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叫行善。斷除邪淫,叫斷惡;護持戒律,叫行善。
然後是口四業。斷除妄語,叫斷惡;說實話,說谛實語,叫行善。斷除離間語,不挑撥離間,叫斷惡;化解別人的怨恨,叫行善。斷除惡語,不說別人不愛聽的話,叫斷惡;說悅耳語,說好聽的話,說別人愛聽的話,叫行善。斷除绮語(沒有用的話、閑話)叫斷惡;精進念誦,是行善。
還有意叁業。斷除貪心叫斷惡;當持舍心,叫行善。斷除嗔恨心,不能起傷害別人的心,叫斷惡;修持饒益心,叫行善。斷除愚癡,遠離邪知邪見叫斷惡;要有正知正見,叫行善。
現在的人哪有行善斷惡?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行爲,有嗎?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想再一次得到人身,不可能!沒有種因,哪能結果?沒有播種,哪有收獲?想得到人身,除了這些因之外,還要有很多因緣,什麼廣大布施、護持圓滿戒律等等。這些因都具足了,才能得到人身,才能投生到阿修羅、人、天人叁善道。我還沒有說得到暇滿人身呢。
佛經裏對人身難得也有許多比喻。其中一個是:假使整個叁千大千世界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面上漂著一塊有孔的木板,海底有一只盲龜,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盲龜沒有眼睛,找不到木板,木板沒有“心”,也不會去尋找盲龜,他們的相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以偶爾的機緣,盲龜的頭頸會鑽進木板的孔中。想要在六道輪回當中得到人身,比讓盲龜的頭頸鑽入木板的孔中還難,幾乎是不可能的。還有另外一個比喻:在光滑的牆面上撒一把豆,想讓豆子停在牆上不動,這也是不可能的。再想得到人身,比讓豆子留在牆上還要難。
我們再來看看衆生數量的差別。經中說:“地獄衆生猶如夜晚繁星,而餓鬼則如白晝之星;餓鬼衆生猶如夜晚繁星,而傍生則如白晝之星;傍生衆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衆生則如白晝之星。”此外又說:“地獄衆生猶如大地的微塵,餓鬼衆生猶如恒河沙,傍生猶如酒糟,阿修羅猶如彌漫的大雪,而人及天人僅僅像指甲上的微塵一樣。”總之,善趣的身體極其稀少,夏季僅僅一方草地上存在的生物,或僅僅一個蟻穴中螞蟻的數量,也超過了南贍部洲的人數。人與傍生的比例顯而易見,我們能看見的這些動物,還只是傍生道中的一小部分。
這樣一看,人已經非常非常的稀少了,在所有的人當中,出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和沒有佛法的地方的人一比,前者就更少;在有佛法的地方,信佛和不信佛的人一比,信佛的人只有幾個;信佛的人裏,有修持的和沒有修持的人一比,真正有修持的人只有幾個;有修持的人當中,有成就的人就更少了。如果不具足暇滿,即使在世間法方面聰明伶俐,智勇雙全,也只是普通人身而已,也可以把他們稱爲相似者、災禍者、無心者、空返者。這種人入寶山空手而回,就像手中已得到如意寶,它能滿足你的一切心願,但你沒有認識到他的價值,不去珍惜它,把它扔在垃圾桶裏,那它對于你來說,跟石頭有什麼區別呢
投生爲人的機會特別特別的少,我們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不明白這些道理,不知道人身的價值,就根本不會去珍惜。如意寶一般的暇滿人身我們已經得到,但若認識不到它的價值,我們跟螞蟻那些傍生還有什麼區別?黃金很少很貴重,你爲什麼不把它們做項鏈、耳環等飾物?爲什麼要做垃圾桶呢?多愚癡啊!還覺得自己很聰明,是不是?
這樣的暇滿人身不是偶然僥幸獲得的,而是在多生累劫中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的果報,如今才獲得了具有十八種暇滿的人身。
如果你認爲菩提心不重要,你就好好行善斷惡,別造惡業,多做善事,這很簡單。修人天福報,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不這樣修,連人身都得不到。如果連這些都沒有做好,就要墮落惡趣裏,下地獄、投生餓鬼、轉生傍生,沒有別的出路。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墮落地獄,沒有投生餓鬼,但是在我們的相續中已經有了下地獄的因緣,投生餓鬼的因緣,投生傍生的因緣。誰也不能確定自己死亡的時間,死期一到,因緣具足,立即墮入惡趣。
看看我們曾經造下的墮入惡趣的因緣!誰沒有殺過生?誰沒有嗔恨心?誰沒有吝啬心、貪心?殺業特別重的人只有一個地方可去——地獄。貪心特別重,總是拿別人的東西,總想占別人的便宜,這些都是餓鬼的因緣。愚癡、吝啬的人很容易投生傍生。在我們的相續中已經有了這些因緣。怎麼辦?統統地忏悔、統統地消業。業力現前的時候,像洪水一樣,誰也擋不住!趁著現在機緣還沒有成熟,我們一定要把自己所做的這些惡業都消除,都清淨,把所有的債都還上。
金厄瓦格西的一生一直修持善法,善知識仲頓巴說,“弟子呀,應當去除身體的疲勞,否則四大不調,會生病的。”金厄瓦格西說:“身體健康固然好,但我一想到暇滿難得時,就覺得無有空閑休息。”金厄瓦格西念誦了九億遍不動佛心咒,一生中從未睡眠過。所以我們在相續中沒有生起對輪回的厭離心之前,也應當像過去的祖師大德們一樣精進修持。
今天就講到這裏,祝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二)壽命無常
1、認識壽命無常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1)觀修壽命無常的意義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人身難得。暇滿的人身非常難得,既然我們得到了,就一定要珍惜,不能浪費。依此人身,今生就可以解脫、成佛,這是人身最大的價值。吃、喝、玩、樂誰都會,拼命地發財、賺錢、誰都會。有些餓鬼、傍生都特別富有,比如龍王,但是他們不能修行,所以他們不能解脫,不能成佛。
我們既然得到了這麼難得的暇滿的人身,就不能白白地浪費它。一定要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一定要依靠它在今生解脫,用它承辦自他二利——自己與衆生的解脫,這才是真正地珍惜人身。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壽命無常。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猶如衆迹中,大象迹最勝。如是佛教內,所有修行中,唯一修無常,此乃最殊勝。”
有人曾經問博朵瓦格西:“如果專修一法,哪個法門是最重要的?” 格西說:“最重要的是修行無常。修行死亡無常,可以引導你進入佛門,指引你斷惡行善,直至明心見性;修行死亡無常,可以使你精進修行,不生懈怠,生起在修行道上永不退轉的決心;修行死亡無常,可以斷除你對今生的貪戀,幫助你生起出離心,直至趨入不生不滅的涅磐。”
如來芽尊者也多次說:“我從沒有羨慕過世間人的高貴、富裕和美貌,我只敬仰和贊歎前輩高僧大德們的事迹,這是因爲在我的相續中對無常法生起了信心。除了無常以外,我沒有其它更殊勝的教言傳給別人。”
華智仁波切讓我們思惟外器世界而修無常,思惟內情衆生而修無常,思惟殊勝正士而修無常,思惟世界尊主而修無常,思惟各種喻意而修無常,思惟死緣無定而修無常,思惟猛力希求而修無常,最終就是爲了我們能好好地修習壽命無常。如果你沒有懂得壽命無常的道理,就不會懂得佛法講的其余的道理;沒有壽命無常的修法,就不可能有其它的修法。壽命無常是開啓所有法門的修法,沒有壽命無常的修法就沒有真正的修法。
我們只有修習了壽命無常這個法門,才算真正進入佛門。我們都知道要精進認真修持佛法,但是沒有無常的修法,沒有修持無常法,根本不可能精進。只有修持了壽命無常法,我們才能有那種危機感與緊迫感,才能精進修持佛法,這樣才能徹底解脫,早日成佛。
(2)思惟外器世界而修無常
由衆生共同的福德所形成的外器世界,四大洲、須彌山、天界以及堅固的鐵圍山等,雖然可存在許多劫,但是它們也是無常的,最後會因爲七火一水而毀滅。到了這個大劫毀滅的時候,內情衆生也逐漸毀滅,第一禅天以下將沒有一個衆生存在。然後,在天空中會出現七個太陽。第一個太陽出現時會燒毀一切樹木園林;第二個太陽出現時溪流沼池全部幹涸;第叁個太陽出現時,一切大江河水全部幹涸;第四個太陽出現時,無熱惱大海也會幹涸;第五個太陽出現時,外界深達一百由旬的海水全部幹涸,隨後逐漸幹涸至兩百由旬、七百由旬、一千、一萬一直到八萬由旬;第六個太陽出現時,大地雪山焚毀;第七個太陽出現時,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七金山、及鐵圍山全部燃燒成一團火焰,火焰向下旋繞,燒盡一切地獄之處,火焰沖向上方,燒燃梵天所有的無量宮殿。此時光明天的小天子們驚恐地喊;“啊,大火燒起來了!”老天子們安慰他們:“這大火以前也是燒到梵天後就退下去了,不要害怕。”這樣的七次大火之後二禅天便形成水雲,像木轭一樣大,像箭一樣快的暴雨從天而降,光明天以下就像鹽溶入水一樣的快速消失。就這樣經過七火一水毀滅之後,下基的十字杵金剛風向上沖起,叁禅天以下就像風吹灰塵一樣地毀滅。這樣一百俱胝的四大洲、須彌山、天界容納在一個叁千界中,全部同時毀滅,最後一切都變成虛空。
既然大千世界也有毀滅、消失的時候,那麼我們猶如小草一樣的人身、生命,又怎麼可能是恒常、穩固的呢?
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佛、修行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懈怠、懶惰,每時每刻都不能浪費。
壽命是無常的,我們都知道自己有一天要死,但誰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是現在死、一會死、明天死、還是過幾天死,誰也說不清,誰也確定不了這個時間。尤其現在是末法時期,有那麼多危害生命的複雜因素。有的疾病或者是意外事故,會讓人頃刻之間失去生命,不用等一分鍾。
現在很多人都說,我也想學、想修,但是我現在要上班,等我退休了再學、再修;有的人說,現在孩子還沒結婚,等他們成家了,就沒有什麼事了…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