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是“作为”,“所成立”是“宗体”,“能成立”是“因喻”。总起来说,就是“随从自己欢喜作为所立的宗旨”。要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宗”有四种:
(1)遍所许宗——这是大家所共承认的。
(2)先承禀宗——这是立敌共一个师承。
(3)傍准义宗——这是馍糊暧昧含混语。
(4)不顾论宗——这是依据正理诤论的。
“前三种”是不可立宗的,“后一种”是随自乐为的。
测验 | 怎样叫做不相离性
| 怎样叫做随自乐为
|
所成立是甚么? | 能成立是甚么
| |
怎样叫做遍所许宗
| 怎样叫做先承禀宗
| |
怎样叫做傍准义宗
| 怎样叫做不顾论宗
| |
前三种能够立宗吗
| 第四种可以立宗吗
|
【“因”有“三相”,是什么
】
(1)遍是宗法性。
(2)同品定有性。
(3)异品遍无性。
“三相”之“相”,作“向”字解。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向三方向合乎规则:
(1)“遍是宗法性”:“遍”是“普遍”、“周遍”、“遍满”的意思。“宗法”就是宗上前陈有法的性质。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和“宗”上“前陈有法”上的“主语”及“后陈法”上的“述语”都要有联络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故的“因”和宗上前陈的“声”有关系。
(2)“同品定有性”:“同”是“相同”,“品”是“品类”,就是“同类”。“定”是“决定”。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决定要和“同类”的东西有相同性。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要和“无常”的同类有关系。
(3)“异品遍无性”:“异品”就是“异类”的东西,要完全脱离“无常”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所作性的“因”要和“常”的性质完全没有。
测验 | 因有三相,相字是甚么意思
| 遍是宗法性,遍字是甚么意思
|
宗法是甚么
| 怎样叫做遍是宗法性
| |
品字是怎样解释? | 同品是甚么? | |
定有性是甚么性? | 异品是甚么? | |
遍无性是甚么性
| 同品为甚么要定有
| |
异品为甚么要遍无
|
【“前陈”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前陈”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表——前陈。——○后陈。
因为“前陈”的“上海”比“后陈”的“中国”范围小得多。
后例:如果说
宗——“中国”在“上海”。这样“后陈”的“上海”不能包括“前陈”的“中国”,在事理上是说不能的啊。
【“因”和“前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大过“前陈”才对。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上海”的“前陈”范围大得多。
反例:如果说
宗——“江苏”在“中国”。
因——属“上海”故。
这样,“上海”的“因”,就不能包括“江苏”了!
【“因”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中国”的“后陈”,范围小得多。(P248)
后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江苏”。
因——属“中国”故。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这样,“江苏省”的范围就不能包括“中国”了。
测验 | 前陈比后陈那一个范围要大? | 因的范围比前陈那一个要大? |
因的范围比后陈那一个要大? |
【“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前陈”的“声”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后陈(——符号,代表联络语字及意义)
反例:如果说(P249)
宗——“虚空”是“无常”。
那“前陈”的“虚空”就和“后陈”的“无常”是没有联络了。
【“因”和“前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江苏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因
反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福建省”故。
这样,福建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就没有联络了。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因——后陈
反例:如果说
宗——声是常,
因——所作性故。
那“所作性”的“因”对于“后陈”的“常”就没有联络了。
测验 | 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吗? | 因和前陈要有联络吗? |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吗? |
【“同喻”和“宗”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宗
若说如“空”,那就和“无常”,没有关系了。
【“同喻”和“因”要有关系,是如何
】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因
若说如“空”,那就和“所作性”没有关系了。
【“异喻”和“宗”要无关系,是如何
】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宗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无常”的“宗”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异喻”和“因”要无关系,是如何
】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因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所作性”的“因”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测验 | 同喻要和宗有关系吗? | 同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
异喻要和宗有关系吗? | 异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
【“因明”有“三十三过”,是什么
】
(1)“宗”有“九过”。
(2)“因”有“十四过”。
(3)“喻”有“十过”。
“宗”有“九过”,是如何
(1)“现量相违”
例:
宗——人有两翼。
人本来没有两翼,现在说有两翼,是违背“现见的事实”,故名“现量相违”。
(2)“比量相违”
例:
宗——人永不死。
人本来是会死,现在说不死,是违背“比较的推理”,故名“比量相违”。
(3)“自教相违”
例:
宗——善因会招恶果。
善因招善果,恶因招恶果,这是佛教的宗旨。现在佛教徒自己说“…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捌、因明入门讲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