,難道這還不是窩囊?學佛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真正有修行的人才是最能幹的人。看看米勒日巴尊者那些大成就者們,他們沒有想不開的時候,沒有想不通的事情,日日夜夜都在快樂、自在的心境當中,我說他們才是最聰明、最能幹的人。我們的傳承上師們也是一樣。像無垢光尊者、華智仁波切,他們已圓寂了那麼多年,但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他們,都會崇拜他們,尊重他們,相信他們,因爲他們的功德圓滿,沒有自私自利的心。我們一想起他們,心中就會升起歡喜,甚至汗毛翕動、淚流滿面,這都是他們的力量啊,他們沒有自私自利的心,完全是爲衆生的心!

  7、珍惜暇滿人身——得到人身需要具足的條件之一修持十種善業

   今天是百日共修的第七天,也是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天。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人身。

  我們在輾轉輪回的過程中,想再一次得到人身,甚至暇滿的人身,幾乎是不可能的。想再次得到,要具足很多因緣。不說別的,只說其中的一個因:斷惡行善——斷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

  我們首先看看什麼叫十種惡業,十種善業;什麼叫行善、什麼叫斷惡。

  十善業包括身叁業、口四業、意叁業。

  先是身叁業。斷除殺生,這叫斷惡;愛護一切生命,這行叫行善。斷除不與取,不偷盜,這叫斷惡;行持布施…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