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是“作爲”,“所成立”是“宗體”,“能成立”是“因喻”。總起來說,就是“隨從自己歡喜作爲所立的宗旨”。要明白這個道理,先要知道“宗”有四種:
(1)遍所許宗——這是大家所共承認的。
(2)先承禀宗——這是立敵共一個師承。
(3)傍准義宗——這是馍糊暧昧含混語。
(4)不顧論宗——這是依據正理诤論的。
“前叁種”是不可立宗的,“後一種”是隨自樂爲的。
測驗 | 怎樣叫做不相離性
| 怎樣叫做隨自樂爲
|
所成立是甚麼? | 能成立是甚麼
| |
怎樣叫做遍所許宗
| 怎樣叫做先承禀宗
| |
怎樣叫做傍准義宗
| 怎樣叫做不顧論宗
| |
前叁種能夠立宗嗎
| 第四種可以立宗嗎
|
【“因”有“叁相”,是什麼
】
(1)遍是宗法性。
(2)同品定有性。
(3)異品遍無性。
“叁相”之“相”,作“向”字解。就是說,“因”的性質要向叁方向合乎規則:
(1)“遍是宗法性”:“遍”是“普遍”、“周遍”、“遍滿”的意思。“宗法”就是宗上前陳有法的性質。意思就是說,“因”的性質要和“宗”上“前陳有法”上的“主語”及“後陳法”上的“述語”都要有聯絡的關系。
例如:
宗——聲是無常,
因——所作性故。
這所作性故的“因”和宗上前陳的“聲”有關系。
(2)“同品定有性”:“同”是“相同”,“品”是“品類”,就是“同類”。“定”是“決定”。意思就是說,“因”的性質決定要和“同類”的東西有相同性。
例如:
宗——聲是無常,
因——所作性故。
這所作性的“因”要和“無常”的同類有關系。
(3)“異品遍無性”:“異品”就是“異類”的東西,要完全脫離“無常”的關系。
例如:
宗——聲是無常,
因——所作性故。
所作性的“因”要和“常”的性質完全沒有。
測驗 | 因有叁相,相字是甚麼意思
| 遍是宗法性,遍字是甚麼意思
|
宗法是甚麼
| 怎樣叫做遍是宗法性
| |
品字是怎樣解釋? | 同品是甚麼? | |
定有性是甚麼性? | 異品是甚麼? | |
遍無性是甚麼性
| 同品爲甚麼要定有
| |
異品爲甚麼要遍無
|
【“前陳”和“後陳”的範圍如何?】
“前陳”的範圍要比“後陳”的範圍小。
例如:
宗——“上海”在“中國”。
因——屬“中國”故。
表——前陳。——○後陳。
因爲“前陳”的“上海”比“後陳”的“中國”範圍小得多。
後例:如果說
宗——“中國”在“上海”。這樣“後陳”的“上海”不能包括“前陳”的“中國”,在事理上是說不能的啊。
【“因”和“前陳”的範圍如何?】
“因”的範圍要大過“前陳”才對。
例如:
宗——“上海”在“中國”。
因——屬“江蘇省”故。
因爲“江蘇省”的“因”比“上海”的“前陳”範圍大得多。
反例:如果說
宗——“江蘇”在“中國”。
因——屬“上海”故。
這樣,“上海”的“因”,就不能包括“江蘇”了!
【“因”和“後陳”的範圍如何?】
“因”的範圍,要比“後陳”的範圍小。
前例:
宗——“上海”在“中國”。
因——屬“江蘇省”故。
因爲“江蘇省”的“因”,比“中國”的“後陳”,範圍小得多。(P248)
後例:如果說
宗——“上海”在“江蘇”。
因——屬“中國”故。
宗——“上海”在“中國”。
因——屬“中國”故。
這樣,“江蘇省”的範圍就不能包括“中國”了。
測驗 | 前陳比後陳那一個範圍要大? | 因的範圍比前陳那一個要大? |
因的範圍比後陳那一個要大? |
【“前陳”和“後陳”要有聯絡,是如何?】
例如:
宗——聲是無常。
“前陳”的“聲”和“後陳”的“無常”是有聯絡的。
表——前陳——後陳(——符號,代表聯絡語字及意義)
反例:如果說(P249)
宗——“虛空”是“無常”。
那“前陳”的“虛空”就和“後陳”的“無常”是沒有聯絡了。
【“因”和“前陳”要有聯絡,是如何?】
前例:
宗——“上海”在“中國”
因——屬“江蘇省”故。
“江蘇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陳”是有聯絡的。
表——前陳——因
反例:如果說
宗——“上海”在“中國”。
因——屬“福建省”故。
這樣,福建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陳”就沒有聯絡了。
【“因”和“後陳”要有聯絡,是如何?】
例如:
宗——聲是無常,
因——所作性故。
這“所作性”的“因”和“後陳”的“無常”是有聯絡的。
表——因——後陳
反例:如果說
宗——聲是常,
因——所作性故。
那“所作性”的“因”對于“後陳”的“常”就沒有聯絡了。
測驗 | 前陳和後陳要有聯絡嗎? | 因和前陳要有聯絡嗎? |
因和後陳要有聯絡嗎? |
【“同喻”和“宗”要有關系,是如何?】
例如:
宗——聲是無常。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無常”的“宗體”是有關系的。
表——同喻——宗
若說如“空”,那就和“無常”,沒有關系了。
【“同喻”和“因”要有關系,是如何
】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有關系的。
表——同喻——因
若說如“空”,那就和“所作性”沒有關系了。
【“異喻”和“宗”要無關系,是如何
】
例如:
宗——聲是無常,
異喻——如虛空。
“虛空”的“異喻”和“無常”的“宗體”是沒有關系的。
表——異喻……宗
“異喻”若說“如瓶”,那就和“無常”的“宗”有關系,即是不對了。
【“異喻”和“因”要無關系,是如何
】
例如:
因——所作性故,
異喻——如虛空。
“虛空”的“異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沒有關系的。
表——異喻……因
“異喻”若說“如瓶”,那就和“所作性”的“因”有關系,即是不對了。
測驗 | 同喻要和宗有關系嗎? | 同喻要和因有關系嗎? |
異喻要和宗有關系嗎? | 異喻要和因有關系嗎? |
【“因明”有“叁十叁過”,是什麼
】
(1)“宗”有“九過”。
(2)“因”有“十四過”。
(3)“喻”有“十過”。
“宗”有“九過”,是如何
(1)“現量相違”
例:
宗——人有兩翼。
人本來沒有兩翼,現在說有兩翼,是違背“現見的事實”,故名“現量相違”。
(2)“比量相違”
例:
宗——人永不死。
人本來是會死,現在說不死,是違背“比較的推理”,故名“比量相違”。
(3)“自教相違”
例:
宗——善因會招惡果。
善因招善果,惡因招惡果,這是佛教的宗旨。現在佛教徒自己說“…
《慈航大師全集(一)相宗十講 捌、因明入門講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