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聖的回歸 第一節 即生成佛
有一片綠洲,歇下就不想離開。有一個港灣,泊入再無須啓航。漫長的漂泊劃上句號,疲憊的心找到屬于自己的家。多麼奇妙啊!——無盡的恩賜化作無言的感動,神秘的呼喚迎來神聖的回歸。
爲利衆生願成佛,是大乘佛子精勤修道的唯一理由。積累福慧資糧,斷除人法二執,曆經五道十地,一切努力都是爲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因果不會空耗,當佛子集聚所有善緣,斷盡所有違品後,即可證得無上菩提,任運利益衆生。
那麼,一個凡夫人從初發心至圓成佛果,有沒有時間上的限製呢?按照普通講法,是需要叁大阿僧祇劫的。阿僧祇,是不可數、無央數的意思。這樣算來,如果時間、資糧、階位都鐵定的話,成佛就是一件很缥缈、很遙遠的事了。幸好,離戲大空性給所有事物帶來自由和變數。既然在法界本性中,一切實有自性都受到平等取締,那麼在了悟這一秘密的智者身上,什麼奇迹不能發生呢?大乘實教特別是金剛密乘所說的“即生成佛”,就是從解凍一切實執分別的實相境界而引發的無垢妙義,並爲古今衆多修行實踐所無誤證實。
只要和密宗有關,在蕭平實師徒眼裏,大抵都是有罪的。因此他們想都不想就說:
“密宗諸師……自言凡夫外道見之密宗邪法能令人即身成佛,荒唐已極。”(《狂密與真密》)
“當知即身成佛之說非有實質,皆是子虛烏有之空中樓閣爾。”(同上)
“密教祖師所說“修學無上瑜伽樂空雙運能夠讓人即生、即身成佛”,根本虛妄,無有是處。”(《真假邪說》)
“索達吉卻認同密教所說“修行密教能夠即生成佛與即身成佛”,又出面爲其辯護,乃至不惜無根誹謗證悟般若之賢聖(指蕭平實師徒),實乃千古笑談,亦是愚癡可憐之人。”(同上)
前文的深廣論述,已經不爭地說明,擁有最極了義的實相正見和善巧方便的金剛密乘,決定可令修行者快速證得無上佛果。快到什麼程度呢?無上瑜伽說是“即生”。頂乘大圓滿甚至認爲,具緣弟子最快可在六個月的時間中成佛。這麼神奇的高效率,難怪有人想不通。
對即生成佛持懷疑或反對態度的人,其實還真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麼“想當然”,要麼人雲亦雲,要麼斷章取義,還有一類是蓄意诋毀。不過共通點還是有的,那就是沒有領悟大乘佛法的甚深精義。因此要他們拿出真正端得上桌面來的理由,一個都沒有。
或許有人想,怎麼沒有,佛經不是明明講需要叁無數劫修福慧才能成佛嗎?一個初入道的凡夫人,要在短短一生數十年時光中斷盡二障種習,圓滿恒沙妙德,怎麼可能呢?別的不說,光是“百劫修相好”就夠忙活一陣的了,這些實際困難,不解決能行嗎?還有,佛經授記賢劫僅有千佛出世,彼等之名號、壽命、事業等班班在錄,倘若一下子從第四導師釋尊教下冒出大量沒列入預算的佛陀來,豈不亂套了嗎?此外,《辨中邊論》世親釋雲:“于俱生不得自在:謂一世界無二如來、二轉輪王俱時出現。”基于上述原因,讓人沒法相信一生成佛的真實性。
下面的論述,將指出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錯誤所在。
佛經論典中,的確說過需經叁無數劫方能成佛。但此種說法,處于何等層次,有著什麼樣的理論背景和出發點,卻不能不予深究。就像不少經論雖講到決定叁乘、五類種性,但無害于究竟一乘、闡提有性的了義觀點一樣,深入的剖析會發現,叁無數劫之說也于一生成佛無有任何實質性妨害。該敬奉了義教法,還是死執不了義權說,作爲一名大乘佛教徒,會經常碰上這類問題,沒有思想准備和明清智慧是不行的。
在許多具體問題上,佛經常常隨順衆生根性、意樂而給出通、別不同的講法。修學大乘佛法,從初發心至證得初地經一個無數劫,初地到七地經一無數劫,叁清淨地至成佛再經一無數劫,這是普通講法。而在特殊情況下,利根者是不需要接受這種限製的。因爲利根者大悲強烈,智慧敏利,且具甚深方便,鈍根者難以逾越的障礙,到他們面前將不複存在或者異常簡單。大悲菩提心能迅速圓滿福德資糧,實相智慧則可叁輪無執地任運進道,所以集資淨障的速度極爲不思議。譬如,一個大乘人和一個小乘人同時禮佛,前者心中願令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如母衆生皆成佛果的清淨發心,以及深達能禮所禮性空寂的無相智慧,可使其刹那刹那間積累廣大資糧,淨除無邊業障,而這一切,是他身旁做著同樣動作的小乘人所無法企及的。大乘利根行人和鈍根行人的差距,亦複如是,鈍根菩薩百千萬劫中苦苦積累的善根,利根者只需一念之際甚或一個刹那便能圓滿。既如此,普通學人需經叁無數劫方能集聚起來的成佛資糧,具足勇猛精進和空性大悲藏的利根者于一生之中圓滿成辦,又爲何不可呢?
《米拉日巴尊者傳》講到了凡夫人一生成佛的可能性和關鍵點:“于是藏頓巴普提惹昨就啓禀尊者說道:“上師啊!您一定是大金剛持的化身,爲了度衆生才化現人世,示現這樣一個希有的事迹;否則最少也是無量劫來修行佛道,已經登了不退轉地的一個大菩薩!你爲了法,不惜身命的去修行,所作所爲,處處表現出你是一位非凡的菩薩。像尊者這樣的苦行和忍耐,在我們這些凡夫弟子來說,不用說做不到,連想都不敢想!就是想要學,身體也受不了。所以上師您老人家一定是佛菩薩的化身。我們雖然不能像您那樣的修行,但是也都知道凡能夠見到上師及聞法的衆生,都能解脫輪回,這是一定無疑的。能否請您告訴我們,您究竟是哪一個佛菩薩的化身?”
尊者答道:“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誰的化身,最可能的恐怕還是叁惡道的化身吧!你們以我爲金剛持,當然會得到加持,可是你們以爲我是化身,這對于我固然是淨信,然而對于法卻成了無比的大邪見!這是因爲你們對于佛法的偉大果利不了解的原故。譬如像我原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凡夫,而且前半生還作了大惡業;爲了相信因果業報,決心抛棄了今世的一切,一心修行,現在離開成佛的階段也可說是不太遙遠了。尤其是遇見一位條件具足的上師,能夠受到他的攝受。得到真言捷徑的心要口訣和不爲言诠所染、徹見本來面目的指示灌頂,依法修持,所以即身成佛是決無疑義的。如果此生只是造作惡業和五無間罪,那麼命終以後,一定馬上就會墮入無間地獄的,這就是不信因果和沒有精進修行的結果。如果由內心的深處,對因果的道理生起堅決的信心,怖畏惡道的苦痛和希求無上的佛果,那麼人人都可以和我一樣對上師有絕對的虔誠,在修行時有最大的努力和覺證。這是任何人都能夠辦到的。你所說的什麼佛菩薩的化身,完全是因爲對密宗未能確切了解。你們應該多讀古德們的傳記,思維輪回之理,要常常記取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的話,去努力修行!我曾不顧名聞和衣食,發大勇猛,忍大痛苦,獨自住在無人的山中修行,因而獲得覺受和證解的功德。希望你們也學我一樣去好好修行。””
《宗鏡錄》對顯宗經典中的一生成佛實例作了探討:“是以善財龍女,皆是凡夫一生親證,叁乘權教信不及人,稱爲示現。如玄義格雲:人謂善財龍女是法身菩薩,化爲幻技,一時悅凡人,令自強不息耳。議曰:若爾,聖有诳凡之愆,凡無即聖之分。教門徒設,用學何爲?故不然也。
問:若是實從凡頓成佛者,何故經中唯此二人,別更無耶?
答:日月在天,盲者不見。經說一生成佛者,數如微塵,五千卷經,卷卷有即生得道。……禅要經雲:佛言:善男子,若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得。于內覺觀,如一念頃,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以行位齊成,速登妙果。以凡聖同體,迷悟似分,若信入之時,不從外得。”(卷19)
彼論複雲:“但了無作,自然業空。所以雲:若了無作惡業,一生成佛。又雲:雖有作業而無作者,即是如來秘密之教。又凡作業,悉是自心,橫計外法,還自對治,妄取成業。若了心不取,境自不生,無法牽情,雲何成業?……淨業障經雲:觀一切法,即是佛法,是則爲淨諸業障。”(卷85)
“如首楞嚴疏鈔雲:若聞此經,即悟得微塵毛孔一切衆生,皆在我本覺中,推一切物皆無自性,則除無明。無明若除,一時頓證,則是頓得,不從修得。如觀音入流亡所,阿難自慶不曆僧祇獲法身等,並是頓也。”(卷25)
“夫成佛之理,或雲一念,或雲叁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答: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教屬在權宜。故起信論明,爲勇猛衆生成佛在于一念,爲懈怠者得果須滿叁祇。但形教迹之言,盡成方便。楞嚴經鈔雲:劫者,是時分義,而有成住壞空,皆由衆生妄見所感。且妄見動外感風輪,由愛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心外感地輪,由研求懆故外感火輪。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見六塵故,有時分。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則知從心所生叁界畢竟無有,且時因境立,境尚本空,時自無體,何須更論劫數多少?但一念斷無明,何假更曆僧祇?是以首楞嚴經雲:如幻叁摩提,彈指超無學。又雲:想相爲塵識情爲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叁乘趣果,並是夢中。說悟時事,皆無多劫耳。所以法華經演半日爲五十小劫,維摩經演七日爲一劫。又如涅槃經雲:屠兒廣額,日殺千羊,後發心已,佛言于賢劫中成佛。諸大菩薩及阿羅漢疑雲:我等成佛即遠劫,廣額何故成佛在先?佛言:欲得早成者,即與早;欲得遠成者,即與遠。若頓見真性,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鈍不同,遲速在我。可驗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矣!以叁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一切境界皆因動念。念若不生,境本無體,返窮動念,念…
《第九章 神聖的回歸 第一節 即生成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