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叁寶功德(10~19)▪P2

  ..續本文上一頁,連忙做飯做菜給他吃。男朋友跟她說:我在醫院裏學會了打針,要不要我給你試試?就在她胳膊上給她注射。她不知道這一針打下去要死人的,後來她感到很難受啊,她知道不對頭,臨死前還跟男朋友說:我是愛你的。(衆笑)

  上橋爲求法,過橋是彼岸奉勸橋上人,莫墮愛河中

  在第十期《清涼橋》的封面,我寫了幾句話:“清涼本無橋,緣起橋方成”,因爲因緣聚合了,所以一座橋就成了,一切都是緣起的。“上橋爲求法”,千裏迢迢爲什麼要走上這座橋啊?爲了求佛法,爲了修行。“過橋是彼岸”,你能夠學法修行,過了橋你就到了彼岸。彼岸沒有痛苦,彼岸沒有生老病死,這是阿羅漢的境界。“奉勸橋上人”,奉勸進佛門的正在學法修行的橋上人,“不墮愛河中”,不要掉在愛河裏。

  愚人無智慧,佛的道理他不聽

  愚癡是很可怕的。什麼煩惱在衆生的心裏紮根最深?就是愚癡。愚就是沒有智慧,癡就是無知的執著,你跟他講道理他還不聽呢。我每天在散步,經行的時候,我就在唸藥師佛。你們總以爲唸阿彌陀佛才叫唸佛,難道藥師佛不是佛啊?唸藥師佛也是唸佛,唸釋迦佛也是唸佛,心裏念佛才是真念佛,念佛就是念念不忘佛。今天我們講釋迦佛的功德,咱們念念不忘釋迦佛的功德,以釋迦佛爲榜樣,跟他學,要成就釋迦佛的圓滿人格,這就是念佛。當你成就了斷智悲叁種功德,你的人格就圓滿了。

  對叁寶起疑,路就錯了,要修好戒定慧、圓滿斷智悲

  叁種根本煩惱,如果再擴大一點,是五種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慢疑。

  懷疑,衆生對佛懷疑,對佛說的法懷疑,這樣也不知道將來什麼時候才成就。比如,你們修淨土法門願生西方淨土,或者願生東方淨土,你對淨土懷疑不懷疑?如果你懷疑就不對了,如果你不懷疑,第一步就走對了。信願行嘛。信是第一步啊,信了你還要願意去,願意去你還要修好斷智悲的功德。《佛說阿彌陀經》裏講,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是培福,“德”呢?你要修好斷智悲叁德,要修好戒定慧功德,而且還不能少,少了你也去不了。

  談叁寶功德(13)

  ◎ 傅味琴

  2006年4月27日在開化文殊院爲開化佛教場所負責人培訓班講課

  起了傲慢,平等心就消失了

  本次提要:

  ■ 貓狗都有佛性,爲什麼要懷疑自己能成佛

  ■ 修行人要法喜充滿,要令衆生歡喜

  ■ 有人在製造佛弟子的懷疑,就把路引錯了

  ■ 佛法的平等心,在傲慢人那裏就消失了

  ■ 愚人傲慢不敬法,不讓說法人坐中間

  ■ 愚人不學法,對學法的人看不起

  貓狗都有佛性,爲什麼要懷疑自己能成佛

  你能夠對西方極樂世界不懷疑,有信心,願往生,這很好。再問下去,你對將來成佛有沒有懷疑啊?“我沒敢想,我是苦惱衆生,業障深重,像我這樣能成佛嗎?”這就是懷疑。連小貓小狗都有佛性,何況是你是人呢。

  修行人要法喜充滿,要令衆生歡喜

  要走上真正的修行道路,就要聽釋迦佛的話。釋迦佛叫我們修的不是苦惱而是歡喜。釋迦佛常說要法喜充滿,還說:令衆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我這些學生修得還不太好,所以你們來之前,我特地跟他們講了話,叫他們修好歡喜,要讓你們個個歡喜。在我們這兒有個風氣,誰不歡喜誰犯錯誤。不管什麼矛盾什麼問題,都可以商量解決,何必起煩惱?

  有人在製造佛弟子的懷疑,就把路引錯了

  咱們一定要對自己的修行有信心,不光是要信佛、信法、信僧寶,還要信師,對于善知識要有信心,還要信你自己!信自己決定能夠修成就,決定能成佛。現在有許多人在製造佛弟子的懷疑,那就把路引錯了,你怎麼引導衆生走煩惱這條路?疑就是煩惱呀。從前有人聽了我的課,高興得菩提心一下子就生起來了。回去跟信佛的人一講,這個信佛的人滿臉不高興,“你想成佛?別打妄想了!我都不敢想成佛,你想成佛啊?!”這種話,就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他也只好“算了算了,我也不想成佛了,永遠做苦惱衆生”。

  佛法的平等心,在傲慢人那裏就消失了

  還有一個煩惱就是傲慢。你在社會上傲慢倒也罷了。有人進了佛門,看了幾本佛書,在原來的傲慢上再加傲慢。

  現在四衆弟子不團結,我看跟傲慢有關系。只要舉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有人稱居士爲“小衆”。佛經裏只有清淨大海衆,可沒看到過小衆。那麼出家人的爸爸呢?“我爸爸是小衆。”你是誰生出來的?“小衆生出來的。”(衆笑)佛法的平等精神在傲慢人那裏就看不到了。

  愚人傲慢不敬法,不讓說法人坐中間

  有一次閩南有個寺院請我去弘法,每天早晨我們同學念完經,我總要給他們講一點法。那兩天剛好外面幾個小和尚來做佛事。

  我跟大家解說一下佛事,佛陀的事業才是真正的佛事,什麼是佛陀的事業?講經說法教育衆生才是佛陀的事業。可現在都把超度死人叫佛事,佛講了四十九年法,從沒有說“我四十九年都在超度死人”。

  那天我講完法,學生就告訴我,剛才有個來做佛事的小和尚在門外說閑話,“你們老師講法怎麼可以坐在中間呢?應該坐在旁邊。中間是誰坐的?是穿著我們這種衣服的人坐的。”傲慢到這個程度,佛法不懂又不來聽法,還亂說閑話。講法是代如來宣化,講經說法不坐中間坐哪裏啊?!

  愚人不學法,對學法的人看不起

  所以不懂佛法的人必然會傲慢,傲慢的人也根本不懂佛法。愚癡是衆生心裏紮根最深的煩惱,佛陀教導咱們要用智慧去消除愚癡,可惜的是近代的佛門裏竟然有人提倡不要智慧要學愚,跟釋迦佛的教導徹底相反。你聽法、學智慧、修戒定慧就被他看不起,學愚的人反而取笑學智慧的人可憐。

  把五種根本煩惱改掉了這就是斷德。釋迦佛非但貪瞋癡慢疑全斷盡,而且微小微小的煩惱習氣,微小微小的過錯全都沒有了。

  談叁寶功德(14)

  ◎ 傅味琴

  2006年4月27日在開化文殊院爲開化佛教場所負責人培訓班講課

  智慧長一分,煩惱斷一分,

  不學佛的智慧進佛門幹啥呢?

  本次提要:

  ■ 智慧長一分,煩惱斷一分,不學佛的智慧進佛門幹啥呢

  ■ 偉大的精神從偉大的智慧來

  ■ 佛弟子是一家人,盡我所有作供養

  ■ 佛弟子要有悲心,更要有智慧,在佛法的教育下讓人們心向善

  ■ 愚癡比窮困更危險,要引導衆生在佛法中得到安樂

  ■ 不爲名利而堅持崗位,都是發菩提心的人

  智慧長一分,煩惱斷一分,

  不學佛的智慧進佛門幹啥呢

  智德呢?釋迦佛智慧圓滿,徹底覺悟。釋迦佛叫我們學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覺悟,才能成佛,愚人會覺悟嗎?所以我們要使自己智慧不斷增長。斷煩惱是要用智慧來斷的,智慧增長一分,煩惱就去掉一分。要出智慧,你首先要聽法。世間上一切好的智慧,都能給人類帶來幸福,都能提高人類道德修養。我們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學釋迦佛的智慧,因爲釋迦佛的智慧比一般人的智慧圓滿。你不學釋迦佛的智慧你信佛幹什麼呢?你學佛又學點啥呀?

  偉大的精神從偉大的智慧來

  在社會上,你有世間上的學問或者技術,就能發揮你的才能,只要你貢獻大,你可以富起來。這也是一種智慧,可是這種智慧結果怎麼樣啊?你請他幫忙,他會問你:你給我多少錢?錢少了不幹。即使他肯幹,哪兒工資高他就往哪兒跑,而我們佛弟子就應該具足偉大的智慧。偉大的精神是從偉大的智慧來的,應該盡我所有作供獻,只要衆生得到真實的利益,不管有沒有報酬我全幹。

  佛弟子是一家人,盡我所有作供養

  佛門現在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很多地方不講法,好不容易爲居士們開了星期講座,可是要有卡才能聽,一張卡一個月聽四次,十五元錢。講法是度衆生,聽法怎麼要收錢呢?你學佛法時你的師父有沒有向你拿錢啊?在佛門裏凡是爲名爲利的聰明,反而是極大的愚癡。所以我們講經說法從來不考慮錢的事情,甚至于來小住的人,吃飯不要錢,住宿不要錢。我今天供養得起我就供養,佛弟子是一家人,還要什麼錢啊?你的哥哥妹妹到你家裏來吃頓飯,你的爸爸,你的兒子到你家裏來吃頓飯,你會要錢嗎?衆生都是過去世的父母,菩薩看衆生都是獨生子,供養都來不及,還要去向他要錢?希望大家記住一句話:在佛門裏,法要跟錢分開來。

  佛弟子要有悲心,更要有智慧,

  在佛法的教育下讓人們心向善

  我們修行除了要圓滿自己的智德以外,還要圓滿自己的悲心。要把衆生的苦難看成自己的苦難。悲就是拔苦。我們要一心一意學習大悲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處處都要解除衆生的苦。做慈善事業是非常好的,凡是宗教都勸人爲善,釋迦佛也勸大家做慈善事業。但是我們更要做一個釋迦佛的好學生,釋迦佛就是我們的導師,是個大教育家,我們要接受釋迦佛的教育,不僅僅要幫衆生解除貧困,更要給衆生教育,使他心向善,大家一起來做善事那不是更好嗎?這就是我們佛弟子應該有的悲心。

  愚癡比窮困更危險,要引導衆生在佛法中得到安樂

  一個人愚癡顛倒比窮困更危險。我們大慈大悲救濟衆生,既要救濟他生活上的貧困,更要救濟他心裏上愚癡沒有智慧的貧困。《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說:“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要讓他從佛法中得到真正的安定和快樂。所以弘法的功德最大,因爲教育衆生斷煩惱,得智慧,起悲心,全是使衆生安樂。

  不爲名利而堅持崗位,都是發菩提心的人

  你們都是各寺院的負責人,應該說都有一顆菩提心。作爲一個負責人,往往頭要被壓扁。我做老師的,就有體會。如果不是頭壓扁,我怎麼會高血壓?你們今天照樣在負責人這個崗位上頂得住,憑的就是菩提心。都是爲了佛教,爲了衆生啊。你們年老的居士或許已經做爺爺奶奶了,你的兒孫肯定勸你別這麼辛苦了吧?你們今天子孫滿堂,誰養不活你啊?你們的勞保工資也足夠了。就算真的沒生活來源,國家…

《談叁寶功德(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