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者,略說不害法,小說空涅槃,爲大二俱說。此謂如來爲殺生者略說不害物命爲最上法,爲諸聲聞說人空及涅槃爲最上法,爲大乘者說二無我爲最上法。”(清辨論師《般若燈論》)
“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于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又爲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取是空相而起貪著,于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爲是等故,造此中論。”(《中論青目釋》)
《楞伽經》也爲中觀宗的觀點提供了支持:“大慧,彼智有叁種,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智。雲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雲何出世間智?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希望計著。雲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入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
且不論世俗谛中發心、集資等方面的差距,單就勝義谛言,小乘證得的人無我空性,只是單空的一部分,彼所遮破的,也僅是四邊戲論中部分的有邊。如果無緣無故地抹殺這些區別,只能說明這人既不懂大乘,又不懂小乘。
(關于小乘人有無證悟法無我空性的問題,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第二問答義“聲緣證二無我耶”中作了精辟論述。茲略引《定解寶燈論新月釋》幾處教言,以釋群疑:
“執蘊我若未證空,不能獲得解脫果。
是故此點雖已證,然未圓滿證無我。
但無論如何,小乘弟子首先必須通達依五蘊粗相的相續所産生的俱生我的空性,遣除我執的種子,否則根本不可能證阿羅漢的解脫果。雖然聲緣阿羅漢證悟了人無我空性,但未證悟圓滿的法無我空性。
聲聞阿羅漢除圓證人無我之外,還通達了有爲法中一切五蘊粗大相續、聚集的空性;獨覺阿羅漢更進一步對所取境中色蘊的細相都通達了空性,但對有邊中能取分別心的刹那生滅仍執爲實有,故所證也只是少分的法無我空性。
真正圓滿的法無我空性要破完四邊,而聲緣阿羅漢還只是破除了一部分的有邊,大乘中觀自續派抉擇出的一切諸法在勝義中都是無實有的單空,就已經超出了聲緣阿羅漢的空性。
經說聲聞微無我,如蟲食芥子內空,
故于微加否定詞,說未證悟法無我。
“經”指《宣說二谛經》。《宣說二谛經》指出聲緣阿羅漢證悟的法無我空性很微小,觀待于大乘的諸佛菩薩是劣等的,就好像小蟲把一粒白芥子吃空後所成的那一點點空間,不能與無限的太空相比一樣。所以佛就用否定語氣說:“聲緣阿羅漢沒有證悟法無我空性。”
……般若經典中說,不但菩薩需修般若空性,聲緣羅漢也需修般若空性。因此,講般若的功德時,聲緣羅漢亦需證悟法無我空性……那麼,經中用否定詞有何必要呢?彌勒菩薩的《寶性論》、《現觀莊嚴論》等,隨教唯識無著菩薩等的論典,隨理唯識世親菩薩、陳那論師、法稱論師等的論典,都講小乘沒有與大乘一樣證悟圓滿法無我空性,大小乘證悟有很大差別,有高低的區別。《大智度論》卷五十二雲:“初入道乃至阿羅漢,名聲聞人;觀因緣法,悟空小深,少愍衆生,名辟支佛;深入空法,行六波羅蜜,大慈大悲,是名菩薩人。”在修法上,如發菩提心、積累資糧,抉擇如來藏、見如來藏等叁轉****了義經部的修法、大乘隨理唯識的修法,這些不共同的修法小乘沒有,單單是大乘才有的修法。因此,雖然小乘聲緣羅漢證悟了部分法無我空性,但必須強調證悟圓滿法無我空性、證悟如來藏本性,是大乘不共的特點。所以,佛用了否定詞。比如有人想買件標價一千元的東西,但包裏只有一元錢,就說:“我沒錢,買不起。”意思當然並不是一點錢都沒有,而是比起一千元來太少了。有的論典還提到,一戶人家中雖然有個男人,但庸碌無能,外人于是就會說:“那家沒有男人。”也就用了否定語氣。密宗《大幻化網根本續》、第叁轉****的經典及彌勒菩薩的《經觀莊嚴論》都同樣用了否定語氣。又如《妙法蓮華經》等說:究竟一乘,聲緣羅漢證悟功德很少,圓滿廣大的證悟功德僅大乘佛菩薩才有,聲緣羅漢是暫時的解脫,要入大乘,發菩提心,修大乘法,才能得究竟的解脫,究竟利益自他無邊衆生。……
如海水雖飲一口,亦不能說未飲海,
如是法之別相我,已見無我許證空。
如同雖然只喝了一口海水,但不能說沒有喝過海水一樣,聲緣阿羅漢雖未圓滿證悟法無我空性,而人我也是法我中的一部分,故可說聲緣羅漢也證悟了部分法無我空性,通達了萬法無生無滅本性中的部分單空。
這裏全知麥彭仁波切把人我包括在法我中,作爲法我的一部分來講述,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其它的中觀論疏中亦曾說過:“法我是總體,人我是支分。”還有一種分法,即把人我從法我中分離出來,與狹義的法我相對。這樣羅漢也還是證悟了部分法無我,因爲證人無我時必須證五蘊粗相爲空性,而五蘊粗相即屬狹義的法我部分。
猶如海水飲一口,所有海水未進腹,
一切所知之自性,尚未證悟爲空性,
是故承許二無我,尚未圓滿證悟也。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猶如只喝了一口海水,沒有把整個大海吸進腹中去,同樣,暫分叁乘時聲緣只是證悟部分法無我,而沒有證悟一切所知法的自性爲空性,即沒有證悟圓滿的法無我空性,故應如此承認。
由上可知,修習般若可以得到暫時與究竟的兩種解脫,如果只希望自己得解脫,自然只是小乘的修法,也只能證阿羅漢的暫時解脫果位。若發起了大乘菩提心,抉擇了甚深的法無我空性,才可得究竟一切智智的佛果。因此,佛在《妙法蓮華經》卷叁藥草品中雲:“今爲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衆,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詳細的辨析,可參閱《定解寶燈論新月釋》原文。)
再提個問題,更加真相大白。——請問:你們是否承認龍樹菩薩爲聖者?
若答是。
那麼,由聖者菩薩親自傳出並許爲佛說的大乘寶典,你們卻一口咬定不是佛說的,難道說,你們的智慧、神通和誠實度,竟比聖龍樹還高嗎?難道說,聖者菩薩竟會隨便扯謊,並成爲大規模僞造佛經的同案犯(或主犯)嗎?是你們在欺騙世人,還是聖龍樹在欺騙世人,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複次,聖龍樹不僅造了《中論》等闡揚般若經大自空密意的論典,而且還造了《贊法界頌》等開顯第叁轉光明如來藏他空妙義的殊勝論著。這樣,被你們謗作“逆流”、“淡奶”而視爲怨仇的“唯心大乘”,竟爲你們自己信奉的聖者菩薩所積極承許和弘揚,這難道不也是個問題嗎?一面致力于推翻中國傳統佛教,一面又竭力攀附曆來被中國佛教界尊爲“八宗之祖”的聖龍樹,豈不是很可笑嗎?
再者,聖龍樹和“秘密大乘”的淵源,也有目共睹。無論是開南印鐵塔取出密教根本經典,還是直至龍智阿阇黎、開元叁大士的傳承血脈,以及對准提咒、往生咒等密法的積極弘傳,大量事實皆強烈顯示,聖者龍樹成了你們狂謗密教的劍矛所刺殺的目標!關于這一點,太虛大師早已一語道破——“故雖特尊龍樹亦不能完全宗奉,而有“已啓梵化之機”之微詞”。所以,我們也就不多說了。
……
總之,在大是大非的路線問題上屢屢犯錯、智慧人格存在嚴重缺陷、需要不斷加以批判教育,同時,還需要竭力攀附的“大乘聖者菩薩”,恐怕只有不是開玩笑的“人間佛教”才有本事能生産出來吧!
掉過來,如果說龍樹菩薩不是聖者,問題更大。——連中觀宗的鼻祖都是凡夫人,顯見其學說不具加持力,如此一來,號稱秉持龍樹學說的“人間佛教”,又如何能令人獲證“大乘”聖果呢?
當然,我們也不敢排除實執煩惱熾盛的印順法師的智慧遠遠超過龍樹菩薩,故而已將中觀學說改造得更具加持力的可能。但這樣一來,他的“人間佛教”核心理論(如“不修禅定不斷煩惱”、“不厭生死不欣涅槃”),以及爲其上“保險”的“印順牌”中觀空性等“大乘”教義,豈不更加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了?不是佛說,又如何教人死心塌地地信奉呢?沒有堅定的信心,又如何順利獲得加持速成道果呢?
複次,佛陀沒能宣說,龍樹菩薩也沒能宣說,“印順牌”中觀空性等“大乘法”自然屬于劃時代的創見了!能夠憑己力開創如此前所未有的偉大教法,轉動如此殊勝不共的“大乘****”,那麼印順法師的意思,顯然是說自己是一尊新出世的“佛”了。(若是佛弟子,則其弘傳之法不可能超出佛陀所宣義理之外。)這尊“新佛”的功德和教法,分明已經遠遠超過那位只會“說斷貪瞋癡等煩惱”,及其“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的釋迦牟尼佛。于是,這世上便沒了釋迦佛所說的大乘,而只有“新佛”所說的“新大乘”。于是,那個連當年的提婆達多都沒能實現的夢想,竟在兩千多年後的末法時代由印順法師一蹴而就!——這是不是亦可算作咱們“黃種人”的一大榮光呢?
由此可見,無論龍樹菩薩,還是傳統中觀宗,都不可能爲印順法師及其“人間佛教”提供免費服務。然而,正是打著龍樹菩薩和“人間佛教”的旗號,印順對佛、法、僧叁寶極盡貶毀之能事,對中國佛教界造成很大沖擊。他大肆宣揚,尊勝千古的禅宗是“簡易、容易爲人所接受、體驗的”、“越來越晦昧不明”,是“畸形的佛教”、“自利急證精神的複活”(《無诤之辯》);“秘密大乘”是“爲了自己求法成佛,不妨建立在衆生苦難之上”的“泛神化(低級宗教《萬物有靈論》的改裝)的佛法”(《遊心…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嚴 第叁節 學術研究的誤區(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