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時間:公元一九八叁年十一月四日

  地點:臺北國父紀念館

  對象:法師、護法信徒(弟子依空記)

  一.涅槃的種類和意義  

  二.涅槃之後安住在那裏

  叁.涅槃的體驗與求證  

  四.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說?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這次佛學講座的最後一天,我所要講的題目是“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涅槃是我們學佛的人千辛萬苦所希望求得的,一個美好圓滿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歸宿。但是一般人由于不了解涅槃的意義,對涅槃生出種種的誤解。例如我們常常看到挽聯上寫著“得大涅槃”,或者聽人家說:“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把涅槃當作是死亡的意思。如果涅槃是死亡的話,那麼我們辛苦學道,求證涅槃,只不過爲了追求死亡,豈不是太荒謬可笑了嗎?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與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脫境界。

  有一些小乘外道把消滅、消失、虛無當作涅槃。例如六師外道的苦行派說:“身盡福盡,名爲涅槃。”小乘的經量部說:“諸受陰盡,如打火滅,種種風止,名爲涅槃。”毘世論師:“無和合者即離散,離散即涅槃。”認爲五陰幻滅、形骸壞異就是涅槃。其實把涅槃當做死亡、消滅、消失、虛無都是錯鋘的見解,不但不了解涅槃的真谛,也曲解了佛教精深的教義。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宇宙人生真理,成正等正覺,這種正等正覺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關系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了生命永恒無限的境界。爲什麼要追尋涅槃呢?因爲人的生命在時間上只不過短短幾十年歲,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著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等于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間,“豎窮叁際,橫遍十方”,充滿于一切時間,“亘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常新”,這樣的生命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就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了。

  所以,在涅槃的境界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物我相應,人我一如,無須嫉妒計較,更沒有瞋恨分別的存在。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涅槃就是泯除了人我關系、時空障礙和物量對待的一種無上光明境界,涅槃就是我們大家清淨的本性,真實的自我!

  現在我分成四個重點,從涅槃的釋名、種類開始談起,來和各位說明涅槃以後究竟是怎麼樣的境界。

  一.涅槃的種類和意義 

  “涅槃”,就是佛教四聖谛“苦集滅道”中的“滅谛”。“滅”並不是一般觀念裏消滅、幻滅的“滅”;涅槃的“滅”,應該包括動詞的滅和名詞的滅。動詞的滅是指滅除了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無明;滅除之後的滅,就是名詞的滅,代表寂滅無染的世界,那便是充滿快樂、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世界。對于“涅槃”的解釋,我們又可以從四方面來說它:

  (一)從涅槃同義異名的诠釋來解說

  1.從否定意義來诠釋涅槃-像《法蘊足論》對涅槃的解釋就有“無爲、無邊、無漏、無生、無住、無作、無滅、無起、無染……”等四十叁種說法;《四谛論》則有“無壞、無失、無等、無礙、無求、無上、無量、無憂……”等六十六種解釋,這些都是從否定層面的觀點來诠釋涅槃的意蘊。

  2.從肯定意義來诠釋涅槃-《法蘊足論》有“真實、彼岸、微妙、寂靜、恒在、安穩、勝義、至善、稀有……”等五十種解釋;《四谛論》則有“解脫、超絕、唯一、圓滿、清淨、最上、真谛、真如、態度……”等四十六種解法,這些都是從肯定的觀點直接對涅槃作廣義的诠釋。

  3.各種經典的說法-則各具經義上的不同風貌:

  《大涅槃經》說:“佛性”就是涅槃。

  《華嚴經》上講:一切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

  《法華經》裏面說:最上的一乘道就是涅槃。

  在《般若經》裏,“理無所知、無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

  《楞嚴經》則說:證顯了“理絕動靜”即是涅槃。

  《維摩經》中的“十地不二法門”就是涅槃。

  《勝鬘經》裏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是涅槃。

  另外,禅宗的證得“本來面目”就是涅槃。

  各家經典對于涅槃的诠釋,雖然名義各異,可是理實無二,都是指這個“清淨自性、真實本體”。我們學佛法,主要的是要淨化自己,找回自己真實的涅槃。在座的各位有沒有找到自己真實的涅槃呢?我且提出四個題目來考考大家,從《雜阿含經》中對涅槃的四個定義,來看看自己印證了多少涅槃:

  第一:貪欲的心掃除淨盡就是涅槃。

  第二:瞋恨的心清除滌盡就是涅槃。

  第叁:愚癡、無明、邪見之心去除蕩盡即是涅槃。

  第四:煩惱、是非之心破除泯盡即是涅槃。

  四題一百分,請問大家得了多少?及不及格呢?如果對涅槃的境界把握得還不夠,那就要多多努力加緊修持了。

  (二)從涅槃本身的意義來解說

  《雜阿含經》中說:“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可見涅槃首在破除貪瞋癡,斷滅一切煩惱。

  《大毘婆娑論》說涅槃的意義是“煩惱滅,叁火息;叁相寂,離諸趣。”因此,一切煩惱滅盡,貪瞋癡叁毒火止息;解脫相、離相、滅相叁相寂然,也就是無生死相、無涅槃相,無相亦無無相;並且遠離五趣六道輪回受生之苦,這種災患永盡的境地就是涅槃的境地。

  玄奘大師將涅槃譯爲“圓寂”。圓,指圓滿,應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寂,指泯寂,一切汙染的習氣、煩惱都泯除了,這便是涅槃的真谛。

  我們常說“人生無常”,可是,在這個無常裏面有一個恒常的涅槃。人生是苦,而涅槃卻是絕對的快樂。人生無我,因爲這個“我”不究竟,而涅槃有我,因爲涅槃裏的“我”是真我;人生很汙穢、煩惱,而涅槃是我們最究竟、最清淨的本性樂土。

  我們用最平易的話來說明: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

  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

  涅槃是人類思想最深究的探討。

  涅槃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人生。

  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

  涅槃是快樂之境、幸福之地。

  涅槃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

  涅槃是常樂我淨最美滿的境界。

  (叁)從涅槃的特性來解說

  我們知道涅槃是什麼之後,再從各種的經典中,選取證悟涅槃的聖者對涅槃的描繪,來說明涅槃的特性。從前人的聖言量裏,我們知道涅槃有十大特性:

  1.涅槃如蓮花-蓮花在佛教裏被視爲最潔淨的花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最足以代表君子的特質,不能離開淤泥而生長,但是卻不被淤泥所染。涅槃也和蓮花一般,不爲一切煩惱所汙染,涅槃不能遠離生死而證得。

  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涼性,能熄滅一切煩惱熱苦;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猶如雨澆旱土,能解除我們對愛慾的渴望。

  3.涅槃如解毒藥-涅槃是一切被煩惱毒物所苦的衆生安養生息之處,猶如袪除百病的甘露靈藥,能滅除世間一切苦惱病症。

  4.涅槃如大海-大海對于一切屍骸沒有愛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樣的遠離煩惱形骸,無所罣礙,這就是涅槃的“無愛憎”;大海浩瀚無際,沒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納百川而不溢,涅槃廣大無邊,也能包容衆生而不壅塞。

  大海澄清,是芸芸衆生的生長之地;涅槃無垢,能滅盡煩惱染汙,也是證得大自在、擁有大神力的大阿羅漢的安住處。

  大海無法鬥量,泛起朵朵浪花;涅槃也無法計度,叢叢綻生妙華,盛開出種種廣大、清淨、智能的解脫之花。

  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維持我們的生命,使身體強壯康健;能證得涅槃的人也沒有老死,能享無量壽,使生命的光輝臻于永恒。

  涵攝食物能增加體力,證得涅槃者,亦能增長神通力。

  食物可以養顔滋容,使我們容光煥發,涅槃則能美化我們的道德容顔。

  食物能解除饑餓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饑餓、衰弱,鎮靜衆生的煩惱和憂慮。

  6.涅槃如虛空-涅槃就像虛空,不生、不死、不老、不去,不被征服也不爲盜賊所奪,更不被任何東西挂礙。所以涅槃的境界無邊無際,不住一處而遍于一切處,不依一物而爲一切物所依,足以讓聖者自由自在行于其中的。

  7.涅槃如摩尼寶珠-涅槃就像摩尼寶珠,能放出美麗的光輝,使人人歡喜,滿足衆人的一切欲求。

  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希有難得的奇樹,涅槃也如赤栴檀,擁有無與倫比的芬芳,能讓聖者也爲之贊歎。

  9.涅槃如醍醐-涅槃的味道如何呢?它就像醍醐灌頂,具有道德的美麗光彩,有戒行的芬芳香氣,還有美味可口的滋味。

  10.涅槃如山峰頂-涅槃又像高高聳立的山峰頂,在風雨飄搖之中也一樣卓然不動,任何的煩惱惡賊都難以攀登。峰頂上土質堅實,所有煩惱、痛苦的種子都不能生長,是完全脫離一切有漏汙染的境界。

  (四)從涅槃的種類和層次來解說

  在佛經裏面,涅槃是有層次等級之分的,如同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的階段,每個學習階段的境界也都各不相同。我現在就把涅槃的種類,按照深淺的層次一一向各位說明:

  1.庸俗的涅槃-印度有一位外道,吃飽飯後,就志得意滿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生病的人病好了之後享受安樂,就說他涅槃了;窮苦的人撿到七寶財物,生活舒適起來,也說進入涅槃境了;膽小的人本來畏懼外緣,後來有所皈依而不怕了,也說是證得涅槃。像這種偏重飽食、健康、財富、依靠之類的涅槃,都是以滿足物欲享樂爲主,談不上精神的不朽,是世俗境界的涅槃。世俗的涅槃因爲建立在變化不定的外緣上,所以隨時會消失,會有反效果,享有的時間也很短暫,以前面提到的涅槃十大…

《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