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埵,金刚萨埵得之,数百年传龙猛菩萨,龙猛菩萨受之,数百年传龙智阿阇梨。又住持数百年,传金刚智阿阇梨。金刚智阿阇梨以悲愿力,将流演于中国,遂挈瓶杖锡,开元七载至自上京,十四载遽得其人,复以誓约传不空金刚阿阇梨。”
空海大师所撰《御请来目录》云:“法海一味随机浅深,五乘分镳逐器顿渐,顿教之中有显有密,于密藏也或源或派。……昔金刚萨埵亲受遍照如来(毗卢遮那佛),数百岁后授龙猛菩萨,龙猛菩萨授龙智阿阇梨,龙智阿阇梨授金刚智阿阇梨,金刚智三藏大唐开元中始扣五部。虽云一人宗仰,不能广流,唯有我祖大广智阿阇梨(不空三藏),初受金刚智三藏,更诣南天竺龙智阿阇梨所,括囊十八会瑜伽,研穷胎藏等密藏。天宝中却归大唐,干时玄宗皇帝始受灌顶,屈尊师资,自降肃宗代宗相续受法,禁内则建神龙精舍,城中则普开灌顶坛,一人百寮临坛受灌顶,四众群生膝步学密藏,密藏之宗是日郁兴,灌顶之法自兹接轸。又夫显教则谈三大之远劫,密藏则期十六之大生,迟速胜劣犹如神通跛驴,仰善之客庶晓其趣矣。”
上述教言皆出自祖师之口引自藏经之文,描述了从毗卢遮那如来、金刚萨埵(或金刚手)至龙树菩萨、龙智阿阇黎、开元三大士的清晰传承脉络。
作为人间的一位重要密祖,龙树菩萨以七粒白芥子开启南天竺铁塔,亲谒金刚萨埵聆受无量密诀并取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密典的法行,早已人所共知,成为传统佛教界的定论。此外,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末附之往生咒注文中提到:“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命终之后任运往生。龙树菩萨愿生赡养,梦感此咒……”《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里亦云:“此准提咒,一切诸佛菩萨等同说,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坛法,准梵本有十万偈说文。龙树菩萨以偈赞曰:
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
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间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定获无等等
广如诸准提经并持明藏龙树仪说。又此准提,或名准泥或名尊那等,但是梵音不同耳。”可见龙树菩萨在密法方面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难怪印顺法师要责备他“已启梵化之机”了!
其亲传弟子龙智阿阇黎也是一位高深莫测的密宗大德,《宋高僧传卷第二》里记载:“(善无畏)初诣那烂陀寺……寺有达摩掬多(龙智阿阇黎)者,掌定门之秘钥,佩如来之密印,颜如四十许,其实八百岁也,玄奘三藏昔曾见之。畏投身接足,奉为本师。”《佛学大辞典》云:“龙猛之弟子,金刚智之师,密宗之第四祖也。寿逾七百,面貌如少壮,玄奘三岁(年)亲就其人学中观论百论等。见付法传上。”此外,据《付法传》(卷2)等内道史料所载,不空三藏于开元二十九年(741)返回天竺时,亦曾遵师遗命于此位大阿阇黎前请法受教。
我们知道,玄奘法师是一位严肃慎重的大智者,能让他在三年之中“亲就其人学中观论百论等”的善知识,自应受到后世学人(特别是内道唯识学人)的尊敬。密教圣祖“开元三大士”和玄奘大译师的这份不寻常的同门之谊,怎么也成不了证明密教的邪谬性的理由吧!除非连玄奘法师也不相信,否则,我们就没有理由不相信圣龙树师徒,不相信“开元三大士”和整个密教。
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不少藏密高祖受法于龙树、龙智师徒的确凿记载。例如,第二世敦珠法王撰写的《宁玛佛教史》中,就曾提及龙树菩萨传法于莲花生大师;多罗那他尊者的《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中也讲到,“龙宫取经的龙树菩萨”是大手印传承的一位重要人物。所以实际上,龙树师徒不论在唐密、东密,还是在藏密之中,都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也许有人想,唐密主要是外三续(事部、行部、瑜伽部)的内容,故此和含有无上瑜伽的藏密,应该关系不大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一方面,作为一个完善丰富的密法宝库,藏密在广弘无上瑜伽的同时,还具备圆满的外三续法要及修证(即“九乘次第”中间的“苦行明觉内三乘”),这部分内容,与传入汉地的密法可谓大同小异、休戚相关;另一方面,就像小乘经典以隐含的方式讲到某些大乘法义、显宗经典隐含讲到密宗法义一样,汉文大藏经密教部以及《大般若经理趣分》等经典里,其实也不同程度地隐含(有时甚至是相当明显)宣说了无上瑜伽法义。例如善无畏尊者所译之《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依念诵供养法》中就讲道:“大圣自在天,是摩酰首罗大自在天王,乌摩女为妇,所生有三千子,其左千五百,毗那夜迦王为第一,行诸恶事,领十万七千诸毗那夜迦类;右千五百扇那夜迦持善天为第一,修一切善利,领十七万八千诸福伎善持众。此扇那夜迦王,则观音之化身也,为调和彼毗那夜迦王恶行,同生一类成兄弟。夫妇示现相抱同体之形,其本因缘具在大明咒贼经,今为诸行者,略说坛法念诵供养等次第。若不知此法之者,于余尊法难得成就,复多障碍,故先可修此道。若有善士善女等,欲供养此天求福利者,取香木树造其形像,夫妇令相抱立之,身长五寸象头人身,身著天衣及腰裳……”
又如《大圣欢喜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云:“我今于含光口传,制此秘密仪轨。其双身天王形像,夫妇二天令相抱立,其长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头人身,但男天面系女天右肩,而令现女天背。亦女天面系男天右肩,而令视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现,手足柔软犹如壮肥端正女人。男天头无华鬘,肩系赤色袈裟。女天头有华鬘,而不著袈裟。手足有璎珞环,亦用其两足蹈男天足端,此二天俱白肉色著赤色裙,各以二手互抱腰上,其右手覆左手背,二天右手中指端,令至左手中指中节背上。此相抱像表六处之爱,六处之爱者:一者以鼻各触爱背;二者以臆合爱;三者以手抱爱腰;四者以腹合爱;五者以二足蹈爱;六者著赤色裙,是偏表敬爱故。有行者造供六爱敬像,此人必得国王大臣后妃婇女及以一切诸人敬爱,发勇猛信心,莫生一念疑滞,往往证验甚以多多。”
不空三藏所译之《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云:“从一切如来心,才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刚,为一切如来花器仗。出已,入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聚为一体,生大金刚箭形,住佛掌中,从彼金刚箭形,出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作一切如来随染等,作一切佛神通游戏极杀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聚为一体,生摩罗大菩萨身,住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说此嗢陀南
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
“从一切如来心,才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刚,为众多大牙器仗。出已,入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聚为一体,生金刚牙形,住佛掌中,从彼金刚牙形,出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作一切降伏暴怒等,为一切佛神通游戏,一切魔善摧伏故,金刚萨埵三摩地极坚牢故,聚为一体,生摧一切魔大菩萨身,住世尊毗卢遮那佛心,说此嗢陀南
奇哉大方便,诸佛之慈愍,由有形寂静,示作暴怒形。
时彼摧一切魔大菩萨身,从世尊心下,依一切如来左月轮而住,复请教令,时世尊入一切如来极怒金刚三摩地,一切如来调伏难调,尽无余有情界施无畏,受一切安乐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来大方便智神境通最胜悉地果故,则彼金刚牙器仗,授与彼摧一切魔大菩萨双手,则一切如来以金刚名,号金刚暴怒。金刚暴怒灌顶时,彼金刚暴怒菩萨摩诃萨,以彼金刚牙器仗,安自口中,恐怖一切如来,说此嗢陀南
此是一切佛,调伏诸难调,金刚牙器仗,方便愍慈者。
从一切如来心,才出已,出金刚印,从彼金刚印门,则彼婆伽梵持金刚,为一切世界微尘等如来身,复聚为一体,为金刚嬉戏大天女。如金刚萨埵,一切身性种种形色威仪一切庄严具,摄一切如来族金刚萨埵女,依世尊不动如来曼荼罗左边月轮而住,说此嗢陀南
奇哉无有比,诸佛中供养,由贪染供养,能转诸供养。”
一行禅师所造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云:“次于明王左边,画明妃耶输陀罗……以得大势明王,主安立一切众生菩提种子,而此明妃,主含藏出生此中种种功德,故其被服摽帜,皆与此义相应也……次于观自在菩萨下,置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花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威赫奕如鬘,指甲长利双牙上出,首发如师子项毛,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花部忿怒持明王也。犹如转轮王宝马巡履四洲,于一切时一切处去心不息,诸菩萨大精进力,亦复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势,于生死重障中不顾身命,多所摧伏者,正为白净大悲心故,故用白莲璎珞而自严身也。”
“今欲说此明妃故,先归敬一切如来如是功德也……即是证此大空名为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义,于此虚空藏中含养真因种子,即是大护义也。”
“此中云无碍力者,不可破坏义亦是无相义,以无碍无相故不可破坏也,佛于三昧中现此明妃也。口说名真言陀罗尼(男声也)身现曰明,以此善男子,明妃如来身无二境界,由是力故,佛菩萨大名称得无碍法能苦除灭者,言此明妃者即同如来之身,若不悟此理无由成佛,若证无相无碍理,即是于法而得自在成就菩提,如是无相,即是如来甚深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也……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种胤不绝,此明能生一切如来所有功德,故义云妃也。行者修真言行时,虽如上有种种方便,然须持此明妃,若不尔者众德不具也。”
“今此不动明王,即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当知此心即是大力威猛,能永害一切随眠等过,令彼永断,即是死义也。……所以然者,大自在天三千世界之主,即是众生自心,所谓无始无明住地,于…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四节 汉藏密法一家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