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P8

  ..續本文上一頁,然後我就可以學佛、修行了;有的人說,今天我有事,明天吧,現在有事,一會吧……不能這樣,不能一拖再拖!

  壽命無常啊!一說做會供、做晚課,就說“我今天有事”,你有什麼事?哪有比修行還重要的事?

  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打算著自己今天肯定不會死,在自己的相續中也沒有會死的念頭。那我問你,你怎麼知道自己今天不會死?你有什麼把握?真的,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很多人肯定沒有今天死的打算。

  爲什麼你不打算呢?我們都還在安排明天、後天的事,還在安排一兩個月、一兩年以後的事情,根本沒有危機感、緊迫感。

  壽命無常啊!佛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話、實話,都是法的真理、真相,都是實相。

  我們從今天開始壽命無常的修習,一定要反複看,反複聽,反複觀,反複想,然後你才能明白,才能悟到。真正弄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你才不會那麼懈怠,不會那麼懶惰,不會在學佛修行的事情上一拖再拖。我們現在都是一拖再拖:“現在有事了,一會兒再說;今天有事了,明天再說;今年有事了,明年再說;現在要上班,不行,等退休;退休了,又有事了;現在兒子還沒有結婚,不能學,等以後兒子結婚的;兒子結婚了,還有孫子;孫子長大了,又有下一個……”那個時候就快要死了,已經沒有救了。

  2、壽命無常的日常觀修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是壽命無常。

  (1)思惟內情衆生而修無常

  我們知道從有頂以下,到地獄底層以上,沒有一個衆生能逃脫死亡。有生必有死,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世間有不死的人。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邁向死亡;每分每秒、每時每刻都在接近死亡。如果不修行,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壽命都不會有任何的增加。時間每過一分,我們離死亡就近一步。人的生命就在呼吸間,一息不來就成隔世。什麼時候死,在哪裏死,用哪種方式死,對我們來說都是未知的,在這一點上,生命是如此脆弱。面對死亡,我們束手無策,無可奈何;面對死亡,我們根本沒有能力預知與確定,更無法阻止或改變。

  很多人也想學佛修行,也想解脫成佛,可每天身不由己,碌碌無爲,荒度光陰。很多人也學、也修,但是懈怠懶惰,得過且過。看過、聽過,會講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生命像昙花一樣短暫,甚至很多人還看過《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看了不止一兩次,但是我們真的明白了這些嗎?

  (2)假如這是我生命的最後時刻

  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看過很多人瀕臨死亡,觸摸死亡,走向死亡。但我們是否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去感受,去思惟:假如我的生命只有半年的時間,假如我只有幾天可活,假如這是我生命的最後時刻,假如我已經死了……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你爲死亡的到來做了什麼准備?面對死亡你准備好了嗎?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是手足無措,追悔莫及,但是已經沒有機會了。千萬不要犯這種錯誤。

  我們爲什麼要搞這次百日共修前行學習班,就是爲了讓大家清楚、了解、明白這些。

  我們不能改變死亡,但是我們可以做好准備。

  修行不能等待,因爲死亡不會等待。我們一定要趕在死亡到來之前做好准備,因爲在死亡的面前我們沒有退路,也沒有其他路可選擇。

  (2)修行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法

  在生活當中,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什麼都可以讓、可以忍。把所有的方便讓給衆生,所有的困難留給自己。但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權利不能讓給別人,學佛修行的機會不能讓給別人。不管是魔也好、人也好,如果對我們的修行造成違緣與障礙,那個時候我們不能讓、不能忍。無論到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能放棄學佛修行。對那些心魔也好、外魔也好,一定要對治他們,降伏他們。

  把所有的方便、快樂、幸福都讓給別人,把所有的艱難困苦都留給自己,這是我們的一種修持方法,是一種修行。

  有這樣一種說法。學佛修行,不能問父母,因爲雙親特別慈愛,但他們也許沒有智慧,不懂佛法,不懂修行的重要,他們的慈愛在修行面前可能是一種障礙。

  家人和其他的人都是衆生,都是菩薩,平時應該尊重他們,隨順他們。在我說話的對境中,都是真正想解脫,真正想成佛的人,所以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事比修行還重要。如果對修行有障礙了,就不能忍讓。父母也好,親人也好,朋友也好,什麼人都有,說什麼話的人都有,別在乎這些。只要不讓你學佛,不讓你修行,就不能隨順他們。

  我們不能把解脫的權利交到他人手裏,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去把握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主人。

  你應該知道,我們是爲了什麼學佛,爲了什麼修行,爲了什麼出家。

  出家了,就代表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獻給衆生了,所以一定要承辦對衆生有益的事業。不能有一點點自私自利的心,絲毫不能爲自己,一切都要爲衆生,不能因爲自己讓衆生起煩惱。出家人就是代表上師、代表叁寶、代表佛法的。衆生會根據你的言行去看待佛教和佛法。如果因爲你沒有好好地表法,讓衆生對佛法、對僧團産生邪見,那麼你的罪過會特別大,所以出家人的責任很大。

  即然出家了,說明你的身口意已經供養給上師叁寶了,你就是上師叁寶利益衆生的工具,你的任務就是要完全聽上師叁寶的話,身口意叁門都不能離開上師叁寶的教言。一定要好好表法。

  你的身口意已經獻給父母衆生了,你所有的一切都是衆生的了,已經沒有自己了,你只能爲衆生活著,只能做利益衆生的事情,絕不能做自私自利的事情。既然出家了,你就是個勇敢的人。不能怕自己餓著、凍著;不能怕自己缺這個,少那個。雖然沒有家、沒有孩子,但不能怕病了沒人看,死了沒人管。現在很多出家人總考慮這些。

  你們這些居士們也是同樣。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了,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就是佛子,就是菩薩了。我們的身口意已經供養給上師、供養給父母衆生了,所有的一切已經不再屬于自己了,我們就是爲衆生服務的。我們無論爲衆生做什麼、爲衆生怎麼做都是應該的。我們就是衆生的奴隸!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可怨恨的,可生氣?還跟衆生爭什麼?還跟衆生計較什麼呢?你已經發了菩提心,然後還跟衆生爭,還跟他們計較,還傷害他們,這麼做你就錯了,大錯而特錯了!這說明你所發的願都是假的,是一種欺騙!你已經愧對了佛的要求,愧對了佛法,違背了大乘佛法!

  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從這個“我”當中解放出來!

  不要這個“我”了,爲衆生活著吧!

  這樣才能活得輕松快樂,這樣才是真正的解脫!

  3、壽命無常的日常實修一

   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壽命無常。

  (1)思惟佛法與聖者而修無常

  在我們這個賢劫當中,曾經出現過勝觀佛、寶髻佛等諸佛,以及聲聞、緣覺等,以叁乘佛法來救度、利益衆生。但是,滄海橫流,歲月變遷,如今他們都已經趨入涅磐,教法也依次隱滅。雖然現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依稀尚存,但最終也要趨于隱沒。所以佛法也在向我們展示著無常的本性。

  此外,在印度聖地,也曾經出現過具足無數功德、無數神通和神變的阿羅漢及八十大成就者,然而如今他們也沒有一個人還在世上。在雪域藏地,在蓮花華生大士廣轉*輪的時期,也曾經出現過無數的大智者,他們遠離了地、水、火、風的一切損害。就像米勒日巴尊者,在山洞修行的時候,被一群獵人用毒箭射,不能射中;被拖入水中、丟下深淵,尊者依然能夠返回原地;後來被人在身上堆上木柴,然而火卻不能燃燒。就是這樣的大成就者,最終也顯示出無常的本性,如今只有他的傳記流傳下來。

  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思惟:我們做爲因往昔業力牽引,積聚了無數惡習的區區凡夫,又怎能抵擋住無常的巨大力量呢?

  我們的壽命就像海面上的水泡一樣弱不禁風,轉瞬即滅。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寶貴的光陰與人身,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修持佛法!

  (3)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救度衆生

  不要以爲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爲自己無足輕重。無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佛法、大圓滿法、上師的代言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佛法、代表著大圓滿法、代表著上師。很多人都是通過我們的行爲去看佛法、看大圓滿法、看上師的。我們都是一顆能將佛法,能將大圓滿法傳播開來,能將大圓滿法之火燃遍大地的火種。盡管我們還是凡夫,我們還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具足圓滿的慈悲與智慧來救度衆生,但是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如理如法地修行。打鐵還須自身硬。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翻天覆地的改變,通過自己溫和善巧的言行,通過自己高尚的品德,讓他人去了解佛法,認識佛法,走近佛法,接受佛法,最後修持佛法。這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這也是救度衆生。

  有些人錯誤地理解了救度衆生的含義。他們對佛法的了解及自己本身的修持都有偏差,言行也不如法,但卻以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去進行所謂的“救度衆生”,結果是到處造業,到處傷害衆生。有的將他人引向歧途;有的沒等救度他人,卻先被他人影響,偏離了修行的正道。

  在末法時期修行,會有無數的違緣與障礙,我們周圍的環境,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正知正見,這種強大的力量足以將我們好不容易對佛法、對修行生起的一點點信心摧毀或淹沒。所以修行的初期,不要妄想去救度衆生,只要把自己修持好,就是救度衆生了。

  我無數次地說過,修行是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與行爲。要將佛法當鏡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別人。業不重不生娑婆,無始劫以來,在輾轉輪回的過程中,我們造下了無數的惡業,積累了無數的惡習,其中的一個習氣就是讓我們習慣于將目光向外,習慣于去看他人的缺點與過失。其實,無論我們自認爲修行有多麼好,我們依然有惡劣的習…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