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叁寶功德(20~29)

  談叁寶功德(20)

  ◎ 傅味琴

  2006年5月6日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對不正法、不正師,不要産生錯誤的感情

  本次提要:

  ■ 不懂法的人全是盲修瞎練,竟然還瞧不起學法的人

  ■ 不識字能開悟,這是前輩子學的

  ■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成就內護正法

  ■ 不聽佛話,佛法就滅在佛弟子手裏

  ■ 對不正法、不正師,不要産生錯誤的感情

  ■ 沒有文字般若,什麼也沒有

  不懂法的人全是盲修瞎練,竟然還瞧不起學法的人

  不懂法的人是盲修瞎練,有正確的理論才能有正確的實踐。如今受邪知邪見影響的人不要法,對法不重視,或者提倡只要修,沒有法怎麼修啊?變成磕頭也是修,燒香也是修,至于佛啥個意思,他不懂。還有的人唸經不求懂,結果一看就理解錯。而且盲修瞎練的人還特別看不起學法講法的人,因爲觀點不同。我們是佛陀的觀點,他是自己的觀點,或者是他師父的觀點。他師父也不是佛陀的觀點,師父說“我也是師父的觀點”。錯誤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所以我經常跟年輕人說,中國佛門曆史上犯的錯誤,年輕一代不必繼承。你繼承錯誤的還會有希望嗎?

  不識字能開悟,這是前輩子學的

  說“禅宗就不主張學佛法。”不學佛法能懂嗎?禅師開示的話全是佛法,這些禅師佛法並沒有講錯啊。有說“開悟了就什麼都懂了,用不著多學。你看六祖慧能開悟了能講《金剛經》,他什麼時候學的?”這要叁世因果看問題,是他前輩子學的,如果不學能懂,這些禅師開悟以後怎麼不懂英文法文,因爲中國封建社會是封閉式的,他前輩子沒地方學啊。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成就內護正法

  不學而修會走向愚癡的道路。非但有輕慢法的罪,而且違背佛語,本身就在佛面前背罪過。釋迦佛可從來沒有講過:聽法不要多聽,越聽多越糟糕。釋迦佛教導我們要多聞。多聞的利益極大,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舍無義,多聞趣涅槃。釋迦佛對出家弟子更是要求多聞,稱出家弟子是“多聞賢聖弟子”,出家人不懂佛法,你怎麼內護正法?你又護些什麼?

  不聽佛話,佛法就滅在佛弟子手裏

  學修,學在前面,修在後面。你不學佛法,你休想證果成道。好比從前知識分子,文化水平很高,到了農村卻把小麥當韭菜,因爲他沒有學過農科,也沒有到農村學習過。所以以後你們年輕一代好好發心把中國佛門的傳統理理清楚,看看究竟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如果再不理清楚,按照這些傳統,只聽人話不聽佛話,佛法就滅在佛弟子的手裏,這是罪過啊!修行要累積功德,哪能累積罪過?

  對不正法、不正師,不要産生錯誤的感情

  許多真正的佛法,今天在佛門裏行不通了,因爲人有先入爲主的毛病,就算你講得有道理,過去聽的東西也很難拔得出來。這首先是個知見問題,也是一個錯誤的感情問題。他對過去聽到的話,因爲對說的人信仰崇拜,難免産生感情。一聽到佛法,照這麼說起來我師父錯了?不見得吧?你是照佛說的也不錯,我是照師父說的也不錯。好比小偷也不錯,警察也不錯,(笑聲)大家都不錯。

  即使他心裏想:照經書上來說,我師父是有點不對。可是他嘴巴不說,或者會這麼想:師父總是師父,也許師父有師父的道理呢。有的還反而生你的氣:你說法就說法,老是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如果你是社會上的人,你跟好朋友說話,要特別小心,你不能說,“你爸爸怎麼做起強盜來了?”(衆笑)再好的朋友聽了也要怄氣,強盜當然不好,誰叫你說到我爸爸頭上來了?所以錯誤、犯罪經常都發生在錯誤的感情裏。

  沒有文字般若,什麼也沒有

  教理要學,佛法要懂,不要好高骛遠。從前有一個人說了我一句話“傅老師講法講得很好,不過他是文字般若”,意思水平太低了。從“不過”開始,話兩樣了,就等于後面的話把前面的話掃掉了。有些人經常用“不過”兩個字來拐彎,即便他前面幾句沒錯,比如他說:“應該法門無量誓願學”,這不錯,後面,“不過,現在末法時期了,越學多越不好,因爲都是鈍根”,邪說都是玩弄這個手段。能海上師說:“沒有文字般若,什麼也沒有。”文字般若最重要,一切都是從文字般若開始的。

  談叁寶功德(21)

  ◎ 傅味琴

  2006年5月6日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發菩提心忙弘法,不修行,煩惱也緊張

  本次提要:

  ■ 學生從學而來,佛弟子從法化生,沒有法,是個空挂其名的佛弟子

  ■ 修行要根據佛的教導,證得阿羅漢果乃至邁上菩提大道

  ■ 只聽不修也難得初果

  ■ 發菩提心忙弘法,不修行煩惱也緊張

  ■ 修行就是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叫修行

  學生從學而來,佛弟子從法化生,

  沒有法,是個空挂其名的佛弟子

  我們稱爲佛弟子,弟子就是學生,學生怎麼能不學呢?學生學生,從學而來啊。正如釋迦佛說的:佛子從法化生。沒有法你這個佛子怎麼來的?所以沒有法,就沒有你這個佛弟子,你只是挂個名佛弟子,說得通俗一點,是沒腦子的佛弟子。

  修行要根據佛的教導,證得阿羅漢果乃至邁上菩提大道

  有法才能證,沒有法就不可能證。從學法開始到將來證果成道,也不是一學法就證果的。當然喽,你一學佛就會有收獲,比如聽了一次法,解決了你一個疑問,這叫小疑小悟。真正要證果成道,那要不斷的小悟累積成一個大悟。還不能光是理論上悟了,理悟不了生死,還要達到證悟,要親自證到法上的境界。這就要有個過程:就是修法。修行就是爲了根據佛法的教導,從凡夫證得阿羅漢果,乃至邁上菩提大道,成佛。

  只聽不修也難得初果

  那麼咱們天天聽法,怎麼連個初果都沒有證?慢慢來嘛,路線沒走錯將來總會證的。可是你要研究啊,原因是你聽了法不肯實踐,聽管聽,沒有修。說“我不懂得怎麼修啊?”天天在講,你是真的不懂嗎?

  發菩提心忙弘法,不修行煩惱也緊張

  我也沒修好,因爲面鋪得太廣了,不過也有好處,將來果報也大。比如要造一個大工廠投資大了,基礎建設時間長了,可是將來造成了,那果報也大。這幾十年來,我到處弘揚佛法,受盡人們的譏笑。有人譏笑我糊塗,一點沒有爲自己考慮。這我也承認,自己時間太緊張,沒有好好修。那麼你呢?你也沒好好修,你也忙啊,你也緊張啊,緊張什麼呀?煩惱緊張,貪瞋癡泛濫,修行的時間都給貪瞋癡占掉了。我是忙著菩提心事業,你們在煩惱裏,面也鋪得很廣。有的人開始對這個人合不來,慢慢對那個人又合不來,在湖北總是怪人家不好,到了開化,又合不來,又要調,再調一個地方你能合得來嗎?開始跟一個同學合不來,慢慢看這個也有問題,看那個也不對,面越鋪越大,煩惱越來越厲害,根子越來越深,將來叁惡道的果報也大。(笑聲)

  修行就是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叫修行

  所以有句話:修行就是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叫修行。難免有人苦惱,我很發心想斷煩惱,道理我全懂啊,怎麼我斷煩惱斷不起來呢?這一點等明天再講。(回向)

  談叁寶功德(22)

  ◎ 傅味琴

  2006年5月7日講于清涼山佛學苑

  法 寶

  法~宇宙的真理,一切事物不論大小、有形無形都稱法,有形叫色法,無形叫心法

  法寶功德~佛教化衆生說法四十九年,引導衆生脫離生死苦海進入常樂我淨的彼岸,法寶有教證功德

  

  什麼都是法,不懂法的人是個無知的人

  本次提要:

  ■ 什麼都是法,不懂法的人是個無知的人

  ■ 有形的是色法,無形的屬心法

  ■ 佛法稀有難得,故稱寶

  ■ 有人講緣,卻帶上了神秘迷信的色彩

  ■ 有人來到這裏又走了,這不是無緣,是心變了

  ■ 第叁者經常把緣拆散,拖人走

  什麼都是法,不懂法的人是個無知的人

  今天講法寶功德,首先把法跟法寶的區別說一下。一切事物不論大小,有形無形,都稱法,整個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全叫法,自然界的變化,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切,也都是法。比如一張桌子,它有形狀,它有作用,要做一張木頭桌子,你必須要取木材,還要加工,這都要有方法,所以這一切都是法。木頭就是木頭桌子的體。你要做成什麼形狀,也得有法,總要畫個圖,有個尺寸吧,這就是桌子的相。桌子做好了,派什麼用場,這也是法。我們知道桌子可以放東西,可以寫字,這是桌子的用。說句笑話,桌子做好了,假如倒著放,問他怎麼不用呢?他回答你:“我不知道怎麼個用法。”這就是不知道法。所以一個不懂法的人就是一個無知的人。小孩無知,剛剛學吃飯,媽媽飯吃在嘴巴裏,小孩子飯粘在鼻子上,這就是不得法。所以如果有人叫你別懂法,這個人就叫你做傻瓜。

  有形的是色法,無形的屬心法

  有形的東西我們都看得見,因爲是物質所成,所以叫色法。色就是物質,一般人把色解說成顔色,其實有顔色的東西都是物質。無形的我們看不見,這屬于心法,每個人心裏的活動、産生的念頭,本身就是法。所以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有形和無形的法裏。我們所以能夠存在,也是依靠法。也就是依靠色法、心法,人就是物質和心理所組成的。

  佛法稀有難得,故稱寶

  法寶呢?寶的解說是稀有難得,既稀少,意義又大,極其珍貴,極難得到,這才能稱寶。世間法很容易得到,現在幾乎每個孩子到了年齡就可以上學,而且每個地方都有學校,學會了文化,你自己就能夠看書看報,很容易的。最難得到的就是佛法,佛陀不出世,你也聽不到佛法,即使佛出世,也不見得每個衆生都能聽到。

  有人講緣,卻帶上了神秘迷信的色彩

  今天佛門喜歡強調緣,往往帶了神秘主義,有點迷信色彩,真正叫他解說緣他又講不清楚。有些人開始明明有緣,後來變成無緣,那到底算有緣還是無緣?說無緣,你開頭怎麼有緣?說有緣,你怎麼又變成無緣了?佛門裏大家都在講緣,問他幾句,他就答不上來了。

  有人來到這裏又走了,這不是無緣,是…

《談叁寶功德(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