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宝功德(20)
◎ 傅味琴
2006年5月6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对不正法、不正师,不要产生错误的感情
本次提要:
■ 不懂法的人全是盲修瞎练,竟然还瞧不起学法的人
■ 不识字能开悟,这是前辈子学的
■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成就内护正法
■ 不听佛话,佛法就灭在佛弟子手里
■ 对不正法、不正师,不要产生错误的感情
■ 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
不懂法的人全是盲修瞎练,竟然还瞧不起学法的人
不懂法的人是盲修瞎练,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有正确的实践。如今受邪知邪见影响的人不要法,对法不重视,或者提倡只要修,没有法怎么修啊?变成磕头也是修,烧香也是修,至于佛啥个意思,他不懂。还有的人唸经不求懂,结果一看就理解错。而且盲修瞎练的人还特别看不起学法讲法的人,因为观点不同。我们是佛陀的观点,他是自己的观点,或者是他师父的观点。他师父也不是佛陀的观点,师父说“我也是师父的观点”。错误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我经常跟年轻人说,中国佛门历史上犯的错误,年轻一代不必继承。你继承错误的还会有希望吗?
不识字能开悟,这是前辈子学的
说“禅宗就不主张学佛法。”不学佛法能懂吗?禅师开示的话全是佛法,这些禅师佛法并没有讲错啊。有说“开悟了就什么都懂了,用不着多学。你看六祖慧能开悟了能讲《金刚经》,他什么时候学的?”这要三世因果看问题,是他前辈子学的,如果不学能懂,这些禅师开悟以后怎么不懂英文法文,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封闭式的,他前辈子没地方学啊。
出家人不懂佛法,怎能成就内护正法
不学而修会走向愚痴的道路。非但有轻慢法的罪,而且违背佛语,本身就在佛面前背罪过。释迦佛可从来没有讲过:听法不要多听,越听多越糟糕。释迦佛教导我们要多闻。多闻的利益极大,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趣涅槃。释迦佛对出家弟子更是要求多闻,称出家弟子是“多闻贤圣弟子”,出家人不懂佛法,你怎么内护正法?你又护些什么?
不听佛话,佛法就灭在佛弟子手里
学修,学在前面,修在后面。你不学佛法,你休想证果成道。好比从前知识分子,文化水平很高,到了农村却把小麦当韭菜,因为他没有学过农科,也没有到农村学习过。所以以后你们年轻一代好好发心把中国佛门的传统理理清楚,看看究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如果再不理清楚,按照这些传统,只听人话不听佛话,佛法就灭在佛弟子的手里,这是罪过啊!修行要累积功德,哪能累积罪过?
对不正法、不正师,不要产生错误的感情
许多真正的佛法,今天在佛门里行不通了,因为人有先入为主的毛病,就算你讲得有道理,过去听的东西也很难拔得出来。这首先是个知见问题,也是一个错误的感情问题。他对过去听到的话,因为对说的人信仰崇拜,难免产生感情。一听到佛法,照这么说起来我师父错了?不见得吧?你是照佛说的也不错,我是照师父说的也不错。好比小偷也不错,警察也不错,(笑声)大家都不错。
即使他心里想:照经书上来说,我师父是有点不对。可是他嘴巴不说,或者会这么想:师父总是师父,也许师父有师父的道理呢。有的还反而生你的气:你说法就说法,老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如果你是社会上的人,你跟好朋友说话,要特别小心,你不能说,“你爸爸怎么做起强盗来了?”(众笑)再好的朋友听了也要怄气,强盗当然不好,谁叫你说到我爸爸头上来了?所以错误、犯罪经常都发生在错误的感情里。
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
教理要学,佛法要懂,不要好高骛远。从前有一个人说了我一句话“傅老师讲法讲得很好,不过他是文字般若”,意思水平太低了。从“不过”开始,话两样了,就等于后面的话把前面的话扫掉了。有些人经常用“不过”两个字来拐弯,即便他前面几句没错,比如他说:“应该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不错,后面,“不过,现在末法时期了,越学多越不好,因为都是钝根”,邪说都是玩弄这个手段。能海上师说:“没有文字般若,什么也没有。”文字般若最重要,一切都是从文字般若开始的。
谈三宝功德(21)
◎ 傅味琴
2006年5月6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发菩提心忙弘法,不修行,烦恼也紧张
本次提要:
■ 学生从学而来,佛弟子从法化生,没有法,是个空挂其名的佛弟子
■ 修行要根据佛的教导,证得阿罗汉果乃至迈上菩提大道
■ 只听不修也难得初果
■ 发菩提心忙弘法,不修行烦恼也紧张
■ 修行就是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
学生从学而来,佛弟子从法化生,
没有法,是个空挂其名的佛弟子
我们称为佛弟子,弟子就是学生,学生怎么能不学呢?学生学生,从学而来啊。正如释迦佛说的:佛子从法化生。没有法你这个佛子怎么来的?所以没有法,就没有你这个佛弟子,你只是挂个名佛弟子,说得通俗一点,是没脑子的佛弟子。
修行要根据佛的教导,证得阿罗汉果乃至迈上菩提大道
有法才能证,没有法就不可能证。从学法开始到将来证果成道,也不是一学法就证果的。当然喽,你一学佛就会有收获,比如听了一次法,解决了你一个疑问,这叫小疑小悟。真正要证果成道,那要不断的小悟累积成一个大悟。还不能光是理论上悟了,理悟不了生死,还要达到证悟,要亲自证到法上的境界。这就要有个过程:就是修法。修行就是为了根据佛法的教导,从凡夫证得阿罗汉果,乃至迈上菩提大道,成佛。
只听不修也难得初果
那么咱们天天听法,怎么连个初果都没有证?慢慢来嘛,路线没走错将来总会证的。可是你要研究啊,原因是你听了法不肯实践,听管听,没有修。说“我不懂得怎么修啊?”天天在讲,你是真的不懂吗?
发菩提心忙弘法,不修行烦恼也紧张
我也没修好,因为面铺得太广了,不过也有好处,将来果报也大。比如要造一个大工厂投资大了,基础建设时间长了,可是将来造成了,那果报也大。这几十年来,我到处弘扬佛法,受尽人们的讥笑。有人讥笑我糊涂,一点没有为自己考虑。这我也承认,自己时间太紧张,没有好好修。那么你呢?你也没好好修,你也忙啊,你也紧张啊,紧张什么呀?烦恼紧张,贪瞋痴泛滥,修行的时间都给贪瞋痴占掉了。我是忙着菩提心事业,你们在烦恼里,面也铺得很广。有的人开始对这个人合不来,慢慢对那个人又合不来,在湖北总是怪人家不好,到了开化,又合不来,又要调,再调一个地方你能合得来吗?开始跟一个同学合不来,慢慢看这个也有问题,看那个也不对,面越铺越大,烦恼越来越厉害,根子越来越深,将来三恶道的果报也大。(笑声)
修行就是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
所以有句话:修行就是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难免有人苦恼,我很发心想断烦恼,道理我全懂啊,怎么我断烦恼断不起来呢?这一点等明天再讲。(回向)
谈三宝功德(22)
◎ 傅味琴
2006年5月7日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法 宝
法~宇宙的真理,一切事物不论大小、有形无形都称法,有形叫色法,无形叫心法
法宝功德~佛教化众生说法四十九年,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进入常乐我净的彼岸,法宝有教证功德
什么都是法,不懂法的人是个无知的人
本次提要:
■ 什么都是法,不懂法的人是个无知的人
■ 有形的是色法,无形的属心法
■ 佛法稀有难得,故称宝
■ 有人讲缘,却带上了神秘迷信的色彩
■ 有人来到这里又走了,这不是无缘,是心变了
■ 第三者经常把缘拆散,拖人走
什么都是法,不懂法的人是个无知的人
今天讲法宝功德,首先把法跟法宝的区别说一下。一切事物不论大小,有形无形,都称法,整个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全叫法,自然界的变化,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也都是法。比如一张桌子,它有形状,它有作用,要做一张木头桌子,你必须要取木材,还要加工,这都要有方法,所以这一切都是法。木头就是木头桌子的体。你要做成什么形状,也得有法,总要画个图,有个尺寸吧,这就是桌子的相。桌子做好了,派什么用场,这也是法。我们知道桌子可以放东西,可以写字,这是桌子的用。说句笑话,桌子做好了,假如倒着放,问他怎么不用呢?他回答你:“我不知道怎么个用法。”这就是不知道法。所以一个不懂法的人就是一个无知的人。小孩无知,刚刚学吃饭,妈妈饭吃在嘴巴里,小孩子饭粘在鼻子上,这就是不得法。所以如果有人叫你别懂法,这个人就叫你做傻瓜。
有形的是色法,无形的属心法
有形的东西我们都看得见,因为是物质所成,所以叫色法。色就是物质,一般人把色解说成颜色,其实有颜色的东西都是物质。无形的我们看不见,这属于心法,每个人心里的活动、产生的念头,本身就是法。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有形和无形的法里。我们所以能够存在,也是依靠法。也就是依靠色法、心法,人就是物质和心理所组成的。
佛法稀有难得,故称宝
法宝呢?宝的解说是稀有难得,既稀少,意义又大,极其珍贵,极难得到,这才能称宝。世间法很容易得到,现在几乎每个孩子到了年龄就可以上学,而且每个地方都有学校,学会了文化,你自己就能够看书看报,很容易的。最难得到的就是佛法,佛陀不出世,你也听不到佛法,即使佛出世,也不见得每个众生都能听到。
有人讲缘,却带上了神秘迷信的色彩
今天佛门喜欢强调缘,往往带了神秘主义,有点迷信色彩,真正叫他解说缘他又讲不清楚。有些人开始明明有缘,后来变成无缘,那到底算有缘还是无缘?说无缘,你开头怎么有缘?说有缘,你怎么又变成无缘了?佛门里大家都在讲缘,问他几句,他就答不上来了。
有人来到这里又走了,这不是无缘,是…
《谈三宝功德(20~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