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嚴 第四節 漢藏密法一家親▪P5

  ..續本文上一頁埵,金剛薩埵得之,數百年傳龍猛菩薩,龍猛菩薩受之,數百年傳龍智阿阇梨。又住持數百年,傳金剛智阿阇梨。金剛智阿阇梨以悲願力,將流演于中國,遂挈瓶杖錫,開元七載至自上京,十四載遽得其人,複以誓約傳不空金剛阿阇梨。”

   空海大師所撰《禦請來目錄》雲:“法海一味隨機淺深,五乘分镳逐器頓漸,頓教之中有顯有密,于密藏也或源或派。……昔金剛薩埵親受遍照如來(毗盧遮那佛),數百歲後授龍猛菩薩,龍猛菩薩授龍智阿阇梨,龍智阿阇梨授金剛智阿阇梨,金剛智叁藏大唐開元中始扣五部。雖雲一人宗仰,不能廣流,唯有我祖大廣智阿阇梨(不空叁藏),初受金剛智叁藏,更詣南天竺龍智阿阇梨所,括囊十八會瑜伽,研窮胎藏等密藏。天寶中卻歸大唐,幹時玄宗皇帝始受灌頂,屈尊師資,自降肅宗代宗相續受法,禁內則建神龍精舍,城中則普開灌頂壇,一人百寮臨壇受灌頂,四衆群生膝步學密藏,密藏之宗是日郁興,灌頂之法自茲接轸。又夫顯教則談叁大之遠劫,密藏則期十六之大生,遲速勝劣猶如神通跛驢,仰善之客庶曉其趣矣。”

   上述教言皆出自祖師之口引自藏經之文,描述了從毗盧遮那如來、金剛薩埵(或金剛手)至龍樹菩薩、龍智阿阇黎、開元叁大士的清晰傳承脈絡。

   作爲人間的一位重要密祖,龍樹菩薩以七粒白芥子開啓南天竺鐵塔,親谒金剛薩埵聆受無量密訣並取出《大日經》、《金剛頂經》等密典的法行,早已人所共知,成爲傳統佛教界的定論。此外,鸠摩羅什大師所譯的《佛說阿彌陀經》末附之往生咒注文中提到:“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命終之後任運往生。龍樹菩薩願生贍養,夢感此咒……”《顯密圓通成佛心要》裏亦雲:“此准提咒,一切諸佛菩薩等同說,獨部別行總攝二十五部真言壇法,准梵本有十萬偈說文。龍樹菩薩以偈贊曰:

   准提功德聚寂靜心常誦

   一切諸大難無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間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定獲無等等

   廣如諸准提經並持明藏龍樹儀說。又此准提,或名准泥或名尊那等,但是梵音不同耳。”可見龍樹菩薩在密法方面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難怪印順法師要責備他“已啓梵化之機”了!

   其親傳弟子龍智阿阇黎也是一位高深莫測的密宗大德,《宋高僧傳卷第二》裏記載:“(善無畏)初詣那爛陀寺……寺有達摩掬多(龍智阿阇黎)者,掌定門之秘鑰,佩如來之密印,顔如四十許,其實八百歲也,玄奘叁藏昔曾見之。畏投身接足,奉爲本師。”《佛學大辭典》雲:“龍猛之弟子,金剛智之師,密宗之第四祖也。壽逾七百,面貌如少壯,玄奘叁歲(年)親就其人學中觀論百論等。見付法傳上。”此外,據《付法傳》(卷2)等內道史料所載,不空叁藏于開元二十九年(741)返回天竺時,亦曾遵師遺命于此位大阿阇黎前請法受教。

   我們知道,玄奘法師是一位嚴肅慎重的大智者,能讓他在叁年之中“親就其人學中觀論百論等”的善知識,自應受到後世學人(特別是內道唯識學人)的尊敬。密教聖祖“開元叁大士”和玄奘大譯師的這份不尋常的同門之誼,怎麼也成不了證明密教的邪謬性的理由吧!除非連玄奘法師也不相信,否則,我們就沒有理由不相信聖龍樹師徒,不相信“開元叁大士”和整個密教。

   在藏傳佛教中,也有不少藏密高祖受法于龍樹、龍智師徒的確鑿記載。例如,第二世敦珠法王撰寫的《甯瑪佛教史》中,就曾提及龍樹菩薩傳法于蓮花生大師;多羅那他尊者的《密宗大成就者奇傳》中也講到,“龍宮取經的龍樹菩薩”是大手印傳承的一位重要人物。所以實際上,龍樹師徒不論在唐密、東密,還是在藏密之中,都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也許有人想,唐密主要是外叁續(事部、行部、瑜伽部)的內容,故此和含有無上瑜伽的藏密,應該關系不大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爲一方面,作爲一個完善豐富的密法寶庫,藏密在廣弘無上瑜伽的同時,還具備圓滿的外叁續法要及修證(即“九乘次第”中間的“苦行明覺內叁乘”),這部分內容,與傳入漢地的密法可謂大同小異、休戚相關;另一方面,就像小乘經典以隱含的方式講到某些大乘法義、顯宗經典隱含講到密宗法義一樣,漢文大藏經密教部以及《大般若經理趣分》等經典裏,其實也不同程度地隱含(有時甚至是相當明顯)宣說了無上瑜伽法義。例如善無畏尊者所譯之《大聖歡喜雙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歸依念誦供養法》中就講道:“大聖自在天,是摩酰首羅大自在天王,烏摩女爲婦,所生有叁千子,其左千五百,毗那夜迦王爲第一,行諸惡事,領十萬七千諸毗那夜迦類;右千五百扇那夜迦持善天爲第一,修一切善利,領十七萬八千諸福伎善持衆。此扇那夜迦王,則觀音之化身也,爲調和彼毗那夜迦王惡行,同生一類成兄弟。夫婦示現相抱同體之形,其本因緣具在大明咒賊經,今爲諸行者,略說壇法念誦供養等次第。若不知此法之者,于余尊法難得成就,複多障礙,故先可修此道。若有善士善女等,欲供養此天求福利者,取香木樹造其形像,夫婦令相抱立之,身長五寸象頭人身,身著天衣及腰裳……”

   又如《大聖歡喜雙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雲:“我今于含光口傳,製此秘密儀軌。其雙身天王形像,夫婦二天令相抱立,其長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頭人身,但男天面系女天右肩,而令現女天背。亦女天面系男天右肩,而令視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現,手足柔軟猶如壯肥端正女人。男天頭無華鬘,肩系赤色袈裟。女天頭有華鬘,而不著袈裟。手足有璎珞環,亦用其兩足蹈男天足端,此二天俱白肉色著赤色裙,各以二手互抱腰上,其右手覆左手背,二天右手中指端,令至左手中指中節背上。此相抱像表六處之愛,六處之愛者:一者以鼻各觸愛背;二者以臆合愛;叁者以手抱愛腰;四者以腹合愛;五者以二足蹈愛;六者著赤色裙,是偏表敬愛故。有行者造供六愛敬像,此人必得國王大臣後妃婇女及以一切諸人敬愛,發勇猛信心,莫生一念疑滯,往往證驗甚以多多。”

   不空叁藏所譯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雲:“從一切如來心,才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剛,爲一切如來花器仗。出已,入世尊毗盧遮那佛心,聚爲一體,生大金剛箭形,住佛掌中,從彼金剛箭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作一切如來隨染等,作一切佛神通遊戲極殺故,金剛薩埵叁摩地極堅牢故,聚爲一體,生摩羅大菩薩身,住世尊毗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

   奇哉自性淨,隨染欲自然,離欲清淨故,以染而調伏。”

   “從一切如來心,才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剛,爲衆多大牙器仗。出已,入世尊毗盧遮那佛心,聚爲一體,生金剛牙形,住佛掌中,從彼金剛牙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作一切降伏暴怒等,爲一切佛神通遊戲,一切魔善摧伏故,金剛薩埵叁摩地極堅牢故,聚爲一體,生摧一切魔大菩薩身,住世尊毗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

   奇哉大方便,諸佛之慈愍,由有形寂靜,示作暴怒形。

   時彼摧一切魔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切如來左月輪而住,複請教令,時世尊入一切如來極怒金剛叁摩地,一切如來調伏難調,盡無余有情界施無畏,受一切安樂悅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大方便智神境通最勝悉地果故,則彼金剛牙器仗,授與彼摧一切魔大菩薩雙手,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暴怒。金剛暴怒灌頂時,彼金剛暴怒菩薩摩诃薩,以彼金剛牙器仗,安自口中,恐怖一切如來,說此嗢陀南

   此是一切佛,調伏諸難調,金剛牙器仗,方便愍慈者。

   從一切如來心,才出已,出金剛印,從彼金剛印門,則彼婆伽梵持金剛,爲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複聚爲一體,爲金剛嬉戲大天女。如金剛薩埵,一切身性種種形色威儀一切莊嚴具,攝一切如來族金剛薩埵女,依世尊不動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

   奇哉無有比,諸佛中供養,由貪染供養,能轉諸供養。”

   一行禅師所造之《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雲:“次于明王左邊,畫明妃耶輸陀羅……以得大勢明王,主安立一切衆生菩提種子,而此明妃,主含藏出生此中種種功德,故其被服摽幟,皆與此義相應也……次于觀自在菩薩下,置何耶揭唎婆,譯雲馬頭,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花爲璎珞等,莊嚴其身,光焰猛威赫奕如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發如師子項毛,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花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履四洲,于一切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複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于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者,正爲白淨大悲心故,故用白蓮璎珞而自嚴身也。”

   “今欲說此明妃故,先歸敬一切如來如是功德也……即是證此大空名爲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義,于此虛空藏中含養真因種子,即是大護義也。”

   “此中雲無礙力者,不可破壞義亦是無相義,以無礙無相故不可破壞也,佛于叁昧中現此明妃也。口說名真言陀羅尼(男聲也)身現曰明,以此善男子,明妃如來身無二境界,由是力故,佛菩薩大名稱得無礙法能苦除滅者,言此明妃者即同如來之身,若不悟此理無由成佛,若證無相無礙理,即是于法而得自在成就菩提,如是無相,即是如來甚深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也……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種胤不絕,此明能生一切如來所有功德,故義雲妃也。行者修真言行時,雖如上有種種方便,然須持此明妃,若不爾者衆德不具也。”

   “今此不動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當知此心即是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隨眠等過,令彼永斷,即是死義也。……所以然者,大自在天叁千世界之主,即是衆生自心,所謂無始無明住地,于…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嚴 第四節 漢藏密法一家親》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